APP下载

胸臆中的大和生活里的小

2013-09-22王飙

意林原创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成功者卓越读书

王飙

古人读书,往往辟一静室,幽谧清朗,逸心独悟;所以,就是在这样的静览遐思之中,培育了多少激情炽燃、灵魂升腾的年轻志士啊!他们心雄气浩,志在天下,其品其格,可赞可叹。

生于2000多年前的陈蕃,便是其中的一人。据《后汉书》所载,有一天,15岁的陈蕃正在自己的书房里读书,他父亲的老朋友薛勤来陈家串门,两人信步走进了陈蕃学习的院子里,只见杂草丛生,室内也是书籍纵横,父亲说:“你这孩子,明明知道客人随时都会来访,怎么不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于人世间,志在打扫天下,有时间还想多读几本书,哪里还会特别在意房间的打扫呢?”薛勤听后,暗暗称奇:这孩子这么小,便已有清理天下的抱负,将来必定不是等闲之人!

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世说新语》,也把陈蕃的事迹列为开卷的第一篇,可见古人对他至极的推崇:陈蕃说的话语,可以成为读书人倾吐心声的准则,行为可以成為读书人处世之道的模范,他登车赴任之时,便已抱定了要把自己澄清天下的壮志付诸实践的决心。所以,身为太守,他刚到南昌,便问贤士徐孺子的住所,欲去拜访,主簿说:“大家都盼望着你先入官府呢。”陈蕃说:“周武王刚战胜殷纣王,便去拜访贤士商容,连休息都顾不上,我先去拜访贤者,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能以周武王为范,已可见其襟怀了。

后来,陈蕃果然位极三公,一生都以社稷为重,以民为本,敢于犯颜直谏,不避生死,虽最终没能完成扫清天下的大业,但是,历史却给了他至高无上的评价:其贤能所树的风声,足为万世之楷模!

当然,静室读书者,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中,可以说都多于苍穹中飞翔的天鹅。当岁月流到了清朝末叶,一个叫刘蓉的少年,亦拥有一间静室,名曰“养晦堂”,取“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之意,翻译过来,就是:地下的根系越发达的树,枝干越茂盛,内在的识见越丰盈的人,其立身处世就越有智慧和创造性。可见“养晦”二字,应该说是最贴近读书之精神的。

所以,刘蓉在养晦堂中,俯首而读,仰头而思,遇有想不通的问题,便一圈圈地在室内踱步思索。室中有块盆口大小的洼地,被他愈踩愈深。有一天,其父来到室中,看到那个坑,调侃说:“你一室不治,何以治国平天下啊?”于是,命童子取土填平了。

就是这两个相距大约2000年的人物故事,竟然被庸琐之人嫁接在了一起,原本气畅意快、超卓秀拔的文字,一下子就变成了精神萎靡、魂魄顿失的教条:陈蕃字仲举,蕃年十五,尝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反问道:“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蕃翻然而悔之。

这薛勤的一问和陈蕃的一悔,让历史中原本意气高昂、襟怀慷慨的两个人物,一下子都委顿了起来。假如两人地下有知,薛勤一定会大声抗议:“谁这么无聊,把自己的卑琐贴到我的身上?”陈蕃也一定会严正声明:“有志于耕好田的人,只要准备和掌握好与之有关的技能和本领就行了,其他的琐屑事,我可以不关心,何悔之有啊!”

其实,历史的真实是,意气风发的陈蕃也无意去打扫庭院,但是,他的胸怀和成就却被史家大书特书;刘蓉肯定没主动去填平地面,因为这个故事本来就是刘蓉自己讲的,所以,他不过是借父亲的话,来暗喻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而已,后来,他也官至巡抚,至少是现在的省长,并且,还有《养晦堂诗文集》《思耕录疑义》等书传世,虽然没有取得像陈蕃那样的成就,但也算是一个成功者吧。

由此可见,扫不扫一室,只是人们在喋喋不休的争论中还没弄清是“细节”还是“小节”的问题,但是,胸中有没有雄心壮志,才真的是关系着一个人一生成败的大是大非的问题。所以,对于追求卓越人生者来说,胸臆中的大和生活中的小,一定要认识清楚,它们虽不是对立的,却有一个先后问题,有一古语可作参考:“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通往卓越和成功的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但是,立志成为卓越或成功者的胸臆,却是相同的,试图用“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来让志宏心雄的陈蕃们悔之,简直就是卑劣的恶作剧,当然,像陈蕃和刘蓉这样真正的心怀天下的志士,肯定也是不会被误导的!

(图/张翀)

猜你喜欢

成功者卓越读书
追求卓越,拒绝内耗
画与理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曾鳴 警惕停留在優秀的誘惑,這是卓越最大的敵人
辛苦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