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病房不同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效果
2013-09-21黎志云邓玉娟
黎志云 邓玉娟
母婴同室病房中,由于产妇与新生儿共处一室,较其他病房产妇而言,情绪更容易激动与敏感,因此对于母婴同室病房中的产妇实施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1]。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为一对一模式,但由于护理科人力资源有限,导致在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不能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讲解,教育过程存在诸多疏漏[2]。广播式健康教育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健康教育模式,本文就两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在母婴同室病房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产妇共90例,其中初产妇70例,经产妇20例。以随机的方式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产妇45例。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的年龄最小的为20岁,最大的为41岁,平均年龄为(24.1±6.6)岁;对照组产妇的年龄最小的为21岁,最大的为39岁,平均年龄为(23.4±6.1)岁。两组孕妇在年龄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健康教育方法[2]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常见的母乳喂养问题、预防便秘与产后褥疮问题、合理饮食、恶露排出、产妇出院指导以及新生儿出院指导等。观察组采取广播式健康教育模式,每天分为3个时段广播不同的母婴知识,早时段广播播放产妇产后饮食与卫生相关知识,中时段播放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母乳喂养知识,晚时段播放产妇出院指导与新生儿出院指导[3]。对照组45例采取传统一对一健康教育模式,即由责任护士轮班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口头宣传,根据产妇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制定不同的宣讲周期[3]。
1.3 评价标准[4]于产妇分娩1周后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产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分为完全掌握、基本掌握和未掌握三种类别具体如下:产妇对所有健康知识均有所了解并熟练运用的,评定为完全掌握;产妇对大部分健康知识有所了解并能够基本遵守的,评定为基本掌握;产妇对健康知识全无了解的,评定为未掌握。。并对产妇对于护理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表示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越高。本次研究掌握率=完全掌握+基本掌握;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所有数据采用卡方1.61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知识掌握程度 观察组产妇对知识的掌握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2.2 宣教工作满意程度 观察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对宣教工作满意程度
3 讨论
母婴同室病房中的产妇及其家属对于产后卫生知识与保健知识、新生儿出院护理知识等均缺乏了解,因此非常需要得到科学的宣传与指导[5]。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护理科人力资源有限,而母婴同室病房往往呈现“供不应求”的情况[6],导致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健康教育模式时,大多数具体指导无法得到落实,且由于每位责任护士分担工作较重,难免发生工作粗糙等现象,直接影响产妇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7]。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接受的是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掌握率为95.6%,对照组产妇掌握率仅为62.2%;且观察组对于护理宣教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总满意率为82.2%,对照组产妇的总满意率为46.7%,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由此可见广播式健康教育模式对于母婴同室病房产妇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采取广播式健康教育模式对于母婴同室病房产妇的临床应用价值高于采取传统的一对一健康教育模式,该方式能够显著提高产妇的知识掌握程度,并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8]。
[1]卢洁,胡家颖.孕产妇健康宣教的特点和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z2):96-97.
[2]姚莉萍.健康教育在母婴同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药结合杂志,2002,11(21):2184-2185.
[3]白希敏.母婴同室病房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07,5(16):66-67.
[4]姚秋爱.集体健康宣教对术前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7):39-40.
[5]汪凤花.母婴同室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的问题与护理措施[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5(7):325-326
[6]黄小林,张小娥,刘小燕.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干预效果的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2,22(18):224-225
[7]梁鸿.健康教育在母婴同室病房的实施与效应[J].医学文选.2011,16(6):177-178
[8]赵秀芳.母婴同室的护理需求探讨[J].当代医学2010,16(5):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