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2013-09-21黄燕然

当代医学 2013年21期
关键词:小梁眼压青光眼

黄燕然

青光眼为不可逆性眼病[1],近些年的临床发病率显著提高,治疗方法也较多,手术治疗多以小梁切除术为主,但传统方法存在一些问题[2],近年本院使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显著提高了临床效果。为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情况,笔者选取青光眼患者46例(46眼),给予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46例(46眼),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23眼)。观察组男 16例(16眼),女 7例(7眼),年龄 31~61岁,平均(45.32±1.22)岁,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5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8例;对照组男15例(15眼),女8例(8眼),年龄30~62岁,平均(46.19±1.32)岁,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4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9例。两组患者数量、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观察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在患者的角膜上缘约1mm位置的透明角膜板缝入悬吊线,再向下牵引患者的眼球,对于巩膜内出血病例使用灼烧止血方法[3],手术后取走结膜间和巩膜瓣间的丝裂霉素C棉片,使用缓冲液冲洗角膜瓣,进行虹膜周切手术,在缝线结口后,恢复前房,观察手术后滤过泡形态和前房的深度,手术后使用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注射治疗,再用典必殊滴眼,包扎手术部位[4]。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眼压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视野改变情况。我院采用OCULUS Centerfeild视野分析仪,采用程序为30°-2,视野改变评价标准为:视野改善(视野各检测点光敏感度平均分贝值减少≥4),视野稳定(视野各检测点光敏感度平均分贝值减少或增加在正负4以内),视野恶化(视野各检测点光敏感度平均分贝值增加≥4)。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和百分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 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不变5例,视力提高17例,视力下降1例,视力提高率73.91%;对照组患者术后视力不变7例,视力提高12例,视力下降4例,视力提高率52.17%。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3,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例)

2.2 眼压恢复 观察组手术前眼压为(28.12±3.12)mmHg,手术后眼压为(15.32±2.12)mmHg;对照组手术前眼压为(27.98±3.87)mmHg,手术后眼压为(18.31±2.46)mmHg。手术前两组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的眼压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术后眼压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627,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情况比较(mmHg)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后观察组出现浅前房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出现浅前房2例,脉络膜脱离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4,P<0.05)。

2.4 视野改变 观察组视野改善21例,视野改善率为91.30%;对照组视野改善18例,视野改善率为78.26%。观察组术后视野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3,P<0.05)。

3 讨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是以传统的小梁切除术作为基础,联合巩膜瓣缝线拆线和丝裂霉素C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丝裂霉素为一种抗代谢药物[5],对成纤维细胞具有比较强的抑制作用,进而可以有效改善手术后患者球结膜瓣下功能滤过泡的形成[6]。手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有效提高了该手术的成功率,显著提高了外引流量,有效控制了眼压水平,有效改善了手术中因为房水滤过过度紧密缝合引起的手术后滤过不足。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不变5例,视力提高17例,视力下降1例,视力提高率73.91%;对照组患者术后视力不变7例,视力提高12例,视力下降4例,视力提高率52.17%。观察组手术前眼压为(28.12±3.12)mmHg,手术后眼压为(15.32±2.12)mmHg;对照组手术前眼压为(27.98±3.87)mmHg,手术后眼压为(18.31±2.46)mmHg。手术后观察组出现浅前房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出现浅前房2例,脉络膜脱离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可见,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的治疗上更好的控制了眼压,降低了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7-9]。笔者临床实践发现,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时应该注意,丝裂霉素C使用时要进行充分的冲洗,注意对患者角膜、结膜瓣边缘保护,同时丝裂霉素的放置时间也要注意因人而异,对于筋膜囊厚,年龄较小的患者,丝裂霉素C的作用时间应该相应延长,这样可有效避免滤过道阻塞和狭窄发生。

综上所述,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青光眼上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视力、眼压恢复、视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淑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9,32(2):163-164.

[2]曾新生,彭燕一.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5(8):879-881.

[3]王艳红.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中华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2,34(3):230-231.

[4]袁铸,张怡转,高波.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7,7(4):1155-1157.

[5]岳辉,刘莉,樊桂莲,等.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8):84-85.

[6]谢驰,方严,李梅,等.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0,18(6):538-540.

[7]崔宏宇,范肃洁,郭黎霞,等.虹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临床眼科杂志,2011,19(5):404-405.

[8]黄信.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4):28-29.

[9]黄文荣.复合小梁切除术对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7):33.

猜你喜欢

小梁眼压青光眼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青光眼问答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小梁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补缺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