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楼油田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机理实验研究
2013-09-20王洋蒋平葛际江张贵才刘清华
王洋,蒋平,葛际江,张贵才,刘清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0 引言
蒸汽吞吐是目前国内开采稠油的主要方法,约有80%的稠油产量依靠该工艺获得[1-3],其在美国、委内瑞拉、加拿大亦得到广泛应用。井楼油田是河南油田的主力油田,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开采后,面临地层能量不足、产量递减逐年增大、加热半径达到经济极限等问题,亟需转换生产方式。井楼油田高浅三区总含油面积为1.06 km2,地质储量96×104t,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黏度为25 905 mPa·s,属特稠油油藏。氮气导热系数低,且具有很大的压缩系数,因此在普通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后,可以注入一定量的氮气以改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3-15]。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开发特稠油油藏的机理,为此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1 实验装置及流程
1.1 实验装置
恒温箱、平流泵(北京卫星泵厂)、蒸汽发生器、岩心夹持器、回压阀、中间容器罐、ISCO恒压恒流泵、多点测温填砂管。
1.2 实验流程
1)测定不同温度下井楼油田高浅三区的原油混合氮气前后在岩心(直径2.5 cm,长度10~16 cm)中的渗流能力。实验温度为120℃和160℃,设置回压为地层压力,分别将不饱和氮气的原油和饱和氮气的原油注入岩心中,记录入口压力的变化以及出第1滴油时的压差。
2)填制2根渗透率2 μm2的填砂管,依次饱和地层水、原油后,分别使用氮气和蒸汽在恒压下驱替填砂管,记录出口端产出的原油体积。
3)填制2 μm2的填砂管,恒流速注入蒸汽,记录各测温点的温度;向该填砂管中注入氮气至没有水产出时,再次恒速注入蒸汽,并记录各测温点的温度。
4)填制2 μm2的填砂管,依次饱和地层水、原油后,地层温度条件下,先注入蒸汽驱替至不出油后注入氮气,同样驱替至不出油后再注入蒸汽;填制渗透率相当的填砂管,同时注入氮气和蒸汽驱替。实验过程中均计量产出液体积及驱替压差。
5)填制2 μm2的填砂管,依次饱和地层水、原油后,地层温度条件下,先注入蒸汽驱替至不出油后,再注入氮气驱替,同样驱替至不出油后再注入蒸汽驱替。实验过程中计量产出液体积及驱替压差。
2 实验结果及讨论
2.1 氮气改善稠油流动性实验
图1为不同温度下岩心驱替压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在相同温度条件下,与饱和氮气的稠油相比,未饱和氮气的稠油在岩心中流动的启动压差较大,说明氮气对稠油流动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图1 饱和氮气前后原油流动能力变化曲线
从饱和氮气前后的压差、黏度比值(见表1)可以看出:
1)混入氮气后,稠油的流动压差减小。
2)在120℃时,混入氮气后启动压差及平衡压差的比值大于160℃时启动压差及平衡压差的比值,而峰值压差的比值结果相反。
3)对于高浅三区原油,混入氮气后黏度的降低幅度略小于启动压差、峰值压差及平衡压差的降低幅度。
表1 饱和氮气前后的压差、黏度比值
2.2 氮气驱替实验
分别使用氮气和蒸汽驱替时的采收率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恒压条件下氮气、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曲线
实验发现:氮气突破时间为9 min,蒸汽突破时间为16 min,这是由于注入的蒸汽在填砂管中流动时,随温度降低逐渐变为水,故其突破时间要长于氮气。相同压差下,当氮气突破后,其驱油效果明显比水差。这是由于相同压差下,氮气的流动速度高于水,而黏度远小于水,故其与原油的流度比大于水与原油的流度比,突破后氮气无法起到很好的驱油效果。实验也表明,蒸汽吞吐过程中宜采取先注入氮气再注入蒸汽的方式,以使氮气进入到地层深处,一定程度上延迟开井生产时氮气的突破时间。由于氮气的压缩性较好,所以使地层压力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从而提高采收率。
2.3 氮气对热量传播的影响
各测温点温度数据如图3所示。从图3中2—4号测温点的数据可以看出:
1)2种情况下,3个测温点的最终稳定温度大致相当,这表明注入大量蒸汽后,各测温点的极限加热温度相同。
2)向饱和氮气的填砂管中注入蒸汽时,各测温点温度开始大幅上升的时间要早于饱和蒸汽的填砂管,而温度上升速率则是前者略小于后者。这是由于在相同蒸汽注入量下,当存在氮气时,近井地带(近注入端
处)由于氮气隔热的作用消耗的热量较少,此时氮气由于饱和度较高,不会被完全驱出,所以蒸汽的线速度较高,可以较早地加热到远井地带(远离注入端处),蒸汽热量可以传播到更远的地层;当填砂管的整个孔隙被水饱和后,由于要加热近井地带的水,部分蒸汽热量被损耗,且此时蒸汽的纵向波及系数要高于管内为氮气时,因而在相同的注入流量下,蒸汽线速度较低,所以测温点测试到的温度上升速率会更快。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当进行了一定轮次的吞吐开采后,加热半径达到了一定的极限,此时注入氮气,其隔热效果可以使蒸汽的热量波及到更远的地层,扩大了后续蒸汽的加热半径,从而提高采收率。
图3 不同测温点数据采集曲线
2.4 氮气改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
交替注入和同时注入蒸汽氮气以驱替原油的采收率曲线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1)二者最终采收率大致相当,均约52%。
2)蒸汽驱后进行氮气驱替,仍有约10%的原油可以驱出,再进行蒸汽驱仍有油被驱出,而单纯氮气驱的采收率小于单纯蒸汽驱,即氮气驱油效率比蒸汽差,说明蒸汽和氮气的驱油通道并不完全相同。
3)注蒸汽后再注入氮气,氮气的采收率小于图6中直接注入氮气时的采收率,所以先前注入的蒸汽也采出了部分氮气通道内的油,即二者通道有部分是重叠的。
4)蒸汽和氮气同时注入的采收率,较单独注入蒸汽或氮气的采收率都要高。这是由于填砂管(油藏)多为水湿,注入蒸汽后,蒸汽主要沿岩石表面流动驱替原油;氮气为非润湿相,注入后主要沿孔道中心驱替原油;同时注入氮气和蒸汽,可以起到提高驱油效率的效果。
5)吞吐开采过程中,在注入氮气和蒸汽量一定的条件下,应选择先注入氮气再注入蒸汽。这是由于2种情况下,氮气起到的隔热作用大致相同,因而在相同的蒸汽注入量下,其热利用率大致相当。由于蒸汽与氮气混注时的驱油效果要好于先注入氮气再注入蒸汽,混注会将更多的原油驱至远井地带,而生产过程是氮气和蒸汽在相同压差下同时向井底流动,相当于实验过程中氮气跟蒸汽同时注入的过程,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
图4 蒸汽氮气交替注入驱油曲线
图5 氮气蒸汽同时注入驱油曲线
图6 氮气—蒸汽驱油曲线
2.5 氮气调剖实验
在蒸汽—氮气—蒸汽驱替实验中,注入氮气驱替出约7 cm3液体(油+水),即此时氮气占据孔道的体积为7 cm3,关闭填砂管两端的阀门,称量填砂管质量为2 218.6 g,再进行蒸汽驱,驱替结束后填砂管的质量为2 222.0 g,该过程中产油约4 cm3,增加质量4×(1-0.995 2)=0.179 2 g(该区块原油密度为 0.955 2 g/cm3),即第2次蒸汽驱后由氮气占据的7 cm3孔隙体积由水占据了2 222.0-2 218.6-0.179 2=3.220 8 cm3,氮气此时仍占有3.8 cm3左右的孔隙体积,氮气已不是连续相,多数以微气泡的形式存在,对蒸汽/水的流动产生一定的阻力。
3 结论
1)氮气对高浅三区原油的流动性有一定改善作用。氮气导热系数低,在蒸汽吞吐过程中注入氮气,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从而扩大加热半径以提高采收率。
2)氮气与蒸汽/水在油藏中的渗流通道有部分重合,但并不完全相同。
3)蒸汽吞吐过程中,应采用先注入氮气再注入蒸汽的方式,不宜同时注入。
4)部分氮气在油藏中以微气泡的形式存在,对后续注入蒸汽具有调整吸汽剖面的作用。
[1]刘文章.热采稠油油藏开发模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1-2.
[2]Liu Wenzhang.Pilot steam soak operations in deep wells in China[R].SPE 14865,1987.
[3]Taber J J,Martin F D.Technical screening guides for the enhanced recovery of oil[R].SPE 12069,1983.
[4]于连东.世界稠油资源的分布及其开采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特种油气藏,2001,8(2):98-99.
[5]王大为,周耐强,牟凯.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部探矿工程,2008,20(12):129-131.
[6]李睿姗,何建华,唐银明,等.稠油油藏氮气辅助蒸汽增产机理试验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28(1):72-75.
[7]张志良.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研究与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22(19):113-115.
[8]罗宪波,赵春明,刘英.海上稠油油田投产初期产能评价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1,18(5):630-633.
[9]阳晓燕,杨胜来,李秀峦.稠油相对渗透率曲线影响因素分析[J].断块油气田,2011,18(6):758-760.
[10]陈民锋,孙璐,余振亭,等.稠油热力-表面活性剂复合驱对提高采收率的作用[J].断块油气田,2012,19(增刊 1):57-60.
[11]卢小娟.辽河油田齐40块稠油蒸汽驱油汽比预测方法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2,19(增刊 1):32-35.
[12]夏春鹏,熊健,张小东.超稠油烟道气辅助蒸汽吞吐室内实验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2,19(增刊 1):81-84.
[13]刘艳波,刘东亮.氮气在乐安稠油油田开采中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4,26(3):69-71.
[14]欧阳波,陈书帛,刘东菊.氮气隔热助排技术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3,25(1):1-3.
[15]Welker J R,Dunlop D D.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ated oils[J].Journal of Canadian Petroleum Technology,1963,15(4):873-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