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震撼全球——国内外媒体热烈解读“两会”

2013-09-20

决策与信息 2013年4期
关键词:中国梦李克强

江 河

“中国梦”成发展主旋律

●德新社称,习近平主席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发表讲话,呼吁13亿中国人实现国家强盛和繁荣的“中国梦”。习近平在对约3000名代表发表电视直播的讲话时说:我们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日本朝日电视台网站说,习近平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的讲话中9次提到“中国梦”,用“中国梦”引出对未来的期待。习近平着重展示他倾听国民心声的姿态,表示实现中国梦需要国民的团结。在贫富差距严重、户籍等不平等感在国民中蔓延的背景下,上述表态体现出了危机感。另一方面,对军队和武警,他则专门指示:要按照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充满爱国激情的讲话,呼吁全国人民更紧密地团结起来。虽然说国家面临众多挑战,但中国新主席的这番讲话基调乐观。讲话的民族主义调门将增强人们的以下观点:他将奉行更自信的外交政策。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认为,“中国梦”就是要让中国恢复其在中世纪的地位——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习近平意识到了中国经济奇迹中存在的精神力量匮乏。他似乎决心要用中国可以让光辉历史重现的感觉来填补这种匮乏。

●日本《产经新闻》报道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热情洋溢地提到“中国梦”。这一讲话实际上是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发表的就职演说。除“中国梦”之外,他还提到了“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与大洋彼岸的美国倡导的“美国梦”不同的是,“中国梦”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正如习近平多次强调的,“中国梦”是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据说这个梦想从鸦片战争开始,贯穿着整个170多年的近代史。

●《印度时报》网站认为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下,他的“中国梦”理念将付诸政策,而不会只是政治口号。“中国梦”的提法与“美国梦”相似。它表明中国领导人希望实现中国人对分享机会和繁荣日益强烈的愿望。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勾画的“中国梦”无论在中国的互联网还是全世界的舆论场都成为热点,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中国,国际媒体的主流声音均怀有期待,大都认为中国这艘大船“不会大转弯”,只会稳步向前。

●台湾中央社说,习近平以民族复兴为主轴诉说“中国梦”,表示“中国梦”必须是人民的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民众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BBC报道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表达了对国策的自信,强调中共历史传承。展现出对中国发展方向的自信,说中国历经几代领导人摸索出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历经考验。

●英国《每日邮报》评论称,中国新领导人习近平将推动“中国梦”,未来十年内让数亿中国公民成为中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希望中国不断发展的经济让它到2030年超过美国和欧洲。

●新西兰NZweek网站题为“‘中国梦’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章引述肯尼亚经济事务研究所执行主任奥维诺的话说,“中国梦”将改善人民福祉作为优先考虑,这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新的发展模式。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中国梦是关于国家的,是一个总体,而美国梦完全是关于个人的。

承诺“夙夜在公为民服务”

●台湾中央社报道说,习近平表示,担任国家主席责任重大,他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他表示,“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称,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强调的工作重点包括:增加社会支出并实施其他举措,以实现共同富裕、缩小可能导致政治动荡的贫富差距,同时还要打击令公众不满的腐败现象。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说,现在中国在新领导人领导下开始了未来10年的新时代。10年后,他们会将一个强大、富裕和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国家交给新一代领导人。

●美联社说,李克强任内的三大任务分别是持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正。他承诺政府要“编织一张覆盖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

●CNN报道称,面对数百国内外记者,李克强说削权就像一场“自我革命”,“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李克强还说,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再深的水也得趟,我们别无选择,这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英国广播公司评论称,李克强直截了当,语言俭朴直白,其“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要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这类平民化的用语与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风格相近,似乎预示了新政府的执政风格。

●法国《费加罗报》称,李克强在作为总理的施政理念和前任粘合度较高,这有助于在新老过渡的年份保持平稳。李克强尖锐反驳奥巴马政府针对“中国政府支持黑客行为”的抨击,李克强告诫外国记者应少一些毫无根据的相互指责。

●马来西亚新闻社报道李克强在记者会上的讲话时,突出“中国总理说,中国不会称霸”的部分。并引述李克强的话说,中国在近现代历史的惨痛遭遇中有深刻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国人的信条。

●美联社说,中国新领导人誓言要领导一个更清廉、更高效的政府,削减政府开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中国新政府将“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总理李克强也表示,中央政府将削减政府开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

为改革描绘“路线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报道,习近平已登上中央舞台,成为中国无可争议的最高领导人。过去四个月,习近平暗示可能在酝酿改革。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说,习近平是从县委书记一步步升至最高领导人的,了解普通人的失望和愿望,知道要做什么事来实现人们的期待。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以“中国完成伟大的起飞”为题说,中国两会的成果让人感到,这是对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一次新推动。去年中共十八大部署决策后,现在到了使决策合法化的时候。新领导层在两会上达成共识,以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阶段。

自从习近平走到前台,就掌握了加速改革的条件:一是他掌握了三项大权,二是人民期待改革。近几个月,他频频出手,表现出加强反腐斗争和推动司法公正的坚定信念。加上他言简意赅的讲话作风,人民对其抱有较高期望。

在外交方面,我们也将看到一种振兴。中国将不再着力掩饰自己的利益。谦虚、谨慎、不破坏和平发展方向,中国外交将恢复曾经的辉煌。

●拉美社称,经验丰富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已经占据中国的政治舞台,他们需要在国际经济危机和满足国内需求的呼声中推动中国走上更高的发展水平。

●西班牙《先锋报》网站认为,作为总理,李克强将是中国未来经济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需要采取快速的办法,使中国经济深入改革和实现现代化。

新领导集体希望通过科技革新促进经济发展,从而确保中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地位并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习近平和李克强都提出,要关注养老、住房、教育和卫生医疗等基本民生问题的改革。

●英国《金融时报》刊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黄育川的文章说,与前任温家宝强调农村经济的需求不同,李克强将把宏大的城镇化计划当作医治中国诸多弊病的药方。李认为,城镇化不仅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还是一把钥匙,能解开中国目前面临的许多死结——从社会不平等、环境恶化到地方官员的掠夺性征地。

●韩国《文化日报》评论说,作为领导13亿人口的中国总理,任何一个问题解决起来都困难重重。但学法律出身的李克强,能为中国克服成长中的痛苦和未来改革带来更大推力。

●韩国《首尔经济》援引专家的话说,李克强性格温和,从政经验丰富,能为中国推动充满希望的渐进式改革。

●路透社援引北京一名独立政治评论人士的话说,“李克强和一些改革派经济学家关系密切,从他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讲话就能看出,他们之间的差距并不大”。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摆在习李面前的是内部必须进行政经改革,肃贪倡廉,才可以扩大体积;外部环境空前复杂,只有国力强大了,才有足够力量应对挑战。从政治、经济层面而言,习李面对和需要处理的问题只有两个字,就是:改革。文章称,中国和平崛起只是主观意愿,其他国家是否让中国和平崛起是另一个问题。历史上,新兴大国与老牌大国的争逐是必然的事。中国应对外部挑战,关键在办好自己的事情。

●俄罗斯《独立报》评论说,中国十二届人大会议上,人们能听到对于当前现状的清醒评价,以及对未来蓝图的勾勒。城乡差距、富裕沿海省份与贫困内陆省份之间的差距触目惊心,环境污染严重,地方上与土地资源利用有关的冲突频发。

北京决意要转而采取新的发展模式,即专注于提升内需,不仅是消费方面,金融领域也不例外。在上述举措的背后,是一项雄心勃勃的发展大计——实施城镇化,同时解决经济发展与民生的问题。要完成如此宏大的目标,中国的金融体系势必发生巨变,重心放在通过证券市场吸引个人存款进入上。而目前以工业为主导、原料加工为支撑的经济形态,也会朝服务业占主导的模式转变。

●西班牙《世界报》网站报道说,李克强表示,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防范通货膨胀,控制潜在风险,使中国经济不发生大的波动,为实现2020年的目标,要用开放来带动转型,重点是进一步开放服务业。

他还提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网络的建设。他强调,要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建设一个廉洁、法治的政府。

●《今日美国报》网站报道认为在中国完成领导人换届之际,新当选的国家主席和总理决心要解决中国人的主要困扰——腐败问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承诺,将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承诺,要让腐败行为、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绝不手软。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报道在位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李克强表示新一届政府要自我削权。李克强承认,改革体制会很难,“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政府别无选择。他说,目标是要促进社会公正。

打造世界强国不称霸

●台湾今日新闻网说,“大陆两会影响力早已超出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的关注。”全球看好大陆未来10年,欧美十分关注两会。

●日本《读卖新闻》刊登题为“习主席积极推进‘富国强兵’”报道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要求人民解放军要“听党指挥”,“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鉴于美国正在将战略重心转向亚洲,中国在尖阁诸岛(即我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等问题上与日本的对立趋于激化,习主席阐明了“富国强兵”的方针。

李克强总理也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不可动摇的意志。”

在对美关系方面,李克强表示,“我们愿与奥巴马政府共同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日本《东京新闻》报道说,“国际舆论所关注的一些问题,大概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担心中国经济能不能够持续发展;还有一个是担心中国发展起来会不会恃强称霸。”李克强表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南海主权争议中贯彻始终的强硬姿态令“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针对国际社会的担忧,李克强引用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成语,强调决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中国新领导人支撑着“中国梦”的一项重要支柱是建设“海洋强国”,这是长期未能实现的梦想。

中国一直在努力增强海军力量。中国已经拥有了“辽宁舰”航母,远洋海军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在此次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中国决定强化国家海洋局,并设立作为海洋警察的“中国海警局”。

中国越是提“强军梦”,力争回归亚洲的美国就越担忧,更不用说日本等周边的亚洲国家了。在增强海军力量的同时,中国政府将对美国和邻国实行何种外交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今后周边局势的走向。

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不否认中美之间有分歧,但只要我们相互尊重对方的重大关切,管控好分歧,就可以使共同利益超越分歧”,表示将会积极推动中美之间的对话。

●俄罗斯《观点报》以“10年后,中国会是什么样?”为题发表文章说,中国已经正式完成权力移交,但现在中国面临着与10年前不同的新问题和新任务,包括社会保障,贫富差距及腐败等问题。因此,习近平必须采取新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这是中国新的改革时期的开端,如果习近平成功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在他任期届满时,中国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超级大国。

●泰国《世界日报》的社评认为,由于面临的国际形势复杂,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强势崛起的速度加快,因此,国际社会对习近平的外交路线方向甚为关心。习近平首次外访选择了俄罗斯以及坦桑尼亚、刚果共和国和南非等国家,可谓另辟蹊径,既要对美日外交对中国的包围“迂回回击”,同时又要开拓有利于中国未来外交及经济发展的更大空间,“习近平式的中国全方位外交,从首次外访徐徐拉开序幕。”

●俄新社报道,克里姆林宫新闻局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打电话祝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并祝愿他在政府重要职位的工作中取得成绩。克里姆林宫新闻局说:“双方对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还强调希望继续拓宽各个领域的合作、加强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协作。

●俄罗斯《消息报》援引学者的分析说,习近平当选中国国家领导人对俄罗斯来说是个好消息。未来俄中关系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对中国来说,俄罗斯一直是战略伙伴,习近平首访俄罗斯证明俄中两国的亲密关系。

●台湾中央社对习近平接班的评论是“期待高、风险大”。“中央社”援引专家的分析称“他接受挑战,将它们转化为机会。他把挑战转为对领导人的高度期待、高度盼望。”“民众高度期待,给他们蜜月期和空间能做不少事。”

台湾中华科技大学副校长李英明撰文称,大陆两会透露大陆对台工作的信息可看出,未来大陆仍将以促进和平发展作为两岸关系主轴,两岸关系正进入和平发展的第二阶段。

“一个更好的中国”

●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说,就在中国十二届人大闭幕当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自民党大会上发表讲话称,“日本的大门永远对中国敞开。”他看上去想跟中韩新领导人套近乎,“我跟另外两位新领导人一样,是同一代人”。安倍希望跟中韩新领导人会面,他说,“为了地区的繁荣和稳定,我们三人打造互信是必须的。”

●印度媒体说,李克强获任总理几个小时之后,就与印度总理辛格通电话,北京寻求与新德里的合作和伙伴关系推到一个“新阶段”。

●韩联社评论说,中国新政府中多位部长具有博士学位也有农村经历。专家普遍认为,随着高学历和深入基层高级官员的增多,未来中国施政方向很可能更具专业性,同时也更关注民生。

●《澳大利亚人报》称,“习近平与李克强在推动实现一个更好的中国”。

●香港《南华早报》刊文称,对中国新政府来说,稳定是关键。文章写道,新政府中既有资深外交官,也有高级政治官员以及具有国际经验的技术性新面孔。在25名组成国务院的部长中,15位是连任。分析人士说,这些人事安排,反映了对当前国内外挑战日增时期的政策延续性和中国全球形象的重视。这些挑战包括平衡经济增长模式,与崛起中的中国为机遇和威胁的国际社会打交道。

●《俄罗斯之声》强调,不要期待中国新政府的经济之船出现大转弯,尽管一些自由派经济学家在不断呼吁要进行更勇敢的变革。要知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存在失控的巨大风险。任何操之过急的决定都有可能中断中国保持维护社会稳定增长速度任务的完成。

中国政法大学学者杨阳认为,世界舆论对中国“两会”的高度聚焦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肯定,二是期待。走过30年改革开放历程的中国已经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中国的政治交替由此更能牵动国际视线。期待则是针对中国经济增长,从经验看,世界各国一直在分享中国增长的成果,中国新领导人展示出的更为开放的姿态和融入世界的胆识和魄力,也让他们有所期待。

猜你喜欢

中国梦李克强
李克强强调: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
李克强特别关心这两件事
点赞!李克强总理山西运城赶年集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简历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