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丝洁净成绩的研究
2013-09-18胡征宇黄农审黄娇连
陈 启,胡征宇,卢 霞,黄农审,黄娇连
(1.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2.广西横县桂华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南宁530300)
通过对近年来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出口丝类商品质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全国自动缫生丝等级有所提高的同时,清洁洁净已成为影响生丝质量的主要因素[1-2]。在高品位丝(6A)的定等因素中,净度因素占60%左右的比例。蚕品种、养蚕、上蔟、收烘茧、煮茧、缫丝等多个环节均对生丝洁净有所影响。提高生丝洁净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3]。笔者利用烟熏蚕茧的这种方法来研究蚕茧的内、中、外层茧丝结构形态和胶着点的状态;通过模仿蒸汽煮茧来观察煮茧过程中蚕茧吐水的情况,从而判断茧子的煮熟均匀状态。经上述两组试验了解蚕丝生产过程中洁净产生的机理,然后根据试验结果调整工厂生产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参数,最终提高生丝的等级。
1 试验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干茧,火棉胶(中国上海烫金材料厂,化学纯)、无水碳酸钠(中国上海试剂总厂,分析纯)、柴油灯、长颈漏斗、试管夹、蒸笼、针筒、红墨水、温度计、剪刀。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一:茧丝排布形态的观察
1)用真空渗透法使茧子茧腔吸入水,使其能够沉入水中。2)加入2 L水,煮沸后将真空渗透过的茧子放入其中,持续煮10~15 min。3)将煮熟的茧子取出,对其进行索理绪,拉成正绪茧。4)点燃柴油灯,用试管夹夹住长颈漏斗,倒扣于火焰上方,使黑烟能够更多地汇聚到一处。当漏斗细口处有大量黑烟冒出时,将茧子放在细口上,慢慢转动茧子,使得茧子能够被均匀熏黑。5)将熏黑的蚕茧放在白纸上,缓慢抽丝,同时观察茧子丝线的走向并做好记录。如此便可得到茧子最外层的茧丝走向;将茧子抽丝至中层和内层,分别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蚕丝中层和内层茧丝的走向。
1.2.2 试验二:模拟煮茧吐水状态观察
1)用针筒向干茧中注入红墨水,注满茧子内腔后用火棉胶将茧子针孔封住。2)待火棉胶风干后将茧子放入蒸笼,盖上盖子并插入温度计使其悬浮在茧子上方,利用水蒸气对茧子进行蒸煮(图1)。3)当看到有红墨水刚刚渗透出来的时候,记下温度计的度数。夹起茧子,观察其吐水面积并做好记录;然后重新将茧子轻轻放入煮茧设备中,每间隔1 min再取出茧子观察其吐水面积并做好记录,如此反复直到茧子吐水完全。
图1 模拟煮茧装置Fig.1 Simulation of cocoon cooking device
2 结果与分析
2.1 茧丝走向形态分析
用相机拍摄蚕茧茧丝形态,得出蚕茧外、中、内茧丝走向,如图2所示。图2茧丝的走向可以用图3的简化图来表示。
由图2可以看出,同一层中,外层茧丝之间重叠较少,没有内层茧重叠的那么混乱难以区分。其简化图表现出的区别是内层茧的胶着点明显多于外层茧。根据内外层茧丝粗细差异而进行联想,内层茧相对于外层茧,丝与丝之间的重叠机会更大,胶着点更多,导致网眼变小,使得水很难渗透进去,因而在煮茧过程中难以实现膨润,从而导致缫丝离解困难,容易产生环颣,对生丝的洁净问题造成很大的困扰。
图2 蚕茧外、中、内层的茧丝走向Fig.2 Trend of cocoon silk of outer,middle,inner layers of cocoon
图3 蚕丝走向简化图Fig.3 Simplified diagram of silk trend
由图3看出,蚕在吐丝时有其实只有一种形态,即8字型。相邻两个丝圈的对顶角所形成的斜角用Φ表示,Φ角大小的改变,其根本原因是蚕移动速度的变化。Φ角越小,则同一茧层中单位面积所铺的蚕丝越多越密集,并且胶着点也越多,铺网形成的网眼也越小;Φ角越大,同一茧层中铺网所用蚕丝越少,形成的胶着点也越少,铺网形成的网眼也越大。茧丝的纵向长度用A表示,横向长度用B表示,外层茧和内层茧的纵向长度A、横向长度B几乎没有什么差异。
另外,茧子外层容易煮熟。因为外层茧丝结构较为松散,当煮茧的时间过长时,在煮熟过程中接触高温水蒸气几率大于内层茧丝。因此时间过长,外层茧丝会由于过度煮熟而产生糙块。而茧子内层由于丝与丝之间的胶着点多,网孔较小,水蒸气较难通过,其相对于外层茧丝难以煮熟,如此又容易产生环颣。从而可以得出茧子内外层差异是产生茧丝清洁净度问题的根本原因。
2.2 蚕茧吐水状态分析
图4为蚕茧吐水过程示意。如图4所示,煮茧设备中的茧子是还未加热的初始状态,加热过程中,当温度计示数上升到87℃时,茧子开始吐水。此时可以看到,茧子下半部分开始有少量红墨水渗透出来,但是茧子上半部分颜色没有改变;吐水1 min后,茧子下半部分开始有大量红墨水渗透出来,颜色比开始吐水时的茧子更深,而上半部分颜色仍然没有改变;2 min后茧子下半部分有大量的红墨水渗透出来,颜色进一步加深,并且开始向上半部分蔓延,但是上半部分的茧子依旧主要呈现白色,即仍然没有吐水;红墨水完全吐完后,茧子下半部分颜色更加深,下半颗茧子有种溃烂的感觉,但是上半部分的茧子最终都没有吐水。
从图4可以看出,茧子吐水是从下半部分开始的,直至下半颗茧子吐水完全时,上半颗茧子依旧没有发生吐水现象。在煮茧过程中,茧子在水蒸气中吐水只会吐半颗,煮熟度不能均匀。煮熟时间较短,会造成茧子下半部正常膨润,而上半部分偏生,这样就会使得茧子下半部分解舒正常,而上半颗茧子没有吐水,丝胶难以膨润,从而产生环颣;煮茧时间适中,则使得上半颗茧子受蒸汽作用少量膨润,下半颗茧子也未产生膨润过度。此状态是目前煮茧的一个平衡状态,后面通过调整部吸水,能够减小上、下半颗茧子间的差异,从而不产生环颣和糙类;然而若煮茧时间过长,则虽然茧子上半部分受蒸汽作用适度膨润,但是下半部分会产生膨润过度的状态,其最终势必会产生大糙[4]。
因此,下半颗茧子煮的偏熟,容易产生生丝的清洁问题,而上半颗茧子煮的偏生,容易产生生丝的洁净问题,这势必造成茧子在煮的过程中,清洁问题和洁净问题不可能同时解决,只能想办法去寻求一个平衡点。
图4 茧子吐水现象观察Fig.4 Observation of cocoon guttation phenomenon
3 工艺改进
综合上述试验与分析,在原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对工艺生产的方案进行了改造,通过不断调整生产条件来提高生丝的清洁、洁净分数。
原方案与改进方案中,固定不变的参数有:真空度0.096 MPa;总压0.1 MPa;蒸煮室1温度98℃;蒸煮室2温度98℃;缫丝车速185 r/min;车头温度80~84℃;运转率96%;缫丝汤温33℃;理绪温度41~42℃。其他各方案数据变动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各工艺参数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原工艺茧子的上车率比较高,且煮茧车速也较快,水质为弱碱性[5],通过此工艺生产出来的生丝清洁分仅98分,洁净分仅93.45分,只达到了4A级别(表2)。经调整后,能达到5A或6A级。
表2 原工艺及调整后的生丝商检成绩Tab.2 Inspection result of raw silk with original process and after adjustment
3.1 方案一:调整茧子的上车率
通过不断降低茧子的上车率,生丝的清洁和洁净分数均有显著提高。上车率的降低会不断地剔除次茧[6],包括黄斑茧、柴印茧和油茧。次茧的混入会导致生丝的清洁、洁净受很大的影响,黄斑茧是因蚕的尿液形成,使黄斑部位的胶着状态与蚕茧其他部位不一致;柴印茧会使得蚕茧局部不易膨润;油茧则是蛹油导致其具有疏水性,同样使得蚕茧难以膨润。因此通过不断降低茧子的上车率能够使得茧子间的差别减小,从而使生丝的清洁程度有所提高。如表2所示,生丝等级能达到5A级别,说明降低茧子上车率的做法能有效提高生丝清洁程度。
3.2 方案二:调整煮茧车速和溶液的pH值
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同时降低煮茧车速,并在低温渗透部向溶液中加入酸。在降低上车率的同时降低煮茧车速,会使得煮茧时间延长。但是由于茧层间存在差异,外层茧较为稀松,容易膨润;内层茧较为紧密,难以膨润,因此势必导致茧子内外层膨润状态的不一致。而在降低煮茧车速的同时,在低温渗透部向溶液中加入酸,会使得溶液从原来的弱碱性调整为弱酸性,从而使蚕茧外层浸酸,以达到抑制外层茧丝膨润的效果。再加上煮茧时间的加强,最终能够使得茧子内外层间的煮熟状态趋于一致,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丝清洁程度。通过评分发现,此种方案也能有效地提高生丝清洁程度,生丝的清洁、洁净成绩符合6A级标准。
3.3 方案三:调整出口部温度
根据试验一与试验二所知,蚕茧的内、中、外层茧丝的胶着状态存在着差异。外层容易溃烂,而内层相对于外层比较难以膨润。煮茧机中,出口部和低温渗透部对蚕茧内层茧丝膨润几乎没影响。方案二由于加强了煮茧时间,因此会导致外层茧丝稍微过度膨润。所以在方案二的基础上,降低出口部温度,并且稍微下调低温渗透部温度,能够使得茧子外层茧丝稍微凝固,从而有效地抑制茧子外层的煮熟状态。同时,在缫丝过程中由于进一步剔除了次茧,最终能够使得茧子的洁净分继续有了小幅的提高。由表2可以看出,调整出口部温度来提高茧子洁净的做法是可行的。
4 结论
1)通过试验观察可以得到,茧子的内外层铺网状态、胶着点密集程度不一样,从而形成茧层内外差异。
2)通过吐水试验观察发现,茧层吐水极不均匀。茧子下部分吐水量大,而上部分基本无吐水,从而导致茧子层内差异。
3)茧子层内、层间差异会影响生丝清洁净度。偏熟影响清洁,偏生影响洁净。
4)降低茧子上车率可以提高生丝的清洁净度。
5)加强蒸煮并滴酸,可以在保护外层茧丝的同时增强内层的煮熟,有利于减少环颣、糙类的产生,能对洁净产生有效作用。
6)根据煮茧适煮状态与黑板成绩,微调温度出口部温度,并且在缫丝中途进一步剔除次茧,也可有效提高生丝洁净。
[1]沈以红,郑慧,黄先智.生丝清洁洁净问题分析[J].四川丝绸,2004(3):10-12.SHEN Yihong,ZHENG Hui,HUANG Xianzhi.Analysis on raw silk cleanness[J].Sichuan Silk,2004(3):10-12.
[2]华冠丝绸有限公司.影响生丝净度的制丝工艺的研究[J].山东蚕业,2000(4):4-5.Huaguan silk Co.,Ltd,.Analysis of silk process on effect of raw silk studs[J].Shandong Sericulture,2000(4):4-5.
[3]梁凤英.影响生丝净度的原因与对策[J].现代纺织技术,2004,12(4):34-36.LIANG Fengying.Reasons of and measures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leanness of the raw silk[J].Advanced Textile Technology,2004,12(4):34-36.
[4]沈振秋.我厂提高外地茧自动缫生丝清洁的对策[J].丝绸,1995(2):31-33.SHEN Zhenqiu.Our factory improve automatically reeled silk cleanness countermeasures by use cocoons of other places[J].Journal of Silk,1995(2):31-33.
[5]许才定,钱伟,蒋旭云,等.采用合适的真空渗透煮茧工艺提高生丝洁净成绩[J].丝绸,2000(2):32-33,36.XU Caiding,QIAN Wei,JIANG Xuyun,et al.Proper vacuum osmotic cocoon cooking for improving raw silk neatness[J].Journal of Silk,2000(2):32-33,36.
[6]方哲来,王金娣.试探病疵茧与生丝清洁洁净的关系[J].丝绸,1993(1):21-23.FANG Zhelai,WANG Jindi.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ease defects cocoons and raw silk cleanness[J].Journal of Silk,1993(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