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2013-09-18颜贵东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6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话语语言

颜贵东

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颜贵东

利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课堂话语”或“教师话语”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搜索,找到国内期刊上的文章共534篇,文章对它们进行统计与分析,整理出目前我国有关学者在英语教师话语方面的研究现状、研究层次以及较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为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工作者了解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研究现状提供参考。

课堂话语;教师话语;研究现状

颜贵东/广西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高级教师(广西南宁 530023)。

一、前言

教师话语主要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所使用的一切语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全过程中所用语言的总和。它包括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导入激趣、组织教学、提问设疑、信息反馈、师生交流等语言,还包括课后的个别辅导、个别交流、第二课堂的组织以及思想教育等话语。

课堂话语作为教育中的重要媒介手段,其主要是为了进行传输知识、获得知识、建构知识等。因此,课堂话语研究一直在教育界中被视为比较重要的研究领域。课堂话语所涵盖的内有很多,有老师方面的,有学生方面的,有师生互动方面的,还有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其他无关紧要的话语等。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话语的研究,既可以反映出教师的特点、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也可以侧面的了解到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既可以了解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在当下,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英语课堂语境,教师在执行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都要通过教师的话语进行传播和输入给学生。因此,课堂话语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截止2013年5月20止,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相关文章,以主题为“课堂话语”并含“教师话语”进行精确、发表时间“不限”、文献来源“模糊”、支持资金“模糊”等条件进行搜索,共收集到了534篇论文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课堂教师话语方面的文章检索结果分析

(一)文章来源数据库统计情况分析

在搜索到的534篇文章中,其中246篇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有87篇来源于特色期刊,有4篇来源于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有196篇来源于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由此可见,我国硕士以上高学历的研究者对课堂教师话语的研究程度较为重视。

(二)文章的学科来源统计分析

从收集到的文章中进行学科的分类可以得知:来源于外国语言文字方面的课堂教学话语的文章最多,共有456篇,其次中等教育学科145篇,初等教育学科28篇,教学理论与教育管理25篇,中国语言文字18篇,高等教育11篇,学前教育2篇,职业教育、计算机软件及计算各有1篇。

(三)相关文章的发表年度统计分析

从表1统计情况得知,研究教师课堂话语方面的相关文章在国内最早发表于2000年,到2007年起,国内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出现了第一次高峰,直到2011年,再次出现大幅度的增加。可见,课堂话语的研究在最近几年里再次成为我国学者进行研究的热点。

表1 教师课堂话语论文发表年度分布表(N=534,篇)

(四)研究层次的情况分析

从统计得知,534篇文章中基础研究(社科)类文章有271篇,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有141篇,职业指导(社科)方面的有106篇,行业指导(社科)类的有19篇,高等教育的有16篇,工程技术(自然)类的有12篇,文艺作品的有8篇,大众文化的有3篇,政策研究(社科)的有3篇,经济信息的有1篇。从分布的情况可以得知,对教师课堂话语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科类和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方面,分别占有较大的比例。

(五)教师课堂话语研究获得研究经费支持的情况分析

从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研究人员在对教师课堂话语研究方面获得省级以上的专项科研经费支持的共有12个单位,虽然获得经费的单位和个人并不算多,但是从出资单位来看,所提供经费的级别都非常高,具体为: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经费项目的有4项,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经费支持的有2项,获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山东省软件科学研究计划、山西省归国人员科研基金、河南省软件科学研究计划、浙江省教委研究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各有1项。可见,我国无论从社科还是自然科学方面,对该研究方向还是给予了一定的重视,这也是最近几年能有大量文章发表的基础。

四、国内外学者对课堂教师话语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教师话语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课堂上教师教育教学中运用的话语研究上,对于课后的教师话语研究较少。在国外,首次提出“话语分析”这一术语的是美国人哈里斯,1952年,哈里斯和米切尔两人合作,在美国《语言》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首次使用并提出了“语言不是在零散的词或句子中发生的,而是在连贯的话语中的”这一观点。1966年,Bellack et a.l提出了课堂话语描述要经历的四个步骤:首先要“建构”课堂话语,其次再“引发”课堂话语,再次是“应答”课堂话语,最后是“回应”课堂话语。这个观点在国外被教师和研究者们所接收。直到1975年,Sinclair和Coulthard从课堂话语的引出、应答和反馈等视角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梳理,重新提出了课堂话语“IRF”三话步模式,这在当时的国外产生了很强烈的反响。总之,上世纪的50、60年代,国外对课堂话语模式的研究一直是比较系统和科学的,也取得了标志性的成就,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比较完整的、有导向性的理论研究基础。到了上世纪70年代,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增多以及学科的分支与演变,话语分析不再是语言学单一学科的研究领域,社会语言学、语言哲学、语用学、人类文化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在本学科的研究中也相继开始对教师话语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从各自的视角分别阐述了教师话语的重要性,这就使得教师话语发展成为一门新学科。与此同时,相关的专著、著作、编著等相继问世,Van Dyck和 Roy O.Freedle主编的《话语过程》成为了各大高校、研究中心的教学用书、专业学术杂志和重要的参考文献。其中,伯明翰大学的Sinclair and Coulthard在1975年出版的《Tow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The English Used by Teachers andPupils》著作,更是提出了大胆的建议,“教育话语分析层面应考虑语言层面的句子分析和社会层面的程序和过程”。这个建议对今后的话语分析研究者提出了要“反省理论和方法”的高度。进入 90年代,对于教师话语的研究视角更为宽泛,研究内容更加具体,有的从语义学和语用学视角研究,有的从表达效果方面研究,有的从教学语言运用方面进行研究,也有个别学者提出要进行“教师研究”,并把教师“教”的语言和学生“学”的语言一起进行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话语分析最初主要集中在广播话语、广告语、外教话语以及外国语等课堂教学领域方面。通过对搜索到的534篇文章进行统计,得知发表在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有51篇,其中实证研究论文 22篇,文献研究论文 29篇(表 2)。

表2 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教师课堂话语论文年份分布(N=51,篇)

从以上文献中得知,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观点有:赵晓红(1998)通过对不同英语课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课堂话语模式、互动模式以及教师话语等,对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中心”有明显的效果。张敏(2002)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教师话语与自然言语,得出两者的语言特点和交际模式存在明显差异,认为单一、简单和单向的教师话语作形式与功能,不利于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周星,周韵(2002)以浙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实证研究对象,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话语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为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提倡以讨论为主的课堂交流形式等主要观点。

汤燕瑜,刘绍忠(2003)认为教师话语在教学过程中有寒暄、指令、提问和陈述功能。刘家荣,蒋宇红(2004)在对英语课堂话语中师生的话轮替换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教师享有课堂的话语权,而学生也同时拥有较多的话语自主权和控制权的结论。胡青球(2006)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为提高学生参与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而选择合适语言的潜在因素”的课例研究,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使用、话语质量和次序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谈言玲(2009)认为教师处理好教师提问、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客观教学环境,有助于合理选择话语模式,优化语言学习环境,提高课堂语言学习的质量。程晓堂(2010)提出课堂话语的真实性、互动性、逻辑性和规范性,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语言输入。何安平(2011)认为教师要更新和转变课堂教学理念,要注意教师话语的形式、教师的话语意义和教师话语的教育功能。

五、结论

从以上的课堂话语研究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我国高学历的研究者对课堂教师话语的研究占有较大的比例,保障了研究成果的质量;在英语课堂话语方面的研究有过两次比较明显的研究热点,分别是2007年和2011年。研究的学科主要集中在外国语、中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方面;研究的层次多为社科方面;在经费支持方面,国家社科和自然科学基金都先后有过专项经费的支持。

国外对教师话语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在我国,学者们对与教师话语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文献和实证方面进行研究。尤其是2010年以来,英语课堂话语实证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关注,尤其在公开发表论文方面有了明显的数量上的增加,但就论文的质量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研究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多为语言教学和语言学的两个视角;以国家社科和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支撑的进行比较系统的、全面的、大规模的研究不多,以个案研究为主;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教师的课堂话语互动特征方面,对实际教学中的产生效果分析预评价较少;在课型的研究方面也主要集中在阅读与口语课方面;研究人员当中,基础教育的一线老师参与面、参与的机会较少;以至于对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话语使用以及产生的实际效果研究得较少。

[1]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戴炜栋,蔡君梅.国内汉英中介语研究述评[J].外语研究,2006(1)

[3]何安平.短语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探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3)

[4]陈如平.教师的课堂观察技能及其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4(8)

[5]周星,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6]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冯丽虹.教师在课堂中要“慎用”语言[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7(9):7

[8]张敏.从自然言语与教师话语的风格差异谈教师话语的效能[J].外语教学,2002(4)

[9]龚海平.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并重——小学英语特级教师沈峰教学艺术研究之四[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7(5):1

G64

B

1671-6531(2013)16-0112-02

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B类(自筹经费重点)课题“小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2B104,南教科研[2013]1号

责任编辑:何 岩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话语语言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