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综述真正的魔术师——信息技术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2013-09-18姜玉莲
□ 本刊记者 姜玉莲 刘 莉
[编者按]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是开放大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强化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实力,以适应各类社会成员越来越多样化、个别化的终身学习需求的重要课题。实现信息技术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信息技术“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湖北广播电视大学、《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和国家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筹)于2013年11月28日在湖北武汉举办了以“真正的魔术师——信息技术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为主题的“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
论坛主要围绕以下议题展开学术交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开放大学教师的角色、素质、能力、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等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开放大学教师如何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与学的模式尤其是学习模式的构建、实现有支持的学习等方面充分而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为开放大学提升质量、强化特色进行创新探索?开放大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路径,在实际探索中有哪些误区和瓶颈,如何走出误区、突破瓶颈?来自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及十堰、宜昌、孝感、咸宁、黄石、黄冈等地电大的12位一线教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结合教学实践及其思考作了主题发言。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常务副主任单从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刘清堂教授、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彭思毛教授进行了学术点评。
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傅立民和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李凌在论坛开幕时致辞。
傅立民介绍了湖北广播电视大学近年来在开放教育、高职教育、终身教育等方面所做的创新探索,他表示,广播电视大学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实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化,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等,这些都为电大系统的战略转型和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注入了新的动力。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主要面向成人开展远程开放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等学校。开放大学要充分发挥其大学功能,有效肩负起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赋予的独特大学使命,涉及两个关键性问题:一个是教师,另一个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是办好开放大学的动力之源和关键所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当代教育的共同战略重点,首先是优先注重教师发展,制定职业规范、提升职业地位、提高职业能力、提高专业素养。而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开放大学推进内涵建设,扩大社会影响,拓展业务领域,实现创新发展。
李凌指出,开放大学直接服务于社会最基层的各类社会成员,应该是最接地气的学校,只有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切实把这一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也只有这样,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美好愿望,才能落到实处。开放大学要肩负起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承担的重要责任,必须依靠教师。特别是在当前从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过程中,教学理念、办学模式、学习支持服务、质量保障、信息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的新探索、新突破,都需要广大教师做出巨大的努力。正如本次教师论坛所强调的,信息技术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我们应该认真面对、深入思考、广泛交流,使教师得到更好的提高,更大的进步。教师一定要先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研修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之后,各项工作千条万绪,但还是坚持开展全国电大系统教师研修培训工作,并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响应与支持。相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也会对这项工作多有助益。
论坛由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骆家宽及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处长李述武、《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总编辑冯琳主持。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本刊主编严冰做论坛小结。参加国家开放大学教学工作专题研讨会的部分省级广播电视大学负责人、国家开放大学相关学院与部门负责人出席论坛活动。
杨宏宇:着力突破成为“魔术师”的实践瓶颈
开放大学教师怎样才能突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诸多瓶颈,成为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这根“魔杖”的“魔术师”?我认为应该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着力探索,尤其是要强化提升信息技术素养与能力,着力在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综合运用学习资源和开展团队协作教学等方面积极进行创新实践,逐步成为“真正的魔术师”。
我们在实践中通过基于双向视频开展团队协作教学与考评机制创新,尝试用切合实际的教学实施方案和教学设计来开展网上教学并组织各类学习活动,以打破固有的信息技术应用瓶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目前,电大系统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基本上还在采用个体手工作坊的方式开展。不论是授课、还是组织网上教学活动,都是各自开展教学”,很少形成群体行为,更缺少团队之间的配合与分工协作,造成了教学效果低下,资源应用无序等各种弊端。为此湖北广播电视大学与其阳新县电大教学点有针对性地合作开展了“基于双向视频网络的团队协作教学创新与考核评价机制改革”试点。
试点主要围绕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科专业一门省级电大选修课“教育学”进行的,试点的主题是团队协作、应用网络、落实过程、考核改革。试点实施的要点包括采用环节累计和阶梯计分的方式,将平时学习过程与课程考核评价相结合,通过省校和教学点教师的密切配合,实现教学过程的落实;通过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试点方案将课程教学分为4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评价方式和得分值;学员必须参加每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并接受相关考核。每个环节得分不能少于该环节设定分值的60%。如果少于,则得分为0。最后各环节得分累计达60分者,可免于参加期末考试并获得该门课程学分。如果不能达到要求,则仍需参加期末考试。
在试点过程中,省校、教学点成立的团队利用网络组织教学活动,通过远程接待中心实施有效监控、提供人文关怀并落实教学过程,教师协同完成形成性考核与实践环节教学。试点实施方案与教学环节、考核方式要点如下:一是视频直播课出勤情况(到课率考核),设置相应的分值及得扣分标准。学员应在每次课程开始前五分钟登录网上课堂。由试点单位辅导教师做好相关记录并存档,根据记录情况计算得分。二是学员与教师在视频直播课中的互动情况也细化为分值。由项目主持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具体分数。三是形成性考核与实践环节均设定相应分值,督促学生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完成作业及撰写实践报告。由试点单位辅导教师批改,省校教师抽查。四是网上主题讨论与考核,要依照标准由项目主持教师根据学员的表现给出具体分数。
通过试点,项目取得了三方面效果:一是学生由过去的从不上网或很少上网,只关注考试而忽视平时教学过程变成积极参加平时学习。从已播出的5次课学生登录情况可以看到,每次学生的到课率达到90%以上。说明教师从以教为主转变到以组织活动为主的创新教学方法,是打破网络资源应用瓶颈的关键所在。二是学生开始积极踊跃参加教师组织的网上专题讨论,能够围绕教师给出的主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开展讨论,能够主动在网上向教师询问作业布置,这说明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引导学生落实学习过程的有效指挥棒。三是教学点的教师开始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实现了省校、教学点之间教师协同教学和有效地开展学习支持服务,并使教师团队作用得到了发挥。
蒋萍:合力助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
如何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电大能否顺利转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认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成长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压力——学校考核制度的牵引,也需要自下而上的推力——学生的倒逼,同时还需要教师的自身努力,以三方合力助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处于办学终端的基层电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应从完善考核细则、提高网络学习参与度、搭建云服务平台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完善信息技术考核细则,引导教师形成主动提升的意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必须有制度的监管和牵引。据调查,目前中央电大制定的《广播电视大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无法调动教师使用和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的积极性。面对考核机制中存在的薄弱地方,制定并完善“具有开放大学特色”的教师考核细则迫在眉睫。为此,首先要本着“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便于操作、有效激励”的原则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并计入年终绩效考核成绩中,以此来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其次要建立包含信息技术能力考核的整套能力激励机制,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升迁、晋级、评优等挂钩,以激励教师既注重过程的执行又注重能力的体现,并从中获得职业成就感;最后要帮助教师将信息技术能力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
第二,建立提升倒逼机制,开辟“内生压力、自我助力”的新路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需要来自学生“自下而上”的推力。为激励教师们更加积极的应用和提升信息技术,有必要建立一种“倒逼机制”,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从提高学生网上学习参与度入手,以“调动学生网上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激发学生对优质资源的渴望”为目标,倒逼教师提升积极性。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温馨提醒平台,通过邮件、手机短信、QQ、微博、微信等方式督促学生登陆学习;采取在线讨论、主题论坛等方式进行同步、异步辅导,提高学生参与交互的积极性;优化学习平台,不断完善校园网站建设,构建多端融合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方便学生快捷、高速、移动的学习;组织协作学习,在生生之间知识共建共享、共同提高的过程中吸引学生参与网上教学;改革考核机制,将学生参加论坛讨论的次数、发言质量以及参加协作学习的情况,纳入课程考核中;创新教学模式,以周为单位,向学生推荐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推荐”,能够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跟着教师的指导、建议和步调开展学习,确保学生网上学习过程。
第三,搭建教师终身教育云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技术能力的自我培训。教师的自我培训的意识及其行为是其能力提升的最重要因素。为帮助教师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角色,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辅导者、督导者、疏导者”,必须加强对其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除了日常校本集中培训外,教师本身更应加强自我培训。随着国家开放大学“云路端一体化模式”的建立,远程教育进入“云时代”,搭建“终身教育云服务平台”已成为教师们自我提升的强烈期待。因此,有必要为教师搭建一个自己的、能充分利用开放大学的“天网”“地网”“人网”等本土优势的“终身教育云服务平台”,为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提供助力。具体可设置如下一些板块:一是课程资源库;二是课件制作平台;三是教师交流中心;四是课件展示台;五是活动公告板。当然,平台还应兼有检索、浏览、下载、上传、发布、存储等功能,以使服务功能更强大。
陈涛:转变角色与提升能力——M OOCs的启示
MOOC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快速发展,再次给我们以启示:开放大学的教师尤其是基层电大导学教师的角色,必将发生极大的变化,即从知识的讲授者彻底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管理者、过程服务者、学习陪练者与评价监督者。
一是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者。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除了顶层设计的教学大纲和计划、教材资源之外,基层管理者主要是落实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包括课程学习、线上线下作业、小组活动、实习实验、学习评价、重修重考等等。组织管理是远程教育教师的重要任务,随着开放教育的课程资源越来越丰富,就更需要教师加以甄别、筛选和整合,提供最佳的资源包,帮助学生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服务者。怎样组织和推动学习者开展个性化、智能化、自主化和团队化的学习,已经成为开放教育教师的严峻课题。在数字化环境下,教师做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是对教师工作态度和方式方法的一个基本要求,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成就是精细化的服务过程。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提供精细化的服务过程,认真做好各项导学、助学、促学服务,并就各种服务内容、服务节点建立数字化台账。
三是学生学习的陪练者和监督者。MOOCs的发展再一次告诉我们,教师不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其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尤其是基层电大的导学教师,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服务学生为重点,合理优化组合各种教学要素,全程参与、指导和服务学生的各个学习环节。
开放教育教师要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推动者、督促者,就必须加强专业学习,大力提升各种专业能力,在导学、助学、促学等方面不断产生新的突破。
一是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在MOOCs这样的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开放”和“自主学习”。辅导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终身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理解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改革创新的自觉性,有效地推动教学和各种导学活动的开展。
二是提升信息技术能力。营造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利用云计算技术搭建远程教育技术支撑平台,这些都需要全体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全面提升作支撑。教师必须紧跟信息技术前进的步伐,增强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提高运用能力,将课件制作、资源分类存储、资源筛选整合等技术熟练地运用于管理及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新环境下的教学工作,更好地的为学习者服务。
三是提升服务能力。在某种程度上,现代远程教育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育服务业”。教师的服务能力反映在其导学的规范程序和具体要求上,导学服务的接触方式和活动方式的具体规定上,以及在网上导学和互动的具体量化要求上。教师的服务能力直接体现教师导学的可操作性和质量意识,直接惠及学生自主学习的可审视性和学习效益。开放教育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服务学习者的观念,将服务意识贯穿于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充分满足学习者各方面的需求。
四是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在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拓展的环境下,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出发点是要提高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落脚点是为教学服务,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程中东:适应云平台需求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机制
国家开放大学利用云计算技术搭建远程教育云平台,促进社会成员的泛在学习,已成为开放教育发展的大势趋。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课程教学团队对教学资源进行统筹整合,构建开放、共享、合作、创新的数字化学习中心,为远程教育提供强大的学习支持服务。
第一,完善共享和协调机制,组建开放大学各专业教学团队及技术研发团队。教学团队建设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是教学团队的具体实现载体,而课程资源开发团队是由课程教学团队和技术研发团队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在课程团队建设中:一要打破传统人才观,树立师资共享新理念。在吸纳其他高校优质教师资源的同时,重点做好系统内和系统外教师资源的充分共享。加强协作与交流,积极建设国家开放大学教师资源库和教师管理子系统,提高教师资源共享效果。二要成立专业建设专家小组,明确责任和考核措施。建立专业建设“项目责任人”负责制,全面负责制定各专业建设规划。积极开展重点专业教学团队和技术团队组建试点工作,为专业教学团队和技术团队建设积累经验。技术团队要架设好专业教学团队和云平台联通的桥梁,为专业教学团队提供支持与服务。
第二,建设多层次的课程教学开发团队,探索并建立科学的运行模式和机制。首先,关于课程教学开发团队,其成员主要从专业教学团队中遴选,适当吸收其他高校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从技术研发团队中选配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根据课程建设的实际要求以及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决定课程教学开发团队的人员组成,并实行动态管理。选择的团队带头人,应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敏锐度,能带领团队走向持续发展道路。其次,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运行模式,一方面应成立课程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指导各级开放大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另一方面,应按照市场模式运作,以项目招标形式组建课程教学开发团队。
第三,是建立课程资源建设评价体系,完善团队发展模式和成果分享机制。一方面,由各级资源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牵头,建立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实现对团队成员和教学团队的有效激励。另一方面,建立优秀团队和一般团队传帮带发展模式,完善适合团队发展的成果分享机制。
王瑞华:教学设计师在远程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远程教学课程设计的过程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策略上创新与应用的过程。教学设计师是从事教学设计工作的人员,他们在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化的方法设计各个具体的学习事件以促进学习者有效的学习。如果能在开放教育师资队伍中引进教学设计师,将能很好地发挥其在导学、促学等教学活动中的动态作用。我们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中进行了教学设计师工作的相关尝试与探索,即针对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终端,由教学设计师辅导助课程主持教师开发设计了基于移动设备(手机)的学习课件,实现了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和评价,提升了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在研究和实践中,具体有如下一些思考:
第一,当前远程教育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一是学习者的需求被忽略。成人学习者大多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尚不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环境;一些远程教育机构的教学也沿袭了传统高校“学究式”教学的特点,容易忽视成人学习者实用性和碎片化的学习需求,导致教学设计难以“接地气”。二是新媒体的利用不充分。一方面,便携式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兴媒体工具的快速发展,为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提供了实现的条件;另一方面,在远程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大多数媒体类型仍停留在互联网静态网页和动态视频上,这一矛盾阻碍了远程教育课程设计的发展。三是需要专业的教学设计者。在现代远程教学中,教师不仅承担着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等诸多角色,还要能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往往难以投入精力或时间进行创新和提高,这就需要有专业的教学设计者来进行远程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设计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对远程教学设计师角色的认识。在实践中常常会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计算机或网络工作者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和应用方面与教学设计师有交集,因此可以取代或者转换成为教学设计师。但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进行设备与网络的维护,关注的主要是技术的更新和进步,对教学知之不多,因此他们不可能成为教学设计师。另一种观点是可以通过培养学科教师的信息应用技术水平,使其成为教学设计师。从教师课程设计中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上看,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教师独自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这一类型在具有理科、工科教育背景的教师中比较多见。第二种是外包型,就是将课程设计外包给教育技术公司去做。第三种是教师+技术人员。这三种课程设计执行模式都需要学科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而这方面却正是一些学科教师的短板。综合以上论述,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都不可能成为教学设计师。
第三,教学设计师在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中的作用。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包括教学设计师、媒体专家、学科专家、课程主持教师、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教学设计师作为教学方法和策略的专家,通过协调不同职责的教师共同完成教学设计工作。一是与主持教师合作。主持教师负责掌控、监管该门课程从设计、开发到实施、评价的过程,如果说他们是课程的“制片人”和“出品人”的话,那么教学设计师就是每个“学习事件”的导演,他们将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分解细化的同时融入信息技术,是实现技术和教学融合的关键。二是与主讲教师合作。教学设计师一方面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取真实的学科信息,确定课程教学的目的和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根据学习者的基本情况设计、开发和实施各种学习策略与活动。三是与辅导教师合作。教学设计师可以通过辅导教师的分析与整合工作,全面、有效地了解学习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并持续地关注和调整。
第四,远程教学设计师的工作职责与行为标准。根据美国著名教学设计和技术专家罗伯特·A·瑞泽的研究,结合国内部分远程教育办学实体对教学设计师的工作职责和职位要求,我认为教学设计师应具备以下职责:一是设计、开发、实施各种能保持学习者注意并增进学习的策略和活动,帮助教师评价教学活动,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二是通过分析教师对教学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三是设计、开发并指导教师应用在线学习系统。四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基于专业化教学设计视角对教学对象、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进行分析,通过与教学团队协作,分析受众需求、设计课程或教材、实施教材与评价。
2000年国际培训、绩效、教学标准委员会在专业基础、计划与分析、设计与开发、实施与管理四个方面的基础上提出了23条教学设计师能力要求及122条教学设计师的行为标准。在技能等级上被分为初级和高级。其中初级教学设计师培养侧重对设计和开发技能的掌握,高级教学设计师侧重培养对教学过程和产品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许多国家,教学设计师已经是个非常成熟的职业,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已有大批教学设计师从事企业培训和教育产品的开发和学校教学等工作。我们也可以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已开设的学科系统培养、选拔专业人才,将教学设计师的培养和管理纳入到其顶层设计中去。一是抓住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机遇,培养信息时代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能在课程教学设计领域有所成就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开放大学的教学设计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没有人能将所有相关知识和技能完全掌握,因此需要建立标准化的符合我国远程教育实际的教学设计人员从业标准,深入细化其岗位职责。
(待续)
本文根据会议资料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审阅。资料整理过程中,得到了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和国家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筹)等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