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读者阅读的新鲜感——浅谈晚报新闻写作
2013-09-17□郭娜
□郭 娜
(秦皇岛日报社,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晚报是市民的报纸,除了报道当天国内外重大新闻外,还大量采集、报道发生在市民身边的新闻。随着阅读时代的到来,读者越来越需要可读性强的新闻,这就要求晚报记者在写稿件时不再是简单的带着“镣铐”写新闻,仅仅满足于“对客观事实的报道”了,更多的是要运用多种写作方法,使新闻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极大地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关注报道内容。
新闻界有云:“新闻常新”。新闻写作最忌守旧。那么如何让新闻可看呢?笔者认为,更多的站在读者的角度,从常规性的写法中走出来,才会吸引读者眼球,一条新闻的价值才容易得以实现,甚至会达到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
加强新闻的“镜头感”
新闻中的人和事,一般都是有形可感、有物可托的。俗话说“眼见为实”,把它们逼真地再现,可以让新闻报道神色俱佳,仿佛把读者带入当时的情景,亲眼所见一般,这样更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增加新闻中的“镜头感”,就需要记者在采访中提炼细节,通过加工还原事情发生时的情景。2012年3月,记者得知一位农村妇女想要割肾救女的消息,为了救女儿,这个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前后花去了20多万元,尽管已经是债台高筑、倾其所有,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对女儿生命的挽救。在笔者写这篇稿子时,紧紧围绕这一家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稿件中这样开头:
“3月22日早晨,天有些阴沉,呼呼的大风卷着路边的沙土吹在单为嘉的脸上,来不及揉眼睛里的沙子,47岁的他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看车上的女儿是否安好,叮嘱她拉紧衣服……”
这是一细节写出了父亲生怕女儿遭一点儿罪的心情,读了这一段,读者脑海中自然浮现出一个镜头:寒风瑟瑟中一个父亲对得病女儿的悉心照料,想着这幅画面,下面几个场景描写就更容易植入读者脑中,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3年来的时间,从家里到医院的路上经常出现这一家人的身影,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只要日子一到,母亲齐铁梅和丈夫单为嘉都会按时带着单小玲到医院做血液透析。在这10公里的路上,写满了这个农村家庭救女的艰辛。”
“妈,我不治了,家里没钱,我不能再拖累你们受苦了。”
“胡说,天塌下来有爸妈撑着,我就是磕头、下跪去借钱,也要给你治病……”
笔者在采写时特地单提炼出几个镜头,让这一家人性格都鲜活起来,读者阅读时不枯燥乏味,反而不由自主地为他们不离不弃的故事感动。一时间秦皇岛人爱心涌动,为小玲解决了高额的治疗费用。可见,加大细节的采写力度,还原更多的“镜头感”吸引读者阅读,可以最好地发挥新闻传播作用。
说点儿“大白话”
一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尤其是服务类的新闻稿件,在晚报中适合做得更为“软”些,通俗讲,写作时适当地说些“大白话”,不仅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也更能体现记者的服务热情。
“大白话”在这里指的是群众语言,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说的话,记者写出来更有些唠家常的感觉。《秦皇岛晚报》有一个说天气的栏目,笔者经常在上面说天气,刚开始写稿件时只是单纯的报天气,气温多少度,有没有风霜雨雪等等,逐渐地添些饮食、养生,现在开头一般都和读者唠唠嗑。
比如预报元旦的天气时,笔者这样开头:“再‘咬牙’坚持上一天班,咱们就可以放假了。现在市区一些主干道纷纷摆设了庆祝新年的景观雕塑以及五彩缤纷的彩灯,当夜幕降临,整个城市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当然这也让好多人心痒痒,有种马上要熬出头的感觉,一门心思筹划元旦怎么过,是滑雪?购物?还是好好收拾一下家里……大家心里都开始算上了小九九。”
夏天高温天气时,笔者在稿件中又对大家说:“不知道你准备好藿香正气水了没有,反正一年里最热的天来了,以往还能吹个小凉风、躲在树荫底下乘凉的天气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到哪儿都躲不过去的“大蒸笼”,热气“糊”在身上挥之不去。”
生活气息浓,读者看稿件不再是高高在上、距离远的感觉。语言文字大师老舍先生曾说过:“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就是最亲切的文字,所谓亲切,就是普通的话,大家这么说,我也这么说,不是用一大车大家不了解的词汇字汇。”可见,适当地用老百姓的语言写新闻,能为大多数读者喜闻乐见,还能使新闻具有独特的风格。
巧用拟人化手法
所谓拟人化,就是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于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在充斥乏味概念的新闻报道中增加一些形象、具体的东西,增加一些视觉因素,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
这些年大家都感觉到菜价“涨势逼人”的压力,大家心里都清楚,蔬菜从田地里收购上来的时候,价格一定没有这么高。笔者在《小土豆未上市价先扬》中以一个土豆为例,把它赋予人的行为、语言,并使用了第一人称,讲述蔬菜的价格是怎样一路“水涨船高”的。“我是一个来自外地的土豆,产自承德市围场县郭家湾村的一块田地里。一天,来自秦皇岛的蔬菜批发商郭海龙风尘仆仆赶到这里,前来收购土豆,像我这样新鲜、品相好的土豆,被他一下子就相中了。于是我知道,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千里之外的秦皇岛。”
2012年有一阵大葱价格猛涨,通讯员传给笔者手里的信息只是枯燥的几个数字,如果就这样一组官方数据摆在读者眼前,估计都很难令他们抬眼皮看一眼,即使记住价格也很快忘记。笔者想,既然是服务性的社会新闻,那就写得活泼些,让读者印象深刻。于是,就以《大葱挺直了腰杆,一根鲜葱卖6个鸡蛋》为题,在导语中写道:“‘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的风波才平息没有多长时间,现在,大葱也搭上顺风车,变得涨势汹汹,几个月前才几毛一斤的便宜菜一跃成为‘贵族菜’,这让市民有些吃不消。”
把土豆、大葱赋予人的神态性格,自然能让读者更形象地了解菜价上涨的过程。不过新闻可以拟人化,但也需要掌握拟人化的限度,以拟人化的笔法,赋予客观的事实表达,软硬要适度。
可以说,新闻写作虽是一种受到限制的写作,或者说是一种不自由的写作,但是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下,其拳法套路还是可以千变万化、五花八门的,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阅读,让他们阅读时看着有新鲜感,印象也就深刻了。这也就实现了新闻工作者的心愿,让新闻最大化、有效地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