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仲勋“把守南大门”搞改革

2013-09-17彭月才

党史文苑 2013年11期
关键词:习仲勋特区中央

■彭月才

1962年,习仲勋因为小说《刘志丹》被打成“彭高习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1977年底,中共中央为习仲勋平反,并安排他赴广东工作。习仲勋主政广东期间,根据广东的情况,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在广东创办特区的改革构想,得到了邓小平、叶剑英等中央领导的支持,使广东成为中国第一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体现了他非凡的魄力和远见卓识,真正“杀出一条血路来”。

出口加工的规划考察

习仲勋平反后不久,于1978年4月6日到广东工作。先是任省委第二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后又当选为省长。当时面临的首要工作是如何解放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快把生产搞上去,把经济搞上去。

1978年4月10日至5月6日,国家计委、外贸部经济贸易考察组抵达香港、澳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看了不少工厂、农场、港口、建筑工地、农产品市场和一些商店,并同有关企业单位座谈。他们调研后写出《港澳经济考察报告》上报中央,建议广东省委把靠近港澳的宝安、珠海两县改为两个省辖市(相当于地委),派得力干部,加强领导力量;两地的农业,从“以粮食为主”逐步转到“以经营出口副食品为主”的轨道上来;积极发展建筑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开辟游览区,办好商业、服务业和文娱场所;等等。

6月20日晚,习仲勋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关于迅速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和宝安、珠海两县的建设问题。常委学习了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李先念等人在中央政治局讨论 《今后八年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人的规划要点》时的指示,和中央政治局同志听取赴日本经济代表团、赴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汇报时的指示。省委常委认为,党中央对广东十分关心,给予很大支持。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抓紧落实,切实搞好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和宝安、珠海两县的建设,决不辜负党中央的殷切期望。我们应该切实抓好,一件一件抓落实,决不能“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上来”。在习仲勋的主持下,广东省委、省革委会对举办出口加工区进行了反复研究和论证,在领导层中形成了一致的意见。习仲勋和省委根据广东的特点,并且参考了亚洲 “四小龙”经济腾飞的成功经验,着手筹建大规模出口基地。习仲勋等人还到深圳、珠海、汕头察看地形、地貌,和有关人员研究特区和市政规划的初步蓝图。

1978年8月5日,习仲勋(左三)在惠阳地区调研

1978年4月,习仲勋被任命为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习仲勋(左一)一到广东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1978年7月至8月,习仲勋开始了他的“东三区”之行的考察,先后到了当时梅县、汕头、惠阳地区的21个县,接触了很多人。他一路找各级干部座谈,找群众谈话,到村庄、地头、山野、工厂调查。盛夏7月,习仲勋到职不久,在省委副秘书长张汉青等人的陪同下,驱车前往深圳考察。公路坑坑洼洼,很不好走。进入宝安一看,公路两旁杂草丛生,十分荒凉。宝安靠近香港,近几年外流香港的有好几万人,土地丢荒有20多万亩。习仲勋一行在路上颠簸了一天,才抵达深圳。当时的深圳,是一座只有两条半街的边陲小镇,街道狭窄,房屋低矮残旧,破破烂烂。翌日,在惠阳地委副书记、宝安县委书记方苞等人的陪同下,习仲勋沿着一条沙土小路来到南岭村。这个地方是个山窝,断垣残壁,杂草萋萋,荒凉得很。这个村子原来有600多人,近几年外逃香港500多人,只剩下100多人,大都是妇孺病残。接着,习仲勋来到沙头角考察,几块竖在街中间的石头,把一条窄窄的中英街一分为二,两边贫富悬殊,对照非常鲜明。香港那边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人们忙忙碌碌,显得一派繁华热闹。而这边却一片荒凉,萧条冷落,很多人往那边跑,不回来。看到这种情景,习仲勋的心一沉,顿时有一种被撕裂的疼痛。长期在内地工作的习仲勋那时不得不面对着活生生的资本主义的样板,不得不面对社会主义的广东与资本主义的香港令人难堪的对比。作为一个老革命家,他绝不能装着看不见。他支持和鼓励宝安的同志,“说办就办,不要等”,“只要能把生产搞上去的,就干,不要先去反他什么主义。他们是资本主义,但有些好的方法我们要学习”。后来,习仲勋有一次去深圳检查工作,正好碰上农民外逃香港,冲击边防线。习仲勋感触很深:新中国成立20多年来,搞闭关锁国,加上“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我国经济濒于崩溃,群众生活困难,再不改弦更张,外逃的就会更多了。治标与治本同抓,“本”就是发展生产力、进行改革开放。“东三区”之行结束后,广东的经济究竟应当怎样搞?应当搞成一个什么样的经济?怎样发挥优势?怎样才能克服或避开弱点?调整经济应当往哪里使劲?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习仲勋的脑海里打转。

“对!关键是政策。”一番思考之后,习仲勋认定,如果中央给广东一些特殊政策和机动余地,广东人民完全有能力把经济搞上去。目光高远的习仲勋,不是仅仅从广东省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而是从中国全国角度思考,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他看到:资本主义国家确实在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有搞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的经验。那么,资本主义国家这方而的经验是什么?我们可不可以学习、借鉴?这是习仲勋调研回来后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他重新学习了毛泽东在1954年写成的《论十大关系》,以及毛泽东在1956年前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独特道路的文章和讲话;同时,找来许多香港、澳门、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的材料阅读。最后,他得出结论:中国要发展得快,必须吸收境外先进经验,应该引进境外的资金、设备和人才,这是中国目前加快发展的正确选择。基本思路就是引进先进技术,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引进资金、设备,可以允许外商进入中国大陆来办工厂。

争取中央的政策支持

为了使开放举措能落实到位,也为了便于集中管理,习仲勋考虑可以先划出一个地方,搞一个特别的地区,省里要给这个地区以特殊的政策,让这个地区尽快发展起来,这也算是一个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在省里其他地方推广。经过和省委其他领导干部共同研究,他们形成了一个在广东省先划出一个特别的地方,实行特殊政策的方案。但是,习仲勋心里也十分清楚:这是一个涉及国家制度、体制等许多方面的重大问题,是需要中央决定的重大政策。1978年10月,广东以省政府的名义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宝安、珠海两县的规划和设想的报告》。报告提出,要在三五年内把宝安、珠海两县建设成为具有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结合出口商品基地,建设成为吸引港澳游客的游览区,建设成为新型的边防城市(即“三个建成”),并提出了实现“三个建成”的政策和措施。报告特别提出将两县建成相当于地级的中等城市,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由省、地双重领导。

习仲勋决定在即将召开的研究经济建设问题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向中央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亲自动笔撰写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草稿提纲,题目定为《广东的建设如何大干快上》。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在广东省委书记王全国发言时习仲勋插话,直接向中央提出:“不仅经济体制,整个行政体制上也要考虑改革。中国这么大,各省有各省的特点,有些应根据各省的特点来搞,这也符合毛主席讲的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的原则。广东省委己讨论过,这次来开会,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行一步,放手干。”参加会议的有关领导问习仲勋:“广东要什么权?”习仲勋说:“广东作为一个省,等于人家一个或几个国家,但现在全省的地方机动权力太小,中央统得过死,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的要求是在全国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放手一点,搞活一点。这样做,对地方有利,对国家有利。”“如果给广东一个特殊政策,经济可能几年就上去了。”习仲勋的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深思。这些要求在今天看来是并不高的,但当时已是一种要求突破旧体制的重大构想,这种大胆出格言词别人都不会说、不敢说或者不能说,他无所畏惧的坦荡自信和巨大的魄力着实令人敬佩。

习仲勋在湛江农村视察时与青年交谈

紧接着,习仲勋又出席了这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实现伟大转折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极为重要的一次会议。会议对习仲勋提出的“广东先行一步,要求中央给予广东省特殊政策”的报告进行了研究,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中央拟出了一个支持广东省先行一步的意见。之后,习仲勋又单独向邓小平做了专门汇报。邓小平对习仲勋等人的汇报很是赞赏,他说:“新加坡吸收外资开厂,利润收入百分之五十可以拿到,还有劳务收入、税收。广东、福建有这个条件,搞特殊省,利用华侨资金、技术,包括设厂。只要不出大杠杠,不几年就可以上去。美国人问我,你们这样搞会不会变

成资本主义,我说,我们赚的钱不会装到我们这些人的口袋里,我们是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变不了资本主义。如果广东这样搞,每人收入搞到1000至2000元,起码不用向中央要钱嘛。广东、福建两省8000万人,等于一个国家,先富起来没有什么坏处。”接着又说:“对!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当谈到配套建设资金时,邓小平说:“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他还说,中央已经决定,派谷牧到广东省去帮助你们工作,一起把特区办起来。习仲勋听后表示:太好了,在中央支持下,我们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办好。

习仲勋一回到广东,便于1979年1月8日至25日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贯彻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联系广东实际,研究如何实现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这次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在广东改革开放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明确提出要利用广东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搞补偿贸易,搞加工装配,搞合作经营。

会议同时强调要把农业生产搞上去,要整顿和加强各级领导班子,要解决好一部分遗留的问题。会后,广东省委的领导分头到各地调查研究,进一步思考如何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广东的实际出发,把“四化”建设搞得快一些。

改革开放广东先走一步

习仲勋和省委常委经过调查得出结论:一定要根据广东的特点充分发挥优势,要求中央给广东放权,在全国的改革开放中让广东先走一步。

5月中旬,谷牧率领一个由中央有关部委组成的工作组到达广东。之后,习仲勋与谷牧一起,对各方面情况进行了反复调查研究和论证,他们于6月6日正式拟定了《关于发挥广东优势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发展的报告》,并提交中央。

中央很快做出了决定,批准了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方案。1979年7月19日,中央下发了中发[1979]50号文件。这份文件非常明确地指出:“中央确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以便发挥优越条件,抓住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两省报告所建议的经济管理体制,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实行大包干办法,中央和国务院原则同意试行。”“关于出口特区,可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接到中央文件后,广东省委立即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文件精神,具体研究贯彻落实中央对于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要求。会议结束后,习仲勋和王全国来到深圳,同深圳市委共同研究建设特区的各项工作,具体研究解决了边境小额贸易、过境耕作等政策问题,并决定从省直及有关方面抽调干部,增强深圳市的干部力量。

至1980年底,广东改革开放的各项工作已经初步展开,经济建设特别是外贸出口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发展得很快。一些大的合资项目,如大亚湾核电站、广深珠高速公路、以补偿贸易方式同澳门合作在韶关扩建大型发电机组、向外资贷款建设珠江三角公路桥等,都在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或洽谈。京广铁路衡广复线准备复工,广梅汕铁路正在勘探规划,广深公路正在改造,黄埔电厂正在建设,沙角电厂即将动工。通过对商品流通体制和物价改革,使市场活跃,商品供应改善。干部群众积极性提高,新的事物、新的经验不断涌现。

1979年9月,习仲勋出席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接着又参加了党中央召开的一个讨论经济工作的座谈会。会议期间,邓小平对广东办经济特区问题作了重要批示,要广东省委放手搞,加紧搞。要宽些,快些,小手小脚没办法搞。还说,特区,将来台湾搞回来,香港搞回来,也是特区。过去陕甘宁也叫特区。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就是了。邓小平的批示,给广东的同志增添了新的巨大的力量。广东省委迅速对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作了规划,加快了步伐。1980年8月26日,叶剑英委员长主持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会议批准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至此,中国经济特区正式诞生,并有了法律保障。宝安、珠海、汕头由建设外贸出口基地到出口特区再到经济特区,从酝酿到正式诞生,前后经过两年时间,习仲勋为广东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对外经济活动先行一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80年 9月24日和25日,习仲勋、杨尚昆、刘田夫一起去北京中南海,向中央书记处汇报广东的工作,得到中央负责同志的全力支持。中央书记处的会议纪要是这样写的:“中央授权给广东省,对中央各部门的指令和要求采取灵活办法,适合的就执行,不适合的可以不执行或变通办理。”它体现了中央对改革开放的支持和决心,鼓励广东更加大胆地去干去闯。它是习仲勋临离开广东、调回中央工作之前,为广东争取到的 “尚方宝剑”。此后连续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陆续不断地召开了广东、福建两省会议,专门研究和解决两省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习仲勋同志是1978年4月6日来广东工作的,至1980年12月调离广东,前后近三年时间。之后,他多次到广东考察和指导工作,为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习仲勋同志不愧是杰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革命胆略和远见卓识。1978年来广东工作时已是65岁高龄,借用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来形容他是很合适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他那跋涉于艰难征程上的仆仆身影,是那样令人难以忘怀,又是那样使人感到亲切。

猜你喜欢

习仲勋特区中央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特区文学|诗》2022年征订启事
《特区文学》2022年征订启事
中国画《习仲勋与两当起义》
习仲勋 政治生涯的“艰苦岁月”
DC炫特区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习仲勋与两当起义述论
阅读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