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IB、D-dimer检测在评价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中的价值

2013-09-14秦伟科李学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危组瓣膜

秦伟科,李学文

房颤(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患病率随年龄增加显著升高。血栓栓塞是房颤患者常见同时也是危害最大的并发症,由此导致患者致残甚至致死,未经抗凝治疗年发生率为4.5%[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的房颤诊疗指南提出[2]应用CHA2DS2-VASc积分进行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评估,明显扩大了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的指征,这也就意味着出血风险相应增加。而有关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起始,即血栓前状态相关凝血因子的检测作为评价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的研究尚少。本研究通过检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因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水平,探讨二者与CHADS2评分组的关系,是否可以作为预测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的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2012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住院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58例,男30例,女28例;合并心力衰竭12例,高血压25例,糖尿病6例,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7例。按照CHADS2评分将病例分为3组,0分组为低危组14例,1分~2分组为中危组21例,>2分组为高危组23例。20例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组。

1.1.1 入选标准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符合房颤的诊断标准,根据病史和超声心动图排除心脏瓣膜病疾病者。对照组:窦性心律患者20例。

1.1.2 排除标准 使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严重肝、肾疾病患者;急性传染病、风湿病、恶性肿瘤患者。

1.2 研究方法 采集空腹静脉血4mL,采用凝固法测定FIB,采用双抗体ELISA吸附法测定D-dime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肌酐(Cr)等生化指标统一由我院检验科完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表示,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0.05。血浆FIB、D-dimer值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CHADS2评分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房颤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性别、年龄、TC、TG、Cr、谷丙转氨酶(ALT)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卒中或TIA病史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房颤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房颤组FIB、D-dimer与CHADS2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见 表2)

表2 房颤组FIB、D-dimer与CHADS2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2.3 房颤组与对照组FIB、D-dimer比较(见表3)

表3 房颤组与对照组FIB、D-dimer比较(±s)

表3 房颤组与对照组FIB、D-dimer比较(±s)

组别 n FIB(g/L) D-dimer(ng/mL)对照组 20 2.85±0.28 84.93±27.44房颤组 58 4.71±0.55 374.60±63.48 P<0.05 <0.05

3 讨 论

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与其存在血栓前状态(prothrombotic state,PTS)有密切关系[3]。PTS是指由于内皮细胞受损,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液流变学改变所致易于形成血栓的一种病理状态。房颤时心房扩大,不规则的心房壁运动引起心房血流方向紊乱,流速减慢,血液淤滞,血小板频繁碰撞,使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继而导致心内膜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下胶原暴露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及血小板活化。相关凝血因子升高,可以反映房颤患者存在PTS。本研究发现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因子FIB、D-dimer较正常人显著升高,表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存在PTS。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半衰期约100h,是血液凝固系统中主要的凝血因子,凝血连锁反应中的一重要成分,也是血液黏稠度和血液流变的主要决定因素。Kamath等[4]研究证明FIB升高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包括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和其他血栓栓塞性疾病。FIB含量升高已被认为是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根据CHADS2评分将非瓣膜性房颤组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组,对FIB与CHADS2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FIB值与低危组无相关性,与中危、高危组呈正相关,表明FIB的升高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风险有相关性。

D-二聚体是纤溶酶作用于交联纤维蛋白所形成的特异性产物,是纤溶系统活化和纤维蛋白降解的分子标志。D-dimer是反映PTS的较敏感指标,血浆D-dimer升高是机体处于血液 凝固性增 强 状 态的标志[5]。Nozawa等[6]报道D-dimer水平<150μg/L时,无临床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极低(0.7%),D-dimer水平>150μg/L的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升高(3.8%)。故认为D-dimer联合临床危险因素能有效预测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Enta等[7]报道D-二聚体能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血栓栓塞事件,在已进行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中,高水平D-dimer仍是心血管事件的显著预报因子。本研究根据CHADS2评分将非瓣膜性房颤组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组,对D-dimer与CHADS2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D-dimer与低危组无相关性,而D-dimer与中危、高位组呈正相关,表明D-dimer的升高与中、高危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风险有相关性。

本研究从房颤血栓栓塞的形成机制出发,通过检测凝血因子FIB、D-dimer值,分析FIB、D-dimer与CHADS2评分的相关性,发现二者与中、高危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风险有相关性,提供了FIB、D-dimer联合临床危险因素有效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的依据。通过检测FIB、D-dimer两个定量指标,可以更加准确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危险性。

本研究的局限性:首先,最合理的研究对象应该选用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的病例和正常对照组,由于时间所限,不能够收集足够的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的病例,故采用了CHADS2评分来评价FIB、D-dimer与血栓栓塞危险的相关性。其次,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对于准确界定合适的FIB、D-dimer的值来判断房颤血栓栓塞风险,仍需要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探讨。

[1]智普斯.心脏病学-心血管内科学教科书[M].第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16-819.

[2]Camm AJ,Kirchhof P,Lip GY,et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ation: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ation of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J].Eur Heart J,2010,31:2369-2429.

[3]Boos CJ,Anderson RA,Lip GY.Is atrial fibrilation an inflamatory disoder?[J].Eur Heart J,2006,27:136-139.

[4]Kamath IS,Lip GYH.Fibrinogen:Biochemistry,epidemiology and determinants[J].QJ Med,2003,96:711-729.

[5]Masawa N,Yoshida Y,Yanada T,etal.Diagnosis of cardiac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absence of macroscopically visible thrombi[J].Virchows Archiv A Pathol Anat,1993,422:67-71.

[6]Nozawa T,Inoue H,Hirai T,etal.D-dimer level influences thromboemboli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Cardiol,2006,109(1):59-65.

[7]Enta K,Iwade K,Aosaki M,etal.Predictive vale of coagulative molecular markers for thrombo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Prospective five year follow-up study[J].Cardiol,2004(6):223-232.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危组瓣膜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联合微小RNA 评估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危险程度的价值△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弹性的研究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心脏瓣膜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实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