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医院开颅手术成功救治特重型颅脑损伤一例
2013-09-13王洪生李学军王战强郑铁钢张奇芳
王洪生,王 健,李学军,王战强,郑铁钢,张奇芳
1 病例资料
男,20岁。主因头部外伤后头痛、头晕1 d,突发昏迷15 min急诊入院。患者缘于1 d前训练时致伤头部,伤后无昏迷,自觉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抽搐。15 min前突发昏迷,急送某部基地医院。入院时查体:体温 36.2℃,脉搏51/min(最低31/min),呼吸13/min(最低8/min),血压130/71 mmHg。意识呈深昏迷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3分,双眼球固定,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直径5.0 mm,右侧瞳孔直径2.5 mm,双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四肢肌力检查不合作,四肢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阳性。颈部抵抗,Kerning征阳性。头颅CT扫描示:左侧额颞顶枕新月形高密度影,量约100 ml。中线结构右移,双侧脑室受压,环池显示不清(图1A)。诊断:①特重型颅脑损伤;②脑疝;③左额颞顶枕急性硬膜下血肿;④脑挫裂伤。入院后在止血、降颅压的同时行术前准备,25 min后进手术室行左额颞顶枕硬膜下血肿清除及颞肌下减压术。手术顺利,术后4 h患者意识恢复,四肢活动无障碍。术后第2天复查头颅CT示原血肿完全消失,未见脑梗死(图1B)。术后28 h用直升机转入后方医院,给予止血、预防感染、预防电解质紊乱、降颅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综合治疗,术后5周痊愈出院。出院时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精神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头颅CT示:左颞颅骨缺损,中线结构居中,脑沟、脑回正常(图1C)。3个月后随访,患者意识清楚,语言流利,精神智力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阳性。
2 讨论
基地医院是作战部队与后方医院之间的保障环节[1]。在信息化条件下应急作战及应对非军事突发事件,给卫勤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2]。基地医院应搞好战备建设、构建模块化编组、制定保障预案以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卫勤人员应苦练实战本领,强化专业技能以提高特殊环境下的保障技能。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救治困难,病死率>60%,合并脑疝者预后更差。病死的主要原因:早期多为难以控制的高颅压和脑疝晚期,后期为长期昏迷所造成的感染、器官功能衰竭等[3-4],肺和胃肠为最常受累的器官。因此,伤后及时清除血肿、解除脑疝、降低颅内压是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者早期救治的关键[5]。本例在基地医院能够救治成功基于以下几个方面:①良好的手术设备、设施:基地医院配备层流手术间,具有良好的消毒设施和麻醉设备,开颅器械较为优良,这些都是开颅手术得以成功的最基础条件。②完备的救治预案: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颅脑损伤发生后救治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医疗队在进驻基地医院前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的原则制定了神经外科患者抢救预案,依据预案,伤员到达后即进行救治、头颅CT扫描、监护、急诊手术等,一切工作按部就班、顺序完成。③专业化的急救意识:对于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尤其是发生脑疝者,伤后1 h内进行基础创伤生命维护(basic trauma life support,BTLS)是救治成功的重要环节。基层单位卫生队因具有良好的急救意识,且具备良好的急救设施,在患者突发昏迷15 min内给予BTLS治疗后将患者送至基地医院,为成功抢救该伤员赢得了宝贵时间。④积极抢救:伤员诊断明确后,就地急诊手术可在最短时间内解除脑室受压,但基地医院从未开展过此类大型手术,手术条件相对薄弱,后方医院手术条件、救治环境俱佳,但后送至少需4~5 h,因此关键时刻医护人员应做出积极抢救的决定。⑤勇于担当的精神:创伤性颅内血肿伴脑疝者行开颅减压、血肿清除的手术中可能发生难以控制的脑肿胀,发生大出血,可能术部远隔部位或对侧发生难以控制的颅内出血等,且发生出血后基地医院当时的血源供给能力略显不足,手术人员承担巨大压力,因此医护人员要具备勇于担当的精神、可靠的手术基础。
图1 特重型颅脑损伤术前及术后头颅CT
[1]应勇江,杨国斌.论联勤体制下二炮基地医院地位和作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4):393-394.
[2]沈志红,邢海龙,曹学勇.应急作战卫勤保障的特点与对策[J].人民军医,2012,55(1):6-7.
[3]林时松.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1996,7(1):12-13.
[4]郑伟,宋保新,牛立健.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48例临床救治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0,9(4):369-370.
[5]Lü L Q,Jiang J Y,Yu M K,et al.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fo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Chin J Traumatol,2003,6(5):3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