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脏腑辨识法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3-09-13杨志敏
刘 赟 杨志敏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2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院)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及全身;五脏六腑的病变可以从五官四肢体表等外候的各个方面反映出来。正如《丹溪心法》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脏腑辨识法通过望、闻、问、触等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把握人体的症状和体征,就可以辨识脏腑的阴阳虚实,掌握患者的健康情况,从而为辨证论治和防病养生提供依据。
笔者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的1956至2010年间所有关于脏腑辨识法相关文献进行搜索筛查,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以了解近55年我国中医关于脏腑辨识法的研究状况和研究发展趋势,以期有益于今后科研人员进一步加强了解和深入开展关于脏腑辨识法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主要采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包括所有年份(1956至2010年)。检索时间为2011年6月10日。
1.2 检索方式 分别登录CBM、CNKI,选择高级检索,CMB数据库选择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北京协和医学院博硕学位论文库,CNKI数据库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式:(主题词=脏腑and主题词=四诊)or(主题词=脏腑and主题词=望诊)or(主题词=脏腑and主题词=脉诊)or(主题词=脏腑and主题词=闻诊)or(主题词=脏腑and主题词=问诊)or(主题词=脏腑and主题词=触诊)。入库时间选择所有年份。
1.3 筛查统计方法 针对检索结果进行筛查,排除会议通知、征文、学术会议纪要等非学术研究论文;阅读标题,排除不同数据库之间重复的文章,排除标题明显无关文献;阅读摘要及正文,排除内容无关文献。经系统筛查后,将目标文献从数据库中按年份、题名、杂志、作者导出到EXCEL2003中进行分析统计作图。
2 结果
2.1 文献数量 经过检索及筛查,1956至2010年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关于中医脏腑辨识法的研究文献共205篇,其中包括硕士论文1篇,博士论文6篇。首先以5年为1个时间段进行统计,可得出年份分布情况,见图1。
图1 1956-2010年数据库收录中医脏腑辨识法的研究文献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以5年为1个阶段对中医脏腑辨识法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1956至1975年四个阶段有文献的零星报道,研究的文献数量比较少。从1976年开始研究文献数量逐年稳步上升,到1986至1990年达到高峰期,出现了研究中医脏腑辨识法的高潮。之后到2005年研究文献数量开始逐年减少。直到2006至2010年研究文献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超过历史任何1个阶段,达到50年总和的25.85%。可见近5年来,学界对中医脏腑辨识法研究的空前高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975年以前关于中医脏腑辨识法的研究文献较为稀少,1976年后以后论文数量开始呈现迅速增长,这与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中医药行业的重视和相应的投入加大是密切相关的。此阶段的大部分论文涉及到四诊对脏腑辨识的临床运用和理论探讨为主,到1986至1990年达到了1次学术研究的高潮,之后的研究热度有所减缓,文章数量也逐年减少。而由于2006年开始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各种数字化四诊仪被研制开发和运用,给脏腑辨识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50年内超过一半的关于四诊数字化的论文写于2006至2010年。此阶段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临床经验和理论探讨,更多的是集中在四诊的数字化、信息化研究中,相应的文章也迅速增多。这一趋势说明四诊的客观化、数字化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2.2 期刊来源分析 对研究论文的来源期刊分析,一方面可以了解该领域涉及的学科范畴,另一方面可以确定该领域的主要期刊。表1显示了收载文献最多的8个期刊,可以看到《中医函授通讯》收载的文献是最多的,文献内容主要以理论探讨和经验介绍为主。其余的文献都被散在收载在不同的期刊杂志中,大多以2~3篇为主。可见关于中医脏腑辨识法的研究文献在期刊杂志中的分布交为分散,离散程度较大。
表1 期刊来源情况
2.3 文章作者分析 1956至2010年间,在检索到的关于中医脏腑辨识法的205篇论文中,共有330人参与,人均发文量为0.62篇。在330位作者中有197位作者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其中发表2篇的人有8名,分别是蔡光先、何任、贾育新、饶宏孝、顼祺、杨徐杭、周仕明和张建宾。可见脏腑辨识法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研究群体,但相对其他研究领域还比较分散薄弱,大多数作者为瞬间性作者,处于突发性探索研究阶段,尚未形成大面积相对核心的作者群。
表2 论文内容组成情况
2.4 研究内容分析 在纳入研究的205篇论文中,其中综合论述四诊与脏腑关系的论文有36篇,专门论述望诊与脏腑关系的论文有121篇,专门论述触诊(包括脉诊)与脏腑关系的论文有38篇,专门论述闻诊与脏腑关系的论文有3篇,专门论述问诊与脏腑关系的论文有5篇,其中既论述闻诊又论述触诊的文章1篇,既论述问诊又论述触诊的文章1篇。详见表2。
表2显示研究脏腑辨识法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望诊和触诊两个领域,同时综合论述四诊与脏腑关系的论文也比较多。在望诊的研究中包括望鼻[1]、唇[2]、耳[3]、甲[4]、面[5]、目[6]、舌[7]、手[8]、山根穴[9]等,触诊的研究中包括脉诊[10]、第二掌骨侧诊法[11]、足内侧胫骨反射区速诊法[12]、胸、腹、足触诊[13]等。
在发表论文的研究方向上,在205篇论文中,论述运用四诊辨识脏腑的临床经验及体会类的文章数量最多,达107篇,占52.20%;论述四诊辨识脏腑的中医理论探讨类的论文有52篇,占25.37%;四诊辨识脏腑的病例观察类论文有18篇,占8.78%;四诊的数字化、客观化研究类论文有28篇,占总论文数的13.66%,其中有16篇是发表在2006-2010年这5年间。详见表3。
表3 论文研究方向组成情况
3 讨论
脏腑对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脏腑辨识法是评估一个人健康与否的重要方法。《金匮要略》指出:“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因此,如果人体脏腑健旺,生理功能正常,则形壮而神旺,人就健康无病,就会表现出生机蓬勃的活力。倘若脏腑虚损,生理功能失常,人就会生病,使人体的生命活动活力减弱,乃至衰老死亡。故一直以来中医脏腑辨识法就是中医药界研究的焦点,从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发表研究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论文的高潮,到近年来脏腑辨识法的数字化、客观化研究的兴起,无一不说明了其重要性和未来巨大的发展前景。
尽管脏腑辨识法的研究众多,但是目前大多以研究单一的诊断方法辨识脏腑为主,系统论述的文章较少。同时,研究相对来说还比较分散薄弱,大多数作者为瞬间性作者,处于突发性探索研究阶段,尚未形成大面积相对核心的作者群。故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必须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工作。
在脏腑辨识法的研究内容方面,目前研究望诊的论文相对比较多,主要包括鼻、唇、耳、发、甲、面、目、人中、舌、手、山根穴等部位。望诊在判断一个人的健康与否有着重要的作用,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四诊抉微》曰“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通过对外部的观察,可以了解脏腑功能的情况,诚如《灵枢·本藏》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其次发表论文较多的是触诊,而触诊中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寸口脉诊。寸口被誉为是脏腑精气的“关口”。《素向·五脏别论》云:“气口(即寸口)何以独为五胜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胜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难经·第一难》说“寸口者,五胜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故独取“寸口脉”可辨识脏腑功能的盛衰。此外,第二掌骨侧诊法、足内侧胫骨反射区速诊法、胸、腹、足等部位的触诊也是辨识脏腑的重要途径,它们都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脏腑相联系。
问诊对辨识脏腑具有重要的作用。《难经》曾曰“问而知之谓之工”,通过问诊,可了解患者对疾病的主观感受,通过症状来辨识脏腑的功能情况,同时还可以了解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况,即中医“神”的范畴,而“神”与五脏密切相关。通过问诊,在交谈中评估患者的心理情况,可作为辨识人体脏腑功能的一种方法。
虽然关于闻诊的论文并不太多,但是其对辨识脏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医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指出“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中医认为五脏各有正声,对应五音。如肝主呼、音主角;心声主笑,音主微等。根据五脏病理影响于声音的性质和程度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亦就有相应的病理性改变,可以利用五脏不同的声音特点,总结五脏生理和病理声音的规律,通过声音辨识进行脏腑定位诊断,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近年来关于四诊数字化、客观化辨识脏腑的研究论文迅速增加,已经成为中医界学术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未来脏腑辨识法的发展趋势。由于传统诊疗手段的信息具有模糊与不确定性,缺乏“金标准”,如望诊、切诊标准化、信息化研究基础和关键技术的滞后,限制了中医远程医疗的实质性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医诊断仪器被研发和使用。通过运用数字化中医诊断仪器,传统的中医诊断技术如望、闻、问、切等的客观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快捷、方便的信息,同时使图像数据可以直接存放在数据库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便于维护和应用。中医诊断信息的数字化可以更客观、准确地反映人体的脏腑功能情况,为中医脏腑辨识法开辟了一条新的光辉道路。
[1]任莲崔.望鼻色临床观察浅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30(4):279-281.
[2]郑进,郭振球.试论唇诊[J].辽宁中医杂志,1988(7):14-17.
[3]贝润浦.耳廓望诊的临床运用[J].辽宁中医杂志,1983(12):15-17.
[4]武桂梅,王国斌,李淑敏.甲诊与五脏病证初探[J].中原医刊,1992(4):3.
[5]蔡艺芳,李灿东.面部望诊二维坐标体系的建立[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18(1):13 -14.
[6]董飞侠.望目辨证与虹膜诊断[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1):8-9.
[7]区绮云.妇科病舌象与病因病机的关系[J].国医论坛,2008,23(1):14-15.
[8]陆敏,王德明,奚肇宏.王德明论中医掌纹诊断学[J].辽宁中医杂志,2010(2):247 -248.
[9]刘跃梅,洪虹,刘小生.山根望诊法在儿科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5):461-462.
[10]雍小嘉,徐姗姗.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新视角—尺肤状态与脉象特征对应关联[J].辽宁中医杂志,2010(11):2141-2142.
[11]刘中.第二掌骨诊疗法[J].中华养生保健,2009(3):24.
[12]钟仲义,钟文英,谢秋莲.足内侧胫骨全息反射区速诊法[J].双足与保健,1999(5):38-39.
[13]赵灵云,杨玉茹,郝家谟,等.几种常见病足部反射区异常状况的分析与探讨[J].双足与保健,2000(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