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下物流综合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尝试
2013-09-13郑平
郑 平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519085)
0 引言
具有探究、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的新宠,这必然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而实践教学正是适应这种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教育部财政部等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鼓励和支持实践教学改革。
1 物流综合实验架构的改革
1.1 物流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物流是服务业,属第三产业,物流也是一门新兴学科,且又是交叉学科,那么如何开展物流实验教学,理论工作者和高校物流教师也正在努力探索着,经过多年摸索,我们认为物流实验教学,不应孤立考虑,应站在供应链的角度,以真实企业运行和操作为准,设计整体实验架构,细化实验环节,必须明白实验是源于生活的,只有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现实生活,才能让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在社会中真正有所作为。在教学中也要尽可能的将原汁原味的企业运行实际融入教学,才能起到物流实验教学的作用。以家电行业(冰箱)为例来具体说明物流综合实验架构的设计:根据拉动式按订单生产模式,一台冰箱从客户提出需求,到企业生产完成冰箱,最后客户签收冰箱,流程如下:
图1已将现实中的供应链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由图1可以看出,客户提出冰箱需求,市场做出反应,通过销售商传递到冰箱制造企业,由冰箱制造企业组织原材料,进行生产,再通过销售商将冰箱提供给客户,在整个供应链中,供应商一般只与制造商进行交易,而制造商要同时和供应商和零售商交易,同理零售商要与制造商及客户打交道,终端客户在零售商处完成消费,物流公司与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终端客户都有密切的联系,无论是信息流、还是物流,都经过物流企业,因此在现代经营活动中,物流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是物流使其他四个角色能够联系起来才形成网链结构。基于此,物流综合实验整体架构模型由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终端客户、物流公司五部分组成,物流的业务也就是与网链中其他企业的业务,那么,在课堂上、在实验室内,物流综合实验就应该使物流的业务与网链中其他企业的业务真实再现,操作流程与真实情况一致,不同点只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完成物流与其他企业的业务操作,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物流综合实验的目的。
1.2 实验架构设计
1)在社会实践中,这五个公司虽有密切业务联系,但运营是相对独立的,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各企业的运行,为便于说明,我们将这五家企业分别称作物流公司、销售商、制造商、供应商和消费者五个角色(客户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人,在这里统称作消费者)。
图1
2)每个角色的操作细节必须与真实企业相一致
为了保证实验的真实性,系统整合采用了“拿来主义”,以“原汁原味”和真实的操作感,让学生对供应链各个企业操作有个完整的认识。经过多方面的考察,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供应、销售、物流企业真实使用的软件,结合电子商务系统的程序接口,形成物流综合实验操作软件。如图2
图2 物流公司界面
采用“拿来主义”的另一个优势就是让学生在实验中接触大量真实的软件,熟悉不同模式、不同界面下的操作,有助于他们在学校和企业间的无缝连接。现代大学生会说不会做的通病通常被企业所排斥,原因就是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过于理论化、理想化,不能很好的用所学在社会中尽其所用,而现实中众多企业使用的很实用的技术往往又没有接触过,导致社会对大学生“眼高手低”的看法。试想让学生在企业中运行在学校里早已熟悉的操作,必然会大大缩短刚刚走出大学的学生的磨合期,更快的融入工作中。
3)实验环境必须在网络平台下,以完成各企业间的业务往来,同时也有助于信息流的通畅与理解。
2 物流综合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
2.1 自主学习与实验指导相结合
在确定了整体实验架构和实现软软件整合后,如何进行实验教学,也是值得探究的,我校学生培养定位是“应用型人才”,因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动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多方考虑和与学生的交流,在物流综合实验教学方法上最终确定自主学习的方式,在平时就加强思考的独立性,并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奖惩措施,对学习劲头足,能够自主找到并解决在实验中所设难点的同学给予高分奖励;对那些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的落后同学进行减分的处罚。这一规则在实际使用中,起到了非常积极地作用,到课率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前所未有的提高。下课打铃,学生不再是一窝蜂的涌出教室,而是更加争分夺秒的抓紧在实验室的每一次机会。整个实验过程,同学根据实验指导书在自主进行,学生完成实验后,将运行结果提交给老师,此时老师再根据同学在实验中反映的问题进行解析,也就是说,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实验指导为辅,极大的锻炼了同学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团队协作小组内解决问题
在前两轮的教学中,采用的是“先教后练”的典型模式:由任课老师在系统上演示,而后由学生实验。在实践中发现,许多刚刚强调过的注意事项,学生却还不停地出现错误,原因是对未知的错误不能很好的重视;另外,由于只知道照猫画虎的操作,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对于一些操作步骤不了解其深层意义和原因,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而一些自学能力强、实验进度走在前面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懂得寻找原因,当发现错误后就能从原理上理解错误原由,举一反三。由此我们将个人独立实验改成小组实验,团队精神是中国大学生所缺乏的,但这并不与独立思考相违背。实验由学生自主分组进行,5人一组方便学生交流也方便导师管理。实验准备前就说明:实验指导书中已明确各种可能会出现的难题,遇到问题时应自主寻找原因或答案,可以向小组其他同学寻求帮助,发挥团队精神,发挥集体力量;如果向导师询问,导师会予以解答,但会扣除平时成绩。这样,学生在实验中就剔除了依赖思想,每一步都细细研究,小心谨慎,组员之间自觉增强讨论、互相检查,避免在程序后部出现运行错误。在每个班,每个小组总会有一些综合素质高,领悟能力强的学生,有了好的带头作用,小组内班级内会形成你追我赶的势头,当其他同学遇到障碍或困难时,提前完成的学生也能用亲身体验和感受,提醒组员在哪里会由于什么原因发生错误。
2.3 分配角色小组完成
除了让每个学生同时扮演五个角色,全面熟悉供应链上不同企业业务内容与流程,从整体上了解供应链上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外。还可以分角色完成任务。一个小组内的5名学生各自按消费者、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物流公司五个不同角色分别操作,然后再轮换,这样可以更细致的理解和掌握供应链每个企业作用和职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与库存波动,这种现象是由宝洁公司在调查其产品“尿不湿”的定货情况时发现的。该产品的零售数量较稳定,波动不大,而分销商向宝洁公司定货时,其定单的波动程度比零售数量的波动要大得多,宝洁公司向其供应商定货时,定单的变化量更大了。这种越往供应链上游走,需求波动程度越大的现象,称为“牛鞭效应”。抽象的理解“牛鞭效应”对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如果将牛鞭效应问题藏于供应链各企业的操作中,各角色间的信息沟通已形成“牛鞭效应”的条件,在这种“信息黑幛”的情况下,同学通过不同角色转换,很快就会自觉发现库存需求被放大的现象,就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牛鞭相应。又如,在理解“推式生产”和“拉式生产”时,为什么“拉式”就比“推式”更能节省供应链上的成本?带着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按照“推式生产”模式做一遍,再用“拉式生产”做一遍,两次实验在各环节所产生的库存、运费、仓储费用的比较中,学生就能很直观的了解到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3 结语
水无常态,教无定法,我们只是对物流综合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尝试,就目前看教学效果不错,但教学轮次少,很多问题没有达到充分暴露,另外能否适用于其他学科的实验教学,还不能肯定,这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教学改革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实验教学将在不断的探索中不断的完善,在不断的改革中前行。
[1]郑平等.基于WEB的物流实验设计与软件开发[R].北京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0.4
[2]倪师军,曹俊兴,孔繁津,冯文广,姚圣国,程孝良.基于三大平台培养三种能力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8,01
[3]张庆华,彭晓英.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
[4]郭广军,陈代武,羊四清,戴经国,谢兵.面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0,07
[5]刘俊,何国荣,曾欣.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系统化构建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