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街道里的城市语境
2013-09-12
如果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有意思,那这个城市也会显得很有意思;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单调乏味,那么这个城市他肯定非常单调乏味。
有街道的地方就会有社会生态
首先,街道是什么?
当我们抛出这个概念的时候,脑海中会想到街道是城市的神经脉络,抵达中心也扩散到边缘。描述街道,便可触碰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其实,早在几年前,中国唯一的城市研究型杂志《城市中国》便系统的研究探讨“街道”千丝万缕的关联互动和共生:
街道=城市 街道=神经 街道=权力 街道=电子眼 街道=风景 街道=临时聚会 街道=社区 街道=攻防 街道=变迁 街道=改造 街道=控制 街道=购物 街道=战争 街道=工具 街道=商标 街道=邻里 街道=中心 街道=可能性 街道=时间 街道=拼贴 街道=行走 街道=卖场 街道=公务 街道=舞台 街道=体力 街道=物品 街道=情缘 街道=江湖 街道=青春
城市中的每个人都被格式化了。我路过的那些街道风景,以及被公认或未被发觉的的风景,浅尝辄止,仅以此专题向我最爱的杂志致敬。或者连致敬也说不上,因为《城市中国》是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杂志,也是一本结合了深层问题和浅层表述,正统的官方话语和生动的民间叙事,面向未来的主题性媒体平台。通过多向度的框架,以新闻、故事、评论、法规、引文、对话、辞典、图纸、漫画、图解等不同的文本类型,渲染多样化的城市语境,融合工具说明书式的图解、侦探小说式的推理、商业广告式的台词和娱乐八卦的流行元素,将深层问题可读化……都是超赞的研究城市的课题,因为框架的延展,连模仿都无从下手。
古街最让人流连忘返
了解一座城市,先从对街道的向往开始。街道的物种是多样的,生动的生活也出现在街道上。在城市的气息中,小地方,性情最朴素,风景也更是原生态。我想我之前对古镇古街的向往也如此,如果一座城市,拥有几条古街,或是在这个城市的某个区域里还有一个“古城”或几条“古街道”,非去不可的欲望便会十分强烈。城市里的古街古镇是被划分在一个区域里的,就像我们所指的大理是大理古城,而不是大理下关;向往的丽江是大研束河古镇;而不是繁华的新城街道,凤凰不是凤凰县而是对沱江边摆渡和吊脚楼的向往,这些城市是被浓缩的,因为人们想了解的只是它的局部,若要谈上其他街道形态,每座城市都拥有CBD,无法拥有的,也在努力缔造实现。CBD长德都一样,最人文的地方还是小街小巷,若古街古镇长得都和丽江大研一个模样,生动性便被削弱了。关于城市与街道微妙联系的直观感受,忍不住想说说河内36古街。
前往越南河内古街,许是中了陈英雄的毒,在他的影像里摩托车载人穿过细雨濛濛均街道,溅起坑洼里的雨水,男女主角在凤凰花开的街角遇见,青木瓜从树上割下来流淌着白色浆液,这些画面构成美丽的意向和向往。
由于时代的变迁,古街已经没有36条,36只是一个形容词。进入古街,倒会有些眼花缭乱,窄窄的街道,两边穿梭不停的摩托车,炎热潮湿,古街靠近还剑湖,偶尔身着传统奥黛服饰的女子经过,娉婷婀娜。
36古街是很有特点的街,每条街卖的东西都不一样,而且每条街就只卖一种东西,比如说有专卖鞋子的街,有专卖围巾的街,有卖扣子毛线的街,有卖布匹的街,有卖席子的街,还有卖玩具的街,总之每条街都是“各司其职”,很有针对性,你要是想买什么东西,就直接去那条街就行了。据说,过去来自各地的人们到河内谋生,为了生意方便,他们聚集起来,渐渐形成不同的行业街,故有了一条街一个行业之称。游客们爱逛这里,欧美人也时常在这一带出没,吃越南米粉,法式面包,乘坐越式三轮车:这种后推式的人力三轮车,也成了街道上的风景。笔者曾体验过,很多三轮车夫聚集在还剑湖,他们会说英文和中文,他们会按照时间收费,越南人自己出行几乎都用摩托车,所以三轮车就成了供游客观赏古街的工具。关于三轮车,肯定不会忘了陈英雄的电影《三轮车夫》,一个与祖父和姐妹相依为命的三轮车夫,因车子被盗,被迫“卖身赎车”加入黑社会,与此同时,他的姐姐也被逼卖淫,与一个沉郁神秘的诗人发生联系,从此卷入到一个充满着性、犯罪、暴力和疯狂的世界。影片始终对这片土地保有一种敞开的诗意和视野。
半空中的房子也很迷人
房子架半空,廊下走行人,这便是骑楼街的迷人之处。
骑楼是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侨乡特有的南洋风情建筑,都是当年华侨从南洋返乡所建,一栋栋饱尝岁月沧桑的骑楼浓缩了那个年代的历史烙印。
文昌市铺前镇胜利街南洋风格的骑楼,是海南第二大骑楼老街,仅次于省城海口骑楼老街。这里有100多年历史的骑楼老街,南洋风情的骑楼建筑令人充满想象和好奇,静静地站在老街看着这一栋栋历经沧桑的骑楼,时光仿佛停留在那久远的年代……
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流行欧洲,近代才传至华南地区的。十八世纪后半期,正处于产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殖民势力,进入了印度等南亚国家,南亚的气候就是多雨、多烈日,长期生活在凉爽气候条件下的英国人,很难适应,但为了克服这个生活E的不利因素,他们改善居住环境,创造凉爽舒适的居住条件。他们在建造住宅时,采用居室前加走廊的方法,以挡避炎热,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这种“外廊式建筑”很快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形式。这种“外廊式建筑”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是英国人首先建造的,人们称之为“廊房”,当地的方言叫ouveranda。接着,新加坡的开埠者菜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规定:所有建筑物前都必须有一道宽约50尺,有顶盖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谋生救生意的场所。从此,新加坡出现了连接的外廊结构的建筑。外廊的位置在店屋的前部或一边,典型的还必须包括可供行走的地板,高度至少一层,有挡避风雨尖阳的顶盖。这种连续廊住形成的走廊,新加坡称之为“店铺的公共走廊”,或叫“五脚气”,“五脚巷”(FiveFootway),直到传入福建、广东、海南后,开始称为“骑楼”。
海口骑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百多年前。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5年),太祖朱元璋把连同“白沙津”一带的岛屿和渡口,按兵制改建为“海口所”,为防倭寇而筑成海口千户所城,后又增筑市场街。这时,类似骑楼的“长廊”开始产生,起主导作用的也是商业因素。历史上的海口曾是中国通商重镇,在海口拥有一片家产,成为所有下南洋的海南华侨的梦想。上个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当时得胜沙街上的“海口大厦”(俗称“五层楼”)是建国前海口市最高的楼房。“五层楼”如今在得胜沙路还可以看到。它是在上一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时任越南西贡市汇理银行董事长的文昌籍乡亲吴乾椿,用从南洋运回来的石料、木材修建起来的。作为当时海口最大最豪华的旅馆,它一度是海口的标志性建筑,并经营过大剧院、放电影等。
现在漫步老城,还能看到白色的南洋骑楼,一栋紧挨一栋。柱廊、敞廊、巴洛克风格尖顶,乍一看,十分欧化。走近仔细端详,墙面上有细致雕刻工艺,都是中国民间特色的图案:龙凤呈祥、松鹤延年。
骑楼的历史与海口早期的对外开放息息相关。晚清时期,《天津条约》签订,海口是当时全国十大对外开放的口岸,是全岛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南洋谋生的人开始回家乡投资建设。在异乡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叶落归根”,携带着毕生血汗钱回乡建屋,安老终生。祖辈们在带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时,海南也由此出现不少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骑楼样式主要借鉴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所建,建筑上大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骑楼楼层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有些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和凭拦、门窗等处的精美雕花。
那时,几座或十余座骑楼参差错落毗邻一起,店屋前连廊连住的长廊连接起整个街区,既可为往来的行人撑起一片遮挡烈日暴雨的天地,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又可成为商家谋业招徕顾客的开放交流场昕。骑楼,成为了当时的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
海口最早的骑楼建于1849年,在水巷口、博爱北路一带的四牌楼街区建成,这里之所以叫水巷口,过去水域比现在宽,能把船直接开进来,整片骑楼街区就是从这里延伸开来,形成了规模。
据统计,海口的骑楼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主要集中于博爱路、中山路、新华北路、得胜沙、解放路等五条老街。
我走在老街上,欣赏着街边建筑的美。骑楼沿街道两侧临街而建,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每栋高二至四层,进深二三开间,在建筑美学上,楼的宽和高符合审美比例。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体现了独特的风韵,墙体上的彩瓷花卉图案、女儿墙、骑楼、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风格,具有欧亚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顶覆盖青瓦,上面安放着吉祥物。建筑结构上,有中国古代传统式、西方建筑模式,还有南洋的建筑及装饰风格;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行人逛街时可躲避风雨烈日,一边悠闲散步,一边从容地看货购物。
20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如“梁安记”、“云旭记”、“远东公司”和“广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综合性娱乐场所有“五层楼”、“大亚旅店”、“泰昌隆”等等。许多大商号都在老街的骑楼里,展开不见硝烟的经营大战。“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是当时海口兴盛景象的真实写照。
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是海口的特色,集中分布在龙华区和美兰区的中山路、得胜沙路、新华路、解放东路、博爱路、长堤路、新民路、振东街、大兴街等。柱廊相连,骑楼式建筑达200余座,中山路沿街两旁保留的骑楼样式最多,约有39座。
骑楼在创新的基础上,又不失海南民房实用的特点,内部楼层是传统的木板结构;骑楼的功能结构是前店后居式、或者是楼下店铺楼上住人式,一直沿用至今。海口骑楼街区的发展是源于海上贸易与航运的发展,当时海口海运航线可到达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西贡、海防以及香港、厦门、台湾、广州、北海等,因而活跃于东南亚与大陆沿海区域的商户和劳工成为携带和传播南洋文化的载体,也将各地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带到海口,形成了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欧亚混合的城市风貌。这些骑楼建筑风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响。
我漫步在骑楼街,能感受到一种中西交融之感扑面而来。文艺复兴的气息穿梭在风洞墙旁,南洋的海风漂流在美妙的浮雕上,巴洛克的音符化为长廊的回声。骑楼的建筑风格多姿多彩,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风韵,尤其在外墙体上浮雕的花纹上有着精美的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腊梅花等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与这古香古色交相辉映的是各色西式装饰,无论你钟情巴洛克式,还是挚爱罗马式,抑或文艺复兴式,在这里都可以一饱眼福。每座骑楼建筑的楼顶,都可以看到山花和女儿墙,这西方古建筑特有的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山花是在立面上一种缓坡的三角形山墙的花饰,有意设计成曲线型和半圆形。海口骑楼的山花,以顶部的形态为分类依据,大致分一字、凹字、凸字、凹凸复合等四种类型。海口的山花没有像中国其他城市那股高大复杂与富丽堂皇,与其他城市的骑楼相比,更显平矮、明快而简洁。山花则依据骑楼主人的不同喜好,进行不同的造型,设置不同形状的透窗。透窗除显示主人的喜好外,主要是减弱海洋性气候风力带来的危害。
檐口均为带孔洞的女儿墙,俗称“风洞墙”,造型主要是欧洲巴洛克式,多为横向三段对称式。根据造型,可分为欧亚混交的文艺复兴式(一道贯通整个门面的水平向矮墙,栏杆有的是宝瓶式的)、欧亚混交的巴洛克式(波山墙两翼被突出处理成像一片片巴洛克武风格的山墙)、海口南洋式(在女儿墙上开一个个圆形的洞口,以减弱台风带来的危害)。由于各条骑楼街的建筑年代不同,这些女儿墙的集中路段也不同,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多出现在水巷口、解放东路、长堤路;巴洛克式风格的墙面装饰多集中在得胜沙路、中山路及博爱北路;而南洋式的也多出现在水巷口、解放东路以及长提路。底楼为开敞的柱廊,柱子外表大多带有简单的阴刻中式框纹;二楼则是极其纷繁的窗楣,壁柱和大量的中国传统的浮雕砖刻窗楣浩型更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大荟萃——罗马式圆拱状,高直式尖拱状,伊斯兰式火焰状,中式三角状,平框状不一而足。窗楣都带有山花板,且大多是多个窗洞并列连排。壁柱则是中式或罗马式的,方形、半圆形、六角形、麻花形,形态各异。
骑楼,这种带着浓郁南洋味的建筑,不仅风隋万种,而且记载着那段特殊的岁月。一条条建满骑楼的海口老街犹如百年老窖,在现代之都散发出独特幽香,使人流连忘返。
骑楼老街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积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历史人文色彩丰富多样,历史上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中国共产党琼崖一大会址、中山纪念堂;西天庙、天后宫、武胜庙和冼太夫八庙,还有当时衣锦还乡的华侨富商为家乡建起的家族式连排骑楼,如邱氏祖屋、饶园等。
海口骑楼反映了海口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历史保护价值;具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具有重要的建筑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如今,以前卖米卖油的得胜沙路已建成海南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以卖煤油和火柴出名的中山路成为五金灯饰一条街;新华路、博爱路也都分别成了家电、小商品及纺织面料一条街。
我沿着五条街漫步溜达,会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这些地方白色骑楼建筑虽然十分欧化,可墙面上细致雕刻全都是中国民间特色的吉祥图案,形成一座骑楼就是一副风景画,一条街就是一个文化景区。(by 博学为主,请作者及时与SOHI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