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资源的全球战略地位与中国石油安全问题
2013-09-12董凌云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
■董凌云 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
历史已经证明,石油工业是推动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自1930年世界石油产量不足30亿桶到目前约500亿桶,从能源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各种发展变化中,我们会发现石油工业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随着市场需求增长、新技术出现与地缘政治事件等正一起改变着石油工业的作用与地位,石油已成为世界大国经济、军事、政治斗争的武器。虽然世界能源多样化是大势所趋,但是,石油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能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
一、石油资源在世界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愈发展,社会愈进步,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也愈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都转向了石油和天然气。1965年世界能源消费中,石油的比重39.4%,大于煤炭0.4个百分点,成为世界第一能源。石油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缺的重要物资。
伴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石油作为基础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但是重要的燃料,而且可制成合成纤维、塑料、农药,化肥、医药等,石油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品,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了石油。石油以其使用方便、高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促进因素。石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以至国际关系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受石油问题影响。
首先,石油影响着地区安全。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不平衡。中东海湾地区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位置,原油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油库”,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70%在中东,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3%(如图1所示)。中东石油资源历来是发达国家争夺的焦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海湾战争,其爆发原因就是石油。事实上,美国在全球的各种战略布局都是为了争夺石油。美国总是诬蔑或是以种种借口武力侵略一些产油国,也是针对这些国家的石油。
图1 全球石油产量和储量分布
第二,石油折射出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世界上许多产油国利用他们手中的石油来为本国谋取利益,以石油做交换,换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好处,而这显然对其他非产油国来说是不公平的。典型的例子是俄罗斯,其为了获取政治上的话语权而利用本国的能源,因为能源工业占俄罗斯国内产值的20%,是俄罗斯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在政治和军事上,俄罗斯也希望通过能源来扩大其地缘政治影响力。石油和核武器就像是两只手,把俄罗斯推向了国际政治和经济的舞台。
第三,石油左右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全球GDP的增速与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是呈正相关的。在全世界能源消费中,石油占了接近一半,俨然已成了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命脉,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就是例证,石油价格牵一发动全身。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如果石油价格上升,企业生产成本就会增加,增加的成本会被生产者转移到商品价格上,商品价格的上升又会影响居民的消费,而消费在各国GDP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据估算,如果在一年间,石油价格上升10美元,那么全世界经济的年增长率会放缓0.5个百分点,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影响更大,平均GDP会减少0.75个百分点。
石油因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对石油资源的争夺也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二、石油资源一度被作为武器使用
石油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商品,还是一种政治商品;也从来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世界的问题。在战争期间,石油作为一种战略储备物资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生产和消费上的分离效应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就逐渐显现出来。
1969年9月,卡扎菲通过武力推翻了亲西方的伊德里斯国王,随后石油公司被要求提价,这件事情最终以成功而结束。对伊斯兰世界来说这是伟大的胜利,因为之前的石油价格一直被跨过石油公司垄断,政府是没有定价权的,而此次,政府强行通过提价增加了财政收入,在这之后,其他的穆斯林国家也开始夺取定价权。以1973年的“十月战争”为例,石油不再仅仅是一种资源,而变成了一种武器,是可以号令世界、左右世界经济甚至政治的武器。1981年,石油价格为36~40美元一桶,而在8年前仅为2.12美元。石油价格的上涨使石油进口国的负担加大,造成经济增长放缓,这让对中东石油有着严重依赖的欧洲苦不堪言。但是很快,石油输出国的经济也受到了致命的伤害,油价上涨造成石油进口国对能源的需求降低,最终石油的价格势必会因为需求的降低而下降,而对于石油输出国而言,没有石油出口就没有了财政收入。因此,1980后石油输出国就再也没有以石油禁运作为武器来对付石油消费国。
在80年代以前,美国国内的石油消费并不过多地依赖中东地区,因此对前面提及的伊斯兰世界抢夺石油定价权的行为没有太大反应。但是到了九十年代,美国改变了一直沉默的作风。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美国国内各方毫不避讳地提及石油因素。2003年爆发的第二次海湾战争,美国动用大规模的高科技武器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借口大举入侵伊拉克。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市场油价涨涨跌跌,而伊拉克又传出了规模巨大的石油探明储量,使得美国发动的第二次海湾战争的意图越发清晰,那就是占领石油,这一点在2011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以武力介入利比亚后更得到了证实,因为利比亚是北非石油储量第一的国家。
当前的“伊朗危机”也是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以石油制裁伊朗,而伊朗不屈服奋力周旋的结果。但是从世界经济和能源总体分布和政治形势看,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不仅会影响伊朗,也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根据经济学原理,石油制裁会减少世界市场上的石油供给,从而导致石油价格上涨,而石油这种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特别小,油价涨了,需求不会有太大变动,这对当前遭遇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影响的全球经济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公布的一项预测显示,根据伊朗国内的石油储量及每年的出口量,如果伊朗不再出口石油,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会因供给的减少而上涨20%至30%。而如果国际油价没有上涨,今年全球经济将能够实现3%至3.5%的增长目标;如果国际油价上涨至每桶125美元,今年全球的经济增速将降至3%以内;如果油价快速升至每桶150美元,将对各国带来无法预计的后果。而对美国来说,对伊朗实施的制裁也给自身带来了苦果。由于是用油大国,美国经济也因禁运所带来的油价飙升而大受打击。有数据证明,2011年,美国用于进口石油和成品油的费用比2010年增加了1250亿美元。如果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继续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那么按照一般经济学原理,国际市场上油价将继续攀升,而这会继续对世界上最大的用油国美国造成更大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之路将更加漫长。
事实证明,石油武器是把双刃剑,战争双方都会受到伤害。石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始终彼此依赖、彼此需要,生产者需要金钱发展经济,而消费者同样需要石油保证经济良好运行。这种相互依存保证了对垒双方最终将实现经济妥协。石油的生产和消费格局已经证明,加入的国家越多它就越安全,不远的未来石油武器终将远离我们。
三、中国石油安全的实现途径
虽然石油武器的威力已经大为减弱,但石油仍然是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保证供应稳定且价格适宜的石油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同时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进口国。近年来,我国石油消费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11年,石油和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双破55%。如果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每年提高2%至3%,预计到2015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 60%,2020年将达到 67%,2030年可能升至70%。尽管石油武器威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但是石油供给的波动还是会对油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石油依存度很高的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石油危机曾对以美国为首的石油进口大国产生严重冲击,前车之鉴,我们要引以为戒。
当前全球爆发金融危机,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仍应把石油安全放在关键位置。在我国国内存在着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尖锐矛盾,这直接构成了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对于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的波动,我们也几乎没有什么应对能力,只能任其冲击。从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对石油资源的需求将是长期的,这对全球石油安全的地缘政治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石油安全是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石油安全关系国家根本利益和国民经济安全。
对于石油安全所带来的挑战,我们应本着谦虚的态度,借鉴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提高石油安全程度,降低国内市场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竞争;加强在国际石油领域与其它国家的合作,尽快建立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完善现代石油储备制度,确保国家石油安全。从长远考虑应尽早布局,未雨缪绸,确立“开源节流,内外并举”的能源战略,保障我国经济良性发展能有“渠道稳定,价格适宜”的石油资源供应。
第一,制定相应的保护、储备、合理开发和配置我国石油资源的政策。一方面努力增加国内石油产量,加强资源自给的力度,力争到2020年,本土石油开采能力达到1.8亿-2亿吨左右。在保证本土产量的同时,我们要抓紧时间,逐渐积累石油的储量。为了更加有竞争力,到2020年我们要力争使得我国本土石油储量的开采时间延长。同时作为石油的替代品,我们也要大力开发天然气的生产能力,如果能够到2020年,天然气的生产能力达到255亿立方米,那就等于比2000年翻了两番,再加上石油开采期的延长,我国可利用的能源结构就更加合理,更加有竞争力。另外,当前科技创新掀起了新的浪潮,作为一种传统的能源,石油也要融入到科技的创新中去。我们一手要节约宝贵的能源,另一手要寻找新的能源,而要实现这一点,科技进步必不可少。如何才能找到更多的新油田?已经找到的油田如何才能提高开采率?已经开采出来的石油如何提高利用率?正在利用的石油如何减少浪费?这些都需要技术的创新才能解决和实现。
图2 能源结构图
第二,加大国外油气资源的开发力度。上世纪我们曾实施过“走出去”战略,这个战略在当今同样适用于石油。那么石油如何走出去?如何才能掌握更多海外石油资源?在政府允许的情况下,一些大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一些石油衍生品交易,但就目前来说,只是用于套期保值,很少能够投机获利。另外在实体中也可以在勘探、开采等领域与外方进行合作。例如一些国外的石油项目由于投资较大,资金缺乏,我们可以参股或投资,每年从该项目的石油产量中按照参股或投资数额分取一定的利益。这样当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波动时,由于我们的进口量相对固定,受价格波动的影响就不会太大。我们要鼓励更多具有实力的公司“走出去”,更多地获取国外的资源,积极参与国际资源的开发和竞争,逐步建立在国际上的资源控制力,巩固和发展与传统石油供应国、世界主要产油国的关系,为稳定的资源供应奠定好的基础。
第三,加快石油战略储备库的建设。提高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水平,增加安全系数。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波动频繁的背景下,为了应对战争或是油价上涨,可以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当前国际市场上油价波动较大,而且我国国内市场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为了应对波动,保护国内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战略储备必不可少。以发达国家为例,目前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相当于158天的进口量,日本为161天,德国达到127天,我国石油储备仅相当于40天的进口量,如果战争突发,这么少的石油储备无法应对。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势在必行。
第四,积极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能源需求结构的多元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存在较大的调整空间。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石油在中国的消费比重为17.8%,世界平均水平为34.8%,中国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7个百分点;天然气中国消费比重为3.9%,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3.8%)约20个百分点,而中国的煤炭消费比重高达70.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9.4%)40多个百分点;中国的核电比重不到1%,而世界平均水平达到了5.5%(见图2)。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巨大,可以调整的空间也巨大。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提高科学技术含量,大力开发水能、天然气以及核能等替代能源,降低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加大能源研究机构的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重视和加快节能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实现整体消费结构的优化。
第五,加快寻找和开发新能源资源。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致力于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新材料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用来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 例如水力能发电、灌溉、航运等;风能可用于帆船、排灌、磨坊等,也可发电、致热;海洋也可用来发电。
总之,石油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应将认识上升到石油安全的层面,从整体能源战略上统筹规划,积极应对,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把握石油资源的运作规律,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大力发展替代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重视和加快节能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实现整体消费结构的优化,保障国民经济平稳高效运行。▲
[1]张德义.世界能源消费形势刍议,中外能源,2012年3月.
[2]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2年6月.
[3]陈卫东.石油武器锋刃已钝,中国石油石化,2012年5月.
[4]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1.
[5]曹新.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探讨,中国国情国力,2009年4月.
[6]夏丽洪,刘新茹,郝鸿毅.2010年中国石油工业综述,国际石油经济,2011年4月.
[7]徐平,孙涛,刘晓惠.建立天然气储备实现油气储备多样化,未来与发展,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