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与评价研究

2013-09-12王小双张雪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年1期
关键词:宜居城市分析法天津市

王小双 张雪花,2 雷 喆

(1.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387;2.天津工业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天津300387)

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与评价研究

王小双1张雪花1,2雷 喆1

(1.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387;2.天津工业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天津300387)

近年来,城市问题层出不穷,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给人类营造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符合科学发展观,对人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生态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和指标参考值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方向和发展趋势都具有引导作用。本文综合考虑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从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五个方面,构建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城市生态宜居程度综合评价,最后认为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以后发展过程中更应注意基础设施、文化教育方面,并保持经济发展势头。

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天津市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经过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最终选取出了50个生态宜居城市评价指标,其中包含了37个定量指标和13个定性指标,天津市的实际指标值如表1所示。

表1 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 生态宜居城市评价方法

以天津市为例,应用上述指标体系与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生态宜居建设水平评价与分析。

2.1 数据采集及标准化处理

(1)定量指标

(2)定性指标

将调查问卷进行统计,算出每项指标的算术平均值,再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Pi为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值;Si为指标的标准值;Ci为指标的实际值;Cmax为指标实际值可选范围中的最大值;Cmin为指标实际值可选范围中的最小值。

表2 初始因子载荷矩阵

表3 主成分特征向量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1)指标层权重。对于指标层的50项指标,我们考虑到指标数量过多,各指标间权重数值差距过小,差别甚微,因此采取等权法。

(3)子目标层权重。子目标层中5个指标的权重则由各自包含的准则层指标权重相加得到。

由于定性指标具有严格的时效性,故去除13个定性指标,仅保留37个定量指标,分别用X1、X2和X3等表示,通过查阅2005-2009年天津市统计年鉴、环境年度报告和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利用SPSS18统计分析软件,根据原始数据求得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和主成分特征向量,如表2和表3所示。

主成分的提取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m个主成分,故本文将F1定义为城市经济、文化指标,将F2定义为城市换进保护指标,将F3定义为城市生活质量指标,将F4定义为社会基础建设指标。各主成分得分如表4所示。

表4 天津市2005—2009年主成分得分表

由表4可知,天津市从2005年到2009年在经济和文化教育两方面发展速度较其他方面更快;2005年到2007年期间,天津市在滨海新区快速发展和对生态环境高度重视的社会背景下,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力发展,发展速度较快,而2007年后,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趋于完整、发展态势趋于缓和;市政建设方面发展缓慢,有待改善。

3结论

本文给出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情况[9]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的结论。首先,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建设现状仍不容乐观。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处于中规中矩的程度。再次,环境保护是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的亮点。最后,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整体发展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天津市如在经济、文化教育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发展力度,其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将有质的提升。

本文从城市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五方面,探讨生态宜居城市的概念,建立了一套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并以此对天津的生态宜居程度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天津市目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标包含内容较为全面,评估方法科学可行。该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对其它城市进行生态宜居城市评价也具有借鉴作用。

[1]龙春.关于打造重庆生态宜居区的研究与思考[N].七一书院,

2008-11-26.

[2]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7,(3):30 -34.

[3]Evans P,ed.Livable Cities&Urban Struggles for Livelihood and Sustainability[M].California,US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td,2002.

[4]薛梅,董锁成,李宇.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09,(4):71 -75.

[5]Juan LIANG,Yi YE.Research on Ecological Livable Urban Construction in Small and Medium Cities of China:A Case Study of Huaihua City[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2,4(3):41 -43.

[6]刘守义.张家口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现状及对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74 -76.

[7]吴琼,王如松等.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生态学报,2005,(8):2092 -2093.

[8]张雪花,雷喆,张宏伟.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与评价方法——以天津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2,25(1):18 -21.

[9]谢华生,冯真真,樊在义,等.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及实现对策研究[J].天津经济,2011,(2):12 -15.

Tianjin Ecological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Index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WANG Xiao-shuang1ZHANG Xue-hua1,2LEI Zhe1
(1.School of Economics,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city,Tianjin 300387,China 2.Institute of Economic Environment,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city,Tianjin 300387,China)

In recent years,there are more and more urban problems.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livable city,and to create a healthy and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is of great significance.Each index and index reference of ecological livable citie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plays a guiding role for ecological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This paper considers synthetically quantitative index and qualitative index,chooses the city’s economy,culture,education,infrastructure,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as five aspects to build Tianjin ecological livable city index system.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urban ecological livable leve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the paper finds that Tianjin ecological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overall is at a higher level.In the later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cultural education and infrastructure,and maintain the momentu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logical livable city;index system;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evaluation;Tianjin City

F275.5

A

1002-2104(2013)05专-0019-04

近年来,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不仅不利于人类的生活,还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生态宜居才是城市未来应该选择的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不能单靠理论研究,还得进行量化研究,建立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1-3]是实现自然、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关于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的研究较多,而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研究较少,薛梅等[4]认为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应该在结合城市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但未对涉及宜居城市的内涵,梁娟等[5]解析了生态宜居城市的概念,认为中小城市较有可能建成生态宜居城市,但未涉及其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刘守义等[6]从多方面分析了张家口市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性,指出张家口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吴琼,王如松等[7]构建了扬州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评价方法,但未涉及宜居城市,张雪花等[8]建立了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评价。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天津市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进行了评价。

1 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系统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和综合性等原则,本文主要采用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三种方法选取指标,其结构框架如图1。

图1 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指标结构图

2013-01-14 作者简介:王小双,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学。 通讯作者:张雪花,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碳效率测度与区域生态经济评价研究”(编号:12BJY025)。

(编辑:田 红)

猜你喜欢

宜居城市分析法天津市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宜春吟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北上广上榜全球宜居城市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全球宜居城市排名 苏州逆袭排内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