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净月潭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分析

2013-09-12白景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年1期
关键词:游览森林公园足迹

于 航 白景峰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 300456)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从整体上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测量目标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与其生态功能状况。它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特别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带来的许多经济、社会、文化、环保、生态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足迹方法通过将人类活动的影响表达为各种生态空间的面积,进而判断人类的活动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1]。生态足迹分析模型有效地对世界各国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客观的度量,是全球性可持续发展合作的重要基础。因此,继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各国学者越来越关注如何对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量化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富有价值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2],生态足迹分析法即是其中之一。生态足迹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3]。生态足迹模型主要是计算在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资源消费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4]。由于生态足迹分析紧扣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思想,同时又相对简单易行,自提出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好评,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迅速发展。目前已经被欧盟、WWF等国际机构作为一种综合性环境指标纳入到其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目前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城市或其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正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在测量旅游者的生态影响方面是一个简便易理解的方法,它使人们能从更加具有整体性与全面性的角度去评价旅游活动的生态影响。它为我国旅游区的区域影响分析等提供了一种简单框架和新思路,是评价旅游地区环境可持续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是我国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

1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足迹模型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测量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方法。同时,生态足迹模型的分析还是以一个假设条件为前提的,就是各类土地在空间上是互斥的[5]。也就是说,各类土地之间没有相关性。根据这种空间排斥性就可以对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进行分析计算。它的公式为[6]:EF=Nef=N∑(aai)=N∑(Ci/Pi)

式中i为消费商品的投入和类型;P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力;Ci为第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aai为人均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N为区域内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EF为总生态足迹。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求出每一种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态足迹,再把这六种土地的生态足迹进行加和,就可以求出研究区域内的总生态足迹。

与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相比,旅游生态足迹最大的不同是在计算过程中以游客活动为出发点,把游客的生态足迹分为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休闲娱乐和游览观光6部分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加和得出总的旅游生态足迹。这样更能体现游客的活动对森林公园的影响,有利于根据实际情况对旅游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及时的生态补偿,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传统的计算公式为:TEF=∑(Ni×Ci/Pi)

其中:TEF为总的旅游生态足迹;Ni为第i种旅游生态足迹类型的游客人数;Ci为第i种旅游生态足迹类型产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第i种旅游生态足迹类型产品的平均生产能力。

传统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是针对游览区内游客活动占用自然资源情况的一种分析手段,但是对于森林公园型的自然保护区来讲,这种分析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于森林公园的分析不是很适用。所以本文对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修订,主要是针对旅游生态足迹的六个部分,将其简化为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和旅游游览四个部分。其中,旅游交通生态足迹公式为:TEF交通=∑(Si×Ri)+∑(Ni×Di/r),Si为第i种交通设施的面积;Ri为第i种交通设施的游客使用率;Ni为选择第i种交通工具的游客数量;Di为选择第i种交通工具游客的平均旅行距离;r为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

旅游住宿生态足迹的计算公式为:TEF住宿=∑(Ni×Si)+∑(M×Ni×Ki/r),Ni为第i种住宿设施的床位数;Si为第i种住宿设施每个床位的占用面积;M为森林公园的对外开放天数;Ki为第i种住宿设施的年平均客房出租率;r为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

旅游餐饮生态足迹的计算公式为:TEF餐饮=∑S+∑(N×D×Ci/Pi)+∑(N×D×Ej/rj),S为餐饮设施的建成地面积;N为旅游者人数;D为旅游者平均游览天数;Ci为人均每日消费第i种食物的消费量;Pi为第i种食物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年平均生产力;Ej为旅游者人均每日消费第i种能源的消耗量;rj为第j种能源的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

旅游游览生态足迹。旅游游览是森林公园的核心内容,它是以公园内的景区或景点为依托的,其公式为:TEF游览=∑Pi+∑Hi,Pi为第i个景点的面积;Hi为森林公园内公路的建成地面积。

2 净月潭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分析

2.1 净月潭森林公园概况

净月潭森林公园位于长春市区东南部,距市中心18公里,是一个以生态保护为主,以生态旅游为辅的森林公园。森林主要由人工林组成,全景区人工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75.54%,天然次生林占24.46%,大部分针叶林如樟子林、黑松、落叶松、红松、云冷杉等均为人工林,而像柞木林、各类阔叶林等则主要是天然次生林。人工林面积之大堪称中国之最,有“亚洲第一大人工林”之称。而且森林生态质量良好,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2.2 旅游生态足迹分析

森林公园的游客数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比较一个国家或者某个地区的人口,森林公园的游客数量和游览时间具有流动性和停留时间不确定的特点,不能以一般的生态足迹分析为准。在计算时可以将游客在森林公园内的停留时间可通过调查咨询得到。通过对100名游客调查,净月潭森林公园日游客停留时间主要集中于4-12小时之间,其他时间较少。而游客的平均游览时间可以计算出为8.5小时。

对于旅游生态足迹的数据资料,大致可以分成三类来获得。第一类是基础数据,包括各类旅游交通、餐饮、住宿等设施的总量及构成,这些可以根据净月潭开发区开发规划、经济综合统计年报等资料获得;第二类是调查数据,包括各类设施的总面积、游客使用率、游客游览天数、交通工具选择等,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调查得到,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森林公园管理者和一般游客;第三类是参照数据,包括交通工具的平均能源消耗、世界单位化石燃料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等,这些数据可以参照相关研究文献和统计年鉴获得。以2011年的数据为基础,净月潭森林公园的旅游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净月潭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计算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净月潭森林公园2011年的总旅游生态足迹429 783.23hm2。由于在资料获取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在计算中没有考虑旅游垃圾处理消耗的能源及其设施建成地的占用面积,所以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较小。可以看出人均旅游生态足迹远远高于城市或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说明旅游活动是一种对自然资源高需求、高消耗的活动。它对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管理中应采用一些减少旅游生态足迹需求的措施,例如提高自然资源的单位面积生物产量,适当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等等。

3 结论与建议

(1)影响旅游生态足迹大小的关键因子主要有旅游流的规模(人次数、人天数),旅游者消费水平与消费模式(消费支出量、结构等),旅游者空间行为、旅行交通工具选择和旅游目的地游览模式等方面。可以看出游客还是影响旅游生态足迹大小最主要的方面,控制游客的数量不仅是旅游环境容量的关键,也是控制旅游生态足迹的关键。净月潭森林公园总旅游生态足迹为429 783.23hm2,说明其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是相对较高的,其中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和旅游游览四个部分在整个旅游生态足迹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4.4%、15.0%、50.5%和0.1%。可以看出,旅游餐饮占绝大部分的比例,也是游客活动消耗自然资源最多的部分。这说明在旅游生态足迹中,而旅游游览所占的比例很小,只有0.2%。其对环境产生的消耗也是最小的。所以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可以表明各个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所占的比例,对于森林公园的实际管理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2)实施生态移民。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除了考虑生态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外,还要兼顾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解决移民问题必须要有得力的措施和得力的政策来提供保障。就森林公园地区而言,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补偿制度;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以在森林公园外部建立宾馆饭店等设施使移民有稳定的去向;有关管理者应合理布局,着力加强小城镇建设,促进移民问题的解决。这些都有助于控制旅游生态足迹,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对当地居民实施生态补偿。由于对森林公园的开发会牺牲当地居民一些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所以对居民进行合理的生态补偿是必要的。森林公园的开发对当地居民影响最大的方面就是耕地的减少,所以可以按照退耕还林的面积对当地居民实施生态补偿。但旅游业发展与当地居民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效益方面存在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旅游生态足迹往往高于居民的生态足迹,另一方面居民退耕还林所增加的游憩功能价值不可能通过旅游业得以全部置换,它还表现在调节气候、保护物种多样性等方面。所以可利用以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生态足迹效率之差来确定合理的补偿水平。

[1]李利锋,成升魁.生态占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J].自然资源学报,2000,15(4):375 -382.

[2]Manfred Lenzen,Shauna A Murray.A Modified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r to Australia[J].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7.

[3]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5):607 -616.

[4]黎瑞波,蒋菊生.生态足迹分析模型及其研究现状[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10(2):12 -15.

[5]Boyle K J.Chapter 5:Contingent Valuation in Practice[A].In:Chanp P A,Boyle K J,Brown T C.A Prime on Nonmarket Valuation[C].Dordrecht,The 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

[6]章锦河,张婕,李娜等.九寨沟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补偿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735-744.

猜你喜欢

游览森林公园足迹
来,一次游览七个世界
游览乘法大观园
森林公园游记
成长足迹
红色足迹
美术馆游览指南
龙架山森林公园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足迹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