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药消肿散结方保留灌肠治疗附件囊肿8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09-12金先翠吴玉爱
金先翠 吴玉爱
(1.湘西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湖南 吉首 416000;2.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妇女下腹部有结块,伴有或痛或胀或满,甚或出血者,土家医称为玍肉包,中医称为癥瘕,西医称为慢性盆腔炎(包括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附件囊肿(输卵管卵巢囊肿)是临床上多见的一种慢性盆腔炎,也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多为炎性包块,常以下腹隐痛、带下量多、不孕、异位妊娠、痛经进行性加重或阴道不规则流血而为就诊主症,部分患者无特殊表现,常在妇检时发现。为了探讨无手术指征的附件囊肿患者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8年10月24日~2012年5月15日共治疗附件囊肿130例,其中治疗组80例,用消肿散结方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50例,用西药进行治疗,总结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们把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左侧附件囊肿32例,右侧附件囊肿40例,双侧附件囊肿8例,囊肿大小30×45~63×61 mm3;对照组50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3岁,其中左侧附件囊肿20例,右侧附件囊肿30例,囊肿大小25×33~55×60mm3,两组患者在年龄、囊肿性质、囊肿大小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疗标准及诊断标准
2.1 诊断标准
2.1.1 西医诊断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参考《妇产科学》,[1]①病史:有急性盆腔炎史,多数患者直接表现为慢性盆腔炎。②临床表现:慢性盆腔痛:常出现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不孕及异位妊娠: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或异位妊娠;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月经失调,月经不规则;部分患者无症状是妇科体检发现;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感疲倦。③体征:输卵管卵巢囊肿,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④辅助检查:B超:52例为右侧卵巢囊性变,70例为左侧卵巢囊性变,大小为30×45 mm3~63×61 mm3,8例双侧卵巢囊性变,化验:2例尿HCG阳性,肿瘤相关标志物检查正常。
2.1.2 土家医诊断玍肉包有典型的病史、临床表现及体征。有舌质红、苔黄腻、脉涩或滑土家医舌脉诊及腹部触诊有包块。
2.2 诊断结果:130患者中,100例为单纯附件囊肿,18例为附件囊肿并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为附件囊肿并带下病,2例卵巢囊肿蒂扭转,2例为陈旧性宫外孕。两组患者经B超、化验及妇科检查均排除附件的恶性肿瘤。
2.3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盆腔炎综合疗效评定标准》[2]痊愈:临床症状消失,B超或妇检囊肿体积缩小≥95%;显效:临床症状消失,B超或妇检囊肿体积缩小≥70%;有效:临床症状减轻,B超或妇检囊肿体积缩小≥30%;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或加重,B超或妇检囊肿体积缩小≤30%。
3 治疗方法
3.1 治疗组用消肿散结方保留灌肠,组成:大蚂蝗15g、田七粉 10g、莪术 20g、黄剥皮 20g、罗汉虫 10g、散血草 15g、五爪龙20g。制剂室加工成粉状,加水浓煎成300ml,用一次性结肠袋保留灌肠,每次150ml,每日2次,10天为1疗程,月经期停用,每疗程结束后复查B超,包块未完全消失者,继续第二、第三疗程,共观察6个疗程。
3.2 对照组:用头孢曲松钠 2.0g(海口奇力:批号H20023741)和替硝唑(四川科伦:批号H20023117)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10天1疗程。头孢类过敏者用克林霉素及替硝唑。
4 治疗效果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分析表(例,%)
治疗后复查B超或妇检,两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例,%),两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意义(P<0.5)
5 讨论
5.1 本病发病原因土家医认为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湿热之毒内侵,或情志因素、房室所伤、饮食失宜,导致三元功能失常,气机阻滞,瘀血、痰饮、湿浊等有形之邪凝结不散,停聚下腹胞宫,日月相积,逐渐形成玍肉包。由于病程日久,正气虚弱,气、血、痰、湿互相影响,故互相兼夹而又所偏重,主要病机可归纳为湿热毒结、气滞血瘀。
5.2 治疗附件囊肿在选择非手术治疗范围后,要辨证论治,根据其病机与湿、热、瘀、毒特点,治则以清热利湿,祛毒消肿,活血化瘀为主,用消肿散结方保留灌肠,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大部分囊肿消失,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病程半年内的患者效果更好,且本治疗方式采用保留灌肠,无痛苦,操作简便,患者可在家进行治疗,不住院,患者容易接受。
5.3 两组治疗方法比较,土家药的疗效优于西药疗效,原因是保留灌肠法可直接通过肠道毛细血管扩散到盆腔病灶而产生更好的疗效,也是土家医治疗妇科病的一种价廉、有效、方便的方法,值得我们继续探讨。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5~276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1版.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05,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