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药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2013-09-12庞宇舟邢沙沙庞学丰
庞宇舟 邢沙沙 方 刚 庞学丰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小关节慢性炎症损害为主的疾病,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相对较高。近年来,中医药、民族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上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因此,笔者于2011年9月~2012年9月,采用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并进行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来自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风湿病科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32~53岁,平均(37.08±5.66)岁;病程1~13 年,平均(8.94±5.56)年。对照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35~49岁,平均(38.25±5.13)岁;病程 1.5~14年,平均(7.15±5.27)年。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肿胀、变形及功能障碍,血沉大于40mmol/L,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1987美国风湿病学会 RA诊断标准[1]。①晨僵:关节及其周围僵硬感至少持续1h;②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医生观察到下列14个关节区(两侧的近端指尖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膝、踝及跖趾关节)中至少3个有软组织肿胀或积液(不是单纯骨隆起);③手关节炎: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区中,至少有一个关节区肿胀;④对成性关节炎:左右两关节同时受累(两侧的近端指间关节区、掌指关节及跖趾关节受累时,不一定绝对对称);⑤类风湿结节:医生观察到在骨突部位、伸肌表面或关节周围有皮下结节;⑥RF阳性:任何检测方法证明血清中RF含量增高;⑦影像学改变:在手和腕的后前位相上有典型的RA影像学改变:必须包括骨质侵蚀或受累关节及其邻近部位有明确的骨质脱钙。
1.3 排除标准: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功能不全和血液系统疾病;持续服用激素3个月以上;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病患者;对本药过敏者;未按规定用药者;酗酒者;抗惊厥药治疗或使用抗凝药肝素者;病情Ⅳ期及关节功能障碍活动严重受限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等西医常规治疗。双氯芬酸钠100mg/d,甲氨蝶呤1.5mg/d。
1.4.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内服龙钻通痹方及本方外洗。龙钻通痹方由飞龙掌血、大钻、八角枫、两面针、青风藤、九龙藤等组成。内服方法:龙钻通痹方,1付/d,水煎服,早晚各1次。外洗方法:龙钻通痹方药物用量加倍,1付/d,配置为外洗剂,早晚各1次外洗。
两组治疗均以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两组治疗前2周及期间,不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发作或并发其他疾病,则结合对症、抗炎等治疗。
1.5 观察指标: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关节肿胀、疼痛改善情况及血沉降低情况。
1.6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①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75%。血沉及C反应蛋白正常或明显改善或接近正常。②进步: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50%。血沉及C反应蛋白有改善。③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30%。血沉及C反应蛋白有改善或无改善。④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30%。血沉及C反应蛋白无改善。主要症状、体征是指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分钟)、双手平均握力(mmHg)、疼痛水平视力对照表数值等5项。整体改善率是指以上5项指标的改善百分率即[(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后值*100%相加后求其平均值。
1.7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提示龙钻通痹方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n(%)]
2.2 两组治疗后血沉比较,见表2。结果示两组治疗后血沉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后血沉比较(mm/h)
3 讨论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没有特效药物,且西药有较多的毒副作用,病人难以长期服用,从而影响了远期疗效,因此研究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是很有必要的。
本病属于壮医“发旺”(壮名:Fungcaep),壮医认为发旺的发生多由于感受邪毒、正气虚弱、情志失调等引起。主要发病机理为:风、寒、湿、热等毒邪乘虚侵入人体,阻滞“龙路”“火路”,使气血运行不畅,痹阻于筋骨肌肉、关节所致;或先天不足、素体虚弱、过度劳累或安逸过度、缺乏运动、妇女产后、情志失调、营养不良及久病体弱等引起气血阴阳不足,筋骨肌肉关节失养,“火路”网络阻滞而出现筋骨肌肉关节疼痛或感觉异常[3]。
长久以来,壮医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4],壮药龙钻通痹方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壮医经验方,由飞龙掌血、大钻、八角枫、两面针、青风藤、九龙藤等组成,飞龙掌血功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八角枫为辛温、有毒之品,能疏风除湿、消肿镇痛;大钻性味均为辛、苦、温之物,擅于祛风活血,两面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青风藤、九龙藤祛风散瘀、利湿止痛,诸药配合作用于龙路、火路在体表的网结,疏通龙路、火路之瘀滞,直接祛邪外出,恢复天、人、地三气的同步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临床研究表明龙钻通痹方能明显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沉,有效率可达85.0%,并且明显改善患者的晨僵、关节疼痛等症状,说明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深入观察和研究。
[1]蒋明,DAVID YU,林孝义,等.风湿病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752-75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8-119.
[3]庞宇舟,林辰.实用壮医内科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
[4]窦锡彬,李凤珍,谭树聪.壮医综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7 例[J].广西中医药,2006,29(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