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版权相关产业:理论、现状与决策*
2013-09-11张祥志
文/刘 华 张祥志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知识产权导向下的文化产业创造力激励制度研究”(13AFX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与文化相关的产业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版权相关产业[1]取得显著发展,但繁荣背后的问题不容忽视:原创作品缺乏、人才供给不足、市场培育有待深入、产业链条不完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了我国文化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包括了“文化作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等;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针对上述现实问题和发展机遇,如何将党和国家的顶层规划落到实处,如何进一步界定、优化政府在版权相关产业发展中的角色与职能,亟须我们从理论和实证上予以探索。
一、功能耦合:版权相关产业生态链的建构
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逐步向社会科学各领域渗透融合,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自然界中各种看似复杂多变的基于“生态链”的生态系统总能保持均衡稳定的状态,其内在的调节机理、反馈原理、控制机制等被产业经济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管理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作为新的研究方法所引入。从方法论借鉴的角度看,相比于经济学中产业链更多关注某产业在市场运作方面的价值链、供应链等的优化与协调,生态链则从更宽泛的视角去关注包括市场运作在内的市场运作之前的环节和市场运作之后的环节。因此,基于版权相关产业的独有的性质、特征以及本文的研究视角,我们试图移植生态链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阐释版权相关产业的发展。
版权相关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和生态链机理存在理论上的耦合功能,版权相关产业上下游之间的链条关系天然地形成一条产业生态链。根据“生态系统通常由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组成,而这两大部分常常分解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4个组成部分”[2],版权相关产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生物环境”主要涵盖了三大板块:系统的“生产者”——创意的产生、系统的“消费者”——创意的市场交易以及系统的“分解者”——创意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而其“非生物环境”则表现为版权相关产业发展所依赖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以及“所处的场所”:版权相关产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由环境决定的社会整体的版权意识。版权相关产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形成天然的生态链关系: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提供能量,第二营养级向第三营养级提供能量,下级营养级吸收和消化上级营养级提供的能量,各营养级之间保持能量流动,即版权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创意的培育为起点,继而在创意获得法律的保障之后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活动,通过市场交易行为产生经济效益并以此来推动更好的社会版权环境和激励更多创意的产生。若要保持版权相关产业“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繁荣发展,其生态链上的各个环节都不容忽视。上级环节与下级环节之间形成一条能量流动渠道,基于“能量在转换、流动过程中总会衰变、逸散”的“热力第二定律”,创意产生后的法律保障无疑属于“生态链加环”中的“减耗环”,即减少创意在向市场转化的过程中的风险。整个生态链中任一环节缺失都会导致对其他环节的抑制或导致整个系统无法闭环从而损害“生态平衡”(参见图1)。除此之外,从更宽泛的视角解读,由于“版权相关产业通过与传统生产链条中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有效结合,能有效增加其他产业的附加值”[3],版权相关产业与其他产业间亦能产生链接关系,本文暂不论述。
二、积极作为:生态链生产环节中政府的主导地位及职能
人才和社会版权意识是影响版权相关产业生态链能量流动的关键“生态因子”,而我国版权相关产业的人才储备和社会版权意识水平却呈现出并不乐观的现状。版权相关产业是一种新型的以“创意”为基石的经济形态,“创意”和“创造力”构成版权产品的核心内容,是版权相关产业发展的起点。人是“创意”和“创造力”的主要载体。创意技术、创意人才、城市包容力的3T因素催生了创意阶层[4]。因此,源源不断的创意和储备充足的人才是版权相关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而优良的产业环境则是版权相关产业闭环的关键因素。
在社会版权意识水平方面,根据实证调研的结果分析[5],社会公众对于版权与经济之间的关联度认同方面,在2002年、2006年和2011年中,认同的占调研总数的比例分别为95%、85%和76%,呈现下降的趋势;购买盗版制品方面,在2002年、2006年和2011年中,有过购买行为的占调研总数的比例分别为80.90%、88.44%和73.85%,均超过七成,购买盗版现象严重;非法下载网络版权行为方面,2011年有过这一行为的占调研总数的比例高达78.73%(参见图 2)。
在人才储备方面,以我国电影行业为例,作为核心版权产业的我国电影行业“人才匮乏局面没有真正改观,高专业化水平、高国际化水平的创作、技术、制片、经营、管理人才都严重缺乏,中国电影因为缺乏海外营销推广人才而很难真正走出去,目前整个行业人才断档现象突出”[6]。针对产业发展人才缺失的现象,原新闻出版总署在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中也指出我国新闻出版业呈现出以下特征:人才队伍的总体规模和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亟待提高,新媒体人才、复合型人才、外向型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紧缺,人才创新能力亟须增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由此可以发现,我国版权相关产业的人才储备和社会版权意识水平呈现为以下现状:创新人才和高技术水平人才缺乏。社会整体版权意识较差。
作为版权来源的创造力的文化内涵与培育途径决定了政府的主导者角色。“创造力是指一项文化符号领域中的改变过程,是改变既有领域,或是将既有领域转变为新领域的任何作为、理念或产品”[7],且“有些文化比其他文化更能促进个体创造性的发挥,这种文化称为创造基因”[8]。因此,创意的内容蕴涵了文化的特性,文化对于创造力的构成内容、表现形式和环境要件产生深刻影响。教育在创意培育途径中占据了决定性地位,学校教育所带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质量决定了当下社会整体的创意水平,也决定了未来的创新趋势。学校创新教育作为一项具有长久性和公益性的事业,政府从来都发挥着“中心人”作用。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实施策略与措施、运行机制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积极介入,科学规划,有条不紊地推行。英国政府在推进本国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颁布和实施了大量的有关提升国民创造力的政策和措施。在学校教育层面,“英国政府实施了大量的政策来鼓励在教育中激发创造力,包括英国课程与资格署(QCA)一直以来实施的‘技术与信息’(D&T,Design and Technology)教育课程及该课程改革中的创造性内容的增加”[9];除了课程设置外,“英国政府还就政府主导的创造力、信息、沟通技巧以及课外教育活动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并将此反映在英国教育办公室(OFSTED, the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的官方报告中”[10]。
政府职能与产业环境需求的契合以及知识产权文化的公益性特征凸显了政府的主导者角色。
首先,政府的职能与版权相关产业环境需求之间的契合决定了政府“中心人”的必然性。版权相关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虽然其产业内涵界定和分类在2003年才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得以确认统一,但其在世界各国经济中的贡献率和作用已然显现。针对版权相关产业所蕴涵的“新生产力”,世界各国在产业环境营造方面基本体现为以下措施:加强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重视知识产权文化的营造,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供给。作为政府基本职能之一的社会管理职能具体包括了宏观调控与指导、经济管理、文化管理、公共事物管理及服务职能等。由此可以看出,版权相关产业环境的需求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具有天然的契合度。
其次,知识产权文化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主导的必要性。知识产权文化作为知识产权制度良好运行的基础,其在中国场域表达为“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理念。全社会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公众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和行为,无疑会为版权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肥沃的土壤。知识产权文化的核心精神品质、文化实践途径、文化事业定性皆印证了知识产权文化的公益性特征,因此,政府在知识产权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起到积极主导的作用。
针对我国版权相关产业在人才和环境上的现状,结合政府主导者的角色分析,政府可以从以下政策建议积极主动地发挥其职能。
1.针对社会公众创新能力低下的现状,政府应以主导者的身份努力构建基层创新平台和创新鼓励机制。
政府应利用各省级或市级区域创新资源优势,积极组织科研力量突破制约版权相关产业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设立版权相关产业创新基金,并对优秀创新成果、科技人才和研发团队给予重奖。围绕版权相关产业发展的需求,搭建版权相关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产业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与区域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工程,鼓励相关产业主体参与平台建设或加入平台,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重大专项,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
2.针对学生群体创新意识逐步下降的趋势,政府应以主导者的姿态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教育。
知识产权教育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确立的重要措施,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基本理念。为了更好地将知识产权教育与现行的教育体制无缝结合,将知识产权教育嵌入到当前的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去,各相关教育部门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可以从以下方面积极探索: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下,增设有关创新实践和艺术课程,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创作兴趣;在国家相关师资培训班中,增加老师在知识产权教育方法、方式等方面的培训,以提升教师的知识产权教育水平;在国家或省级层面,开展全国性的科技、创作奖励专项活动,以鼓励学生群体更强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教育与信息化的结合,将知识产权教育以一种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展现在课堂当中,以增强知识产权教育的趣味性和深刻度。
3.针对社会公众侵犯版权较为严重的情况,政府应以主导者的作用进一步提升版权宣传的力度与效果。
首先,政府应积极改进版权宣传途径的有效性,找准社会公众版权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丰富版权宣传内容的趣味性和接纳度,采取多视角、多途径的方式来改进现行的版权宣传方式与方法。其次,将“版权创造财富”的理念植入社会公众对于版权的认识,转变单纯的灌输版权知识的传统做法,探寻将版权与经济利益结合的新型宣传思路,扭转社会公众被动接受版权知识的局面,形成良好的尊重版权、利用版权的社会氛围。再次,政府应积极开展形式各样的版权宣传进基层的活动,以“世界知识产权日”“普法日”为契机,将版权宣传纳入其中,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三、以退为进:生态链消化分解环节中政府的引导作用及职能
图3 中美核心版权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比较
版权交易和版权市场体系的构建是影响版权相关产业生态链能量流动的关键“生态因子”,而我国版权相关产业在版权消费和市场机制上则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在产业市场规模方面,通过对中美核心版权产业(Core Copyright Industries)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比较分析,中国2004年、2006年、2009年核心版权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3.1%、3.5%;美国2004年、2006年、2009年核心版权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5%、6.6%、6.38%(参见图3)。核心版权产业作为版权相关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最依赖版权的部分。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我国核心版权产业占GDP的比例大约为美国的1/2,且“中国版权相关产业外贸出口仍以制造业为主,核心版权产业出口额与美国相比差距巨大。2009年中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出口总额约为87.5亿美元,只占当年全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0.66%。而2009年美国几个重要的核心版权产业录音产业、电影产业、计算机软件产业和非软件出版产业(包括书报刊)的海外销售额就为1291亿美元,它们的海外销售额一直明显高于美国其他主要行业,如飞机、农产品、食品、汽车以及药品等”[11]。在版权消费方面,“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人均收入增长落后于人均产值增长,人均总消费增长受到更大抑制,而人均积蓄增长高涨正是从人均文化消费增长降低当中‘挤出’的。中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表现出一种‘积蓄增长负相关效应’”[12]。由此可见,相比于传统制造业已具成熟的市场机制和交易运作模式,版权相关产业在中国的飞速发展还需在市场完善和版权消费方面投入更多的政策智慧和制度建设。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版权市场体系要求政府扮演“经济人”的引导作用。版权相关产业的繁荣与否最终体现为创意的经济价值,版权相关产业对国家的经济贡献率、版权产品的销售额、版权相关产业带来的就业增长、版权产品的出口额等都成为衡量版权相关产业经济贡献的基本标准。版权相关产业的文化消费本质决定了市场体制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关于市场的缺陷已经在经济学文献中得到了符合逻辑的、规范的阐述”[13]。政府如何在市场必需和市场失灵之间找到完美的均衡点,成为必须解决的难题。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的“经济人”定位理论为此提供了思路,“公共选择学派认为首先要明确政府的经济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划定政府行为边界,并且采用以经济为主的手段适时地进行干预,包括从财政上支持和提供‘公众所需的商品和服务’,个人和私人组织在现行法律范围的活动不足以保证得到那些商品和服务的充分供应”[14]。虽然公共选择理论纯经济学视角分析政治行为的方法因其完全抛弃公共利益等原因导致很多学者的批评和修正,但其方法论为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经济的视角。公共政策作为“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分配”[15]的工具,知识产权制度的效用和功能需要“授予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工具”[16]。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相比于知识产权法律,更具灵活性,更具经济性,且对知识产权法律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在版权相关产业生态链中,作品保护阶段不应该仅仅将视线置于被侵权后的司法救济途径,侵权之前的防范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阶段都需要政府智慧的体现,知识产权保护的公共政策便是最佳工具之一。
引导为主的“经济人”角色界定要求政府在版权相关产业市场化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经济手段适当干预,以更便捷的方式起到更大的作用。综观世界各国版权相关产业发展模式,无论是以美国为典型的政府间接干预型国家,还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直接干预型国家,经济调控手段都是其首要和主要选择。通过考察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版权相关产业发展模式,给我们的启示主要体现在:较高的重视程度和充足的资金支持是版权相关产业主要的驱动力要素;优惠的税收扶持政策是促进版权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为版权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是加快版权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重视度和资金支持方面,“我国香港政府于2012年2月重新调整‘投资研发现金回馈计划’,为本地公司在科技研发所作的投资回赠现金由10%提高为30%”[17];“我国台湾‘行政院’也提出了‘文创产业’优惠贷款及研发贷款优惠政策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训计划两项专门计划来支持版权相关产业发展”[18]。税收支持方面,“2011年版的《美国创新战略——确保国家经济增长和繁荣》中,奥巴马政府明确表示,为鼓励企业的创新,已建议将研发税收抵免政策永久化,同时政府将简化其使用并将优惠增加20%”[19]。美国长期以来的研发税收抵免制度很好的提升了企业的研发积极性,保证了其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创新领先地位。融资投资环境方面,发达国家的融资途径一般有政策性融资、市场化融资和内融资三种类型,政府及相关企业每年也在不断加大版权业的投资。根据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近日发布的《科学与工程指标》2012年版显示,“亚洲诸国和地区(指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泰国)在研发资金投入的绝对数量上已增长为原来的三倍,不仅超越欧盟,而且达到基本与美国齐头并进的程度”[20]。产业集群方面,日本东京以金融、动漫、信息相关产业和专业服务产业为主导,这些行业使东京的文化和版权业集群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网络化的结构特征,为东京的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英国伦敦霍尔斯顿的版权相关产业集群区聚集了500多家创意公司,将数字科技与版权相关产业的高度结合,极大地带动了英国版权相关产业的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在市场和交易环节以“以退为进”方式可以采取的相关具体措施应包括以下几项。
1.政府应在版权相关产业发展过程中厘清自身地位,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版权天然地具备经济属性。创意构成版权的核心内容,但版权的经济属性则具体表现为如何将版权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利益和财富。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厘清产业主体地位、优化资源配置、摸清产业发展规律。版权相关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典型意义的新型产业,其发展亦不能摆脱创新体系的基本演进规律:以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版权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相关企业作为整个产业的主体,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
2.政府应通过各种经济手段支持版权相关产业市场主体的发展。
首先,对版权相关产业予以贷款优惠和便利。积极调整信贷结构,进一步扩大信用贷款、保险、股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规模,完善机制,完善面向版权相关产业的金融服务。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版权相关业予以信贷支持,加快开发适应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产业融资需求。其次,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各类资金投向版权相关产业,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产业格局。积极调整政府投资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研发创新领域,支持版权相关产业发展。
3.政府应加强产业政策、产业平台和产业集群建设。
首先,政府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尽可能地促进集群内企业间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和相关企业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注重规模化发展;要兼顾不同子行业的专门化发展,考虑到不同子行业的特色。树立版权相关产业集群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针对不同行业的具体特点进行分行业管理。通过建设专业园、孵化器,促进要素资源的集聚和共享,增加企业间的信息与资源共享,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版权相关产业集群。其次,大力推动版权相关产业园区的建设。加快实施各种类型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重点支持国家版权产业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强化它们对其他版权相关产业园区的先行示范及辐射带动作用。
四、结 语
在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发展繁荣,需要政府的作为,更需要市场的良好秩序。版权相关产业生态链的诸环节中,政府与市场的进或退呈现的只是机制,但决定的则是社会与经济效益能否最优的结果。政府如何担当创意培育、人才培养、环境营造阶段的“中心人”角色,以及如何胜任作品保护、市场运作阶段的“经济人”角色,在版权相关产业创意培育、环境营造阶段,公益性、长期性决定了公共物品的政府提供方式;在作品保护、市场运作阶段,遵循通行的市场交易规则、抑制市场中的消极现象、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便成为政府的主要职能,政策和经济手段成为政府发挥效用的主要方式。
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之间的关系交织于超过百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运行中。无论是经济自由主义路线,还是凯恩斯政府干预主张,单纯的某一种路线都无法解决版权相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市场主导抑或政府规制,应该从我国社会转型、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简单地把某种单一的理论或政策奉为圭臬。在遵循市场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政府作用体现在通过高效的干预手段与政策弥补版权市场缺陷和优化版权市场环境。从更深刻的角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视线来看,两条曾经长期对立的主线互相趋近以至协同融合才是长远之计。市场的力量,政府的智慧将是决定版权相关产业生态系统均衡、稳定与和谐的关键因素。
注释:
[1]版权相关产业(Copyright-related Industries),是全部或部分活动与中国版权法保护的作品或其他受版权法保护的客体相关的产业。版权相关产业分为四大类:核心版权产业、相互依存的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和非专用支持产业四大类。参见柳斌杰、阎晓宏.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
[2]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John Hawkins.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 [M].London: Penguin Books, 2004:23
[4]Florida, R.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M].New York: Basic Books,2002:63
[5]实证调研数据来源:2002年及2006年数据见,刘华.我国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4);2011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知识产权报》[N].2011年4月15日发布的调查问卷,最终统计总量为4086份。
[6]尹鸿,程文.2010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C].载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M.Csikszentmihalyi, Creativity.Harper Perennial [M].1997:18-40
[8]S.Arieti.Creativity: the magic synthesis [M].New York: Basic Books,1976
[9]Bill Nicholl, Ros McLellan.“We're all in this game whether we like it or not to a number of As to Cs.”Design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struggle to implement creativity and performativity policies [J].British Education Research Fournal, 2008,(5)
[10]Leslie Cunliffe.A case study of an extra-curricular school activity designed to promote creativity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through Art,2008, (4)
[11]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调研课题组.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 (2007年~2009年)[EB/OL].2013-02-22.http://www.gapp.gov.cn/news/1656/93376.shtml
[12]王亚南.从文化需求景气看文化软实力的民生基础——“九五”至“十二五”分析与测算[J].社会科学,2010,(12)
[13]James McGill Buchanan.The Limits of Liberty: Between Anarchy and Leviathan[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72
[14]James McGill Buchanan, Liberty, Market and State, the Harvest Press [M].1986:116
[15]D.Easton.The Political System:An 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 [M].NY,Rnopf, 1953:129
[16]Integra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evelopment Policy: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R].2002:73
[17]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sh Rebate Scheme[EB/OL].2012-12-28.http://www.itc.gov.hk/en/funding/crs.htm
[18]Industrial Development Bureau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B/OL].2012-12-28.http://www.moeaidb.gov.tw/
[19]The White House Present Barack Obama: A Strategy for American Innovation: Securing Our Economic Growth and Prosperity [EB/OL].2012-12-28.http://www.whitehouse.gov/innovation/strategy
[20]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Where Discoveries Begin [EB/OL].2012-12-28.http://www.nsf.gov/statistics/seind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