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48例疗效观察
2013-09-11郭秀颖
郭秀颖
(辽宁省阜新蒙医药研究所,辽宁 阜新 123100)
慢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所致,也可以慢性起病,多数同时伴有胆结石。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腹胀、胃部灼热、恶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进油煎或脂肪类食物后可加剧。西药治疗只能起到控制和缓解作用[1]。故西医目前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开放性胆囊切除术的总死亡率为0.17%[2]且术后所伴随的远期并发症如消化不良、脂肪泻、返流性胃炎和食管炎、胆管损伤、术后综合症等令患者苦不堪言[3]。我们在临床中,蒙、西药联合使用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年龄在30~60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36例。病程最短2月,最长8年。
1.2 诊断标准[4]:(1)持续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或肩胛区疼痛;(2)有恶心、嗳气、反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3)病程长,急性和缓慢交替发作;(4)胆囊区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5)B型超声可见胆囊壁毛糙增厚,胆囊缩小或变形,伴有胆囊结石;(6)胆囊造影可见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或胆囊显影淡薄,可见胆囊结石。凡具备(5)、(6)项之一加(1)至(4)项中2项者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者;精神病患者。
1.4 治疗方法:西药以抗菌解痉利胆为原则,头孢曲松钠及甲硝唑静滴,654—2肌注。联合应用具有清“希拉”热、舒肝理气、利胆止痛、利湿“杀粘”功效的蒙药,哈日嘎布日-10、古日古木-13、哈敦海鲁木勒-13、麦冬-17进行治疗,3周为1疗程。
1.5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
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示胆囊或胆囊壁的壁厚、毛糙、影像学检查3项恢复正常;有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影像学检查上述3项中≥2项明显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无改善。
以临床治愈 +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2 结 果:
疗效结果见表1。
表1 疗效观察表
3 典型病例
王某,女、42岁。2009年12月就诊。主诉:右上腹持续疼痛,牵涉至右肩部,伴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查体:胆囊区压痛(+),脉细、速、洪,舌质红,苔黄厚,尿深黄。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高于正常;超声检查示胆囊增大,胆囊壁毛糙增厚。嘱其低脂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多饮水。头孢曲松钠日2次静滴,同时早服哈日嘎布日-10/3g,午服古日古木-13/3g,晚服哈敦海鲁木勒-13/3g以汤钦-25/3g送服。治疗3周,腹痛、恶心、食欲减退等均消失,B超复查示胆囊轮廓清晰、光滑,大小形状基本正常。
4 讨论
蒙医认为,胆囊系人体故有的“三根”之一“希拉”产生和运行之腑,也是病变“希拉”窜行之道,自古“医治肺、肝、胆病以清热邪为主”。由于过度食用油腻或烟酒等刺激物、暴饮暴食、劳累、精神紧张等因素,导致机体“三根”失调,“希拉”过盛,致使胆囊壁发生炎症,刺激胆囊壁和胆管发生炎性溃烂。故治疗以平衡体素、清“希拉”热、“杀粘”为主,辨证施治。如:服用地丁-8散,依赫哈日-12散,巴特日-7丸,古日古木-13丸[5]或地丁-8散,胡黄连-16散,依赫哈日-12散[6]治疗。崔海山[7]等用胡黄连-16散、嘎日迪-5味丸等治疗。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部分清热解毒中药具有消炎、广谱抗菌抑菌作用。
西医认为,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收缩率低,胆汁排泄不畅,使较多的陈旧胆汁存留在胆囊之中,以至胆盐沉积,极易致细菌生长,既是胆囊炎发病的重要原因,又是病后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
所以,笔者采用具有抗菌解痉利胆作用的西药,联合清“希拉”热、舒肝理气、利胆止痛、利湿“杀粘”功效的蒙药治疗该病,在增强抗菌作用的同时,依据蒙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使蒙、西医药优势互补,安全有效,且少禁忌症和副作用,易为患者所接受,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手段。
[1]康奉琼.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64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28):64.
[2]尤金 R.希夫,迈克尔 F.索雷尔,威利斯 C.马德里,等.希夫肝脏病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36.
[3]张仲银.自拟清胆利湿汤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35例[J].实用中医内科,2012,26(9):43.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81-285.
[5]元登,韩巴根那.蒙古文化研究丛书·医学(下)[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2:14~215.
[6]苏荣扎布.蒙医内科学[M].通辽:内蒙古民族出版社,1987:408.
[7]崔海山,孙海山.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0:6(7):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