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QC小组质量问题分析方法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2013-09-10海军工程质量监督站刘勇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3年8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管线监督

◎ 海军工程质量监督站 刘勇

1 前言

QC小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是全面质量管理一种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已进入管理理念先进,运行模式成熟的阶段。相比较,军队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起步较晚,工程建设领域QC小组活动和军队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都以工程建设现场存在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主要研究对象。军队工程质量监督以监督组为单位开展工作,由不同专业监督技术人员组成。目前监督组开展监督工作大多局限在检查现场施工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图纸、规范、图集等的要求,在运用成熟理论对造成现场存在问题产生的要因分析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这不利于问题的根治,经常出现上次发现问题的地方整改完成,后续施工的其他部位还反复出现类似问题,事倍功半,效率很低。质量监督工作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模式、研究新方法。质量监督人员需要学习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的成熟理论方法和质量问题分析方法,对发现的问题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本文结合实例应用调查表、因果关联图、5W1H方法在监督工作中分析、解决质量问题和薄弱环节。因此在军队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借鉴QC小组活动采用的现代质量管理的成熟理论方法和质量问题分析方法,对提高军队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能力,促进工程质量监督效能提高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 QC小组工作的特点及主要管理技术

2.1 QC小组工作的特点

QC小组能够成为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因为具有如下特点:

(1)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一般情况下QC小组将遵循PDCA原则,尤其是在活动中按照科学工作程序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活动中不是凭“想当然”或个人经验,而是坚持用数据说明事实,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

(2)具备一定的自主性。QC小组的成员是自愿参加,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各个成员的聪明才智和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3)民主性。QC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的关系是平等的,各小组成员并不按照以往工作职位和技术等级进行分级,小组成员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以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4)群众性。QC小组吸引包括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最广泛群众参与质量改进的组织形式,尤其注重以及在一线生产的操作人员参加,群策群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2 QC小组主要管理技术

解决质量问题需要两方面的技术,一是专业技术,二是管理技术,专业技术与管理技术的有效结合能解决问题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QC小组解决的质量问题因专业不同,所涉及的专业技术也不同,但管理技术是共性的,管理技术有三个原则:遵循PDCA;以数据为依据,用事实说话;同时用统计的方法进行。

(1)PDCA循环模式

PDCA循环模式是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包括QC质量小组活动,是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是质量改进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PDCA循环的一般模式分为四个阶段,十个步骤。四个阶段是P、D、C、A。P(plan)计划,包括目标、方针的确定和制定各项活动计划;D(do)实施,实现计划中的内容,具体组织实施;C(check)检查,对执行计划或实施的结果进行检查,找出偏差;A(action)处理,对检查的结果和问题进行相关处理,制定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十个步骤的具体内容是:P阶段通常包含六个步骤,一是选择课题;二是现状调查,找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三是确定本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四是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五是找出主要原因; 六是制定对策。D阶段包含一个步骤,按照制定的对策实施。C阶段包含一个步骤,检查所取得的效果。A阶段包含两个步骤,制定巩固措施;提出下一步打算。

(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在进行课题之前,要向人们说明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参考了哪些依据,以此为目标的原因?给出的例举是否足以说明?能否完成等等,都要有客观证据说明。

(3)应用统计方法

为了能够获取证据,小组成员往往需要收集海量数据,其中有有效数据,也有无效数据,那么就需要对数据进行筛选,在筛选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运用统计的方法。常用的统计方法和工具有调查表、分层法、排列图、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直方图、控制图等。

3 QC小组质量问题分析方法应用案例

某部队办公楼工程,评优目标为:“北京市建筑长城杯金质奖”、“鲁班奖”。机电工程有给排水、中央空调、通风、动力照明、信息自动化、楼宇自控、有线电视、保密电视、自动喷淋、消火栓、火灾报警等十余个系统。工程施工工期紧,智能化水平高、工程质量标准要求高,系统复杂多样,吊顶内空间又很有限,交叉作业频繁出现,监督过程中发现管道平行、重叠、敷设混乱现象严重,造成大量管线施工返工,增加了材料浪费。针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监督组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用全面管理的理论和科学管理的方法积极开展活动,充分发挥组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在现场管理中的作用,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3.1 现状调查

如何解决反复拆改的问题摆到监督组成员面前。为了找出影响施工进度、质量的主要原因,运用了调查表的统计方法,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样板层进行现场调查发现,现场主要存在管道支架歪斜、管道交叉冲突、管道间距不符合规范、预留孔洞偏位等造成返工的因素。将现场调查数据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

3.2 查找主要影响因素

监督组按照现场调查统计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支吊架歪斜”和“管道交叉冲突”是影响返工率的主要问题。根据现场调查分析得出支吊架歪斜占造成返工影响因素的45%,管道交叉冲突占造成返工影响因素的35% ,以上两个不符合项占80%,是造成现场总体返工率高的重要因素。

3.3 原因分析

同一个部位有多根管线平行、重叠敷设混乱,监督组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思路对施工的各个过程、环节进行分析。针对现状调查中的两个主要问题,监督组成员选用QC小组活动常用的关联图对原因进行分析,关联图一般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问题的分析研究,解决因素间相互关联,因素与问题间的原因与结果或者目的与手段间的关系分析。通过关联图分析,支吊架歪斜、管道交叉冲突造成返工的末端原因有以下几点:1)管道安装设备陈旧、落后2)施工空间狭小3)在同一个部位有多根管线平行、重叠敷设混乱4)工人施工经验不足5)机电专业管道种类多、规格大6)未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7)定位方法落后。

3.4 进行要因确认

监督组成员到工地现场对关联图分析得出造成返工的七个末端原因进行逐个核查,发现末端原因“施工空间狭小”和“在同一个部位有多根管线平行、重叠敷设混乱”在施工现场存在。通过现场确认,监督组确定两个要因:一是在同一个部位有多根管线平行、重叠、敷设混乱;二是施工空间狭小。

3.5 制定问题整改建议

针对两条要因,监督组运用了5W1H(人、料、机、法、环)方法认真分析讨论,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将问题整改建议以《工程质量监督记录表》形式发施工单位。

整改对策一:运用综合布线技术进行排布。

(1)根据现场管线情况制作了详细的管线综合布线图。

(2)按照业主对各使用区域的标高要求,将水、电、风进行分层处理,避开大量管线层交叉,做好功效对比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3)运用先进的3D软件,根据综合布线图在计算机上对现场管道施行预装配,使问题简单化,同时解决材料浪费问题,提高经济效益。

整改对策二:在重叠和平行处使用立体敷设技术。

(1)使用连接件在角钢支架杆上组装多层横担,解决重型管件重叠和平行敷设问题。

(2)使用轻型横担和龙骨卡解决轻型管线重叠、平行、敷设混乱问题。

4 结语

监督组成员在质量监督工作中溶入QC小组活动的成熟经验,运用调查表、因果关联图等分析方法,分析现场出现问题的要因,找出问题症结所在。针对要因采用5W1H方法进行整改实施,避免了来回返工,降低了造价,加快了施工进度。因此,在军队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借鉴QC小组活动的现代质量管理的成熟理论方法和质量问题分析方法,对提高军队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升监督的有效性、针对性、时效性方面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管线监督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夹套管线预制安装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