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蜂场拓蜜蜂遗传学大道

2013-09-10薛运波

中国蜂业 2013年15期
关键词:科技人员蜂场养蜂

■ 薛运波

(作者薛运波单位为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

下蜂场反复试验育蜂种

本人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多数是蜜蜂良种选育方面的,如:主持“黄环系蜜浆高产蜜蜂选育研究”、“蜂胶高产蜜蜂选育研究”、“抗逆高产蜜蜂选育研究”、“雄蜂精液超低温冷冻技术研究”、“中蜂抗囊状幼虫病选育研究”等;参加的“喀阡黑环系蜜蜂选育研究”、“白山5号三交种蜜蜂选育研究”、“松丹双交种蜜蜂选育研究”等。蜜蜂良种选育研究必须熟练掌握蜜蜂人工授精技术,而蜜蜂人工授精技术以往是在实验室进行操作,这给选育工作带来很大不便,最理想是人工授精技术能在蜂场进行应用。为了攻克人工授精技术在蜂场应用这一难题,我与同志们一起在野外的活动板房内用塑料薄膜隔成不足3平方米的简易蜜蜂人工授精室。为提高蜜蜂的人工授精成功率,保证授精操作时温度不低于20℃,在大山深处,在艰苦的环境下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凭着勤劳和智慧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通过对蜜蜂人工授精二氧化碳麻醉系统、采精授精针头、照明系统等多项技术改进,使授精1只蜂王由过去需要4~5分钟的操作时间,缩减到2分钟就可以完成。蜜蜂人工授精成功率由过去的80%提高到95%。经过3年的科研攻关,终于成功的解决了人工授精技术在蜂场应用的难题,并提高了人工授精成功率。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创新,先后攻克了蜜蜂单雄授精、自体授精、单雄多雌授精技术难题,改写了蜜蜂没有同父异母的历史,拓宽了蜜蜂遗传学的研究领域。

养蜂一直被称为甜蜜的事业,但养蜂的科研道路却充满了荆棘、坎坷和苦涩。蜜蜂需要在一个蜜源、气候较好的环境下才能正常繁殖生产。为了能够完成科研任务,放蜂场地往往选择在隔离条件比较好的山区。每年的3月末或4月初,东北的长白山脚下都还在天寒地冻之中,冰雪覆盖之下,我与同事们背上行装,伴着蜂群进入深山老林搞繁蜂育种试验,与蜜蜂共同生活直至晚秋。在山区,无论是春寒料峭的早春,还是寒气袭人的晚秋,昼夜温差都很大。白天还好些,可是每到深夜,由于温度的骤降,水桶里的水被冻上厚厚的一层冰,板房里靠地炉取暖,填满柴火的火炉,只能维持上半夜的睡眠温度,到了后半夜就冻得当“团长”,只好起床点火升温,然后才能再睡上2~3个小时。选育蜂场由于远离城镇,交通不便,蔬菜供给有困难,餐桌上常常只有咸菜和清汤。而到了夏季,白天顶着炎炎烈日冒着酷暑查看蜂群,记录试验,夜晚蚊子就上演“夜半歌声”,睡不着觉;森林里的“草爬子”时常叮咬到人的“隐闭区”奇痒难忍,有时毒蛇白天还会钻进被窝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条件下,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课题。在蜂场期间我亲自检查蜂群,观测子脾密实度、蜂王有效产卵量和蜂蜜、蜂花粉、蜂胶的采集情况;清晨和傍晚守在巢门口旁观察蜜蜂出勤和归巢时间,以及其它生物学特性。

蜜蜂良种选育和其它一些蜜蜂生物学方面研究是受到蜂群、气候、蜜源等方面因素制约的,这些因素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在科研试验中,往往是1、2次重复试验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简单的把理论套用到实验上很难得出一个正确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从事蜂业的科技工作者必须深入蜂场、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长期坚持不懈去观察、观测、试验、研究、重复试验,再反复研究等等。所以搞科研必须扎下心来,深入实际,耐得住寂寞,才能取得成果。

深入实际 让科研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些实际工作和实践经验给我带来了能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不怕挫折,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到一个新蜂场,不用打开蜂箱检查,在蜂场转一圈,就能知道蜂群管理好坏,蜂群是否繁殖正常、是否健康等;在现场发现的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蜂场的同事们都认为确切可行;举办培训班给蜂农讲课,他们说我讲的课他们能听得懂,能够把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在科研立项时,只要深入实际,就有解决不完的实际问题,就有立不完的科研项目,使你的科研生命充满生机和活力。

我的体会是有付出,才能有收获。我经常跟年轻的同事们讲:有不辞辛苦努力奋斗的昨天,才有苦尽甘来的今天,才有更加美好的明天。经常激励他们深入蜂场,深入基层锻炼自己,提高科研工作能力。我参加工作33年来,共收获了32项科技成果,有20项荣获国家、部、省级科技奖励。

产业研究与推广有机结合成效显著

我所在的单位——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可能与其它院所有相同处和不相同之处。我所是一套人马,三块牌子(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蜜蜂育种场、吉林省蜂业产品管理监督站合署办公),其宗旨和业务范围包括:“开展养蜂科学研究,促进科技发展。保护繁育及推广蜜蜂良种、蜂病防治、蜂具改革、蜂产品综合利用研究、养蜂技术人员培训、养蜂科技知识宣传、普及、经验推广、蜂产品质量监督等”。我所的专业技术人员一方面做研究选育,一方面做资源保护和推广,同时搞技术培训,科技知识宣传、普及;蜂产品质量监督等工作。因此,蜂产业研究与推广在我所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脱节。并且我在推广中也有很大收获:1993年参加(第五完成人)完成的“养蜂科学技术推广”项目,获吉林省政府科教兴农竞赛一等奖;1994年参加(第三完成人)完成的“良种蜜蜂及其配套技术”推广项目,获吉林省政府科教兴农竞赛二等奖;1995年参加(第二完成人)完成的“高产蜂种推广”项目,获吉林省政府科教兴农竞赛一等奖;1996年主持完成的“抗白垩病良种蜜蜂推广”项目,获吉林省政府科教兴农竞赛二等奖;1997年参加(第二完成人)完成的“养蜂增产综合技术推广”项目,获吉林省政府科教兴农竞赛二等奖;1997年参加(第三完成人)完成的“千群蜜蜂乡优质蜂产品基地及科技示范小康乡的建设”科技成果,获吉林省农业丰收计划二等奖;1999年参加(第三完成人)完成的“蜜蜂良种良法科学饲养技术推广”项目,获吉林省政府科教兴农竞赛三等奖;参加完成(第三参加人)的“高效养蜂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2010年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高产蜜蜂良种养殖技术示范推广”成果,2010年获得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

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在农业科技推广更是如此。搞农业技术推广不允许失败,我们推广的用户是一家一户的农民,在目前农民还不很富裕的时候,他们经受不起失败带来的损失。农民是喜欢新知识、新技术的。但是,他们对新技术不摸底,有顾虑,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之初农民往往对此是敬而远之,很难开展工作。再者,目前科研单位推广费很少或者没有推广费,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改变研发与推广脱节需要政策和制度保障

研究人员、推广人员、农民共同组成,鉴定或验收在田间地头现场进行,这样才能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应用到大地上;把成果体现在创富中。

目前,多数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是重科研、轻推广。原因很简单,上面给科研经费多,推广经费少,甚至没有推广经费,并且推广又是比较辛苦的差事。这就需要出台研究与推广并重或者研究必须与推广相结合的政策,建立成果实际应用现场评价制度,这样才能减少或避免研究成果停滞在卷柜里,科研与推广、应用脱节的现象。

稳定农业科技人员队伍方面需要政策和制度保障。农业科研、推广是公益性的事业,公益性的事业经费必须有保障。目前有些农业科研院所的经费是靠经营创收来解决,有一些科技人员被迫从事非公益性的活动。这样势必会给国家造成财力、物力、人才方面的浪费。也是农业科技人员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农业大国,农业科技人员是不可或缺的第一生产力。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对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稳定的资金支持,说明国家已经重视对农业科技人员在政策和制度方面的保障,但是,在这方面覆盖面再大一些,对基层农技推广的支持再多一些。

“顶天立地”就是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目前在我国农业方面的研发、推广、使用基本是脱节的,有些“顶天”的成果被锁在卷柜里,有些科研项目是为研究而研究,就项目而项目,把成果实际是否能够用得上放到后面再考虑。产、学、研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是形式,这种现象与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有关,既大农业,小农户生产。而国外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大农场,农场需要什么,科技人员就解决问题。大农业、小农户、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了我们的农业科研很多思维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项目是上面定的,上面有上面的考虑。研发、推广、使用是三个不同部门或单位的事,各单位都在为本单位的生存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目前农业立项、鉴定、验收仍然是技术经济指标完成的如何?而不是产业应用的好坏、解决农业生产的多大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大农业必须走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道路;农业生产要解决的问题,由农民向政府提出,政府出资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科研团队进行科技攻关,科研团队必须由

农业科技来源于农业生产实际,来源于制约或阻碍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农业科技是为农业生产实际解决这些问题。农业科技人员只有把科技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达到国际农业科技前沿高峰,“立地”就是在农业科技产业化、农业生产应用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农业科技工作者只有把农业科技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更好的承担起发展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历史重任;才能更好的致力于攻克农业发展的科学难关和技术瓶颈,才能更好的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才能更好的为提升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国家竞争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科技人员蜂场养蜂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声 明
邢台县蜂群南繁培育工作启动
简 讯
污水源是春季爬蜂的元凶
春季蜜源失收 转地放蜂步履艰难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养蜂女状元
有计划安排蜂场确保稳产稳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