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综述

2013-09-09阎淑英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5期
关键词:综述林业可持续发展

阎淑英

【摘 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文章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我们将可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法律体系,从而达对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综述

进入新世纪以来,林业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日益显示出来,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在资金上,林业都得到了国家较大的倾斜与扶持,林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依然困扰着林业的发展。因此,淡化传统林业经营管理方式,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与方向。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全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们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2.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

(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的林业产业,担负着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双重任务。随着全球范围内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水泵,森林作为主要的可再生资源,其满足人类社会物质需求的作用是绝对不会消失的。人类对森林的社会,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满足人对森林的多种需要和愿望,是林业的根本任务。

(2)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林业生产经营者。起主导作用的是林产品产量的持续产出。而林产品的产出,除了取决于林业生产力水平外,同时还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林业经营者经营的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环境产品,具有经济利益的外部特征,必然造成林业利益难以在市场条件下完全实现。这种情况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必须通过其他途径实现,最可行的方式:一是实行生态补偿,二是国家扶持。

(3)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通过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与已有森林生态系统的合理经营,保障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全球,国家,区域等不同层次上所发挥的环境服务功能的持续性。其中,关键是无退化的使用林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可再生能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不仅是保障林业自身社会经济可持续的基础,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持续发挥林林生态系统在维护全球生命支持系统中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

(4)我国林业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在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境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非常漫长。

3.影响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因素

(1)可采资源面临枯竭。森林资源的总体表现为有林地面积增加,区域森林覆盖率提高,但林分平均郁闭度低,龄组结构不合理,中幼林所占比重大,部分地区中幼林面积占80%以上,森林质量下降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林分平均胸径约14厘米,且以每年0.2厘米速度下降,可采伐的森林资源近于枯竭。

(2)社会负担沉重。长期以来,要有森工企业一直承担着社会职能。在天保工程投入国家和木材产量逐年调减的情况下,有限的资金无法集中投入以森林培育中,沉重的社会负担严重束缚了企业的手脚,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3)产品和服务项目单一。林业产业发展时间短,具有强劲辐射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尚未形成,原有的木材加工企业还处于小,散,低,弱状态,产业链短,初级产品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终端产品偏少,相当一部分产品属原料输出型,林下复合经营有待进一步延伸,规模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4)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平衡准则,要在经济——环境协调中求发展,森林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基础。1)森林能提高大气质量。体现在: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2)森林能提高大气质量。体现在: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3)森林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与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息息相关,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生物在森林中栖息繁衍。4)森林可防止地力衰退。林木的根系能固持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收利用盐分,杜枝落叶可增加有机质,腐殖质,能有效地发送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4.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料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现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3)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全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4)加强基础 、研究和应用琛。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5.结束语

我国森林资源较匮乏,且近年来部分地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大肆破坏森林资源,导致一系列恶劣问题逐日攀升。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世骏.森林的启示.见:中国生态林业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1-83.

[2]丛日春,李吉跃等.试论城市林业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12(2):1.

[3]丛日春等.城市林业的历史及发展方向.内蒙古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98,20(1):52.

[4]蒋有绪.新世纪的城市林业方向—生态风景林.生态学的新纪元.中国生态学学会编,2000:8.

[5]宋水凤.南宁市林业综合开发探讨.广西林业科学,1999,28(3):150.

猜你喜欢

综述林业可持续发展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land produces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