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起因电梯超载导致伤人事故的分析

2013-09-09孟剑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5期
关键词:电梯事故

孟剑

【摘 要】电梯应用越来越多,电梯的超载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检验中要注意检验维保的效果。超载保护是电梯的重要安全部件,无论是检验还是日常维护都应对其加以重视。

【关键词】超载保护;事故;电梯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梯已成为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但电梯在提升公众生产、生活效率与质量的同时,其安全保障工作也成为一项民生工程,其安全状况备受公众与媒体关注。

在这个不断膨胀的“世界第一”电梯市场中,安全应是第一要素。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公布的资料,在近年电梯事故中,违章操作占62.7%,设备缺陷为22.7%,意外为8.0%,非法使用设备为6.6%;在事故伤害人员中,普通乘客为50%,维保人员为13%,安装工人为12%,电梯操作人员为4%,其他保安等未经培训人员为21%。通过比较,设备缺陷及普通乘客伤害所占比例较高,加之在整体电梯事故中因超载发生的事故对人员伤亡很大,损失很重,所以对超载导致的事故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本文统计了数起因电梯超载装置问题引起的事故,并对各起事故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解决方案,以防止超载装置失效和事故预防的目的。

1.事故概况及原因分析

(1)2011年11月23日,某国际大厦发生电梯下滑事件,14人被困电梯近1小时。电梯故障是因为超载所致,因电梯滑落时正好停在1楼,所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原因分析:超载不报警,已故障,但电梯一直正常运行,已多次关人未及时维修。

(2)2011年9月10日凌晨,东莞市某酒店内商务写字楼A1电梯突发事故,电梯厢从19楼直接坠落,停顿1秒后继续下坠,掉到了负一层。此次事故造成12人伤势较重需住院治疗。

原因分析:其首先由于电梯超载保护失效,轿厢超载没有报警致使电梯下行过程中超速运行。但为何当时在7楼稍作停顿后又继续下坠,调查结果显示,是由于超载状况下,下行超速导致电梯限速器电气开关作用,制动器动作至电梯在七楼短暂减速,但轿厢内严重超载,制动器未能刹停,直至下滑到负一楼。

(3)2011年8月10日,广州某酒店大厅左边的电梯,1人从14楼正常下到8楼后进入多人,电梯突然失去控制,从8楼直坠而下。事故造成1人重伤,多人轻伤。

原因分析:超载装置失效,达到超载时未报警,导致超重坠梯。

(4)2008年6月,一观光电梯,8层,额载1000kg,电梯乘载14人,向下运行时发生故障,乘客被困轿厢。

原因分析:电梯乘载14名乘客,超载装置有效但未报警,这是由于该电梯轿厢重新装修,电梯实际乘客量比原额定乘客量小,电梯实际已处于超载运行状况。

(5)2007年2月6日,延安一商厦电梯突然发生故障,25人被困约80分钟,导致其中8人昏倒。

原因分析:出事电梯额定载重量为1000kg, 延安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对出事电梯的检验报告显示,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梯超载保护装置灵敏度不够”,由于电梯超载保护装置灵敏度不够,乘客进入梯厢后电梯未发出超载报警,电梯运行后微动开关工作,电梯遂停止运行,导致乘客被困。

(6)2007年1月,福州某培训中心电梯,6层,额载1000kg13人,电梯一下涌入18人,从6层开始溜梯,安全钳动作,造成困人。

原因分析:超载装置失效,但因瞬间严重超载,抱闸制动力不足以制停住瞬间超载的轿厢,溜车坠梯。

2.电梯超载预防措施

通过对以上多起事故分析来看,电梯超载保护装置作为乘电梯时的首要安全保护措施,它的产品性能将会影响到整个电梯的安全运行状况,在电梯超载装置应用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超载装置的质量问题,一些简易的超载装置,受安装因素影响,使用一段时候后,出现严重误差或损坏,不报警导致超重,须更加重视并严格控制称重装置的质量问题及选型标准。

(2)超载装置已损坏但维保或管理人员不知道,此时电梯无法判断超载,继续运行导致超载事故。超载装置发生故障时应具有给电梯输出故障信号提示功能,不能让电梯继续运行使用,也就是说超载装置应具备断电、断线或故障报警信号输出。

(3)电梯已超载但轿箱内没有报警提示或提示不明显,虽然电梯未关门不能运行,但乘客继续进入轿厢,导致超重,电梯直接下坠。

(4)电梯轿厢装修后未对超载装置进行调整,轿厢本身重量发生变化,直接影响超载装置的称量。

3.电梯超载保护装置的作用

超载保护装置的作用是对电梯轿厢的载重实行自动控制。一般在载重达到电梯额定载重的110%的时候,切断电梯控制线路,使电梯不能启动,实行强制性载重控制。

超载保护装置具有多种形式,但都是利用称重原理,将电梯轿厢的载重量通过称重装置,反应给超载控制电路。称重装置可以设置在轿底、轿顶及机房内。当轿厢内负载超过额定载重量时,能发出警告信号(如超载蜂鸣器发出响声及红光闪亮),并使电梯不能启动运行,常用的称重装置有:

●按设置位置分为:轿底称重式,如图1,绳头板安装(含轿顶称重式,机房称重式),如图2。

●按结构形式分为:机械式,电磁式,传感器式。

目前电梯上大多采用活动轿底称重式,其结构特点:轿厢体与轿底分离,轿壁直接安装在轿底框架上,轿厢活络地板支承在称重上,它能随载重量增减在轿厢体内上下浮动。

不论何种称重装置,只要电梯超载(约110%额定载荷)时,均应发出超载的闪烁灯光信号和断续的铃声,称重装置动作,切断控制电路,与此同时使正在关门的电梯停止关门,成为开启或电梯不关门状态,直到多余乘客(或负载)撤离,减少至ll0%额定载荷以下,轿底回升不在超载,控制电路重新接通,并可重新关门启动,超载装置必须动作可靠。

4.我国现行电梯规则、相关标准中对超载保护装置的规定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规定“电梯应当设置超载保护装置,在轿厢内的载荷超过110%额定载重量(超载量不少于75Kg)时,能够防止电梯正常启动及再(下转第146页)(上接第23页)平层,并且轿内有音响或者发光信号提示,动力驱动的自动门完全打开,手动门保持在未锁状态”。《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A4第l3项轿厢称重装置的维保基本要求为“准确有效”。《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在轿厢超载时,电梯上的一个装置应防止电梯正常启动及再平层。所谓超载是指超过额定载荷的10%,并至少为75kg。在超载情况下:

(1)轿内应有音响和(或)发光信号通知使用人员。

(2)动力驱动自动门应保持在完全打开位置。

(3)手动门应保持在未锁状态。

(4)根据7.7.2.1和7.7.3.1进行的预备操作应全部取消。

5.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5.1电梯管理方面

a.管理应到位,责任应明确,制度应齐全。b.应当委托取得相应电梯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以下简称维保单位)进行维保,并且与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约定维保期限、要求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c.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适时进行演练。d.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电梯安全教育与培训。

5.2维修保养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而言, 电梯出现故障导致事故的几率还是比较低的,唯有电梯溜车导致危险后果的几乎为100%。因此必须通过加强电梯的检查、调整、维保和修理等环节避免溜车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猜你喜欢

电梯事故
学中文
废弃泄漏事故
电梯
电梯,电梯,“飞”起来
Section B
“故事面前”等7则
电梯不吃人
与电梯有关的那些事
被困电梯,我不怕
夏季旅行中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