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视角下海上执法实践教学探讨
2013-09-08王圣江
王圣江
(公安海警学院 船艇指挥系,浙江 宁波 315801)
目前,随着海洋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海洋资源的不断枯竭,引发了一些突出的海上治安问题,海上盗窃、抢劫、走私、偷渡等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严重地破坏了海上的治安环境[1]。针对当前严重的海上犯罪形势,基层边海防部队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海上执法人才以及先进的海上执法器材。现以我院海上执法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就海上执法实践教学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海上执法实践教学来培养、造就未来的高素质海上执法警官,使他们具有掌握案件调查、海上犯罪现场勘查、取证、讯问及刑事科学技术的运用、操作能力[2-3]。
1 服务基层,贴近实战
海上执法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基层边海防部队的办案实践提供有效的技术、智力服务以及高素质的海上执法人力支援。
海上执法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员的刑事科学技术素质和意识,尤其是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基层边海防部队输送合格的海上执法人才。
刑事科学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使学员掌握扎实的刑事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应该注重刑事科学技术的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教学在刑事科学技术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4-6]。海上执法实践教学通过逼近实际的各种刑事科学技术实验的操作训练,一要提高学员的刑事科学技术意识和刑事科学技术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员到达案件现场,能够意识到寻找、发现各种有价值物证的方法,以及采用提取、保存物证的先进技术手段获取有利于破案的线索和物证;二要使学员具备利用基层边海防部队的刑事科学技术器材对案件中的检材和物证进行初步检验、鉴定的能力和手段。只有这样,海上执法实践教学才能为基层边海防部队提供合格的执法人才。
2 注重基础,立足海上
海上执法实践教学同地方警察院校的实践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无论是地方警察院校的实践教学还是海上执法实践教学,无论是打击陆上犯罪还是海上犯罪,所要研究和运用的内容均为刑事科学技术知识。刑事科学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必须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来强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地方警察院校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更为注重的是实践教学。通过逼近实战的实践教学,强化学员的各种刑事科学技术的运用操作能力,来有效打击陆上犯罪活动。侦破海上犯罪同样要求执法人员在犯罪现场发现、提取、固定、保存、检验、鉴定与案件有关的各种物证,如手印、足迹、工具、枪弹等各种痕迹物证,血迹、毛发、油漆、破碎玻璃等微量物证,以及犯罪分子所使用的作案凶器等。因此,海上执法实践教学同样离不开刑事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样需要用实践教学强化学员的刑事科学技术运用操作能力。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海上执法实践教学服务的对象是基层边海防部队,任务是为海上办案输送合格的执法人才;而地方警察院校培养和输送的人才是基层的陆上公安民警。因此,海上执法实践教学必须突出海上执法特色,紧密围绕基层边海防部队办案实践的现实需要,所开设的实践课程应该是基层边海防官兵破案中经常遇见的、具有海上特点以及较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性问题。也就是说,海上执法实践教学不仅要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刑事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手段、方法教给学员,而且还应考虑海上犯罪现场的特点,将刑事技术的基本技术同海上办案相结合,为基层边海防部队提供技术和智力服务。因此,这就要求海上执法实践教学必须同地方警察院校实践教学的侧重点区别开来,利用现代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的实验方法手段,立足海上,以适应基层边海防部队的办案实战需要。
因此,我院海上执法实践教学在注重刑事科学技术基础教学的同时,还结合海上办案的特点,立足海上,挖掘刑事科学技术的新手段、新方法。
3 科技化实践教学
高科技化是人类历史进步的主要体现和基本成果。当今社会,人们的社会生产以及生活受到高科技化的重大影响,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副产品——犯罪,也随之出现了复杂化和高科技化。作为海上犯罪克星的边海防部队,若破案手段滞后于海上犯罪手段,就会影响海上治安环境。因此,海上执法实践教学更要强调高科技化,甚至高科技化水平要走在基层边海防部队的前面,为他们提供现代高科技刑事科学技术破案手段和方法。
海上执法实践教学的高科技化,应体现在:一要及时吸取最新、最先进的现代高科技刑事科学技术的理论、手段和方法,并结合我国海上犯罪的特点、类型以及现状,提出、构建具有海上执法特色的刑事科学技术基本理论,并优化实验课程、项目,为基层边海防部队提供可操作性强、实验效果较为显著的刑事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并将其传授给学员;二要在充分考虑经济成本和各种效益的基础上,大胆引进和采用适合海上执法的各种高科技刑事科学技术仪器、药品、试剂等[7-10],真正实现海上执法实践教学的科技化。例如我院海上执法实验室新进了以下几种设备:
(1)水下摄像取证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由摄像头、彩色液晶监视器、重力棒等组成。经过400Pa高压测试,可深入水下50m,清晰可视距离达到5m左右,特别适用于在水底发现、打捞各类物证、作案凶器等。
图1 SXⅡ水下摄像取证系统
(2)多功能金属探测器,如图2所示。该设备是美国原装进口高效水下金属探测器,依靠全自动电路来调节地平衡和报警声音,在海滩、水中、潜水等任何湿度大的环境中均可以使用,寻找金属目标物。
图2 多功能金属探测器
(3)S660H红外热成像船载视频监控取证系统,如图3所示。该系统采用光电跟踪与取证一体化设备,可布置在海警舰艇的桅杆下部平台上,白天通过高性能彩色电视系统,在夜间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和高灵敏的CCD电视系统,对海上和空中目标等进行监视、跟踪、记录和取证。该系统能有效地应对海上的恶劣环境,能够实时显示观察方位的角度信息,便于准确、快速定位目标所在位置。
图3 S660H红外热成像船载视频监控取证系统
4 树立实验安全、节约意识
海上执法实践教学在许多方面都能牵涉到人身安全健康以及环境保护问题,师生要树立实验安全意识:
第一,海上执法刑事技术实践教学中包含船舶犯罪现场勘查取证的内容,因此,在模拟船舶现场勘查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时,一定要按照规定和程序进行现场教学,保护好学员的人身安全及室内设备安全。
第二,海上执法刑事科学技术实践教学所使用的试剂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和毒性。对于挥发性的试剂,实验过程中,学员必须要在指导教员的指挥下戴好口罩、手套,并在通风橱或通风效果较好的环境内进行实验操作,例如:选用“502”胶、茚三酮、DFO等试剂显现汗潜手印时,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实验,最好在专用的“502”胶熏显柜、茚三酮—DFO熏显柜内进行熏显,熏显完毕,做好柜内尾气的处理工作[11];对于毒性较大的试剂,要跟随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引进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代替旧试剂,如潜血痕迹的显现实验中,过去经常用的联苯胺试剂,毒性很大,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致癌作用,因此,可用二甲基或四甲基联苯胺试剂代替,以保证人身安全。
第三,要注意对试剂残液进行回收和集中处理,以免污染环境。由于海上执法实践教学指导教员不足,一个区队的学员同时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难免会有学员违规操作,随意乱倒试剂以及有毒的实验检材,个别甚至会出现私自带走实验用品等。针对此种现象,必须要求学员在实验过程中增强环保观念,制定相关的实验规定,对于实验残液,要根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毒性高低进行回收或分类集中处理,以保护实验环境的安全[12]。
海上执法实践教学是一个高投入、高消耗的专业,无论是所用的实验仪器还是实验试剂、检材都价值不菲,因此,这就要求开展实践教学要杜绝浪费、厉行节约,要做到:
一要珍惜、爱护实验仪器。刑事科学技术实验仪器价格较为昂贵,一台仪器动辄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如柱面痕迹自动展开比对仪价值10万元、水下摄像取证系统价值1.5万元等,因此,实验指导教员对实验仪器要做到专人专管,并根据每台仪器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操作程序,使学员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实验,并对学员的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杜绝个别学员在实验中违规、损坏实验仪器的不良行为,平时还要根据每台仪器的性能,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保持实验仪器的良好状态和延长其使用寿命[13]。
二要珍惜实验试剂及检材。刑事科学技术实验中所用的试剂价值很高,仅就显现手印的茚三酮试剂,每瓶就数十元,高的甚至数百元,因此,对于可循环进行实验的试剂,一定要注意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杜绝浪费;同时对于实验所用的玻璃、报纸、打印纸、瓷砖等检材,完全可以在平时进行收集。亲自制作实验样本满足实验需要,不但省去购买检材的费用,还可以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和节约意识。
(References)
[1]张保平.海上犯罪研究 [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光斗.重视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6,3(1):1-2.
[3]张辉.关于我院开设治安学专业的几点思考[J].公安海警学院学报,2011(1):28.
[4]吕导中.刑事科学技术[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9.
[5]刘文.刑事科学技术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6]李永辉.刍议如何发挥刑事科学技术的最大作用[G]//现代证据科学与实践.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97.
[7]李宝字.海上犯罪的特点及侦查研究[J].公安海警学院学报,2011(3):62.
[8]姜丽伟.教学实验设备使用与管理的优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0):206-208.
[9]王珣.关于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提高实验室使用率的思考:以新建本科高校为例[J].新西部,2012(11):114-116.
[10]陈宁宁.高校工科实验室的开放与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4):110-112.
[11]吕晓森.痕迹检验学实验教程 [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9.
[12]张光红.关于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66-68.
[13]潘蕾.关于实验室内涵建设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8(3):35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