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在岘港
2013-09-07卓勇良
卓勇良
卓勇良,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文化影响的关键是国势。人们通常乐于接受具有强烈新技术、新思想和新力量内涵的文化符号和形式,而处弱势的国家,则以被影响居多
坦率地说,在岘港感觉不到太多的异国风情。我在岘港看到的越南人,大概有六成左右的脸型具有比较明显的广西人的特征,也有相当部分与浙江人差别不大。脸型不仅仅是各地居民的生物学特征,也是重要的文化特征,脸型差异较小,通常也意味着文化差异较小。
按照一些西方人类学家的说法,人类6万多年前走出非洲后,从两个方向进入中国。一个方向是经中亚和西伯利亚,从新疆、内蒙进入中国,可以称之为北方中国人;另一个方向是经东南亚,从两广进入中国,可以称之为南方中国人。浙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越是往南的遗址,年代越早。河姆渡早于良渚,更南边的浦江上山文化,是浙江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当代浙江人的祖先主要是中原地区移民。越南则与广西非常密切,那边主要是南方中国人。而在历史上,北方中国人也曾较多进入越南。两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化高度融合。
从所住酒店向西不到5公里,就是著名的会安古城,是一个中国文化集聚地。会安城有五个区,按照中国不同地区种族划分,有福建帮、广东帮、潮州帮、海南帮和客家帮,建有福建会馆、广肇会馆、潮州会馆、琼府会馆和作为五帮会馆的中华会馆。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会安古城作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在会安古城喝咖啡的那家店,是一座中国传统风格建筑。前厅赫然入目的是用汉字草体写的楹联,横梁悬有木匾,上书粗壮的“生軒”两字。前厅与后厅分隔处的横梁上悬有一块更大的木匾,上书“黎家祠”三字。越南传统建筑多半有汉字,中国文化似水银泻地,渗透于越南的角角落落。长期的历史进程,锤炼形成了中国周边的汉字文化圈。
这座会安古城与我幼年时代生活过的宁波庄桥镇有点相似,只是规模大好几倍。50多年前,我居住在庄桥镇外的一个小村庄,村前有一条小河。那天在会安古城,穿过“黎家祠”咖啡馆,一条同样的小河映现眼前。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水、清绿的草丛,河两边低矮的建筑,都让我有似曾相识之感,只是此景此情在宁波早已不见踪影。
落日透过厚厚云层形成漂亮的光柱,周围弥漫着轻淡美丽的色彩。河边有一长排矮几,中西方游客坐在小凳上,或喝茶观景,或饮酒聊天。河埠头旁靠着三五条我幼时在庄桥常见的农船,越南船工有礼貌地向我们兜揽生意。身边不时有不同肤色、不同脸型的游客擦肩而过。除夕傍晚,我和太太、女儿,惬意地享受着北纬十五度的宜人气候,徜徉于会安古城小桥流水之间。
我们一家是在农历十二月廿七日去岘港的。出机场后在大巴上,导游就说,越南人也过中国年,也把这一天叫春节,过法也和中国差不多。除夕夜,他们要聚在一起,等待新年钟声敲响。年初一上午祭扫先人墓地,在春节的其它日子通常会去走亲戚。
我们这个团有点类似自由行,没有购物日程。在大巴上,大家要求导游安排去超市。导游说,除夕下午就关门了,年初一停止营业,要到年初三才正常营业,其他商店也停业。不过,后来发现,酒店边上的私人小铺子,年初一照样开门,赚钱干劲不输中国人。那种没有购物日程的旅游,其实不一定好,少了一份带当地风土人情回家的机会。
中国是一个大国,不可避免地对周边国家文化发展有较大影响。不过,小国有时也会对其他国家有非常大的影响,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带着一支仅数万人的军队出征,13年间曾打到过靠近中国边境的阿富汗,北非至西亚一带现存有10多座亚历山大城,留下了深刻的文化痕迹。
文化影响的关键是国势。人们通常乐于接受具有强烈新技术、新思想和新力量内涵的文化符号和形式,而处弱势的国家,则以被影响居多。不过,依我愚见,通常没有必要对文化发展的相互影响过度反应,尤其是过分的自豪或自责等,中国文化也是在充分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基础上发展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