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我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思考
2013-09-07王炯辉
王炯辉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北京100010)
在西方矿业大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已经较为成熟,并为矿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风险勘查资本市场,但是在急需增加地质勘查投入尤其是高效率的社会资本投入,以提高资源保障程度,缓解资源瓶颈对经济发展约束的现实下,建立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已变得极为迫切。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进行了一些思考。
1 我国亟待建立风险勘查资本市场
1.1 地质勘查行业的特点
众所周知,地质勘查行业有“三高一长”的特点:高风险、高技术、高收益、长周期[1]。一个勘查项目的勘查过程有点类似于某种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过程。这样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地质勘查行业无法获得风险容忍度低的债务资金认可,也难以获得一般的股权资金青睐,最适合的融资方式是获取风险资金。同时,地质勘查行业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基础性行业,总体资金需求量大,项目数量及持有主体众多,以自发、分散形式谋求风险投资的方式成本高效率低,难以满足行业整体需求。因此,解决地质勘查行业融资问题的最佳方案是建立集中的风险勘查资本市场。
1.2 西方矿业大国地质勘查行业融资经验
西方矿业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地质勘查资金基本来源于企业投资。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型矿业企业逐步退出风险勘查,专注于收购找矿前景好的项目;中小勘查企业成为找矿主力军。据金属经济集团(Metals Economics Group)统计数据,2003~2012年,中小企业勘查投入占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总投入的57%,大型企业占38%,政府及其他占5%[2]。其中,中小企业勘查投入来源主要为风险资本市场融资。目前全球最大的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3],有超过1000家初级勘查公司通过该市场筹集勘查资金[4-5]。可以说,西方矿业发达国家矿业之所以能繁荣发展,成熟、高效的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是其动力源泉。
1.3 我国地质勘查资金来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地质勘查资金来源为单一的政府拨款(包括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拨款)。地质矿产领域实施市场化改革后,社会资金成为地质勘查资金的另一来源,非油气矿产勘查投资中社会资金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态势,但自2005年以来已基本稳定在60%左右,占比继续上升乏力(图1)。社会资金来源占比不能持续上升,究其原因,不是社会资金供应或需求不足,而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资金投融资渠道。当前我国这种政府资金来源占较大比例的情况不符合地质勘查经济规律,影响了地质勘查投资活力与效率的持续提升,如不能尽快改变将对国家实施找矿突破战略提高资源保障程度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图1 非油气矿产勘查投资中社会资金投资情况[6]
基于我国急需增加地质勘查投入,提高找矿效率,以提高资源保障程度的现实需求,结合地质勘查行业的特点并参考国外经验,当前我国亟待建立风险勘查资本市场。
2 建立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基础
2.1 制度体系基础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确保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制度体系包括:勘查企业上市融资管理制度,其中对上市融资标准的要求须充分适应勘查企业特点;上市融资信息披露及持续信息披露制度,特别是勘查成果、资源储量、矿业权评估等信息的披露规范;股权激励制度;上市公司治理规范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行为规范;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和人员执业规范;市场诚信监管制度体系等。
2.2 市场参与主体基础
资本市场由各种不同角色的市场参与主体共同构成,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市场参与主体包括:监管主体——证监会、国土资源部等;自律组织——交易所、相关行业协会;融资主体——勘查企业;投资主体——各种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中介服务主体——券商、地质勘查机构及注册地质师、矿业权评估机构及评估师、律师、会计师等。
2.3 市场诚信体系基础
地质勘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专业性强、信息高度不对称的行业,上市勘查企业及其控股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以及有关中介机构是否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切实维护,关系到投资者对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信心。因此,建立市场诚信体系对相关人员和机构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对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生存和健康发展极为重要。
3 构建我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几点设想
3.1 建立试验交易平台开展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试点
基于资本市场体系的复杂性及风险勘查行业自身的高风险性,借鉴我国以往重要改革事项采取“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先局部后全局”的基本思路和成功经验,构建我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也宜采取先建立试验交易平台开展试点,试点成功后再全面推广的工作思路。
当前构建我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难点在于我国当前体制、环境部分与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要求不相适应。具体来说,一是注册地质师制度尚未建立,地质勘查设计、地质勘查报告、储量核实报告等的编写资质管理上,重单位轻个人,相关从业责任难以真正落实,从业质量自然难以保证;二是作为地质找矿主力军的国有地勘单位大部分还没有完成改制,储量评审机构绝大部分是事业性质单位,缺失可自主经营、自担责任的市场主体身份;三是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诚信环境整体较差。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全面建设风险勘查资本市场不仅不具备基础条件,而且建成后将面临市场失控的严重风险。因此,在目前的现实条件下,也只适合先行建立试验交易平台在局部范围开展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试点。
为了使试点工作能顺利推进并取得更大的成果,试验交易平台的试点工作应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进行,并且试点工作要与建立注册地质师制度相结合,要与国有地勘单位改制工作相结合,要与地质找矿突破战略相结合,要与地质找矿“走出去”战略相结合。力争通过一定时间的试点工作,建立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制度体系并检验其合理性、有效性,建立注册地质师制度,培育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各方参与主体,探索建立长效的投、融资各方利益协调共享机制、市场风险防范机制和市场诚信体系,最终建立起适合我国的风险勘查资本市场。
3.2 开展注册地质师试点
独立地质师(资格人)制度是西方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基石之一。在我国,矿业权评估师制度由于没有历史包袱,在矿业权市场化改革后很快就建立起来。但是注册地质师制度由于受历史形成的既定体系框架影响,涉及格局变动面广,在呼吁筹备多年后仍然没有建立起来。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建立离不开注册地质师制度,因此,可以依托试验交易平台先在局部范围内开展注册地质师试点工作,以推动尽快建立注册地质师制度。
注册地质师试点工作方案应在国土资源部指导下由行业协会与试验交易平台共同制定。试点阶段的注册地质师可由行业协会会同试验交易平台共同评议推荐,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认可,总人数控制在一定数量以内。注册地质师评议对象应从事同一种地质专业技术工作较长年限(如10年以上),并具备地质类专业高级以上职称。在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试验交易平台范围内,有关地质储量报告及勘查设计文件须经由注册地质师签署。行业协会、试验交易平台共同对试点注册地质师的执业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并定期向国土资源部报告注册地质师试点工作情况,试点结束后向国土资源部提交总结报告。
3.3 建立国内外勘查技术标准转换体系
由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对矿产资源需求巨大,国内不同矿种的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大,大部分矿种需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保障国民经济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另外,我国目前拥有数十万之众的地质勘查从业人员,占据全球地质勘查从业人员的半壁江山,庞大的地质勘查队伍有向海外拓展市场的内在需求。再次,改革开放以来积聚的巨大社会资本也在积极寻求出海投资渠道及项目。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意味我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将面对大量的国外标准地质报告,而当前我国地质勘查成果及资源储量规范尚未实现与国外标准的完全对接,国外不同国家的勘查成果及资源储量规范也存在差异。因此,建立起国内外地质勘查技术标准转换体系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相同标准在交易平台披露国内外的勘查项目信息。
关于技术标准转换规范。可在国土资源部指导下,由试验交易平台联合行业协会制定技术标准转换规范,主要是解决国外标准转换为国内标准的问题。重点是对勘查工作质量分析评价、勘查阶段界定、勘查成果界定、资源储量归类编码、转换后的技术成果格式等进行规范。
关于技术标准转换机构。技术成果转换机构应为自主经营和自担责任的企业法人主体,有关从业资格条件、义务、责任等可由试验交易平台联合行业协会,在国土资源部指导下制定。
国外标准的技术成果按要求转换后,可在试验交易平台进行披露,可以作为矿业权评估的依据。
3.4 建设市场诚信体系
诚信是资本市场的基石,对于高度专业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来说,诚信尤为重要。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设中需要把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防止出现虚假信息披露、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的事件出现。
市场诚信体系包括诚信制度、诚信记录、失信惩戒、信用服务等方面。具体来说,一是要建立起市场诚信制度基础,包括制定上市融资监管制度,勘查成果、资源储量、矿业权评估等信息披露规范,企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行为规范,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和人员执业规范,投资者行为规范等;二是建立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并制定专门的市场诚信监管制度,对记入诚信档案的诚信信息的界定、采集与管理,诚信信息的公开、查询,诚信约束、激励与引导等进行规范;三是严厉惩戒处罚市场违法失信行为,使市场违法失信主体付出必要的经济成本和代价;四是做好诚信信息查询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监督作用。
3.5 充分利用股票期权等金融工具
矿产资源的隐蔽性及不确定性因素多,地质风险很难预测,地质勘查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因此,地质勘查过程中,管理层与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极为重要。充分发挥主管能动性,及时进行动态评估决策,才能实现勘查投入与找矿成功率的最佳平衡,才能实现勘查投资的高额增值,从而给投资者最好的回报;反之,则会大大降低找矿效率,勘查投资打水漂的概率大增。因此,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试验平台需要为勘查企业提供可紧密融合企业管理层、技术人员与投资者利益的机制。
由于勘查企业一般没有稳定的利润来源,难以实行传统的激励办法,向企业管理层与技术人员授予一定数量的股票期权是可行且有效的办法。管理层与技术人员努力高效工作,实现找矿突破,公司股价将大幅上涨,投资者获得丰厚回报,管理层与技术人员通过以既定价格行使股票期权,可以一起分享股价上涨的收益,而企业无需另行支付资金。充分利用股票期权等金融工具,将管理层、技术人员与投资者的利益紧密捆绑在一起,可以为提高勘查投资效率、繁荣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起到润滑剂和催化剂的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当前我国已亟待建立风险勘查资本市场。鉴于资本市场体系的复杂性、风险勘查行业自身的高风险性,以及我国当前部分体制、环境与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现实情况,宜先行建立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试验交易平台在局部范围积极稳妥开展试点工作。以试验交易平台为载体,按照国际化的规范标准,建立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制度体系,培育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参与主体。重点通过试点注册地质师制度,建立国内外勘查技术标准转换体系,建设市场诚信体系,探索建立长效的投、融资各方利益协调共享机制等,并与国有地勘单位改制工作相结合,与地质找矿突破战略相结合,与地质找矿“走出去”战略相结合,最终促成建立国际化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勘查资本市场。
试点工作将涉及矿业、金融等领域的重大改革创新,既非常紧迫,又十分复杂,市场化运作是基本原则,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参与和大力支持更是必不可少。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尽快支持建立市场化的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试验交易平台开展试点工作。建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地方政府,证券、外汇等监管部门之间密切合作,为试点工作提供悉心指导和充足的政策空间支持。建议财政、税务部门为试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支持。建议相关行业协会积极为试验交易平台与政府部门之间提供沟通协调支持,并为试点工作提供强大的专业支持。
笔者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地质勘查业将融入全球市场并形成全球影响力,而完成这一历程有两个标志,一是中国成为全球地质勘查技术中心,二是中国成为全球风险勘查资本中心。
[1]干飞.发展我国矿产勘查资本市场[J].资源与产业,2010,12(1):120-126.
[2]王海平,高兵.国外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对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启示[J].中国矿业,2013,22(5):21-23.
[3]耿卫红,陈从喜,王正立,等.全球矿业融资六大交易所概况及其对我国建立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启示[J].国土资源情报,2013,5:45-50.
[4]2013年6月多伦多股票交易所风险板块上市公司统计表[EB/OL]http:∥www.tmx.com/en/pdf/mig/TSX_TSXV_Issuers.xls.
[5]赵亮,唐金荣,肖荣阁.国外矿产勘查资本市场发展现状与经验借鉴[J].煤炭经济研究,2010,30(6):32-34.
[6]国土资源部.2012中国矿产资源报告[R].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