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像与不像

2013-09-07崔益军

上海采风月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委员长开国大典领袖

文/王 海 摄/崔益军

自古月演过主席之后,所有银幕上、银屏上扮演主席的演员们,都给我一种山寨无比的感觉,即便是唐国强也不例外。那些梳着大背头、明显割了双眼皮的家伙,拙劣地操着主席的家乡话,一身绝不合体的军服下,强烈地透着一股不自信:他们首先都没有说服自己就是“主席”,如何能说服我们?

当然,古月也是山寨。只不过,他更符合我们对于那个原型的想象。今天,我们判断银幕上出现的又一个“主席”像不像,其实不是和真正的原型相比,而是和古月比。这个人如果距离古月都差好几条横马路,我们怎么会陪他入戏呢。

照片上的领袖群像,摄于22年前。仅从领袖形象的塑造上,《开国大典》是迄今为止最靠谱的一部电影。古月的毛泽东,孙飞虎的蒋介石,黄凯的周恩来,均是特型演员中不可多得的异数——至少在观影的大多数时间里,他们让我们相信他们就是那几个人。照片摄于本市新华医院的大院内,古月魁梧的身躯占据了照片横向的五分之三,另五分之二留给了略显纤弱的“蒋委员长”。从表情看,古月已经完全沉浸在主席的气场里,而“委员长”明显有些气短,仿佛在讪讪地解释着什么。

两位背后的一些“领袖们”,在那一瞬间的行状也颇有趣味:“陈毅”亲昵地搭着“刘少奇”的肩膀,两人的表情有点严肃,不知在说些什么。“陈老总”腰间系的皮带大约是舶来品,上边粗大的几个英文字母清晰可见:MIKE。我用PHOTOSHOP放大照片仔细再看了一遍,的确是MIKE,不是NIKE。这两位的斜后方,两名我说不上角色是何人的男子面对面,其中一位在仔细端详另一位的领带。他们的身后,“周总理”沉静而带一点点忧郁地看着这一切,那著名的剑眉微微上扬。表情、气质,和我想象中的基本一致,只是比真实人物脸颊稍稍胖一点。

我很好奇,22年前这次饶有趣味的观众与“领袖”的见面,为何会选在一所医院里。据拍摄者老崔回忆,那是1989年9月,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国庆献礼片《开国大典》在全国上映,影片中的主创人员来到上海举行首映活动。不知为何,首映活动过程中安排了这档慰问医患的插曲。这给了老崔良机——当演员们来到新华医院时,整个医院都沸腾了,操场上、病房的窗口边、阳台上都挤满了病人和医护人员。“毛主席来了!”“周总理来了!”“毛主席万岁!”很多病人和医护人员都叫了起来。这时,演员们的情绪也都比较兴奋。当“领袖”们从大楼台阶走下时,只见走在最前面的古月与孙飞虎连连握手,谈笑风生。孙飞虎风趣地对古月说:“你到哪里都受欢迎,而我就不一样了。”古月也笑着说:“没办法,人心所向啊!”这时其他“领导人”也跟随走下台阶,整个场面气氛和谐,自然。老崔不失时机按下了快门。“革命领袖”与“人民公敌”窃窃私语,携手穿越,这是多么激动人心而又奇幻的场景啊。

古月几年前因病去世。而作为阿拉上海人的孙飞虎,已经很多年没有在银幕上以“委员长”的形象出现。我们最近一次在银幕上看到的“委员长”扮演者是张国立。张的其他银幕形象太为人熟悉,这让我们在观影时,无论如何说服不了自己:这就是“委座”。游离的形象,加上世间已无古月,安排唐国强和张国立站一块儿,历史感没有,纠结感很多。看得出演员很努力,造型化妆也很精心,但像古月和孙飞虎那种淡淡的、看似不费力却很到位的感觉,却再也找不到了。

中国和领袖有关的电影,从未在故事上抓住观众的心。所以坐在下边看戏的人,只能把“像与不像”作为一个标准。从这个意义上,古月和孙飞虎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特型演员中,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两位。哪一天,说故事的能吸引到我了,具体谁扮演谁像不像谁,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到那一天,也许“领袖”们集体出现在我们中间时,再也难以找到22年前那种HIGH到极点的感觉了。也许,那一天,早已不兴这种COSPLAY了。

《开国大典》剧照

猜你喜欢

委员长开国大典领袖
开国大典(组诗)
作战时间横跨开国大典的是哪一次战役?
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袖林伟民
THE JAZZ AGE
用忠诚和担当警卫中共中央——中央警备团与开国大典
陈漫远参加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前夕
为“单霁翔式汇报”叫好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金正恩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