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文集中度评价的研究
2013-09-06李东升
陈 实,李东升
(北京师范大学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建在大学和科研院所,代表国内一流研究水平的国家级实验室,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基地的典型代表,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3个地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以下简称为室1、室2和室3),分析了实验室的SCI论文学科分布情况和分区情况,说明优秀实验室不仅有稳定的产出,而且论文的集中性强,影响因子高,反映出优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普通实验室间的重要差别。此外,借助于成果分析,也能说明对于相对成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大的规模和人员梯队构成更为合理和有效。本文采用的数据都是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不含依托单位)正式发表的SCI(SCIE)论文,使用的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2010年的《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不同年份采用的同一分区表,因此影响因子会有些许偏差),个别没有分区或没有影响因子的SCIE论文没有采用。
1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与成果引证概况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的第一个从事实验室研究的基地建设计划[1],自1984年至2011年底,我国已建成25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化学、地球科学、数理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工程、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等8个主要的学科,对快速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的增多和研究水平的提高,许多优秀的实验室各自特色鲜明,难分伯仲。例如,以往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中要求优秀率达到15%,但是在2004—2008年的第四轮评估周期,优秀率已高于20%,2010年地学领域评估的优秀率更是达到27%[2],2011年,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优秀率也达到了23%[3]。即便是优秀实验室和良好实验室之间的本质性区别也不明显,评估分数可能只相差1~2分。
2008年推出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4]后,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更加重视论文质量,原则上与5个代表性成果密切相关的最多不超过75篇论文(每个代表性成果最多有15篇成果引证)成为评判实验室学术水平的主要依据。
自2008年科技部开始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加之为了鼓励百花齐放、突出效益,科技部原则上不再明确限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员数量。一些实验室为了报成果、增加论文数量,单纯地依靠增加实验室人员规模或者将各种相关学科都笼络到一个实验室之中,造成了成果“丰硕”的假象,但实际上人均论文数量或者成果的专一性、集中性都不够好。单纯依靠专家的现场考证、比较和判断,对于客观评估实验室确有难度。尤其是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代表了国内学术研究的前沿,集中了国内最优秀的学者和专家,但是依照评估规则,参评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了避嫌,不能派本室学者参加该领域的评估工作,造成实际评估中一线的、优秀的本学科领域专家不够。因此,增加一些定量指标对实验室进行综合评判,无疑有利于专家进行现场比较,合理评分。郑英姿[5]、姜涵[6]等对于这方面也有类似的分析。
此外,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虽然已近30年,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好,更多的是依靠各个实验室的建设实践,对于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也非常有必要从优秀实验室管理中取得经验,尽快成长。
2 论文的学科和分区分析
取2010、2011年室1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SCI论文进行分析,得到图1。
图1 室1的SCI论文学科分布与分区情况
从图1可以看到:该实验室是以地学为主体学科,60%~70%的SCI论文属于地学学科,环境学科论文有所增长,其他学科中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当今的科学研究工作需要其他学科的辅助、交叉、互融,需要工程技术等学科的支持。图1还显示,该实验室的论文影响因子非常高,以2区和3区论文为主(占论文总数的70%),且2区论文增势明显。TOP级论文能达到30%,说明实验室在有意识地提高论文水平。虽然室1每年论文数量只有50篇左右,但少而精,不鼓励发表低端文章。
室2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SCI论文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室2的SCI论文学科分布与分区情况
室2的情况与室1的情况明显不同,其优势学科为工程技术,是一个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实验室,地学是其另一主要学科,两者处于此消彼涨的状态。在其他学科中,物理学作为辅助学科不可或缺,这也与实验室的性质相吻合。因为该实验室以应用研究为主,其论文的影响因子偏低,3区和4区的论文近90%。因为工程技术(包括遥感科学)没有1区期刊,所以该实验室没有1区论文,一年中只有1~2篇Top级论文。
室3取的是两个评估年度中2~3年的论文总数,目的是增加样本数量,提高数据分析的可靠性。从学科看,环境科学、地学是该实验室成果比较集中的2个学科,发表SCI论文约占54%(见图3)。所反映出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图3 室3的SCI论文学科分布与分区情况
(1)地学成果不突出,作为优势学科的地位也不明显;
(2)所发表的SCI论文中,环境科学约占30%,农林科学和工程技术在2个评估周期中此消彼涨,最多均接近20%,而且以生物学为主体的其他学科(包括综合类)也达到了近20%,反映该实验室的学科方向不十分明确,也不够稳定,论文的集中度不高。
从论文分区情况看,该实验室以低端论文为主,3区、4区的SCI论文约占65%。在新的评估年度中,虽然2区、3区论文有所增加,4区论文有所减少,但是1区论文下降近8个百分点,致使TOP级论文降低了14%。造成这种情况可能有2种原因:一是高水平论文减少了,二是低水平论文增多了。对于后一种情况,很显然不能单纯地看论文的数量。
3 国家重点实验室规模分析
以上SCI论文的学科和分区情况涉及到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很多新建实验室一直思考的问题,就是实验室的规模以多大为宜。目前,科技部在实验室的建设规模上没有特别明确的要求,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7]中也没有规定。从198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建设起,就提倡“开放、流动、联合、竞争”,因此实验室的规模可大可小,鼓励开放和流动。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更加强调科研成果的质量,而不再简单地计算数量。目前,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有259个,竞争也很激烈,实验室必须保持一定的规模,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才能保证科研成果的持续性、系统性和集成性,才能应对激烈的竞争。
室1的固定成员并不多,大约只有26人(其中有25%的新生力量)。6年内,固定成员发表了165篇SCI论文,占实验室SCI论文总数的75%,其中的核心成员(年均发表论文超过1篇)有12人,人均每年发表SCI论文1.8篇,占固定人员发表论文总数的79%、占实验室SCI论文总数的59%。这些数据直接反映了室1这个以基础研究见长的实验室,因为有这样一批核心成员,有着长期稳定的科研方向,其论文不仅影响因子高,而且集中度好。此外,实验室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和流动性,大约有25%的SCI论文是由学生或开放课题承担者等非固定人员发表的,平均每年发表8~15篇的第一作者单位论文。
室2的固定人员达到46人(忽略6年间退出的成员),其中94%的成果都由固定人员产出,只有6%的成果由非固定人员提供。但是6年间只发表1篇SCI论文的人员占35%,发表2~5篇的占41%,发表6篇以上(含6篇)只占24%。与“室1”类似,有大约11人为实验室的核心成员,发表SCI论文占固定人员论文数的61%、占全实验室的57%。在论文影响因子分析中发现,室2的SCI论文影响因子并不高。从学科类别上分析,该实验室以应用研究见长,事实是“室2”差不多每年还会发表90篇左右的EI论文,且论文作者也以固定成员为主,说明该实验室确实与“室1”有不同的特点和研究方向,考评时不能单纯地只看基础研究成果,要综合考虑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情况。
室3在上个评估年度不到3年时间中发表了72篇第一作者单位的SCI论文,固定人员约为31人,人均发表论文1篇;在本评估年度,第一作者单位SCI论文总量增加到115篇,但新成员也增加了近一倍,大约有一半的论文由新成员发表,其中不包括学生和开放课题贡献的SCI论文。无论是新成员还是老成员,其论文产出年均不足1篇。从TOP级论文的学科领域分布看,2个评估年度都是以地学为主。需要注意的是,在2个评估年度中,室3发表TOP论文的作者几乎完全不同,说明这些作者的工作延续性有待考量,也说明实验室没有特别优势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工作还比较分散,随机性较大。
4 结论
按工作性质划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实验室和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不同类别和性质的实验室不能采用同一种评价方式。尤其是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实验室,还要辅助考虑其应用成果情况以及社会服务、成果转化情况。但是,不论何种类型和性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要保持一定的成果产出和较高的研究水平,并不需要太大的规模,其核心成员大约只需10人左右,但是这些核心成员把握了实验室主要的研究方向,不仅成果相对集中,数量也有保障(贡献了60%的成果)。这样一支核心队伍的建设应该是实验室队伍建设的重心。
实验室核心队伍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实验室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行合理选择和长期培养。“室1”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它作为一个有20多年建设历史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保持着“优秀”的称号,而且科研成果质量越来越高。
除了保证核心团队外,实验室也需要新生力量才能长期成长。在优秀实验室中,这些新生力量是经过一定筛选的。此外,一定要发挥学生、尤其与国外研究机构联合培养的学生的作用以及通过开放课题开展合作研究的作用,这一点室1也做得比较好,大约总能保持25%左右的论文是非固定人员发表的。联合培养学生也许目前不是以实验室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论文,但是他们回国后会成为实验室的新生力量,也能快速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
在这一方面,室2和室3做得显然不够,SCI论文基本是依靠固定成员完成的,室3只有17%的成果是由学生和开放课题提供的,室2则更低。因此,如果固定成员的人均产出不高,就只能增加实验室规模,必然造成研究方向分散、高水平论文少、学术带头人不突出且不稳定的状况。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需要在这些问题中理清思路,学习优秀实验室的经验,逐步改进。首先,要明确实验室的定位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基础研究,强项在哪里;其次,在科学目标下建立和稳定一支核心研究队伍,及早开始引进和培养,在此基础上注重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研究水平的提升。
在当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合理地采用论文集中度评价,可以帮助专家和管理人员认识实验室的性质,了解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评判成果的集中度和系统性,并间接地评价人员的产出效率和成果的学术水平。论文集中度评价是一个比较客观的参考指标,同时各实验室也可以通过论文的集中度评价,更清晰地认识到与优秀实验室间的差距和问题所在,从而更加明确实验室短期和长期的努力方向。
(References)
[1]陈实.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演变与创新[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2]科学技术部.关于发布2010年数理和地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EB/OL].(2010-10-13).http://www.most.gov.cn/tztg/201010/t20101013_82606.htm.
[3]国家科技部.关于发布2011年生物科学领域和医学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国科发基〔2011〕274号)[EB/OL].(2011-07-19).http://www.most.gov.cn/tztg/201107/t20110719_88350.htm.
[4]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EB/OL].(2008-12-31).[2012-08-08].http://www.most.gov.cn/fggw/zfwj/zfwj2008/200901/P020090104361129685545.pdf
[5]郑英姿.论文产出分析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的应用:以三个物理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产出分析为例[J].北京:科学学研究,2011,29(11):1638-1642.
[6]姜涵.国家重点实验室H指数与H指数的人员贡献Q率[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9):188-190.
[7]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EB/OL].(2008 -09-11).http://www.most.gov.cn/fggw/zfwj/zfwj2008/200810/t20081017_64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