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2013-09-06徐若梅栾敬东
徐若梅,栾敬东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230036)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农业本科院校共有28所,其中由各省、市、自治区教育部门主管的地方高等农业院校25所。[1]从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历程看,地方高等农业院校成立之初大多是以农为主的单科性院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几次较大规模学科专业调整后,特别是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发展下,各高等农业院校以具有一定优势的传统农科专业为生长点,积极发展近农与非农专业,力图从以前学科单一的专业院校向多科性和综合性大学转变,以提高学校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办学成本较低,自然成为各院校拓展学科、专业的首选。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从数量扩张转向内涵质量提高的发展阶段后,高校之间争夺优质生源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如何提高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
二、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教育部在1998年下发的 《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将 “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2]从内容看,人才培养模式包含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两方面内容。“培养什么人”,即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培养人”,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采取的措施,体现为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手段、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四个方面。[3]人才培养内容主要体现为课程,除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包括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与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人才培养手段是指培养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人才培养制度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主要包括专业设置制度、修业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类;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则是指高等院校对人才培养中包括从人口、过程到出口的各个环节所采取的评估措施,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此相对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应包含这几方面内容的改革。由此,可以判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个关系学校各单位、各部门的改革,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与通力合作。对此,曾冬梅,黄国勋称之为广义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基于此,本文因篇幅的关系,仅从学院层面,分析经济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手段等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出改革的思路。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宽泛,特色不鲜明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 “灵魂”,规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影响人才培养过程的方方面面。当前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都定位在 “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经济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等,从事经济分析、规划、预测,以及市场营销、投资理财、教学培训等方面的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显然,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宽泛,与综合类、财经类高校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 “趋同”。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特色,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表1为笔者所在学校经济学专业学生近年就业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工商企业和政府部门,进一步地从对学生就业的第一份具体工作的调查得知市场营销、文秘、对外贸易、金融等大经济类或管理类部门和岗位是他们主要的就业流向。为此,经济学专业经常被企业看成是没有专业的 “万精油”。
表1 2009~2011年间安徽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就业结构情况
(二)人才培养内容: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内容没有形成体系
课程体系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培养目标需要哪些课程及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二是各课程间在内容和呈现上如何互相配合和衔接。[5]当前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在这两方面都存在着不合理性。
1.专业课程设置 “大而全”,通识教育课程和选修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偏低。经济学学科知识体系庞大,是名副其实的 “宽口径”专业,再加上受新中国成立前学科专业教育 “学术并举、崇学为上”的理念的影响,因而在课程的设置中过于强调 “学科化”倾向,从而使得专业课程设置 “大而全”,几乎涵盖经济学门类下两个一级学科 “理论经济学”和 “应用经济学”的相关课程。
2.教学内容重复,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其内容是影响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笔者根据对所在学校经济学专业(08、09、10三个年级)进行的多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调查统计分析,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学内容重复比较明显,例如开放经济体系的均衡在 《国际经济学》和 《宏观经济学》中重复讲授,又如 《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 《区域经济学》课程存在内容交叉;二是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且缺乏过程监督。
3.实践教学内容单一,没有形成体系。经济学从一产生就与社会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大多来源于现实的经济生活,著名经济学家曼昆说,学经济学的目的是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换句话说,就是用经济学的思维去观察经济现象思考现实经济问题并做出决策。因此,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学生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平台理应受到重视。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受“知识本位”价值观的影响,实践课程的教学往往作为理论课程教学的附属和补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具体对经济学专业来说,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以单项验证操作性实验为主,与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对较少,且已有的实践内容往往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个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教学内容前后衔接体现系统化知识链、能力序列、学生层次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三)人才培养手段: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单一,校外实践基地缺乏
1.教学方法单一。由于大多数高校的 “扩招”主要面向经管类专业,导致经管类专业的“生师比”明显高于其它理工类专业,班级平均规模也比较大,大致为理工类专业的1~2倍。在 “大班制”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普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 “填鸭式、灌输式”讲授法。而能够体现出学生主动学习的 “问题讨论法”有效运用不足。
2.校外实践基地缺乏。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认识社会,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平台。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校外实践教学的实施和质量。然而,校外实践基地大部分是企业,不属于学校,而学校与企业的目标不一致,这就导致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较难,从而使校外实践的教学成为我国各高校所有教学环节中最为薄弱的部分。而经济学专业校外实践基地主要涉及物流、经贸等企业,许多岗位的资料都涉及到商业机密,校企合作存在鸿沟,这就使得经济学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难度更大,导致校外实践基地更为缺乏。
三、改革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建议
(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地方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建设现代农业,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保证。现代农业发展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涉农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有巨大的需求。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应确立 “以农为本,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既符合高等教育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内在要求,又有助于发挥学科比较优势,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我们认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应具有如下特点:(1)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经济类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还需要相关的农业知识,如农产品加工、农业信息咨询,农产品推销,农产品标准化检验检疫、监督等。因此,应该特别注重知识的复合性;(2)宽广的能力结构。高级应用型人才区别于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性人才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仅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3)全面的素质结构(主要指的是个性素质),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如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表现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交际能力以及考虑问题的周密性等。总之,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应定位于现代农业相关部门 (农业管理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研与推广单位等)就业,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
(二)改革人才培养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设计
1.按照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首先,根据“通识教育平台+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的课程结构模式,以增加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为重点,合理安排三大平台课程的比例关系。其次,在各模块课程的设置方面:在通识教育课程平台,按照 “通、宽、厚、透”要求,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6]为培养学生对农业的理解,将 《农林概论》纳入公共必修课;在基础教育平台,为实现学生将经济学分析思维与它在管理学领域的实际应用有效结合,打通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强调学科交叉和复合,搭建由若干门理论经济学课程、应用经济学课程和管理学课程组成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在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按照“专业性和基础性”为原则,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按照 “突出特色,尊重个性”的要求设定。表2为笔者所在学校修订后的经济学专业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的设置。
表2 安徽农业大学2012级经济学本科专业理论课程设计
2.优化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现时性、先进性和针对性。首先,整合课程,优化教学内容。通过集体修订教学大纲并公开讨论的方式,把某些内容有重复或交叉的课程或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其次,加强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在应用型本科教材缺乏的情况下,通过自主开发应用型本科教材和引进国外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科教材的方式解决困扰我们的教材问题;[7]第三,重视数量分析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数量分析是研究经济理论与数量分析的重要工具,它是定量分析的基础。由于经济学课程中很多理论如厂商如何决定生产,投资者如何计划投资等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其实质就是数学中的求极大值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学教学中应当给予数理基础和计量分析方法相当的重视,从而正确处理定性和定量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8]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的系统化设计。首先,按照 “一体化”要求,对应每一个理论教学模块构建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块,使实践教学环节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其次,在实践教学内容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整合实践教学环节,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再次,统一实践教学大纲、项目指导书的修订完善,构建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循序递进、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表3为安徽农业大学修订后的经济学专业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实验课程30学时/学分,课程实习1周/学分)。
(三)强化人才培养手段:创新课程组织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1.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为弥补某些课程“大班”制授课造成的教学方法使用的局限,可以在高年级辅以 “导师制”。“导师制”人才模式是以现实经济问题为对象,由导师或者由数名导师组成的导师组为中心,带领其指导的学生开展调研和小组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由于强调以“问题”或者 “项目”为导向,并突出导师的协同作用,它实际上不再是单纯以某一门课为对象教学形式,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9]积极开发网络教学平台,推进网络辅助教学。网络教学不仅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而且突破了传统教学以 “教师为中心”的授课特点,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与学交互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10]
表3 安徽农业大学2012级经济学本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2.加强校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设,实现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的有效结合。与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重要渠道,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11]因此,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加强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选择与专业对口、能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条件较好的单位,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综合的实习基地,形成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为一体的多元实践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育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是高等学校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地方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指出了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和建议。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学校相关部门和专业相关教师持续不断地创新和实践,才能保持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1]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 [EB/OL]. (2011-05-11) [2013-03-2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22/201105/119480.html.
[2]何建平,赵修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西华大学创新实验区为例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0):12.
[3]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 [J].当代教育论坛,2005(3):28-29.
[4]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涵义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22.
[5]陈新民.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 [J].中国大学教学,2011(7):27-30.
[6]徐从才.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推进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规范与创新 [Z].第五届中国经济学教育年会暨院长 (系主任)联席会议,武汉,2010.
[7]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 [J].高教探索,2007(2):57-61.
[8]刘辉煌,李峰峰.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 [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2):13-16.
[9]徐永良.普通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构建 [J].中国大学教学,2011(4):30-35.
[10]周颂伯,申文耀,肖擎纲.论高等教育中网络教学的意义及网络教学的模式 [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675.
[11]李庆丰,薛素铎,蒋毅坚.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选择 [J].中国高教研究,2007(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