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温泉分布及类型研究

2013-09-05

地下水 2013年5期
关键词:奥陶系灰岩温泉

曾 敏

(重庆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 401121)

重庆温泉分布及类型研究

曾 敏

(重庆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 401121)

重庆地处川东平行岭谷构造带,地热资源分布较广。统计显示,全市共有地热水106处,其中天然温泉26处,人工揭露温泉80处。从温泉分布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方面对温泉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重庆温泉主要分布于背斜两翼及断裂破碎带的灰岩、白云质灰岩等可溶性岩层中。按温度和水化学特征对研究区温泉进行了分类,得出重庆温泉主要为:以SO4-Ca型为主的中低温温泉。

重庆;温泉;分布;类型

重庆地热水资源相当丰富,属盆地隆起型中低温热水类型,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及有益矿物,具有相当大的开发利用意义,重庆于2011年4月被评为“中国的温泉之都”,形成了以“五方十泉”为核心,“一圈百泉”为内涵的战略目标。

截止2012年,重庆市共查明106处温泉,其中包括天然温泉26处,坑道温泉16处,钻井温泉64处,以“五方十泉”为代表的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温泉更是蓬勃发展。随着低碳经济的推出、人们思想觉悟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区对地热水资源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本文结合重庆地热整装勘察前期研究,在前人勘探和全面收集1∶20万区域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系统研究重庆地区温泉资源的分布及类型,为今后该区温泉资源的勘探开发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具有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意义。

1 区域地质背景

重庆,简称“渝”或“巴”,又称“山城”、“渝都”、“雾都”等,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属长江水系。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按其形态划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坝)五大类。

区内地层出露比较齐全,从元古界板溪群至中生界白垩系均有出露。由于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和古地理环境的制约,地层和岩性区域差异较大,在市境部分地区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白垩系部分缺失,新生界中第三系缺失。第四系在江河两岸、山间盆地有零星分布,主要为河流砂砾石堆积层。

根据大地构造单元、地质构造特征及形态特征,并结合华蓥山基底断裂、七曜山基底断裂、沙市隐伏断裂将研究区的地质构造分为:川东褶皱带、川东南陷褶带、大巴山断褶带和川中台拱四大构造区。

2 重庆温泉出露特征

2.1 温泉出露与背斜的关系

研究区温泉主要出露于各高隆起背斜的轴部、两翼或者倾末端,其中于两翼者居多。背斜与温泉出露个数统计表见表1。

表1 背斜与温泉出露个数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区温泉出露个数>10个的背斜有:南温泉背斜、观音峡背斜、温塘峡背斜、铜锣峡等四个背斜,其中南温泉背斜温泉出露个数最多为19个。

2.2 温泉出露与断裂的关系

据统计,出露在断裂带上及其附近的温泉共33个,占温泉总数的31%。其中天然温泉12个,占天然温泉的46%,占温泉总数的11%;人工揭露温泉21个,占人工揭露温泉的26%,占温泉总数的20%。

1)断层破碎带

断层破碎带上,尤其是断层交汇处(如长寿遵义基底断裂与七曜山基底断裂交汇处)。研究区有31%的温泉跟断裂构造有关。不同性质的断裂带对温泉出露位置的影响不同。如温泉往往不会出露在压性深大断裂带上,而是出露在其旁侧次级断裂带上;一般有温泉沿张性和张扭性深大断裂呈线状分布。

规模较大的活动断裂带及其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活动性断裂交汇处,或者不同构造体系交汇、复合部位是温泉集中出露的场所,此处温泉一般具有流量大且温度高的特点。如位于长寿遵义基底断裂与七曜山基底断裂交汇处綦江区南桐镇的樱花温泉,泉流量1 036 m3/d,水温41℃ ~46℃;又如出露于秀山县小塘公社热水坝温泉,出露构造为北东南西向断裂,泉流量2 000 m3/d,水温高达52℃。

2)断层上盘

热水沿断裂派生的节理裂隙向上运移并出露,离断裂有一定距离,但仍与断裂密切相关。如石耶司温泉,地理位置 N28°22'52″,E109°02'24″。位于石耶司南东 110°方向1 000 m处的山边,蛮子要—水井湾向斜中段的西翼。该向斜在此处受到花恒—石耶司张扭性断裂影响,断裂下盘产生向北东倾向北20°西,倾角32°,南东翼倾向北60°东,倾角45°。牵引背斜核部发育着一条规模不大的压扭性断裂和两组高角度剪切裂隙。断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80°,延伸约3 km。温泉即出露于牵引背斜轴部的断裂上盘,厚层结晶灰岩与泥质瘤状灰岩接触部位,沿两组高倾角剪切裂隙中流出。

从研究区温泉分布与构造的关系可以看出,重庆的温泉资源主要富集于华蓥山基底断裂以东,七曜山基底断裂以西的川东褶皱带内,该褶皱带呈隔档式构造—背斜褶皱紧密,向斜宽阔。与褶皱相伴的断裂,以压扭性断裂居多,主要分布在背斜轴部和靠近轴部的两翼,以及倾没端和背斜轴线弯曲的扭曲地带。温泉主要分布于背斜轴部或倾末端,也有部分分布于断裂带上,总体呈环带状分布,这明显受控于背斜及断裂。

2.3 温泉出露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重庆温泉集中于三迭系及奥陶系地层出露,其中以三迭系为主。从岩性上来看,研究区绝大多数出露于灰岩、白云质灰岩等可溶性岩层中,特别是三迭系下统嘉陵江组的碳酸盐岩地层;部分出露于砂岩、页岩、泥灰岩等地层中。各地层温泉出露情况分述如下:

1)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

岩性为灰色长石石英砂岩夹泥页岩及薄层煤层,该地层出露温泉5个,占研究区天然温泉总数的19%。

2)三迭系下统嘉陵江组(T1j)

以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该地层出露温泉13个,占研究区天然温泉总数的50%。

3)奥陶系下统大湾组(O1d)

上部为灰绿-黄灰色页岩及薄层粉砂岩;中部为灰绿色块状生物碎屑灰岩夹瘤状灰岩,底部为生物碎屑灰岩。该地层出露温泉1个,占研究区天然温泉总数的3.8% 。

4)奥陶系下统桐梓组(O1t)

下段上部为灰岩和白云岩,底部为生物碎屑灰岩;上段为灰岩夹页岩。该地层出露温泉2个,占研究区天然温泉总数的7.6%。

5)奥陶系下统分乡与红花园组(O1f-h)

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与白云岩。该地层出露温泉1个,占研究区天然温泉总数的3.8%。

6)奥陶系下统桐梓与红花园组(O1t-h)

以灰色灰岩为主,夹少量白云岩。该地层出露温泉2个,占研究区天然温泉总数的7.6%。

7)奥陶系下统(O1)

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夹少量页岩。该地层出露温泉2个,占研究区天然温泉总数的7.6%。

3 重庆温泉分布特征

研究区地热资源相当丰富,且分布广泛。就温泉的分布情况看,重庆主城区—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及巴南区等九个区,温泉个数居首位,为67个,其中包括10个天然温泉和57个人工揭露温泉,占温泉总数106个的63%;其次为璧山县,为5个;其余零星分布于璧山、彭水、秀山、酉阳等其他区县。

从表2可以看出,在重庆直辖的21个区,15个县及4个自治县中,有温泉(包括天然温泉和人工揭露温泉)分布地区为27个,占地区总数的68%,有13个区无温泉分布,占区总数的32%。

4 重庆温泉的类型

4.1 温泉的一般分类

国内外对温泉分类的方法不一,这是由研究目的不同造成的。如温泉出露的岩性、地热地质背景、温泉水温、水化学成分、PH值、温泉的显示类型等[1]。其一般分类标准详见表3。

4.2 重庆温泉的温度分类

本论文按温泉的泉口温度对研究区的温泉进行分类。分类标准为:低温温泉(≥25℃ ~<40℃)、中温温泉(≥40℃ ~ <60℃)、中高温温泉(≥60℃ ~ <80℃)、高温温泉(≥80℃ ~<当地沸点)、沸泉(≥当地沸点)。按以上标准,研究区的地热资源主要属沉积盆地型低温及中温水热型地热资源。研究区温泉(包括天然温泉和人工揭露温泉)温度类型统计图见图1。

表2 各行政区温泉分布情况统计表

图1 研究区温泉温度类型统计图

表3 温泉的一般分类

从图3可以看出,研究区以中温温泉(≥40℃ ~<60℃)为主,出露个数为60个,占总数的57%,其次为低温温泉(≥25℃ ~<40℃),出露个数为45个,占总数的42%;研究区仅出露1个中高温温泉(≥60℃ ~<80℃),占总数的1%,该温泉为人工揭露温泉。

4.3 重庆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分类

地层岩性决定了热水的水化学成分,是水化学形成的物质基础。热水在形成和运移过程中溶滤了与其接触岩石尤其是热储岩石的各种化学成分成分,决定热水化学成分的因素除地层岩性外还包括其循环途径及循环时间等。

按照舒卡列夫分类法将研究区水化学进行分类,分类结果及其与温泉个数的关系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研究区温泉水化学类型有SO4-Ca、HCO3- Ca·Mg、Cl- Na、SO4- Ca·Mg、HCO3- Ca·Na、HCO3- Na、SO4HCO3- Na、SO4·HCO3- Na·Ca、HCO3-Ca、SO4-Na·Ca等十种类型。其中SO4-Ca型温泉个数为80个,占温泉总数106个的75%,为研究区主要的水化学类型,其次为HCO3-Ca·Mg型,占温泉总数的7.5%,Cl-Na型水和SO4-Ca·Mg型水温泉出露点均为5个,占温泉总数的4.7%,其余的六种类型水温泉出露点数≤2个,占温泉总数的1.8%左右。

地层岩性是地热水水化学成分的主导因素。研究区SO4- Ca、SO4- Ca·Mg、SO4HCO3- Na、SO4·HCO3- Na·Ca等类型水,主要分布在相对较新的三叠系嘉陵江组热储层中,这可能是因为嘉陵江组地层含有石膏;Cl-Na型水主要分布在较老的寒武系或奥陶系地层中,这可能是由于寒武系或奥陶系地层中含有石盐或该种地热水来自地球内部水。

表4 水化学类型与温泉个数关系表

5 结论

(1)重庆温泉资源主要富集于华蓥山基底断裂以东,七曜山基底断裂以西的川东褶皱带内。

(2)区内温泉出露的具体构造部位有:各高隆起背斜两翼,其次为断层破碎带上、沿断裂伴生的节理裂隙以及背斜的倾末端。

(3)出露地层涉及三迭系及奥陶系,以三迭系嘉陵江组(T1j)灰岩地层为主;部分出露于砂岩、页岩、泥灰岩等地层。

(4)就温泉分布的行政位置来看,重庆主城区居首位,温泉个数为67个,包括10个天然温泉和57个人工揭露温泉,占温泉总数的63%;其次为璧山县,为5个;其余零星分布于彭水、秀山、酉阳等其他区县。

(5)从温泉类型上来看,研究区温泉以中温温泉为主,其次为低温温泉,超过60℃的中高温温泉仅有1处。温泉水化学类型有SO4-Ca、HCO3-Ca·Mg、等十余种类型,以SO4-Ca为主。

[1]傅广海.四川省甘孜州温泉类型、成因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Study on Hot Spring Distribution and Types in Chongqing

Zeng min
(Nanjiang Hydrogeological&Engineering Geology Brigade,Chongqing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Bureau,Chongqing 401121)

Located in parallel ridge-and-valley area in eastern Sichuan,Chongqing is rich in wide-distribution hot springs.Statistics show that the total number of geothermal water resource is 106,including 26 natural hot springs and 80 man - exploited hot springs.Research on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lithology of hot spring locations shows that most hot springs are in limestone and dolomite soluble strata which are located in two limbs of anticline and fracture zone.According to temperature and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hot springs in Chongqing are mainly in middle or low temperature and the main chemical elements are SO4and Ca.

Chongqing,hot spring,distribution and type

P641.139

A

1004-1184(2013)05-0004-04

2013-04-17

曾敏(1987-),女,四川内江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热、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评价、水文地质等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奥陶系灰岩温泉
KAI BEPPU温泉酒店
灰岩矿矿石分级利用的应用实践
京津冀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热储特征研究
哈拉哈塘奥陶系缝洞型成岩圈闭及其成因
煤矿地面水害区域治理工程钻进层位控制
塔中隆起奥陶系储层与油源断裂复合控藏模式
铭湖温泉
铭湖温泉
露天温泉
金湖凹陷西斜坡阜宁组灰岩段混积储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