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2013-09-05朱洪瑞刘家顺
朱洪瑞 刘家顺
(1河北理工大学学科建设处 河北 唐山 063009)(2河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9)
前言
“十一五”期间,国内各种生产资源短缺现象日趋明显。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能耗、高污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亟需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势在必行。
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完全符合需要调整转型的要求,所以产业转型是势在必行。
1 唐山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唐山是当代中国的“北方瓷都”,制陶工艺源远流长,有着600多年的历史。陶瓷产业作为唐山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全市现有各类陶瓷企业220多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资产规模达到60多亿元,日用陶瓷生产能力跃升至2.3亿件,卫生陶瓷生产能力达到2 800万件。其中,陶瓷出口企业近百家,产品已经出口到165个国家和地区,卫生陶瓷的出口量在全国各省市名列第一位,出口额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唐山陶瓷产业集群是目前河北省最大的陶瓷产区,是亚洲最大的卫生陶瓷生产基地。
唐山陶瓷产业有着辉煌的历史,目前仍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但近年来随着广东的佛山、潮州和南海,福建的德化以及山东的淄博和临沂等地陶瓷行业的崛起和飞速发展,唐山陶瓷作为河北陶瓷工业的主体产业在全国各大产瓷区的排位己略显靠后,并在整体上呈现出“北方不如山东,南方逊于广东”的局面。
近几年在煤炭、钢铁等工业的带领下,唐山市的GDP占到了河北省的五分之一,在全省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另一个数字却让唐山人无法轻松:占全省五分之一的GDP是用占全省三分之一的能耗实现的。自身的局限性意味着唐山走传统的规模化发展模式不具备充分条件。同时,由于陶瓷产行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尤其是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过度地引进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大规模陶瓷企业,势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且大大增加了节能减排的压力等一系列问题。
唐山陶瓷产业根本性的问题是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缺乏盈利能力和持续增长的能力,缺乏创新的路径和能力。面临着利润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能耗大,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环境容量十分有限;生产成本高,资源约束日益突出;销售困难,市场竞争激烈等一系列行业问题,为此转型升级已成为唐山陶瓷产业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唐山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
通过转变观念和运行机制,提升陶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唐山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唐山陶瓷产业的振兴,亟待转变发展理念
要实现转型升级,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理念。主要的发展理念要实现以下2个转变:
1)转变传统以使用价值为核心的陶瓷产业发展理念。
2)转变以生产为主导的陶瓷产业发展理念。
当前是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陶瓷产品不同于一般性的工业产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审美和收藏价值。后两种价值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富足,更多地渗透到消费意识和购买取向上,所以现代陶瓷产业的发展理念必须从以使用价值为主导向使用和欣赏、收藏价值转变,从生产制造向前延伸到创意服务。让传统陶瓷由单一的使用功能向兼有艺术文化内涵的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同时应以很少的资源消耗赢得广阔的市场空间。
2.2 从以生产决定型的产业向以市场为导向、销售为主导型的产业转变
目前的市场不是靠规模制胜,关键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被消费者信任,并给其带来价值。
未来消费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如果定位在低端市场那它的价格、市场、规模就会起决定性因素;反之,如果定位在高端市场,那它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品牌能力、渠道能力、管理能力都要求非常高。企业应该先给自己做一个准确的定位,把好质量关,树立企业品牌意识,同时还需要具有更高的经营质量以及更加精准的服务理念。
2.3 变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产业为文化创意型、环境友好型旅游服务产业
陶瓷产业一直被认为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双高产业”。陶瓷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及能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升级核心就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产品附加值。
改变以消耗资源型为主的传统陶瓷产业,发展以技术与创新为主的节约型高附加值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唐山红玫瑰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唐山白玉(环球)陶瓷有限公司、唐山隆达骨质瓷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和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制造集聚区。如:唐山市缸窑路可以规划成陶瓷总部经济一条街,体现一种集群的优势。而不是像展览市场一样的分散,这很难对唐山陶瓷形成集中、深刻、良好的印象。要让客户来唐山不仅仅是购买陶瓷,而且是欣赏陶瓷市场,体验陶瓷文化,营造一种娱乐和高档次的文化氛围。未来,唐山陶瓷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发展,必须要有让人看得到、摸得着、可体验的东西。
2.4 变产业技术优势为品牌优势,变产品质量优势为产品文化优势
600 余年的制陶史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良的产业生态造就了珍贵的陶瓷艺术,但是唐山陶瓷产业发展依然存在着技术改造后劲不足、传统品牌知名度和聚集度不高等问题。
建议围绕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优势高端化,着力推进高技术陶瓷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中高档日用陶瓷,支持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创新和产品艺术化发展,提升“红玫瑰”、“白玉”、“海格雷”等传统名牌陶瓷的市场竞争力,依托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个平台,积极发展陶瓷创意设计、生产制造、艺术展览、学术交流、旅游度假等产业,把唐山从一个陶瓷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成为一个陶瓷文化创造和传承的陶瓷文化旅游名城。
2.5 创新营销模式,开拓新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产品附加价值
唐山陶瓷行业目前缺乏专业营销公司,生产和销售都是各自为政,企业受限于资金、技术、规模和管理水平的制约,习惯于跟风仿制生产,市场上什么产品畅销就模仿生产什么产品,转产频繁,生产随意性很大,无法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产品,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创新营销方式,不仅要在品牌名称、品牌形象上下足功夫,而且要投入专门的力量展开品牌知名度、品牌口碑的持续传播。采取“北方瓷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整体宣传模式,组织企业组团参展,集中优势进行区域市场的开拓与品牌建设,对外进行整体宣传,扩大强化唐山陶瓷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加速打造唐山区域品牌,将“惠达陶瓷”和“唐山隆达陶瓷”打造成世界闻名的区域品牌,提升唐山陶瓷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唐山从传统加工生产基地向品牌基地的转型升级。
3 结语
综上所述,唐山陶瓷业是唐山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文化资源,现在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转变观念和运行机制,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在建设“沿海强市、美丽唐山”中发挥积极作用。
1 李文杰,赵淑忠.科技创新引领陶瓷产业发展产品优化拓展企业利润空间.全国性建材核心期刊——陶瓷,2013(2):18~19
2 李志红.唐山市陶瓷产业转型发展问题研究.现代营销,2012(6):194
3 俞康泰.唐山陶瓷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制造到创新.全国性建材核心期刊—— 陶瓷,2008(2):9~11
4 邰晓霞.唐山陶瓷中小企业品牌发展之路.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