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量象似性原则看政治性演讲的文体效果
2013-09-04王晓峰
王晓峰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92)
一、引言
政治演讲是极其常见而又非常重要的一种文体形式。美国每届总统的就职演说,不仅引起美国国内的关注,更是引来全世界学者的分析。总统就职演讲的主要目的是在演讲的过程中激起听众的热情,赢得听众的支持。因此,演讲的即时效果就成为衡量演讲成败的主要标准。(蓝小燕,2008:35)因此,每位撰稿者总是从听众的接受心理出发,试图留下深刻印象以赢得他们的支持。而要做到这一点,演讲稿就必须具有良好的文体效果。
传统的分析方法总是把这些成功演讲的文体效果归结为排比、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的灵活使用。而本文试图从语言符号的数量象似性角度,阐述这些修辞手法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文体效果的原因是由于合理地使用了数量象似性原则。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原则最早由美国哲学家、符号学的创始人查理皮尔斯(CharlesS.Peirce)在本世纪初提出,他对于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研究颇深,且论证得出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语言象似性理论是对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说的挑战和补充,是关于语言形式或结构与其所表达的概念或意义的相似关系的研究。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象似性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语言学家的注意,并引导他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一理论的提出一直受到国内许多语言学家、哲学家们的关注,沈家煊,王寅等学者分别发表论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数量象似性的基本内涵是:“语言符号象似于概念数量,即:语言单位的数量与其所表示的概念的数量和复杂程度成正比象似”(王寅,李弘,2004:170),是象似性的基本子类。概念结构与语言结构相互之间是对应的,二者是成正比的关系。复杂的概念结构通常表现为数量多、重要性强,这时要求语言结构也要同样复杂和占比重。
二、政治性演讲文体分析
本文拟从数量象似性的角度,分析在政治性演讲中演讲者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数量象似性原则,通过恰当的选择词语和安排句式,使整个语篇达到良好的文体效果的。
(一)正式语和派生词语的使用
因为其执行的场合特殊,演讲文体中所采用的词汇具有复杂、准确、正式的特点。汪榕培、顾雅云教授曾指出,数量象似性的认知基础是:增加语符数量,就会增加“认知距离”,在对较多语符进行信息处理时,就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较复杂的认知过程,心智加工复杂了。语符就传递了较为复杂和较多的信息。(汪榕培、顾雅云:1988)在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中,全文共有2395个词,其中六个字母以上的词有664个,占总数的27.7%。(刘斌,2009:48)
正式词语:这篇演讲词中,所选的词语都比较正式,这样不但显得稳重,而且使听众感觉到演说者的态度是严肃的。奥巴马在此篇演说中就有如下比较正式的选词:bestow,generosity,prosperity,forebear,document,等等。
派生词语,即使用由动词派生而来的名词。根据结构的来源来看,单词的长度都比较长。在这篇演讲词中,这样词语的出现有着很高的频率。比如:cooperation,transition,recrimination,growth,imagination,等等。
根据数量象似性原理我们知道,词语的复杂程度映射着其传达信息的复杂程度。演讲者通过使用大量长度更长的正式词语,使单位小句的信息密集度增大,从而表达更多的内容。从篇章结构上看,这种用法使得句子结构紧凑,简洁,信息含量高,可用较少的篇幅表达更多的内容。
(二)重复词语表达的使用
重复通常被用来强调某种突出的信息。在政治演讲中,演讲者为了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总是重复使用相同或意义相近的语言来强化自己的观点。王寅曾指出,若想要表达的概念多而复杂,所使用的语言符号就要越多。(王寅,2001:352)在政治演讲中,演讲者为了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总是重复使用相同或意义相近的语言来强化自己的观点。
在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中,虽然全文仅有271个词,用时不到3分钟的时间,但全文结构紧凑,信息量丰富,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的演讲经典。有的词如dedicated重复有6次之多,nation也重复了5次,people,dead,great,shall等词都重复了有 3之多。其中,dedicated和nation重复率最高。(贾延玲,2010:76)演讲者意识到听众大部分是烈士的家属或参加革命即将要奔赴战场的将士,因此,对dedicated的重复使用,不但能和听者共同缅怀烈士们的壮烈牺牲,也寄托了对革命必胜的信心。Nation的重复旨在鼓舞土气,强调国家和政党的利益。林肯的这种通过增加语符出现的频率来达到强调手法,不但加深了听者印象,更在文体效果上营造出了一种磅礴气势。
(三)长句、复合句的使用
王佐良(1987)曾分析到:在日常谈话中,平均的句子长度是每句话不多于12个词。但在政治演讲中,句子普遍都比较长,也比较复杂,绝大多数为复合句。根据数量象似性原则,在复杂的语言结构中,概念结构量越多,越关键,其中蕴含的内容信息量也就越大。笔者分析了几篇闻名世界的讲演稿,发现以下一些特点:
《葛底斯堡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肯尼迪就职说》《奥巴马就职说》长句(>20单词)(占全文比例)88.7% 32.6% 60.3% 58.3%复合句(占全文比例)90.2% 43.7% 61.5% 96.4%
在日常书面英语中,每个句子一般有17.6个词的含词量,而纵观上面的表格,在政治性演讲中,长句和复合句的使用频率非常的高。Jacobson认为:“形态上的复杂化程度的增加,象似于语义上的复杂化程度的增加。”根据数量象似性原则和上面的政治性演讲的表格,可以看出,长句和复合句在语法结构上,属于语言结构复杂的句子,而其中包含的内容即概念结构也相应地复杂。因为长句和复合句中的结构下的位置需要有相应的概念去填充,相反,政治性演讲一般都是向观众传达某类政治观点,其深度、复杂程度远远要高于一般性演讲,这时,笔者分析了几个政治类演讲,发现其符合数量象似性原则。
(四)排比句的使用
数量象似性原则还体现在头韵(alliteration)和押韵(rhyme)等修辞手段的运用上。相同句子结构中,变换不同的词汇,而且同样的句子结构可持续多个,这其中都需要更多的概念结构来给予填充,形式与内容永远都是一致的。根据数量象似性原则,形式越多,表达出的内容也就越多。如果我们稍加观察便可发现,排比反复的用法在政治性演讲中非常常见。例如,在《奥巴马的就职演讲》中排比的句段比比皆是:(1)On this day,we gather because…On this day,we come to proclaim…(2)Forus,they packed… Forus,they toiled…For us,they fought…以上这段排比句,如果从数量象似性原理来分析,句式的反复与所传递的信息成正比,不仅增强了语气,更表达了演说者对于先辈的怀念敬仰之情。
肯尼迪总统在就职演讲中的其中一种排比句式就是:“To those old allies…”,“To those new states…”,“To those people…”等(熊莉,2004:408)。这就是数量象似性原则的体现,相应的概念结构对应相应的语言结构,排比句的语言结构需要同样复杂量多的概念结构来给予填充,形式与内容相统一,使文章看来感染力强、语言说服力强,使观众听完演讲之后心潮澎湃。
而在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政治演讲中,排比的句式更是形成了整个文章的框架。金在演讲的最后一部分中,以“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的句式,重复的6个句子构成层递式段落排比,层层推进,步步深化。情感真挚地表达了他对平等的渴望,对自由的企盼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三、结 语
数量象似性原则强调语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其中的形式与内容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即:内容越多或信息量越大,语言的编码就越大或越复杂;相反,内容或信息量的减少则意味着要使用更简单的语言形式来对其进行编码。(王军,2008:141)本文从象似性角度对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性演讲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政治性演讲是怎么样通过运用语言符号的数量象似性,达到良好的文体效果的。
[1]王寅,李弘.文体学与象似性[A].王守元,郭鸿,苗兴伟.文体学研究在中国的进展[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蓝小燕.从象似性看政治演讲的文体效果[J].山东外语教学,2008,(1).
[4]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5]刘斌.解读奥巴马就职演说的文体特征[J].文教资料,2009,(2)
[6]王军.英语指称词语与数量象似性原则[J].南昌大学学报,2008,(3)
[7]熊莉.从就职演说辞看肯尼迪演说的文体风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
[8]贾延玲.从文体学角度看《葛底斯堡演讲》的语言魅力[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4)
[9][美]亚伯拉罕·林肯等.人类最伟大的声音[M].徐翰林编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