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妇消炎栓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9-04章田在罗娟珍
章田在 罗娟珍
(1江西中医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康妇消炎栓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章田在1罗娟珍2
(1江西中医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目的:评价康妇消炎栓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睡前康妇消炎栓塞肛;第2组睡前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塞阴;第3组睡前塞康妇消炎栓塞肛配合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塞阴;比较三组同样治疗时间的疗效。结果:第3组总治愈率为93%,第2组总治愈率为84%,第1组总治愈率为76%;3组与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
康妇消炎栓;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1 vaginosis)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为阴道菌群失调导致的混合感染,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影响女性朋友的生活质量。传统的外用药疗程长,疗效不尽理想。我院采用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结合阴道塞克林霉素阴道凝胶用药,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7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300例,年龄25~50岁,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年龄26~50岁,100例;第2组年龄25~49岁,100例;第3组年龄25~50岁,100例。三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以下4项中有3项阳性即可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1)均质、稀薄、白色阴道分泌物,常粘附于阴道壁;(2)线索细胞阳性,在高倍显微镜下能找到线索细胞;(3)阴道分泌物pH值>4. 5;(4)胺臭味试验(whiff test)阳性,加入10%氢氧化钾,产生烂鱼肉样腥臭气味。
1.3 治疗方法 第1组晚上睡前康妇消炎栓塞肛,每晚1支,连用9 d;第2组晚上睡前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5 g塞阴,每晚1支,连用9 d;第3组晚上睡前康妇消炎栓塞肛配以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塞阴,每晚1支,连用9 d;用药期间避免用其他药和性生活。患者停用药7 d后复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1.4 治疗效果的评定[2]
1.4.1 临床表现 治愈:阴道分泌物量少,外阴瘙痒或烧灼感完全消失;显效:阴道分泌物量少,外阴瘙痒或烧灼感消失一半以上;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
1.4.2 实验室检查 治愈:线索细胞阴性,阴道分泌物pH值<4.5,胺臭味试验阴性;显效:线索细胞阴性,阴道分泌物pH值<4.5或者胺臭味试验阴性;有效:线索细胞阳性,阴道分泌物pH值<4. 5;无效:线索细胞阳性,阴道分泌物pH值>4.5,胺臭味试验阳性。
1.4.3 总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都达到治愈;显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都达到显效或任何一项达到治愈;有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都达到有效或其中一项达到显效;无效:任何一项为无效。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结果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比较 例
2.2 治疗后实验室检查结果 见表2。
表2 治疗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例
2.3 治疗后总疗效评定结果 见表3。
表3 总体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细菌性阴道病致病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正常阴道内以乳杆菌占优势,当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时即占优势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减少,其他细菌大量繁殖,主要有加德纳菌、厌氧菌(动弯杆菌、普雷沃菌、紫单胞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等)以及人型支原体,其中以厌氧菌最多,厌氧菌数量可达100~1 000 倍[1]。
本病属于中医“带下病”的范畴,主要病因病机是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或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肝热脾湿,湿热互结,流注下焦,损及任带,约固无力,而致白带量多、有异味及外阴痒或灼热等症[3]。康妇消炎栓由苦参、紫草、蒲公英、穿心莲、败酱草、紫花地丁、芦荟、猪胆粉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功效。由于女性患者的生殖系统解剖结构的特殊性,阴道前面是膀胱,后面是直肠,康妇消炎栓的直肠给药方式,可以通过直肠黏膜吸收,直达病所;康妇消炎栓中的芦荟、紫花地丁等成分可以加速阴道黏膜的修复,快速恢复阴道的内环境,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双管齐下,提高了细菌性阴道病的治愈率,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复发机会,有效增强患者的自愈力和抵抗力。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1
[2]张金梅,唐丽芳,张丽梅.康妇消炎栓配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100例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5):254
[3]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3
R711.73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3.04.024
201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