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晶性对本体共聚高聚物减阻性的影响研究

2013-09-04李惠萍胡子昭朱永涛高晓哲

当代化工 2013年2期
关键词:减阻剂分子量本体

王 菁,李惠萍,胡子昭,朱永涛,高晓哲

(新疆大学 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教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面对当今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将减阻剂(drag reduction agent)[1]加入到输油管道,最大程度的发挥输油管道的输送能力,不仅能降低输送成本,还可以避免新的输油管道的铺设和管道沿途泵站的建设。

本课题组之前的实验主要进行了长链α-烯烃的聚合研究,所采用的催化剂为高等规非均相Ziegler-Natta烯烃聚合催化剂。在以往的本体聚合、溶液均聚、多元本体共聚、多元溶液共聚实验中,所得聚合物溶液共聚的减阻率最高,溶液均聚次之、本体共聚第三、本体均聚相对最低。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于溶剂效应、共聚效应破坏了单一聚合物的规整性使结晶性下降,从而使单位质量中的油溶性高分子含量相对增加,致使合成产物减阻率显著上升。但由于溶液共聚、溶液均聚存在着产品收率低、溶剂消耗量大、溶剂回收处理量大等缺点。故本文采用采用本体共聚工艺,通过对原料配比、主催化剂、助催化剂以及温度等的实验研究,逐步考察出降低其结晶性的方法,以达到提高产品收率、提高本体聚合产物的减阻率效果,同时避免溶液聚合的溶剂消耗和溶剂处理问题。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及催化剂

所用原料为α-十二烯、α-癸烯:均含水量≤25 mg/L ,Shell香港有限公司提供。催化剂为高等规非均相Ziegler-Natta烯烃聚合催化剂。

1.2 主要设备

X 射线衍射仪日本生产的型号为D/MAX-2400。

本实验装置包括主要设备如和辅助设备。

实验主要设备如图1所示。二次反应器:袋式反应器Ⅱ,自制。

图1 聚合反应器Ⅰ的结构图Fig.1 The structure of polymerization reactor Ⅰ

1.3 室验方法

该聚合反应要求在无水无氧的环境中进行。首先将袋式反应器Ⅱ绑到出料口处,用高纯氮气反复三次置换聚合反应器Ⅰ及反应器Ⅱ中空气,然后将原料单体混合后加入反应器Ⅰ中,充入高纯氮气并反复抽真空至反应所要求的惰性气氛,同时在电机转750 r/min下搅拌,之后把冷媒通入反应器夹套进行循环降温。待反应器内温度降到实验所需温度,在氮气保护下依次加入助催化剂、主催化剂加入反应器Ⅰ中,最后用原料冲洗。加入后在稍正压下反应所需时间后,将反应器Ⅰ中反应物出放到反应器Ⅱ中,置于零下 10 ℃左右的冷媒介质中进行二步反应,持续24 h即可。

1.4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马勇等[2,3]指出聚合物减阻率的大小可以用特性粘度的大小定性表示。通过对特性粘度的测量,算出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可以定性评价减阻率的高低。采用乌氏粘度计测定纯溶剂及样品溶液流经a、b两刻度的时间,计算出样品的相对粘度ηr和增比粘度 ηsp,用 ηsp/c ㏑或 ηr/c对c作图,外推到c→0(即无限稀释)的截距即是高分子溶液的特性粘数[η]。

1.5 减阻剂室内模拟环道评价

减阻率是衡量减阻剂的减阻效果的首要指标[4]。减阻率可以用管道两端摩阻压降降低的百分率来表示:

式中: ΔP0—未加入减阻剂时管道两端摩阻压降,Pa;

ΔPDR—加剂后相同流量下管道两端摩阻压降,Pa。

减阻剂室内环道评价装置如图2所示。

图2 减阻剂室内模拟环道评价装置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simulative loop evaluation apparatus for drag reducer

1.6 X射线衍射分析(XRD)

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检测α-烯烃聚合物中的结晶性,可判断其结晶性的强弱,进而分析减阻效果。其测试条件为Cu靶,Ni片滤波,波长0.154 nm,扫描范围5~80°。

2 正交结果及分析

2.1 正交试验设计

本文采用本体共聚的合成方法,根据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用量,单体配比(α-癸烯:α-十二烯,V%)以及初始反应温度为考察因素设计因素水平表(表1)。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Table 1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factor-level table

2.1.1 试验结果分析

根据上表确定的因素和水平数,按正交试验表L9(34)来安排试验,以聚合物的减阻率和分子量为试验指标进行考察,试验结果见表2。

从表 2可以看出,正交试验中最佳的试验为w-7号试验,减阻率最高为 50.28%。其因素—水平组合为:A3B1C3D2。

从表3可以可能出,因素D(初始反应温度)为影响最小的因素。这是因为初始反应温度只是助催化剂进料的温度,当加入主催化剂时,助催化剂作为引发剂原料单体开始反应,体系开始放热。在反应釜内进行的一步反应只是初步引发的作用,则初始反应温度只是起到微观作用。但是仍然可以看出,-2 ℃为最佳初始反应温度,增加和减少用量都会使K值下降。影响最大的因素为C因素(单体(C10∶C12)的配比),在试验过程中,随α-癸烯的加入量的减少减阻率呈增加趋势,增加原因是[5]:1-癸烯在聚合过程中的侧链较大且不结晶性,是单体的活性中心变得较疏松,单体更容易插入,这样就使得聚合增长链中心微观环境的单体浓度增加,形成了新的活性中心,聚合物减阻率增加。由于试验的局限性只能得出在添加3 mL时结果相比较而言好,则需要单因素实验的验证。其次是A因素(主催化剂的用量)和B因素(助催化剂的用量)。最佳反应条件水平组合为A3B1C3D2,这与w-7号试验吻合。其中,助催化剂B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这是由于助催化剂在Ziegler-Natta催化体系中作用是与主催化剂的钛发生基团交换或烷基化反应,形成钛-碳键供聚合反应使用。如果助催化剂使用过多,会使活性链向烷基铝发生链转移反应,影响聚合物分子量[6]。综上所述,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单体配比C10∶C12=3︰117,主催化剂用量0.2 g,助催化剂用量1 mL,初始反应温度-2 ℃。

表2 正交试验结果Table 2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results

表3 正交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Table 3 The rang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results

3 结果与讨论

3.1 粘均分子量与减阻率的关系

根据文献[7]中环己烷在 25℃下测定聚辛烯的Mark-Houwink方程,对聚合物样品的粘均分子量进行估算,其中 K=4.46×10-2,α=0.638。在得出粘均分子量的基础上,建立粘均分子量与减阻率的关系图,如下图3。

图3 粘均分子量与减阻率之间的关系Fig.3 The relation between viscosity-average molecular weights and drag reducing efficiency

由图可以得出减阻率随着粘均分子量的增大,而趋于上升。而不是严格的按照粘均分子量越大,减阻率越高。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聚合物本身结构的,单位质量中的油溶性高分子相对含量的高低,导致粘均分子量与减阻率的关系,不是严格的直线。

3.2 减阻率与结晶性的关系

选取样品2,7和w-7进行X衍射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如图4。

图4 聚合物XRD衍射图Fig.4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of the polymer

图4 为样品2,7和w-7的XRD谱图,由图可以看出,聚合物在2θ=20°附近形成的衍射峰,为长链烯烃的特征衍射峰[8]。样品2有尖锐的峰存在说明有结晶存在。峰形越尖锐,则结晶性越高。样品7相对样品2的峰比较弥散,而且所达到的峰较低,则样品2的结晶性比样品7高;样品w-7相对样品7峰高更低,则样品7的结晶性比样品w-7的高。即样品2的结晶性最高,样品7的结晶性次之,样品w-7的结晶性最低。

从图4和表4中结果可以看出,随着聚合产物结晶性的减低,聚合产物的减阻率增加。对样品 2和w-7进行分,它们的粘均分子量在一数量级内(8百万),但它们的减阻率在加剂浓度为10 mg/L却存相差20%左右,从上图可知这是由于结晶性的影响,结晶性越大,减阻率越小。分子链之间的结晶影响了聚合物在柴油的溶解性,结晶性越大溶解在柴油里的聚合物越少,使之减阻率下降。对样品7和2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它们的粘均分子量相差几百万,减阻率在加剂溶度为10 mg/L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则增加加剂浓度,当加剂浓度为30 mg/L时减阻率66%~67%。在减阻率(加剂浓度30 mg/L)相同的情况下,比较粘均分子量与结晶性的关系可以得出分子量越大结晶性越小。在加剂浓度的变化,使样品2在柴油里有效溶解浓度加大,使减阻率得到了提高,这是由于但加剂溶度达到某一值时,减阻率不会随着加剂溶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是达到最大值。

表4 样品的各项指标Table 4 Various indicators of samples

3.3 α-癸烯少量添加对结晶性和减阻率的影响

α-十二烯本体均聚得到的聚合物结晶度较高,导致减阻率下降。为了改变α-十二烯本体均聚的结晶性,提高减阻率。采用添加少量α-癸烯,来改变结晶性以得到较高的减阻率。

从表 5可以得出,少量添加α-癸烯减阻率比α-十二烯本体均聚减阻率的增加。当在120 mL体系中添加3 mL时,减阻率达到最高。

表5 样品的各项指标Table 5 Various indicators of samples

从图5中可以得出,α-十二烯本体均聚样品8的结晶性较强,样品4的次之,样品2相对样品4减少,样品的结晶较弱。样品6相对于样品2结晶性较弱。w-7的结晶性最低。当添加α-癸烯为 10 mL(样2)时,结晶性与α-十二烯本体均聚(样8)相比明显的降低,说明当添加α-癸烯时,单一烯烃聚合物的链结构被破坏[9]。

图5 聚合物XRD衍射图Fig.5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of the polymer

α-癸烯的添加量从10 mL到1 mL,当添加5 mL时,结晶性相比其他的添加量而言最强,但此时的减阻率也是最低,这符合结晶性强减阻率低;当添加量为3 mL时,结晶性相比最低,而减阻率最高,这与上面的正交试验相符合。由于结晶性下降,减阻率得到了提高。这是因为在α-十二烯均聚时,单一单体使得聚合物的等规度较高,结晶性提高,而α-癸烯的加入破坏了单一烯烃均聚时链结构的规整性,使聚合物的有序排列破坏,从而使结晶性降低,而使聚合物在柴油中的溶解性得到了提高,减阻率得到了提高。

当α-癸烯的添加量为3 mL时得到的减阻率相比最好,添加少量α-癸烯破坏了聚合物的结晶结构,使聚合物的减阻率得到了提高。

4 结 论

(1)与烯烃本体均聚相比,本体共聚通常会破坏链的对称性和规整性,从而使结晶能力降低,获得减阻率50.28%的产物。

(2)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单体配比C10︰C12=3︰117,主催化剂用量0.2 g,助催化剂用量1mL,初始反应温度-2 ℃。减阻率为50.28%。

(3)添加少量α-癸烯破坏了聚合物的结晶结构,使聚合物的减阻率得到了提高。

[1] Motier,J.F., Prilutski,D,J. Case histories of ploymer drag reduction in crude oil line[J].Pipe Line Industry,1985(6):33-37.

[2] 马勇.聚α-烯烃原油减阻剂的合成工艺条件研究及中试放大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 2006

[3] 姜桂林.新型石油减阻剂的性能提高与质量控制[D]. 济南:山东大学,2008.

[4] 关中原,李春漫,尹国栋,等.EP系列减阻剂的研究与应用[J].油气储运,2001,20(08):32-34.

[5]洪定一.聚丙烯原理工艺与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183-191.

[6] 潘祖仁. 高分子化学(增强版)[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7] 刘德秀,王银龙,胡信全,等.由特性粘数估算聚辛烯-1溶剂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J].科技通报,1991,7(1):6-9.

[8] 冉崇文,管民,等.油溶性减阻剂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和表征[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1,28(3):14-19.

[9] 于鹏,等. 含Ti-Mg-Al配合物的催化剂合成及催化烯烃聚合[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7,24(6):1.

猜你喜欢

减阻剂分子量本体
基于SPS的长输管道减阻效果分析
加入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石墨烯纤维导电性优异
减阻剂在输油管道中的应用
眼睛是“本体”
聚α烯烃型原油减阻剂在油田的应用
基于本体的机械产品工艺知识表示
改良的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胸腺肽分子量
不同对照品及GPC软件对右旋糖酐铁相对分子量测定的影响
低分子量丙烯酰胺对深部调驱采出液脱水的影响
EP系列减阻剂在原油管道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