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产业的升级与转移
2013-09-04尹虹
■文/尹虹
从2004年到2011年,陶瓷行业连续8年呈现增长态势,并且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甚至出现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是非常罕见的。2012年,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陶瓷行业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不少人由此认为,陶瓷行业的高速增长走到了尽头。但实际上,当年的增长率仍有3.5%。今年,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张,陶瓷行业仍有值得乐观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要看到,行业增长放缓不是偶然的,而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要想突破这一瓶颈,陶瓷产业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以适应整体经济发展要求。
产业升级和转移是大势所趋
陶瓷产业升级的主要内容,一是产业规模扩大;二是要做出更好的产品;三是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提升;四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责任的提升等。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大部分陶瓷企业早就完成了基本的原始积累,产业已经具备了升级的条件;同时,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需求标准越来越高,这也要求陶瓷产业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升级;从企业自身发展要求来看,要想真正地做大、做强、做成百年老店,也需要自觉升级。
改革开放后,众多跨国公司来到中国,实际上就是一种产业转移。1990年前后的台湾,有400多条生产线做陶瓷,现在基本上全部转移到大陆来了。2005年,佛山有360多家陶瓷厂,现在还有64家。由此来看,虽然促成陶瓷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但总体来讲是大势所趋。
大家都知道,一张白纸最容易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在陶瓷产业升级中,企业宁愿重建一个新厂,而不愿意进行大规模改造。从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角度来看,不可否认,所有的产业转移,都是围绕着成本最低化、利益最大化进行。
如今正处于数字化的后工业革命时代,技术进步为陶瓷产业的升级和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企业应抓住各方面机会,着手进行升级和转移,并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如果只转移不升级,那就可能是污染转移,可能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这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产业升级、转移要看整体经济形势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6828亿元,同比增长20.3%,因此,作为下游的泛家居行业也会相应增长。
之所以这么说,有两个原因。首先,泛家居行业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是充分的市场竞争行业,没有央企,也几乎没有国企,完全市场化,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都相当强。因此,2012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影响到泛家居行业的时候,其自动调节很快。其次,今年3月颁布的“国五条”,规定对二手房交易征收20%的所得税,致使二手房交易出现井喷,这对泛家居行业提升产生了明显帮助。
从这个角度来看,包括陶瓷在内的泛家居产业的提升、转移,不能不看中国的整体经济形势,尤其不能不看房地产行业的形势。虽然目前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影响力有限,但陶瓷行业不论是产业提升,还是要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对整个经济形势是一定不能忽略的。
产业转移要注意市场份额 不能盲目
陶瓷产业在进行转移时,必须注意市场份额。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制造远离了市场肯定是没有希望的。因此,陶瓷企业在进行转移时必须考虑产业集群、产业基础和产业配套。特别是建陶企业,如果转移到有基本的产业集群、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地方,发展就会顺利得多。
在进行产业转移时,企业应充分了解当地政府的长久规划,了解清楚其招商政策,从而具备对市场风险的洞察力,以有利于企业的整体规划,保证未来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还要充分汲取过去同行的失败教训,提前做好功课,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及相关情况进行深入了解,防止在管理方面可能出现的偏差,从而有效规避风险。
另外,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企业要头脑清醒,不能盲目地随大流,要清楚了解自身实际情况,不能为了转移而转移、为了提升而提升,而应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在提升中进行转移,在转移中进行提升。
陶瓷行业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在任何时候,企业都要认清市场方向。尤其是在房地产前景不明朗的时候,既要努力奔跑,又要看清方向,该躲雨的时候躲雨,该向前的时候向前,在稳定中求发展。
(本文为尹虹博士在第11届亚太经济论坛上的演讲整理稿,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