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三:工业园区与特色城镇化发展
2013-09-04卫思宇,杨雷平,白振中等
论坛三:工业园区与特色城镇化发展
陕甘宁振兴过程中,工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也是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如何借力园区的集聚效应,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推进“以园促城、以城带乡、园城共建”的一体化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一大难题。
主持人:卫思宇 西部大开发杂志社执行社长兼总编辑
北京泛亚智库国际咨询中心执行主席
嘉 宾:杨雷平 陕西省中小企业局县域工业处副处长
白振中 陕西省政府研究室工业交通处处长
邓帮财 陕西旬阳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杨雷平
白振中
邓帮财
卫思宇:本场论坛由我主持,三位主讲的领导都是我相识、相交、相处了好几年的朋友。下面我们要围绕“工业园区与特色城镇化发展”主题,给甘肃、宁夏的领导、朋友分享陕西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园区发展的问题,同时用园区概念去思考新一轮城镇化到底怎么看、怎么办。
邓主任是陕西省政府研究室特邀研究员,以前当过旬阳县发改委主任,现在是陕南最贫困、最落后的旬阳县工业园区主任。那里的地形、交通等瓶颈制约着园区发展,但是,邓主任把这个园区做成了陕南可持续增长的园区里面的第一。工业园区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最佳结合点。所以,我首先想请邓主任结合你在工业园区的实践,讲讲你对城镇化的一些思考。城镇化到底是靠市场,还是靠市长?
邓帮财:旬阳发展工业的基础不错,但是制约园区发展的条件、体制等因素很多。目前,整个旬阳的城镇化水平是38%,比全省整体水平低12%。这几年,我们围绕怎样在县域走出一条园区与城镇共建,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的路子,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城镇化到底是县市长的城镇化,镇长的城镇化?还是市场的城镇化?这关系到今后城镇化道路选择的问题。如果继续走“三长”式的城镇化,肯定有问题。
原因是什么呢?我对陕西107个县区的城镇化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从2007年到2011年,陕西省一共新增城镇化人口377万人。其中西安市新增33.7万,仅占全省城镇化人口增长的10.2%。9个地级市(共15个区),新增城镇人口82万,占全省新增城镇化人口的24%。83个县在城镇化人口增长上作出了64%的贡献。但是从城镇化的投资来看,西安市和9个地级市的投资占了70%,甚至更多。而拥有64%贡献率的区县投资还不到30%。
投资的指挥者是市长,进城的人其实就是市场。这两者对比后发现的问题其实就是目前的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从土地的供给到开发商的准入,尤其是规划的准入,都是紧紧围绕县市长的指示。城镇化投资和新增城镇人口不匹配,政府大量投资建设的地方老百姓不一定愿意去,而老百姓愿意去的地方恰恰是投资薄弱的地方。
卫思宇:当前的城镇化过程中出现“有城无市”、 “有速度无质量”、 “房地产化” 、“被城镇化”、“掠夺式发展”等诸多矛盾,陕甘宁特色的城镇化,应如何避免这些问题?需要把握哪些原则?
邓帮财:新型城镇化要转变以往重物轻人的理念,我们的投资方向应该跟着老百姓的意愿走。比如陕西省“十二五”城镇发展规划,规划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主城区在“十二五”人口达到720万,西安市现有人口840万,整个西咸新区人口达到1000万。全省83个县城按照这个规划,20万人以上的10个,10-20万人的33个,5-10万人的23个,5万以下的17个,加上1000个社区,陕西总人口3750万人。按规划城镇化率要超过75%的话,像西安这样的城市5年内至少要吸纳300万人,城镇化的目标才能达到。
我又在城镇化人口中选择80后做了另一个调查,按照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在旬阳县抽取当时的110名初高中学生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发现,现在有房的占49.2%,有13.4%的人住到省外,有24%的人是省内县外。城镇化人口中有20%是80后,他们因为职业、家庭等因素会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落脚城市。调查显示,51%的人有意向在西安买房,46.3%选择在县内买房,其实他们的意愿就是城镇化投资的方向。
这种情况下,陕甘宁要做好城镇化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老百姓愿意去哪里,哪里就是投资的方向。
第二,一定要把县城作为解决农民城镇化的重点和核心。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1、就近搬迁,2、低成本搬迁 ,3、过渡性的发展。县城的城镇化做好了,老百姓逐步从县城到大中城市的二次城镇化才有可能。
第三,城镇化必须把安置工作做好。老百姓在城镇化中需要的是安居乐业,没有就业,安居就是一句空话。
卫思宇:新一轮城镇化,国家规划将在年底出台,如果不结合实际情况,那么,它将比当年的四万亿投资所造成的后果更严重。对于规划,陕西省政府研究室工交处白振中处长感触很多,陕西建设工业园区的思路就是由他提出并由他考察后实施的。如果说过去是市长化的城镇化,今天再重走过去的老路,肯定出问题。白处长,你对这个观点怎么看?你过去的那些规划是按照市场需求做的,还是按照省长、市长、县长的需求做的?
白振中:卫社长提的这个问题很尖锐。咱们陕西的城镇化增速,尤其是去年一年的成绩,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扬。你的问题以后我再回答。
卫思宇:咱们追问难点的时候,尽量不要回避问题。陕甘宁革命老区要实现振兴,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白振中:这次会议适逢陕甘宁振兴规划出台一周年,“追问振兴难点,探索振兴之道”的主题非常好。我认为,解决陕甘宁振兴规划的核心是解决穷的问题。穷则思变,振兴规划的根本目的是让老区人民走一条富裕的路,过上有尊严、有自信的生活。这里面涉及到的核心问题就是新型城镇化加快产业化,也就是,陕甘宁振兴的核心问题是产业问题。没有产业振兴,就没有GDP,就没有财政收入,就没有人民群众的就业,更谈不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搞不搞产业直接关系到规划的兴衰,直接关系到陕甘宁人民能不能同步够格的进入全面小康。
卫思宇:陕甘宁革命老区在产业振兴过程中还有什么难点?怎么解决?
白振中:首先,缺产业,没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第二,缺企业。从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五百强企业的排名情况来看,西部最缺。从数量上看,与我们毗邻的河南省企业数量已过千。第三,缺产品。西部的商品、消费品大多来自国外和东欧,西部农村的兄弟仍然是劳务输出的工具。第四,改革问题。陕甘宁和其他地方最大的差距是市场化上的差距。特别是民营经济,陕甘宁三省区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东部发达地区差距更大。陕西的非公有制经济只有51%,占全国百分之四。我们一个省的上市公司没有广东一个县多。
我建议,陕甘宁应把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学习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成功经验,坚持抱团发展,形成优势互补。
第一,促进优势资源的整合。内蒙古对煤炭资源的转化率已经达到37%,陕西只有6%,陕西的废煤产业已经占到了三分之二。这就需要我们陕甘宁三省区在能源产业上强化联动和协调机制,加大力度搞能源转化的产业。实行高等化、精细化的战略路线,提升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西部能源产业基地。而且以陕北为核心的煤炭资源发热量基本上都在5000大卡以上,是最具备发展能源化工的优势产业。
第二、加快夯实城镇产业的基础,解决城镇化的就业问题。
第三,加快培育形态产品,促进城镇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四,加快市场化改革,充分释放非公有制经济的能量。努力使全民在就业和创业上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卫思宇:白处长提出了产业振兴的问题,这其实还是城市化的弊端造成的。城市化过程中的产业布局由市长指挥而非市场决定。现在研究的核心问题还是城镇化,解决不了城镇化的问题,所有的产业布局都是空谈,因为所有的产业要跟着城市走。今天就是请我们在座的专家领导给个药方子。
城镇化最根本、最核心的是老百姓安居乐业。我们谈到的投资、就业、产业都是围绕这个问题。最主要的是解决问题最终要依靠什么?我们的城镇化问题到底怎么办?我们请杨处长谈谈他的看法。
杨雷平:论坛的主题是工业园区与特色城镇化,我觉得园区就是陕甘宁边区振兴发展的内深动力。
第一,谈陕甘宁的城镇化,我觉得应该是农村的城镇化,实际上就是怎样把资金、资源、人口向农村和县级集中。咱们把工业化,工业园区和城镇化放到一起来讲非常好。只有工业化和城镇化高度融合,城镇才能持续发展。2009年陕西省政府召开了一个县域经济大会提出了三大内容:一是农业产业化,二是工业化,三是城镇化。其实不管是珠三角、长三角的规划,还是陕甘宁边区的振兴规划,它都是围绕这个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搞的大融合。实际上每一个区域规划的最基本的单元就是县域经济,某种意义上,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深动力。
宁夏灵武市,羊绒企业员工在羊绒纺织车间工作
第二,我想把陕西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介绍一下。陕西省有一个发展县域经济的决定,出台了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纲要和意见。我们出台的各个规划,实际上就是想把县域经济调动起来。目前陕西60%的人口在县域,县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6%。从这几年的发展情况看,去年全省83个县的总产值达到将近八千亿,占全省经济的55%,其中工业的增加值占58%,城镇化已经达到44.5%,工业的发展已经为县域发展带来了活力。
第三,工业强县已经形成了共识。没有工业就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没有城镇化的突破。这几年一直在搞县域工业集中区,提出要建立在土地集约、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上来壮大县域经济。2012年陕西省100个重点工业园区创收3700亿,吸纳就业人员60万人次。所以,工业园区承载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同样也为县域发展和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活力。
当然,现在的工业园区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规划还不完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各种生产要素配备不合理。但是,通过工业园区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这条路,我们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卫思宇:我总结一下。第一,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可以搞城镇化,但是如果不能突破体制难题,所有的资源都是市长优先配置,举城镇化的旗帜就会出问题,是不科学的。
第二,工业园区是县域经济的发动机和核动力。工业化与城镇化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我有一个建议:一个县要集中发展一个产业,一个企业,不能什么都想干。现在有很多地方产品滞销,产下100吨产品,有30吨卖不出去。所以在县域发展和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匹配性,否则会造成自相残杀。陕甘宁3省区,8个核心城市,67个区县在振兴过程中也要深度整合资源,实现一体化发展。
(整理/黄彦 摄影/张静)
链接
特色小城镇示范工程
一、红色文化小城镇:包括延安市吴起县吴起镇、子长县瓦窑堡镇,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会宁县会师镇和庆阳市环县曲子镇。进一步开发、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推动景区升级,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二、绿色环境小城镇。包括吴忠市青铜峡市叶升镇,延安市富县张家湾镇、甘泉县下寺湾镇,平凉市静宁县城关镇,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继续依托地缘优势,积极发展林果业、畜牧业以及蔬菜、水稻和绿色小杂粮等特色农业,扩大种植规模,发展节水农业、设施农业。
三、民俗风情小城镇。包括榆林市定边县安边镇,咸阳市旬邑县太村镇、淳化县润镇,庆阳市庆城县庆城镇,延安市富县富城镇。深度挖掘民俗、历史文化,发展旅游及特色餐饮等服务业,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四、新型矿区小城镇。包括榆林市神木县大柳塔镇,府谷县新民镇,平凉市华亭县安口镇,庆阳市宁县新庄镇,咸阳市长武县亭口镇。在矿产资源富集地带,加强环境治理,注重环境保护,建立节水、高效、安全的新型矿区,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商贸流通小城镇。包括榆林市榆阳区镇川镇、会宁县河畔镇、平凉市泾川县城关镇、延安市宜川县云岩镇,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市场体系,提高辐射力,打造区域性农副产品、建材等流通集散地。
六、特色手工小城镇。平凉市泾川县玉都镇,庆阳市庆城县马岭镇、正宁县周家乡,榆林市绥德县四十里铺镇,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参与刺绣、剪纸、石刻、瓷器等特色手工艺品制作,广泛开拓销售渠道,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产品。
(据《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