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校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3-09-04张晓贤
张晓贤
1 研究背景
在2010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的校园足球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指出“如果不发展青少年足球,要提高中国足球运动水平无异于想在沙滩上建摩天高楼。”在“足球从娃娃抓起”的战略实施中,日、韩在校园已经完成了一个足球金字塔体系。“恐韩症”、“逢日不胜”,归根结底是我们早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在日本,有70万青少年在踢足球,中国只有7 000人;在韩国,从小学到高中,每年有近6 000场学生联赛,中国只有不到300场。在校园,中国足球重新出发[1]。
2010年12月29日,中国足协颁布了《中国青少年足球“十二五”发展草案(征求意见稿)》(简称《草案》),指出了目前青少年足球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也为增加足球人口提出了建议。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是我国足球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源头。开展青少年足球工作主要完成两大目标:一是抓好普及,扩大规模;二是培养人才,提高水平。为振兴中国足球运动,尽快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整体水平,中国足球协会特制定中国青少年足球“十二五”发展方案,推动青少年足球运动有序、健康发展[2]。《草案》深入剖析了青少年足球的现状和问题,明确指出当前我国青少年培养基础严重萎缩,后备人才青黄不接,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和质量的不断下降的趋势,是导致国家队与职业联赛水平长期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并且从我国青少年足球所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步骤6个维度对近5年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要求与思路。
2012年1月5日,由上海部分大、中、小学及其所在区县教育局和体育局自愿结盟组成的,致力于青少年足球人才“一条龙”培养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上海市校园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在同济大学揭牌成立。联盟旨在通过实施上海市校园足球“一条龙”课余训练体系建设,扩大校园足球人口,夯实校园足球发展基础,探索出适合上海乃至全国校园足球发展的新型模式,为培养文化素质高、专项技能强、全面发展的足球后备人才奠定基础;充分发掘足球运动在青少年学生中的独特魅力和综合教育功能,构建校园足球文化,深入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为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发挥积极作用[3]。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规划一条龙培养体系明确了高校在校园足球联盟中的引领教作用,构建联盟内部大学、高中、初中、小学“1-2-4-8”足球项目布点体系。作为这个体系中的“1”,高校校园足球的定位将不再尴尬,反而越发重要,联盟的成立为高校校园足球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在校园足球运动中将不再“边缘化”。
2 目的与意义
上海市校园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的成立为上海市校园足球的发展搭建了崭新的平台,同时为上海市校园足球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足球作为校园足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这一崭新的平台中寻找定位,挖掘自身潜能,发挥其重要作用,是当前迫切有待探讨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契机,分析当前上海市高校校园足球的现状与根基,探讨当前高校校园足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联盟”的要求,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的途径与方法,为上海市校园足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案和坚实的理论支持。
3 对象与方法
3.1 对象
上海市高校一条龙建设联盟首批11所高校成员单位校园足球开展情况。
3.2 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通过浏览网络数字资源、体育期刊、书籍等资料,查阅近5年来关于校园足球文献30余篇,并运用浏览捕捉法摘录相关报纸及网页文字2万余字。
3.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设计基于文献总结与归纳,并结合调查内容与研究目的等要素,编制问卷。本研究问卷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部分,主要调查学校足球运动队、教练员、场地设施、资金来源等情况。第二部分为学校组织管理水平部分。第三部分为高校开展校园足球客观问题的调查。问卷在编制过程中,通过不断预测、加工、筛选、纠正,形成正式问卷进行实施,以确保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本研究通过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式,分别向各高校校园足球负责人发放问卷11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3.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20.0软件对调查问卷及论文中所需要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归纳和分析。
3.2.4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逻辑思辨,并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运用演绎与归纳的方法得出本研究的结论,提出建议。
4 结果与分析
4.1 大联盟布点高校基本情况
4.1.1 运动队、教练员及场地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联盟第一批11所布点高校共有足球队14支,运动员351人、教练员26人,其中持有教练员证书的21人、标准足球场27片。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联盟布点高校基本情况一览表TableⅠ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Universities in the League
根据数据及高校性质,基本可以把布点高校分成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教育部布点的足球高水平高校,如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工程技术大学。第二层次是具有足球专业的体育类院校,如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第三层次是普通高等学校,如上海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不同层次的高校在数据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与不均衡性。
根据数据分析,除同济大学与东华大学拥有2支足球队外,其余学校均只有1支足球队,运动员人数平均每队在20~30人之间,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数量比为1:13,持证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数量比为1:17,部分院校场地资源不足。由此看来,可以用“3个少”来加以概括:一是高校从事足球运动员人数少;二是教练员数特别是持证教练员人数少;三是部分院校场地资源少。
4.1.2 资金来源
根据对布点高校校园足球资金来源形式的调查发现,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与本校创收,凸显出资金来源形式比较单一,政府资金投入不平衡,甚至有部分高校没有任何资金来源等问题。如图1显示社会捐赠与企业赞助也是高校校园足球资金来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覆盖面不够广泛,赞助也只是集中在少数一两家有影响力的高校球队。因此,必须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专款专用,多种渠道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方式。从目前的情况看,政府拨款乃是当前高校发展校园足球最有利的经济支持方式。在未来10年里,上海市政府每年拿出超过2 000万的资金投入校园足球,强有力的资金后盾,将惠及每一所布点高校,为高校校园足球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4.1.3 训练及参赛情况
根据调查统计,联盟布点高校每周训练次数最多的可达7次,而最少的只有每周1次,11所高校每周平均训练次数为3.4次。在训练时间上,各高校基本能保证每次1.5~2 h,训练最多的球队每周训练14 h,最少的为2 h,11所高校平均每周训练时间为6.7 h。比较11所高校,在训练时间和次数上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与不平衡,第一层次高校明显优于第二、第三层次院校,有部分第二、第三层次院校足球队训练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训练时间难以确保。
在对11所联盟布点高校足球队每年比赛场次的调查中发现,各高校足球队都比较缺乏比赛机会,9.1%的高校每年比赛少于5场,45.5%的高校每年比赛在5~10场,18.2%的高校每年比赛在11~15场,27.3%的高校每年比赛大于15场。比较11所高校,由于队伍水平与比赛机会等差异,第一层次高校比赛场数要远大于第二、三层次高校,但比赛机会比较有限,从总体数量上看已远远落后于日韩高校每年70~80场的比赛数量[4]。
4.2 大联盟布点高校校园足球组织管理水平
通过组织管理水平问卷,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便进行比较和统计:将回答“是”算“1”分,“否”算“-1”分,进行计算[5]。10个题项由3个因子组成,分别为:领导重视程度、队伍管理水平、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得到8分以上的为优秀,6分的为及格,低于6 分为不及格。结果显示:11所高校中有36.4%的高校组织管理水平有明显缺陷,有27.2%的高校组织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见表2)。
表2 学校组织管理得分水平分布一览表Table Ⅱ Scores for the Organization Work of the Universities
4.2.1 领导重视程度
11所高校中学校领导重视并经常关心本校校园足球开展的占72.7%,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关心与指导相关校园足球工作的高校仅占27.3%。由此可见,各高校校园足球实施部门的领导大多都很重视本校校园足球的发展,然而往往却得不到学校领导的关注与支持,校园足球在高校主管领导心中是边缘化的产物,尤其是一些足球基础比较薄弱、运动成绩不甚理想的高校,就更难得到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
4.2.2 队伍管理水平
经过对具体题项的描述性分析,高校队伍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优秀教练员的引进问题。数据显示仅有27.3%的高校具有专门的政策保证优秀教练员的引进,主要集中在第一层次高校。二是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机制问题。有超过一半的高校没有专门保证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的机制。三是足球队学生补课机制问题。调查发现,仅36.4%的高校对球队学生有补课机制,随着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运动队比赛场次与训练时间的增加是一个必然趋势,学训矛盾、学赛矛盾日显突出,学生补课机制的建立更显重要。
4.2.3 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足球教学、足球竞赛和足球社团建设等方面。数据显示9成以上的高校都建立了校内足球竞赛的长效机制。此外,所有11所高校都建立了足球社团和足球单项协会的运行机制。由此可见,联盟布点高校具有一定的开展校园足球的氛围和基础,但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机制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4.3 大联盟布点高校开展校园足球客观问题
本部分是针对高校开展校园足球所存在的客观问题进行调查,主要涉及高校校园足球普及、高校教师校园足球参与、运动员学习成绩以及运动队技术水平提高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
(1)限制高校开展校园足球普及的因素按排位分别是:学训时间冲突;教师支持重视程度、学校氛围、学生自身兴趣、家长支持程度和行业风气。
(2)限制高校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校园足球运动的原因主要是:家庭个人因素以及由于学生缺乏兴趣而导致的教师工作积极性降低。
(3)高水平运动员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学训冲突、学习缺乏相应的补课机制和学生自身对学习要求较低。
(4)比赛机会太少、训练时间无法确保、生源专业水平较差是限制高水平运动员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4.4 高校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内部机制(图2)
4.4.1领导机制
高校校园足球的开展离不开高校领导的支持与关心。特别是联盟布点高校担负着联盟建设的责任与重担,更需要学校领导给予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领导的重视程度,体现了校园足球在该校体育工作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也体现了该校开展校园足球的态度与决心。校级领导对校园足球的重视应体现在政策与资金层面,而分管体育部或体育学院领导更多的体现在操作与控制层面。两者应紧密结合,既体现自上而下的领导理念,又能体现出自下而上的责任理念。当然,高校校园足球开展的概念并不是建一个足球队打打比赛,拿拿名次那么简单。很多学校的领导片面地理解校园足球,只重视队伍的成绩,而对其他方面,诸如校园足球的普及、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等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所以,高校领导必须要重新认识校园足球的内涵,建立全方位的校园足球领导机制。
4.4.2 经费保障机制
校园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针对布点高校每年都会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这无疑为高校校园足球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经费投入到高校后,高校如何使用这笔经费、如何做到专款专用、如何监管等问题是值得去探讨。所以,高校必须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合理使用专项经费,经费投入不仅限于对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同时应该加强校园足球普及与发展的投入比例。建议高校财务部门与“联盟”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经费进行审核,让每一笔钱都用到实处、用得明白、用得有效。
4.4.3 队伍管理机制
4.4.3.1 招生机制
切实保障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制度,特别是教育部布点高水平运动队高校,要把好招生关,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制度。对于那些不具备高水平招生资格的高校,要发挥“联盟”的作用,在不违反招生政策的前提下,建立适合本校特点的招生制度,如可以采用大专或高等职业为起点进行招生,为高水平运动员落实政策,降分录取等。
4.4.3.2 优秀教练员引进机制
高校优秀教练员匮乏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第一层次的高校更需要有一名具备一线专业教练员资格的教练。“联盟”的发展也需要不断有高水平的教练员加入到高校教练的队伍当中。然而,高校的特殊性以及其注重学历的人才引进方式成为了引进优秀教练员的瓶颈。有些教练员虽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非科班出身,学历层次不高,继而无法被引进高校中工作,这无疑对高校足球水平的提高是一种损失。所以必须要根据足球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机制,力争在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引进方式、人才引进条件上有所突破。
4.4.3.3 运动员学业保障机制
高水平运动员自身对学习要求比较低、学训矛盾、学赛矛盾、缺乏相应的补课制度等是影响运动员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联盟”发展规划中提出坚持“文化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努力提高运动员文化水平。校园足球的发展要体现育人的功能,学习同样是这些运动员的重要任务。所以,必须建立运动员学业保障机制,应特别加强对运动员补课制度、考试制度、学分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4.4.3.4 运动员意外伤害保险机制
除高校大学生享有的医疗保险外,各高校运动队应每年为每位运动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这不仅是对运动员负责,也是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保障。各高校应把这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设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运动员意外伤害保障体系。
4.4.4 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机制
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足球课程建设;二是足球竞赛体系建设;三是足球社团建设。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应立足于两个层面,即普及与发展。
高校校园足球文化建设要体现普及的要求,无论是足球专项教学、足球竞赛、足球社团等方面都体现了普及的特点。足球专项教学要突出对学生足球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掌握足球项目的“三基”知识,提高学生欣赏足球比赛的能力。学校足球竞赛要体现常态化与规模化,开展范围不仅是校级层面,还应鼓励班级、系部开展多种形式的足球竞赛活动。足球社团、俱乐部可开展多种形式的足球活动,如讲座、论坛、足球欣赏、征文、摄影展等宣传足球运动,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足球,了解足球,喜爱足球,提高校园足球氛围。
高校校园足球文化建设要体现发展的要求,在普及的基础上,让一部分有基础的学生提升足球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足球专项教学可采用水平分班等形式,对提高班进行足球战术与理念的教学。在竞赛制度上,可建立水平分组等形式,提高竞赛的水平与质量。在足球社团、俱乐部中按能力可分为初级组、高级组、竞赛组[6]。不同组别的学生有不同的任务,达到相应要求后可以升组,以体现发展的要求。
4.5 高校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机制(图3)
高校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机制,主要是站在“联盟”的视角,提出有利于“联盟”发展以及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的运行机制。除了“联盟”对高校的政策保障与经费保障外,还应建立起相应的运行机制,诸如培训机制、招生机制、竞赛机制和评估机制等。
4.5.1 培训机制
“联盟”成立以来,已经举办了一期草根足球培训班以及两期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培训班,得到了广大高校教练员的积极响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相比日韩的教练员培训体系,“联盟”的培训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并且有待进一步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建立完善的教练员培训机制,可借鉴日韩教练员培训体系的成功经验,特别是针对教练员继续培训、守门员教练员培训、少儿指导者培训的环节[7]。此外,推荐高校优秀教练员参加讲师培训班,培养一批业务精湛、又具有教练员培训资格的足球专业人才。
4.5.2 招生机制
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布点高校招生政策的倾向性,扩大布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数量与规模。在招生机制的运行过程中积极开辟高考招生的绿色通道,完善高考体育特长生加分细则,拓宽布点学校足球运动员的升学途径。在同等条件下,高校优先录用区县教育局和高中推荐的优秀足球人才。
4.5.3 竞赛机制
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发展规划指出,要构建完善的高校校园足球联赛体系。联盟已经着手打造全新的、规范的高校校园足球联赛。第一届“联盟杯”已经正式启动,无论是场地的布置、比赛的流程、运作的模式都体现了规范性与统一性。但是高校足球联赛机制尚不完善,有诸多方面亟待进一步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各级学生运动员注册制度并未走上正轨;二是在竞赛办法上仍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没有建立合理的联赛分级制度与升降级制度。三是在竞赛时间上,主要选择了工作日,加大了学生的学赛矛盾,因此在“比赛日”的安排上应尽可能遵循“以双休日比赛为主,以工作日比赛为辅”的原则。
4.5.4 评估机制
“联盟”有必要对各高校建立校园足球的评估机制,特别是针对联盟布点学校,发挥评估的诊断与反思功能,进一步提高高校校园足球的整体水平。评估机制的建立重点是拟定足球“联盟”的准入与退出制度,对布点高校要严格考核。由于布点高校有“联盟”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所以越来越多的高校有意向加入联盟中来,准入制度的建立,为未来10年布点20所联盟高校提供了准入依据。相反,现有的联盟高校通过评估达不到“联盟”要求的,应通过退出机制,退出“联盟”布点高校的行列。通过评估机制,形成联盟布点高校的动态机制与竞争机制,促进“联盟”可持续发展。
4.6 高校在“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中的功能与定位
以上海市校园足球“一条龙”体系“大金字塔”整体布局结构来看(见图4),高校处在“大金字塔”结构的最顶端,意味着高校处在整个体系中的最高层次。高校在“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中的定位可用8个字来概括,即“引领、示范、合作、指导”。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规划一条龙培养体系明确了高校在校园足球联盟中的引领作用,构建联盟内部大学、高中、初中、小学“1-2-4-8”足球项目布点体系(见图5)。其意义就是要发挥高校的积极作用,充分体现上海校园足球“一条龙”培养体系的集聚、辐射效应[8]。这种集聚与辐射的效应主要体现在高校在“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中的功能上。
4.6.1 资源互动与共享
校园足球的开展需要师资、场地与人力资源。而目前的中小学校很难在短时间内,立竿见影地去解决这些矛盾。因此,充分开发利用“一条龙”体系内现有的资源和力量,特别是发挥高校的力量,成为了发展校园足球的一条捷径。“联盟”的思路就是要发挥高校在这些资源上的集聚与辐射效应,具体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在场地设施方面,场地受限制的中小学可以与结对高校进行互动与合作,布点高校根据自身场地使用情况,向中小学开放场地设施,特别是双休日和节假日,布点中小学可借助高校的优质场地、设施资源开展足球课外活动、足球训练与竞赛等,充分发挥高校场地设施的集聚与辐射作用。
在师资上,高校要发挥高校教师在足球理论与足球业务能力上的优势,采用“送教上门”、“优秀教练员带教”等形式,深入结对布点中小学,把先进的足球教学与训练理念辐射到中小学中去。同时,布点中小学也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聘请高校教师去中小学兼职带队,并派遣有一定潜力的教师到高校学习,真正形成师资力量的互动与共享。
人才互动是指布点中小学学生通过足球这个媒介与布点高校学生进行活动与交流,从而感受高校校园文化氛围的一种互动形式。这种互动形式有利于让中小学生通过对大学生活与大学氛围的了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特别是让中小学生认清踢好球与学好习一样重要的道理。高校可组织一些夏令营或小型的足球日活动,把布点中小学的足球队组织到高校中与高校大学生进行活动,以推进高校与中小学人才的互动与交流。
4.6.2 技术支撑
制定科学、系统、适合各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使用的青少年足球教学训练大纲和教材,规范上海市青少年足球教学训练过程是联盟发展任务之一。而课程的开发与大纲和教材的修订离不开高校的技术支撑。高校不仅要发挥集聚的效应,并且要把这种效应辐散到中小学中去,了解中小学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高校的技术支撑,开发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足球基本规律与青少年身心规律相结合、富有应用价值的教材与大纲。特别是在新的联盟体系框架下,应做到教材的延续性与训练大纲的统一性与规范性。
4.6.3 “人才输送”体系衔接
中国的教育体制、升学的问题,造就了中国足球后备力量严重匮乏。发展青少年足球、夯实青少年足球基础,被认为是中国足球再出发的必然选择。如何让更多的孩子来踢球,如何让家长支持孩子踢球,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按“联盟”的指导思想,高校更能体现出人才输送对口衔接的功能。如果这一设想和体系能够顺利实施,这无疑对打消家长和学生的顾虑、吸引更多孩子参加足球运动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高校对人才输送对口衔接的功能必须建立在对口小学与对口中学、对口中学与对口高中衔接顺畅的基础之上。目前,的确很多高校遇到了人才衔接的问题,主要就是在衔接体系上出现了缺口与断层。因此,不仅要让更多的青少年从事足球运动,更应该要考虑青少年的成长与学习发展,这需要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与高校的积极配合,制定相关的人才衔接政策,特别是要建立一种“以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全新体教结合理念。
4.7 高校在“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中的具体做法与侧重点
除了高校在“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中的具体功能外,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具体做法上可有不同的侧重,依据“联盟”的指导思想,发挥自身优势,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校园足球发展之路。
4.7.1 第一层次高校的具体做法与侧重点
第一层次高校的界定:即教育部布点的足球高水平运动队高校。“联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努力提升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的技战术水平,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培养与打造1~2支高水平大学足球运动队,力争跻身中国高水平足球职业联赛(中甲或中乙)。这个任务的提出,为第一层次高校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第一层次高校要从现在着手,努力提高教练员带教水平,特别是在队伍管理上向职业化队伍水平靠拢,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职业化特征的校园足球队。可借鉴“北理工”模式的成功经验,脚踏实地地逐步实现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诸如,同济大学作为联盟主席单位,不仅成立了足球研究中心,同时还聘请了吴金贵指导担任教授,指导队伍的建设,队伍整体水平在上海高校中名列前茅。这类高校具备了打造高水平队伍跻身职业联赛的潜力,在具体做法上更应以此为目标,努力成为上海高校的一张名片。
4.7.2 第二层次高校的具体做法与侧重点
第二层次的高校是指具有足球专业的体育类院校,这类学校集聚了人力资源与科研资源的优势,其重点应放在对课程的开发与大纲和教材的修订上。此外,针对体育院校足球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以“联盟”的指导思想为引导,培养具有先进足球理念、专业足球素养,集组织、竞训、裁判等多种能力结构为一身的足球专业人才。中国校园足球的未来需要体育院校培养合格的专业足球人才,这也是第二层次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院校无论是开发课程、修订教材、大纲,还是培养未来校园足球的合格人才,都要注意规范与统一性,为中国足球建立统一、系统的青训模式打下坚实基础。
4.7.3 第三层次高校的具体做法与侧重点
第三层次高校是“联盟”布点的普通高等学校。此类学校应一步一个脚印,以“联盟”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在夯实自身校园足球基础的同时,发挥高校的引领与示范作用。特别是要做好与对口高中的人才输送衔接工作,这是“联盟”发展的立足点。一些联盟高校已经着手研究对口高中人才输送的方式,并着力为这些学生打造符合他们特点的培养方案。足球要真正体现育人的功能,让更多踢球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离不开高校的支持与配合,布点高校更有义务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1 1所大联盟布点高校校园足球总体开展情况良好,但在教练员的引进与培养、校园足球组织管理水平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2)高校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内部机制主要是完善领导机制、经费保障机制、队伍管理机制和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机制。
(3)高校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机制主要是建立培训机制、招生机制、竞赛机制与评估机制。
(4)高校在“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中应充分体现引领与示范的作用,发挥资源互动与共享、技术支撑、人才输送衔接等聚集和辐射功能。
5.2 建议
高校校园足球的开展需要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与高校的协同与合作,三方应明确职责,特别是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各自的责任与义务,让校园足球在双方的共同关心与支持下茁壮成长。不要让高校校园足球陷入貌似谁都在管、谁都有职责管,但实质上却没有人管的尴尬境地。
[1]http://www.dayoo.com/http://www.dayoo.com/ [DB/OL]
[2]中国足球协会.中国青少年足球十二五发展草案(征求意见稿)[S].中国足球协会,2010-12.
[3]http://sports.online.sh.cn[DB/OL]
[4]孙一,等.中、日、韩三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4).
[5]曾桂生.上海市校园足球现状的模型分析与发展建议[J].体育科研,2011,32(1).
[6]廖军.高校足球文化的构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7).
[7]班玉生.中、日足球教练员培训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1)
[8]刘桦楠,季浏.上海市校园足球“一条龙”培养体系的集聚、辐射效应[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