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训练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理论与实践

2013-09-03董伦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年8期
关键词:职业化队员素养

沈 纲, 董伦红

(常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0 引言

职业化、专业化与技能化是高新科技飞速发展背景下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目前,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分别承担着国家专业化和技能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担,而职业化教育则没有明确的承担主体,发展相对薄弱。教育部在强调“要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等职业学校大多只能在课程改革中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没有从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制定职业教育培养方案。随着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凸显,普通本科学校的就业培训也涉及职业化教育的内容,但同样存在临时抱佛脚、不成体系的局面。总之,高等教育的职业化教育现状与社会对职业化人才需求的矛盾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将拓展训练引入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失为解决职业化教育缺失,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个有效措施。

1 职业素养和拓展训练基本概念及切合点

1.1 何谓职业素养

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在《工作素质高绩效模型》中将素质划分为知识与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动机等5个方面,并提出素质冰山理论。该理论认为,职业人像漂浮在水中的冰山,露出部分是行为、知识和技能等,是显性职业素养;隐藏在水下部分占个体素质7/8的则是由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构成的隐性职业素养,是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的重要标准。[1-3]国内学者则认为,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括地说包含以下4个方面: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4-6]美国著名杂志《哈佛商业评论》评出了9条基本职业素养: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 、承担责任[7]。

目前,中国企业则普遍认为职业素养包括:敬业精神、忠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高度进取心、自动自发地工作、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不找任何借口、具有较强的执行力、找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提好的建议、维护企业形象、与企业共命运等方面的内容[8]。其实,这与《哈佛商业评论》评出了9条基本职业素养是相同的,包括国内学者所说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等三方面的内容,职业技能则是与职业素养平行的概念,不输入职业素养的内容。

1.2 何谓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Outward Development),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的大西洋船队屡遭德国纳粹潜艇的袭击,只有极少数人生还。英国的救生专家统计发现,活下来的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意志坚定、懂得互相支持”的中年人而不是年轻力壮的水手。后来德国人库尔特·汉恩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年轻的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活动和项目,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1942年其好友劳伦斯成立了阿德伯威海上训练学校训练年轻海员,这是拓展训练的雏形[9]。

拓展训练通常利用崇山峻岭、瀚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二战后,英国出现了一种相似的管理培训形式叫做Outward Bound(户外拓展训练),利用户外活动的形式,模拟真实管理情境,对管理者和企业家进行心理和管理两方面的培训[9]。拓展训练一直能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其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观念:积极主动、开拓创新、认真负责、独立协作、共享成功。由于培训形式新颖和效果明显,很快风靡了整个欧洲的教育培训领域并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发展到全世界。

1.3 职业素养和拓展训练的切合点透析

拓展训练的5条基本价值观和《哈佛商业评论》9条基本职业素养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职业素养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而拓展训练基本价值观体现在这种培训形式对所培训学员的基本要求和培训内容上,他们一个是结果,一个是实现结果的手段。在高校开展拓展训练,大学生成了职业素养提升的客体,高校则是职业素养提升的主体,主体和客体通过拓展训练这个纽带,最终实现职业素养提升的目的。因此,针对现代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将拓展训练引入到大学教育体系,有利于企业员工职业素养培养的前移,有利于高等教育的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有机的融合,从而更有利于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目标。

2 组建团队,构建职业素养训练体系

常州大学体育学院从2006年起就开始探索塑造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之路,积极尝试利用团队模式和拓展训练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迄今,较为成功的案例是“蚂蚁团队”,该团队采取自愿原则招纳学员,通过系列课程学习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坚信““眼睛看到的信息,能记住10%;耳朵听到的信息,能记住20%;但亲身经历获取的信息却能记得80%[10]”的理念,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特定职业化情景,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营造高峰体验、项目分享、甚至鼓励学生组织策划实施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等方式获得职业素养的提升。同时,努力为团队队员提供走向企业,走向社会进行历练,利用为社会团体做拓展培训师助教的机会,通过“学、做、教”的模式全方位体验提升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

在职业素养塑造过程中,团队萃取OBI培训理念,借鉴教育培训市场中比较成熟的教练技术、NLP技术、沙盘模拟和SYB等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在调查研究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职业素养需求和大学生职业素养短板的基础上,开发并不断完善适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化课程体系。经过6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两系统、三阶段、五课程”以拓展训练为媒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塑造体系。该体系采用中国教育的固有模式晋升式,一方面针对学员、队员和核心队员设计不同阶段的训练课程,另一方面,每一阶段的训练课程都设置考核标准,决定不同级别的参与者能否成功晋级为下一阶段参与者。如此,达到每个阶段的参与者即使不参与下一阶段训练,也能有所收获,参与程度越深,则收获越大的效果。

2.1 思维优化系统与行为促进系统

思想是行动的指导,行动是思想的外在反应。思维是人对客观意识的综合反映,即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和认识;人的行为的支配中心是大脑,所以思维是支配人的行为的中心。拓展训练以活动为中心,通过活动参与、活动体验探寻活动背后的思维模式,运用头脑风暴优化思维方式,从而构建新的思维模式,指导下一阶段的行为,从反复的做和思之中获得思维的提升。在职业化人才塑造过程中,职业化行为是形成职业素养的必要条件,然而职业化思想却是产生职业化行为的先决条件。因此,在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需要从思维优化系统和行为促进系统两方面共同作用、相互促进(见表1和表2)。

表1 行为促进系统

本系统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由蚂蚁团队自我管理,独立运作,作为为蚂蚁团队学生能否有机会进入思维优化系统的考核依据。通过该系统着重培养学生守时、自信、主动沟通、感恩、自我学习的职业素养。

表2 思维优化系统

本系统作为通过行为促进系统训练后,获得核团队认可的学员将有机会参与,培训由指导老师总负责,校内教师和校外合作机构专业培训师、企业届精英联合实施。思维优化系统不以传统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中心,而是以思维方式的改变为中心。采用的方式也是以活动和项目为媒介,不断从问题中发现问题,通过行为改变思维,实现思维模式的改变。

通过“行为促进系统”和“思维优化系统”的学员正式成为团队队员,只有团队队员才有资格接受三个阶段、五大课程体系的学习和训练。团队从挑选学员开始,就坚持企业化运作模式,自愿和参与是最重要的特征。

2.2 三个阶段和五大课程体系(见表3)

虽然国家提倡“开放的大学”,可目前的实际是“中国的大学任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在其不断优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过程中,大学生职业素养塑造应该争取一席之地。如表3所示,“蚂蚁团队”借鉴企业职业化培训体系为其队员设计了五大课程体系,划分为三个阶段塑造队员职业素养。

(1)第一阶段是入门阶段。包括两大课程训练体系,主要目的是确立正确的人生理念和良好的心态。从职业化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出发,完成学生职业素养所需要的知识贮备(包括职业化知识、理念与态度),提升学生的职业化认知,形成职业化的意识。理念训练主要采用“头脑风暴、案例分析、培训视频(安东尼罗宾-团队力量)、拓展训练(拍手、报数游戏、滚雪球、我们是一家、纸杯传水)”等教学形式;心态训练主要采用“读后感、头脑风暴、情景剧、专题讲座(态度决定成败)、体验式游戏(麻雀变凤凰、听水杀手、生命之旅)”等教学形式。

(2)第二阶段是成长阶段。对于职业化而言理论知识是空泛的,只有通过的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将职业素养的知识内化为素质,培养学生职业化素质和职业化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因此在这一阶段重点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职业化的心态去参与社会化的活动,从而不断职业化素质的形成。这一阶段主要包括职业素质训练课程和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两大体系。在本阶段,性格分析、“情商之花为谁开、管道的故事”等培训视频是基本理论教学形式;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形式有:“交通堵塞、亚历山大结、翻叶子、群龙戏珠、不到森林、齐眉棍、麻雀变凤凰、报数游戏、听水杀手、修复计算机、杀人游戏、三国杀”等情商训练体验游戏,“偷天陷阱、高空抓扛、高空断桥、攀岩、缅甸桥、相依为命、天梯”等逆商训练体验游戏,大富翁、穷爸爸和富爸爸、更新金钱的观念等财商训练体验游戏。

(3)第三阶段是提高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训练无论其形式多么接近企业实际,但终究还是一种教育形式,实际的企业参与才能最终让队员实现从学习到实践的升华。这一阶段团队要求队员主动为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在与社会不断交往的过程中实现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参加企业培训项目策划、担任企业拓展培训助教、承担周边高校各类培训、承办大型晚会、教育机构市场开拓等工作,真实体验企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对比自身不足,增强职业素养提升的自身原发动力。

表3 职业化塑造三个阶段和五大课程体系

3 团队职业化培训模式的现状、实践效果

如表4所示,蚂蚁团队从2006年创始,参与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受师资力量影响,遵循规模经济的规律,从2010届参与学院人数控制在200人。能顺利完成“行为促进系统”学习的人数占到25%(总人数越少,通过的比例越高),能完全通过“行为促进系统”和“思想优化系统”学习,成为团队队员占参与人数的的比例大约为10%。基本上团队队员都能完成第一、二阶段职业化培训体系的课程,受到团队资源、社会对大学生接纳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只有7%左右的队员能完全胜任第三阶段的训练,基本上能胜任第三阶段训练的队员都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择得较好的工作机会。目前,团队经过多年经营和发展,基本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管理、为学校和学生服务机制。新学员二大系统的学习和考核由团队队员组织安排,队员第一、二阶段学习和培训有核心队员组织安排,指导教师只负责团队的发展和核第三阶段学习的组织,定期出席会员活动。通过多年的实践,团队职业化培训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认真对待学习,完成学业是学生的任务,学习能力提高表现在学习效果增强方面。从表四可以看出,通过“行为促进系统”和“思想优化系统”,成功成为了团队队员后,基本都能完成第一、二阶段的职业化训练。通过团队职业化素质的培训呢,队员学习责任感增强,学习理念和心态积极变化,从而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据团队基本数据统计,团队队员基本没有补考现象,英语四级全部通过,英语6级、研究生入学考试通过率教学校平均水平偏高。

(2)职业适应性的提升。职业化适应性的提升在学生就业的时候能得到较好的证明。团队在招纳新学员时没有任何特别要求,完全遵循自愿原则,但经过其学习培训后,一次性就行层次比学校普整体水平偏高,层次偏高。从学校招生就业部门的统计数来看,全校一次性行政事业单位、名企就业率为2%左右①对于全校学生和团队队员,名企划分采用统一标准,主要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经营状态良好、发展前景良好的地方企业。,通过一二阶段学习的团队队员这个比例高达40%。通过职业素养培训,他们对职场了解加深,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更清楚,懂得面试技巧,再加上平常学习能力的增强导致的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使得他们更容易被名企录用。

表4 蚂蚁团队2006年以来基本情况表

(3)组织领导能力的增强。领导能力的增强主要体现在:学员通过一年的系统训练成为队员后,合作组织实施下一届学员“行为促进系统”和“思想优化系统“中各项活动;通过三阶段学习的队员成为核心队员以后,组织实施普通队员的三阶段职业化培训;为学校、企业组织实施各种培训;积极组织实施学校社团活动等。

4 团队职业化培训的推广价值

常州大学蚂蚁团队利用职业化训练模式,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尝试虽然其规模较小,影响范围较窄,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体上是成功的。首先,开创了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化塑造的新模式,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缩短大学生毕业生职业适应期,此外,在大学期间集中的职业素养培训相比较企业分散培养而言,节约了社会职业素养提升的总成本。其次,将体验式教学方法用到极致。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行为,多数都采用体验式教育方法,让学院从体验、分享中学到知识,优化思想,约束行动,实现知识—素质—能力之间的相互转化。最后,打破了传统课程教学的时空限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改变传统课外学习分散零碎的现状,有组织有体系的规划学生课余学习,丰富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内容,为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和校园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团队化训练模式打破传统社团模式,采取自愿无门槛招纳方式,创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合作型学习团队,执行“学员—队员—核心队员”的发展过程,通过队员带动学员,核心队员带动队员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运作,让学生体验“教”与“学”相互促进,“学”和“习”紧密联系的新型学习模式。由于该模式要求条件不高,比较容易在高等学校中推广应用。只要有一位教师愿意尝试和奉献,就可以成功复制一个团队,在此基础上探索职业素养教育的道路。

5 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努力方向

(1)强化高等教育市场化理念[11]。高等学校要遵从市场供求规律,正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始终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摆在重要位置,积极调整教育理念与思路。在教育规划上彰显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地位[12],真正做到专业化、技能化和职业化教育相结合。制定系列操作型强的制度,激励和约束师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利用选修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努力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到大学教育的每个环节,逐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扩大参与主体,校企共同构建和完善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13]。社会、企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己都是推动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主体。只有社会、企业、学校、家庭改变以学习成绩一把尺子评判大学生的标准,充分认识到职业化素养对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切实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并从制度层面提供有效引导,大学生自己才会走出狭隘学习范围,大胆的去寻求各方面的发展。

企业作为大学生这种产品的直接使用者,既有理由重视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也能从自身需求出发,利用自身有力条件为高校职业素养教育尽一己之力。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以“企业文化”为支撑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制定“体现企业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贯穿大学教育整个阶段的职业素养培养方案,只有这样,高校各教育单位才能有法可依,确实履行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义务。

(3)提高大学教师职业形象,增强职业素养师资队伍建设力量[14]。言传身教,教师的职业形象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一位不修边幅的教师在课堂上大讲职业仪表是绝对没有说服力的,大学教师要秀外慧中、以身示范,行动大方、爱岗敬业,树立奉献精神,遵守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因此。提高大学教师职业形象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形成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但示范作用永远替代不了教育作用,要真正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还要靠专业的教师。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没有专业的教师负责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职业素养提升主要由学生工作部门、就业工作部门、团委聘请的少许培训讲师,以及各教学单位个别开设相关选修课的教师,师资力量建设薄弱是高校职业素养提升的严重制约。建立一支规模适度、有企业文化背景和管理经验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推动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条件。

(4)营造职业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15],积极引导师生职业素养的自我提升。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具有思想性,对学生具有导向、教化和激励作用。通过对学生的习惯、知觉、信念等的熏陶,将职业化教育渗透师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中,从而达到高校师生职业化素养自我提升的效果。

[1] 杨祖勇.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09(4):149.

[2] 李科利.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09(22):170.

[3] 陈 静,王 繁,喻柯力.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机制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58.

[4] 龚晓路,黄 锐.员工职业素养培训[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5.

[5] 付晓容.浅谈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15):164.

[6] 杨 婉,邬瑞斌,邓志锋.基于企业文化的当代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西部,2010(22):161.

[7] 杨 琳.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及评价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4):179.

[8] 任雁敏.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及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79-80.

[9] 张宏如,王雪峰.拓展训练理论与实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10] 钱永健.拓展训练(修订版)[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12.

[11] 张 琛,刘加宁,李晓雅,等.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5):15.

[12] 贾义保.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J].理论月刊,2009(8):130.

[13] 关冠军,任保奎.基于企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素养与高职院校教学适应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21-23.

[14] 叶志雁.大学生职业化形成机制初探[J].理论界,2011(1):209.

[15] 许丽丽.人文教育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46-47.

猜你喜欢

职业化队员素养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