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我效能感实证思考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探析

2013-09-03莹,陈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效能大学生能力

谢 莹,陈 根

(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所谓就业能力,就是指大学生成功就业并稳定地发展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和品质[1]。它即体现为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又受制于积极的心理素质。有调查显示,部分毕业生初次就业时表现出自我怀疑、效能感低下的特征。可见,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其自我效能感对提升未来人力资源竞争的实力和优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一、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证作用

自我效能感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指个体在实施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2]。它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机制可通过以下研究予以证实。

1.研究对象与工具

以盐城工学院、淮海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等高校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700份,其中大一至大三年级各200份,大四年级100份;男生391份,女生309份。回收有效问卷673份,有效率为96.14%。

调查工具分别为《就业能力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其中《就业能力量表》由国内学者陈洪余编制,该结构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分为成功就业的能力和维持就业的能力,其中成功就业的能力又包涵基础知识、实践知识与经验经验、规划意识、信息获取与理解能力、自我展现能力、沟通能力、外倾性等 7个子维度,维持就业的能力又包涵自我管理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责任心、自信等6个子维度。整份问卷各因子的方差累积解释率达到57.093%,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即Cronbach’sα系数为0.954,问卷整体信效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3]。《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 Schwarzer等人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系数为0.87,重测信度r为 0.83(p<0.001),折半信度为r为 0.82(n=401,p<0.001)。

2.研究结果分析

(1)研究结果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能力及其维度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见表1。

表1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r)

以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以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因变量,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解释量为23.10%。结果见表2。

表2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回归分析

(2)结论分析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4],即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的学生在行为活动中倾向于坚定和努力,更易形成良性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促进新行为的习得,其技能成绩和相应心理发展水平也往往较高[5]。

本研究也再次证实了上述观点。从相关分析上看,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紧密联系。从回归分析上看,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较好的解释性。可以认为,当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时,他能够坦然面对职场竞争,主动地寻求就业知识、就业技能方面的完善,排除困难,坚定目标,保持努力,实现求职择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力的提升。鉴于此我们认为,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感是在个体收集、加工、整理关于自身能力信息的基础之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通过以下四种信息源。

1.自身亲历的成败经验

一般来说,成功愉悦的亲历经验能够提高效能感,反之失败的亲历经验则会降低效能感。不过,这里的影响还要受到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个体将成功经验归因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家庭背景等,就会降低效能感,当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比如勤奋和努力,就可能提升自我效能感。

2.观察他人的替代性经验

当学生在目标任务中看到与自己年龄、阅历和能力等特征相接近的示范者获得成功时,便会趋向于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在相似条件下取得成功,即提高了其自我效能感。反之,则趋向于认为自己也会遭受类似的失败,从而降低了自我效能感。

3.言语劝说

外界的建议、激励、忠告等说服性言语也是个体自我能力判断的重要信息来源。教师作为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影响作用的重要他人,其评价、鼓励、建议等言语行为都极大地影响着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4.情绪唤醒

个体常常会将自己在活动中伴随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作为其判断自身效能的信息来源。如焦虑、孤寂、抑郁的情绪状态和疲惫、无力的生理现象往往传递出个体无效控制的信息,从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三、以提升自我效能感为途径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1.创设条件增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工作实习方面的成功感受

首先,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增进大学生成功体验。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校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开阔大学生视野,加速其社会化进程,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达到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的双重提高[6]。

其次,以实习、预就业为途径丰富大学生职场认识。通过实习或预就业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有关职业发展和未来规划的感性认识,也能激发其对自身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和水平的反思,进而增进其社交能力、规划能力等实践技能的发展,帮助其形成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实力。

再次,在就业课程体系中引入成功学教育。成功学教育,即励志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引导人们以积极的观念完善自我,获得自信,实现美好人生。目前社会上关于成功学的研究成果纵然繁多,但将其引入大学教育的课程却甚少。如果能够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则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2.通过替代性经验提升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认可度

首先,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与成功校友之间的交流。可以聘请一些有杰出校友来校任教或做经验报告,告诉学生当今职场竞争的现状及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同时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赴校友企业或单位进行走访学习,亲身感受校友的奋斗历程,增加大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提升职业兴趣,完善就业能力[7]。

其次,高校应当善于利用榜样示范作用,广泛挖掘并宣传职业规划、创业方面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榜样应与学生在性别、年龄、专业、经历等特征方面有相似之处,即榜样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可复制性,这样更易被学生接受,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身认同感,从而提升其就业信心。

再次,积极探索团体心理辅导机制,完善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团体心理辅导是提供可靠替代性经验的有效途径。在团体中通过分享他人以往参与社会实践、实习预就业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可以取得丰富的替代经验,帮助大学生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提升自我效能感,促成其积极自我评价向积极行为的转化,从而实现提高就业能力的目标。

3.以言语劝说为基本途径多渠道、多方法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指导

首先,多渠道展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引导学生均衡安排学习生活,明确树立人生方向,强化学生职业发展意识。其内容主要涉及到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目标定位、行动方案、计划调整等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兴趣、个性、优势与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与之相匹配的职业目标以及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8]。

其次,教师要强调以生为本的工作态度,爱心育人,悉心指导。教师应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完成情况予以正面评价。以有效的激励行为,如微笑、鼓励、表扬、奖赏等方式对学生的进步予以强化。另外,教师还应教育学生正确归因。当学生取得成功时,教师应引导其归因于自身的能力与勤奋,反之学生遭遇失败时,教师应引导其归因于努力程度不够,弱化学生的失败感,激发其继续努力寻求完善途径。

4.内外因素结合提升大学生情操

首先,营造校园和谐文化,培育大学生高尚情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感和情操,激发其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使他们感受到和谐生活的美好。科技类活动能够以科学性和严谨性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兴趣产生巨大的作用,提升学生的专业思想,丰富其职业认识。体育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若能结合专业特色,将以上各类活动有机结合,必能进一步促成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推动作用。

其次,大学生应多进行自我强化,提升就业心理素质。大学生由依赖走向独立,由他律转向自律,自我意识大大增强。但由于生活阅历有限、社会经验不足等方面原因,其自我意识常常出现消极、自卑、孤僻、偏激等方面的偏差。当代大学生需要根据社会的要求不断修正自我认知,丰富情感体验,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达到合理的自我调控,实现自我能力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提升,最终为职场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1][3]陈洪余. 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初步构建[D]. 陕西师范大学,2011.

[2]班杜拉. 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 林颍,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4]傅能荣. 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

[5]郭本禹,姜飞月.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应用[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6]伍星,曾璇. 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12,(9).

[7]陈秋余.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浅析[J]. 中国电力教育,2010,(21).

[8]李宪. 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途径[J]. 教育探索,2012,(10).

猜你喜欢

效能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抄能力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