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甜叶菊引种鉴定试验

2013-09-03杨振华王致和

中国糖料 2013年3期
关键词:甜叶菊糖苷分枝

杨振华,王致和

(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武威 733006)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又名甜菊、甜草,素有“巴拉圭甜茶”之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阿曼拜山脉,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糖料作物[1]。整株含有糖苷,可作甜味剂,以叶片甜度最高,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其安全性已得到FAO和WHO等国际组织的认可,因而甜叶菊糖苷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日用化工、酿酒、化妆品等行业,并且较应用蔗糖可节省成本70%。据试验表明,甜叶菊糖苷不但对人体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相反,它还有降血压、强壮身体、治糖尿病等药用价值[2]。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甜菊糖苷生产与出口国,占据全球市场的80%以上。在中国众多出口农产品中,它是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深加工农产品之一,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了充分掌握甜叶菊的生态适应性,为甘肃甜叶菊生产基地建设提供科技支持,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从江苏、安徽、四川、河北等地引进国内甜叶菊优良品种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生态适应性栽培研究,筛选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栽培,为甘肃甜叶菊生产基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引种试验位于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科技创新示范园,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地势平坦,气候干燥,平均海拔1740 m,多年气象数据统计,年均蒸发量为2114 mm,年均气温为7.10℃,年均日照时数3060 h,≥10℃的有效积温2955.2℃ ,全年无霜期157 d,1月最低气温-23.9℃,7月最高气温35.2℃。试验地为灌淤土,土层深厚,肥力中等。

1.2 试验材料

2011年,从江苏、河北、安徽、四川等地引进甜叶菊优良种质资源7个,江苏省品种:ZS-1、ZS-2;河北省品种:HX-1;安徽省品种:HY-2、ZY-2;四川省品种:GA-6、GA-5。

1.3 试验设计

试验随机排列,3次重复,覆膜栽培,膜宽1m,每膜4行,两膜之间有30~40cm走道,行长4m,株距10cm,小区面积 22.4m2。

1.4 栽培管理

5月28日,甜叶菊种苗的苗高10~15cm,统一进行大田移栽。移栽前深耕土壤,碎土整地,结合整地施磷酸二铵300kg/hm2、尿素300kg/hm2、硫酸钾150kg/hm2。移栽后及时浇水,查苗补苗,以保苗全。生育期根据土壤水分和墒情,及时浇水、锄草、防治病虫害,盛蕾期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收获考种。

1.5 测定方法

生物性状测定:在主要物候期进行观察记载,统计其分枝与株高等生物学指标,收获时以小区计产,折合计算得出公顷产量。

甜叶菊糖苷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3-6],BECKMAN 110B高效液相色谱仪,UV200紫外检测器,C-RIB数据处理系统。以研碎的甜叶菊干叶为样品进行测试,色谱柱-NH2基柱,流动相:乙腈∶水=75∶25,柱温为30℃,流速为0.6 mL/min,进样量为20μL,紫外检测器波长210~400 nm。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甜叶菊分枝与株高比较

各甜叶菊品种分枝和株高性状比较分析结果如表1。参试的7个甜叶菊分枝个数在7.33~18.33间,其中引自江苏的品种ZS-2、ZS-1、HY-2的分枝个数最多,分别为18.33、15.33、15.33个,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株高性状中,各参试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其变化范围在75.67~88.33 cm之间。

2.2 不同甜叶菊品种干叶产量与茎秆产量比较

引自江苏的甜叶菊ZS-2干叶产量最高,达 4801.50 kg/hm2,较平均高553.97 kg/hm2,与其他参试品种干叶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供试种质资源干叶产量的标准偏差达395.93。引自江苏的甜叶菊ZS-2与河北的甜叶菊HX-1茎秆产量最高,分别为5647.33kg/hm2和5579.01kg/hm2,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

2.3 不同甜叶菊品种甜糖苷含量分析

引自江苏的甜叶菊ZS-2甜叶菊苷含量最高,与其他品种相比,达显著水平,引自安徽的HY-2莱苞迪苷C含量最高,达极显著水平,而引自江苏的甜叶菊ZS-1莱苞迪苷A和总苷含量都高,且达极显著水平,分别较平均高出2.55%、3.19%。

表1 不同甜叶菊品种产量性状与甜糖苷含量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甜叶菊为一种低热量、高甜度的甜味植物,含有14种微量元素、32种营养成分,其作为一种新型天然的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饲料等,推广应用前景可观。不同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占80%,所以好的品种是获得高产的重要保障,而目前生产中急需优良甜叶菊品种,在南北间引种栽培和育种过程中,因引种地之间的生态环境差异和所引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生态适应性存在差异,如何把可测定的指标加以汇集,形成一个可以包含各个方面的综合指标,或寻找可测的几个关键指标,使优选品种的指标操作性较好,从而形成对不同品种甜叶菊的综合评价。我们对甜叶菊产量、甜叶菊苷含量、莱苞迪苷C含量、莱苞迪苷A含量和总苷含量等几个关键性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参试品种。

通过引种试验栽培发现,甜叶菊在西北地区生长发育正常,表现较强的适应性,其中ZS-2、ZS-1的分枝个数与参试的其他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就产量而言,ZS-2的干叶产量和茎秆产量都最高,达4801.50kg/hm2和5647.33kg/hm2。甜糖苷含量是衡量甜叶菊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供试的7个品种中,ZS-1的莱苞迪苷A和总苷含量都高,分别为7.69%、12.39%,与其他品种比较分析,均达极显著水平,综合产量和甜叶菊糖苷含量分析,ZS-1表现最突出,其甜叶菊糖苷产量最高,可以作为主栽品种在河西推广种植,其次,引进的ZS-2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也可以作为品种资源加以利用。

[1]赵永平.甜叶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7):51.

[2]马磊,石岩.甜叶菊的综合开发利用[J].中国糖料,2009(1):68-69,72.

[3]GEUNS J M C.Stevioside[J].Phytochemistry,2003(64):913-921.

[4]舒世珍,陆挺,王彩莲,等.离子注入甜菊种子生物效应的研究.Ⅱ.甜菊糖苷成分及其产量分析[J].中国糖料,1998(4):6-9.

[5]沈秀丽,张贤泽.甜菊甙的制备与含量测定[J].中国甜菜,1995(4):54-55.

[6]温晓燕,孙建义,臧荣春.不同甜菊品种的某些生理特性及糖苷含量比较[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6,22(5):538-540.

猜你喜欢

甜叶菊糖苷分枝
分枝大苗建园苹果树当年如何修剪
不同因素对地黄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
pH对毛蕊花糖苷稳定性影响及降解产物分析
麻疯树叶中3个新的糖苷类化合物
甜叶菊秧苗茎秆拉伸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我国甜叶菊栽培技术研究与进展
一株吊兰
油菜新品种评比试验总结
甜叶菊茎叶分离机设计
短截和摘心对矮砧苹果幼树分枝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