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诺登披露了多少机密

2013-09-03宿亮

人民周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美国国家安全局情报机构卫报

宿亮

斯诺登向《南华早报》记者出示了多份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从2009年开始入侵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电脑和网络系统,中国内地和香港已有数百个目标受到监视

“美国网络间谍瞄准香港”,2013年6月13日的香港《南华早报》头版大标题很具震撼力。

在建筑物的巨大阴影下,爆料者在一处秘密地点等待着与记者见面。他手中的魔方玩具,暗示着即将披露的内容,也是记者辨识他的“信物”。随着魔方的旋转,也许第二天相关消息就将传遍全球。

这样的情节常常见于各类谍战电影中,孤胆英雄凭一己之力挑战幕后黑手。但现实有时比电影更精彩——当美国国家安全局承包商博斯公司的基础设施分析师爱德华·斯诺登选择“本色出演”,解密美国政府用于监控全球网络通信用户的“棱镜”项目时,这个故事吸引了更多的眼球。

浏览记录、电子邮件、聊天记录……美国安全机构尽在掌握

2013年6月6日,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斯诺登提供的“最高机密”材料,首次向全球公开了“棱镜”项目。

《卫报》报道,在“棱镜”项目下,美国国家安全局得以进入微软、谷歌、脸谱、苹果等美国多家信息技术巨头的服务器,搜集用户的浏览记录、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在线聊天记录等个人隐私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有多家IT企业向美国安全机构提供了协助。

“棱镜”项目监控的目标是在美国境外使用这些IT服务的用户,以及与境外人员有通信联系的美国用户,监控范围涉及实时通信和信息存储。

按照《卫报》的说法,“棱镜”项目始于小布什政府2008年推出的新版外国情报监控法案。2012年12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批准这项法案延长5年。根据该法案,美国IT公司可以在总统的命令下,以反恐为目的进行窃听并免于司法调查,情报机构即使未得到授权也可以监视涉嫌恐怖活动人员的通信记录。

在斯诺登提供给《卫报》的一份共计41页的幻灯片材料中,美国国家安全局明确提出,“棱镜”项目的所有活动得到“多家美国通信服务提供商的协助”。在多份材料中,美国安全机构还夸耀“棱镜”监视范围之广,除文字记录外,照片、音频、视频、IP电话,甚至社交网络上的交流细节也尽在掌控之中。

美国安全机构在IT公司的帮助下,秘密获取信息资料,并将每一条截获并需要进行调查的通信记录称为一条“报告”。斯诺登告诉媒体,美国国家安全局每月从“棱镜”中获得2000多份“报告”。从启动至今,“棱镜”已经提供了7.7万份“报告”,2012年的“报告”比上年多出27%。

通过网络监视手段获取情报后,美国还与盟国分享这些情报。《华盛顿邮报》披露,英国情报机构最晚于三年前介入“棱镜”,绕过合法途径获取个人信息。2012年英国方面从“棱镜”中获取了197份“报告”。后来又有多家媒体爆料,与美国存在安全合作关系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以色列和新西兰也卷入了“棱镜门”。

这一事件可能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侵犯个人隐私信息事件,并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把整个西方情报机构最丑陋的一面显现在公众面前。

中国内地和香港已有数百个目标受到监视

2013年6月9日,《卫报》在征得斯诺登同意后公开了其身份。同一天,斯诺登在中国香港现身。他现年29岁,戴一副拉丝眼镜,外表文弱,就像一个邻家大男孩,但就是这个曾为美国安全机构工作多年的分析师,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暴。

在香港的一处秘密地点,斯诺登与英文媒体《南华早报》的记者见了面,谈了一小时。该报在6月12日的报道中说,会面中,斯诺登披露了“棱镜”项目的更多细节,并说美国安全机构多年来持续对中国内地和香港实施“黑客”攻击。

斯诺登向《南华早报》记者出示了多份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从2009年开始入侵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电脑和网络系统,中国内地和香港已有数百个目标受到监视。在香港的目标中,多数是大学、政府官员、商人和学生。

此后,“棱镜门”继续发酵。

2013年6月16日,即在英国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开始的前一天,《卫报》公开了斯诺登提供的多份文件。

文件显示,2009年伦敦召开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期间,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信总部在会场网络咖啡吧的电脑上安装了拦截程序和键盘记录软件,并在多名来访代表团成员的手机中植入了“木马”,以监控其电子邮件。

更有甚者,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会面几小时后,美国国家安全局设在英国的分支情报机构,就在英国政府通信总部的帮助下,监听了梅德韦杰夫与莫斯科方面的卫星通话。

“我不是叛徒”

“棱镜”项目曝光后,面对国内外越来越大的质疑声,美国政府不得不在各种场合极力辩解,以降低这一事件带来的争议和消极影响。

美国总统奥巴马多次通过媒体为监视项目辩护。他说,虽然监视项目属秘密授权,但运作仍然“透明”,受到秘密法庭监督。除强调监视项目存在之必要性,奥巴马还透露,已经组成一个关于隐私权和情报搜集的委员会,将秘密讨论政府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开展情报搜集工作而不会影响公民隐私。

对于美国政府和互联网企业关于监视项目得到监督的说法,“棱镜”泄密者斯诺登不以为然。他说:“所有关于监视项目的限制措施都是政策性的,而不是技术性的,政策性的东西随时都能够改变……任何能够进入美国国家安全局数据库的分析师都可以随时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对于斯诺登,不少美国官员和国会议员公开指责他已经犯下“叛国罪”,必须受到惩罚。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联邦检察官现已对斯诺登提起诉讼,针对他的刑事指控包括间谍罪、窃取和转移政府财产等。

但斯诺登此前已表示:“我不是叛徒,也不是英雄,我是一个美国公民。”

虽然斯诺登选择到香港避难一事在美国引发了争议,甚至有美国媒体怀疑他通过把机密卖给中国而换取庇护,但斯诺登否认和中国政府联系过。

他说:“美国媒体会对任何涉及香港或中国内地的东西作出一些下意识反应,这是为了让人们的注意力不要放在美国政府的不当行为上。”他还反问,“如果我真是中国间谍,为何不直接飞去北京?这样的话我现在就坐在宫殿里抚摸凤凰了。”

2013年6月23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表声明,斯诺登已经离开香港。

猜你喜欢

美国国家安全局情报机构卫报
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可视化特色分析——以《卫报》和《财新网》为例
“自拍杆”
浅谈基层科技情报机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
推倒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墙——前《卫报》网站视频节目主管三问融合
西方预测伊朗18个月内拥有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