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西南近30 a 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013-09-02李腹广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3年1期
关键词:黔西南黔西南州年际

李腹广,杨 玲

(1.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气象局,贵州 兴义 562400;2.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

1 引言

降水对国防和社会经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适量降水可对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而反常降水则会带来灾害[1]。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气象工作者针对降水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一方面集中在区域性典型暴雨个例场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上,另一方面集中在对区域性降水的气候变化规律研究上。例如:乔林等[2]对黔西南一次中尺度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诊断研究;窦庆荣等[3]对龙滩电站水库黔西南淹没区降水特征及其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李腹广等[4]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也对降水进行了估算;蒋海明等[5]对贵州47a 降水变化特征进行了小波分析,认为贵州省降水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周期振荡明显,但是利用M-K 检验、Morlet 小波对地处低纬高原南侧的黔西南进行降水时空特征的研究尚缺乏。

黔西南地处云贵高原南侧,黔、滇、桂三省交界,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构成了明显的“立体气候”,既有南亚热带气候特征,也有北亚热带气候、中亚热带气候特征,主属山区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理环境的复杂及大气环流的异常使得境内自然灾害较多[6],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旱涝灾害严重,因此对黔西南降水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参考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用黔西南1982—2011年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II 突变检验和Morlet 小波对黔西南近30a 降水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了解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点及规律。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及处理

本文使用的气象数据由贵州省气象局整编,研究的对象为贵州省黔西南州地面气候降水资料数据集,选取贵州省黔西南区域资料完整的8 个气象台站1982—2011年30 a的逐月降水资料,个别缺测资料由邻近观测数据进行相关插补。图1 用十字标示出了8 个台站的站点位置。

2.2 方法[7-11]

采用一元线性回归、Maun-kendaII 和Morlet 小波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降水的年际及年内变化

为了解黔西南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图2给出了黔西南州1982—2011年降水随时间的分布情况。

图1 黔西南8 个台站位置分布示意图

图2 1982—2011年黔西南州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及回归分析

经过计算,得到黔西南30 a年降水量的平均值为1 304 mm,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1997年,为1 656 mm,最小值出现在2011年,为776 mm,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2.13 倍,降水量年际变化较为剧烈。30 a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71.06 mm/10 a,通过了0.05的信度检验。

图3 为30 a 平均逐月降水量变化及各月占年平均降水总量的比例。从图中可看出每年6月前降水量呈增大趋势,且增幅逐月增大,至6月达到年内最大值274 mm,该月占全年降水量的比例高达21%,之后月降水量呈下降变化,且变幅逐月减缓。7、8月的降水量之和达446 mm,占全年总量的34%,汛期5—9月降水量达1 001 mm,占全年降水量的77%,降水量最少的为12月,仅为21 mm,占全年降水量的1.5%,其次为1月,为24 mm,占全年降水量的2%。

图3 30 a 平均各月降水量(a)及各月所占比例(b)

黔西南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春、夏、秋、冬四季的多年降水量平均值分别为263 mm、721 mm、252 mm、72 mm,夏季降水量最多,占全年降水的55%,春季和秋季降水量接近,所占比例分别为20%及19%,冬季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回归分析可知(图4),春、夏、秋、冬四季30 a平均降水量均为线性减少,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2 mm/10 a、-18 mm/10 a、-26 mm/10 a、-9 mm/10 a,其中秋季降水量气候倾向率减少趋势最为显著。

3.2 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图5 可以看出,黔西南30a 降水的空间分布呈“西多东少”的特征,降水量的大值区在黔西南西部及西北部,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晴隆站,为1 471 mm,降水量的小值区主要集中在东部一带,主要在安龙、望谟、册亨一带,最小值出现在安龙站,为1 165 mm。

从黔西南四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来看(图6),春季的空间分布具有“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降水量的大值中心集中在望谟、贞丰北部和晴隆东部,位于黔西南西部的兴义、普安降水相对偏少;而夏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与春季分布相反,为“西多东少”,大值中心集中在兴义、晴隆,而望谟、册亨一带为降水量偏少区;秋季及冬季的降水量空间分布与夏季接近,大值区及小值区位置较一致,只是量级上有所不同。

图4 1982—2011年黔西南四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及回归分析

图5 1982—2011年黔西南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图

3.3 M—K 检验

Mann—KendaII 法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用于检测序列的变化趋势,不仅可以明确突变开始的时间,也能指出突变区域。

从图7 可以看出,UF 及UB 统计量多为负值,表明近30 a 黔西南州降水量偏少,20 世纪80年代后期这种趋势最为显著;比较明显的突变点是1989年,表明1989年以后降水量增多,即降水量从相对偏少期转入相对偏多期。另外,在临界区值域内,UF 和UB 两条曲线还存在其它多个交叉点,但UF统计量多围绕0 线波动,因此,不能确定这些交叉点是否是突变点。

图6 1982—2011年黔西南州四季降水量空间分布图

图7 1982—2011年黔西南州年降水量的M-K 检验

分析图8(a)可知春季UF 及UB 基本为负值,说明近30 a 降水偏少,1984、1993年为突变点,表明1984年以后降水量减少,即降水量从相对偏多期转入相对偏少期,而1993年以后降水量增多,即降水量从相对偏少期转入相对偏多期;夏季的突变点为1989年,表明1989年以后降水量增加,即降水量从相对偏少期进入相对偏多期,只是趋势不明显;秋季突变点为1993、1998年,表明1993年降水量从相对偏少期转入相对偏多期,而1998年的突变趋势与1993年相反;冬季与春季的M-K 检验结果较接近,其UF 及UB 统计量基本为负值,较明显的突变点为1984、1990、2007年。

图8 1982—2011年黔西南州四季降水量M-K 检验

3.4 降水变化的周期性分析

小波分析方法能够反映时间序列的局部变化特征,可以看到每一时刻在各周期中所处的位置,能够更好地分析序列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小波分析不仅可以对信号进行多尺度细化分析,而且还具有数学意义上严格的突变点诊断能力。为了解黔西南州年降水量的周期变化规律,对30a年降水量数据进行Morlet 小波变换(图9),粗实线为通过信度为0.05的白噪声检验区域,细实线为连续小波变换的数据边缘效应影响较大的区域。

分析图9 可知,黔西南州近30 a 降水量在年际尺度上存在6 a、4 a、2 a的周期振荡,其中2004—2011年存在2 a 周期振荡,1982—2000年存在4 a周期振荡,2000—2011年存在6 a 周期振荡,但是所有波段的谱能量都没有通过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图9 1982—2011年黔西南州年降水量小波变换图

图10 1982—2011年黔西南州四季降水量小波变换图

Morlet 小波分析结果表明黔西南州季节降水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化规律,分析图10 可知,春季存在6 a的周期振荡,且在2005年之后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夏季具有明显的2 a、6 a 周期振荡信号,其中6 a 周期振荡明显,且在1985—1993年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秋季周期振荡不明显;冬季降水存在2 a、10 a 振荡,且在部分时间段内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

4 结语

①黔西南州年降水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30a时间尺度周期振荡较明显,时间上表现为线性减少,空间分布为州西部及北部多,东部少。

②降水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每年6月份前降水量呈逐月增大趋势,至6月份达到年内最大值,之后月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另外,季节上变化特点也较明显:夏季降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55%上,冬季最少为5%。

③近30 a 黔西南州降水量基本呈偏少趋势,比较明显的突变点出现在1989年。

④Morlet 小波分析结果表明黔西南州降水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化规律,30 a 降水量在年际尺度上存在6 a、4 a、2 a的周期振荡。春季存在6 a的周期振荡;夏季存在2 a、6 a 周期振荡,且6 a 周期振荡明显;秋季周期振荡不明显;冬季存在2 a、10 a 振荡,且在部分时间段内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

[1]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320-323.

[2]乔林,陈涛,路秀娟.黔西南一次中尺度暴雨的数值模拟诊断研究[J].大气科学,2009,33(3):537-550.

[3]窦庆荣,李腹广,金建德,等.龙滩电站水库黔西南淹没区降水特征及其年际变化分析[J].贵州气象,2006,30(2):22-23.

[4]李腹广,王芬.用天气雷达回波强度资料估测降水[J].气象科技,2007,35(2):286-288.

[5]蒋海明,魏娜,等.贵州省近47a 来降水的小波变换分析[J].贵州气象,2008,32(1):18-20.

[6]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史志征集编篡委员会.黔西南州气候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7]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8]廖雪萍,覃卫坚,唐炳莉,等.广西近50年暴雨日数变化的小波分析[J].气象,2007,33(12):39-45.

[9]张代青,梅亚东,杨娜,等.中国大陆近54年降水量变化规律的小波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2010,43(3):278-287.

[10]Morlet J,Arens G,Fourg eau,et al.Wave pr opagation and sam pling theor y and complex w aves[J].Geo physics,1982,47(2):222-236.

[11]王文圣,丁晶,李跃清.水文小波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130.

猜你喜欢

黔西南黔西南州年际
黔西南州安龙县“十四五”石材产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北太平洋海温Victoria模态与ENSO年际关系的非对称特征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影响研究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ENSO强度模拟差异对全球变暖下热带太平洋大气变化预估结果的影响❋
寻味贵州——黔西南
风吹黔西南
“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推进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召开
黔西南州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