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视野,全域研究
2013-08-30赵雷王菱
赵雷 王菱
2012年11月9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隆重召开“抗战文化研究重大工程启动暨第一批著作撰写工作座谈会”。来自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省财政厅、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光明日报》、新华网、《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新闻网、腾讯网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共4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明泉研究员主持。他对抗战文化研究的学术价值、历史意义、社会影响、国际视野等进行了详细阐释。会议开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苏宁研究员详细汇报了抗战文化研究重大工程的意义、筹备一年来的进展及取得的成果。四川抗战文化重大研究工程,是在四川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由四川省社科院牵头,在四川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和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支持下,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该重大工程筹备一年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牵头初步拟定了抗战文化研究重大工程的实施框架:即出版四川抗战文化研究丛书、建设四川抗战文化纪念馆、四川抗战文化影视拍摄基地、四川抗战资料库、建立四川抗战文化研究宣传平台等五个层面。其中,拟定出版四川抗战文化研究丛书共计40余种,涉及哲学、历史、文学、宗教、地理、民族、艺术、政治、经济、法律、新闻等学科。目前首批9部专著已经确定负责人并已开始撰写工作。
参会领导、学者、专家围绕如何更好地开展抗战文化研究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并就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视野和方法等达成以下共识。
一、抗战文化研究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会议认为,研究四川抗战文化,对于当前的文化建设有着重大作用和现实意义。西南是抗战的大后方,重庆是战时的陪都。抗战文化的重点在四川,四川的地位举足轻重。战争会毁灭文化,这在历史上不乏范例。可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没有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毁灭,还促使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四川的抗战文化在战火的硝烟中谱写出历史新篇章,这正是中国文化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认为:抗战文化研究是文化强省的重大工程,是落实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会议精神的重要抓手。八年抗战,艰苦而又豪迈,悲壮而又辉煌。要从四川切入,要有世界眼光。要从爱国、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揭示抗战文化的伟大意义,在反思历史和关注国家命运这两个层面进行深刻思考。
苏宁研究员认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有三个高峰:五四时期、左联时期、抗战时期。抗战文化是爱国主义文化,抗战文化研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抗战文化是追求理想、追求进步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净化人文环境,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可起到积极作用;抗战文化是统一战线的文化,是全民族的文化,推进抗战文化研究对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和谐、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抗战文化是四川的重要文化史实,其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至今能发挥重要作用。它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全国意义、世界影响,对于四川建设文化强省具有不可替代的珍贵价值。
二、抗战文化研究的学术积淀和坚实基础
会议认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上世纪80年代开全国先河进行抗战文艺研究,成为公认的抗战文艺研究发源地和中心,出现了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成果。今天的抗战文化研究要以此为基础,在继承中创新,在积淀中升华,使四川作为全国抗战研究中心的地位得以延续和发展。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侯水平研究员指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抗战文艺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很有影响,有刊物、有学者、有成果。但随着老专家退休,学科优势消失。如何将其保持延续乃至发展,是一个关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在研究四川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抗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四川的特质和四川人的精神。战争毁灭文化,但四川文化在抗战时期却极大发展、丰富和升华了。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天行研究员认为:省社科院文学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搞抗战文艺研究,迄今已30年。这次四川在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等单位支持下重新启动,研究者要有新视野、新思考、新观点,从而拓展领域、创新思路、更上一层楼。
四川师范大学段从学教授认为:应把省社科院文学所20世纪80年代抗战文艺研究成果重新整理,既可以出新书,也可以搞修订。
三、抗战文化研究的民族视野与全域研究
会议认为,抗战文化研究,可在三个层面进行交流和合作:一是开展与重庆、桂林、昆明等地的区域合作与交流;二是推动大陆与台湾的交流与合作;三是争取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外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这些合作与交流,才能让学术突破一些禁区,产生新的认识、新的看法和新的课题。就研究方法而言,应将抗战这段历史放到更长的一个历史时段里面去认识,同时借鉴国外的方法和思路,对这段历史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学术分析。
李后强教授认为:要克服狭隘思路,运用开放眼光,站在公正立场,尊重历史的面貌,集中全川学术界的精兵强将,联合重庆、台湾、日本的学者共同参与。抗战文化研究是一项重大工程,要保证质量、分期实施、两岸协作、精益求精。
侯水平研究员认为:除了丛书和论文,还要向宣传部和省委上报阶段性、应用性、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要有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要有精品理念和学术态度,使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四川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王骏飞处长认为:抗战文化研究重大工程要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抓住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机,抢抓机遇,加大宣传。研究视野可以更加开阔,研究范围可以适当扩大,研究队伍可以更加开放,组织机构可以更加广泛,保证其长期性和延续性。
四川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陈小海副处长认为,抗战文化研究定位要高,视野要广,要建立将学术成果转化、整合、互通、共享的动态机制。要抓住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重大时间节点,提前规划,切合主题,形成方案,做出成效。
原四川政协报副总编辑、《发现李庄》作者岱峻认为,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都是中华民族抗战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的历史研究和历史书写可以有一个新眼光和新视野,突破过去“左”的误区和遮蔽,从而使研究成果得到海外华人和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
四川大学黎风教授认为:抗战文化研究要在历史评价和方式方法上有突破,就要贯彻工程提出的“民族视野,全域研究”。要打破地域界限,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牵头调动国内和港台以及海外力量共同参与。
四川大学王锦厚教授认为:抗战文艺研究要抓住抗战70周年的时机,精心策划,扩大领域,重振旗鼓,坚持不懈。
段从学教授认为:抗战文化研究要有大视野立场和长时段眼光,要把抗战放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来研究,打通文化史、边疆史、交通史、工业史等领域,扩大社会影响,宣传推广四川。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赵志立研究员认为:抗战文化研究要形成共识,统一思想,避免局限和遮蔽,全面客观评价抗战及其文化。
四、抗战文化研究的史料收集与实证研究
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曾反复强调历史研究应该是“理由事出,事理不违”。史事是原料。通过史料厘清辨明史实是基本功。通过史实领悟“社会”如何演化变迁,靠着从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现、升华的“道理”,“以过去证现在及未来”,是社科工作者所需要追求的最高认识使命,是一种对精神性(智慧性)功能的追求,仅仅有工匠的技艺,或者是简单比附式的“古为今用”,都到达不了彼岸。与会者认为,史料是研究的基础,实证是研究的方法。抗战文化研究应重视对各种史料的收集与甄别,尤其应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收集。
岱峻从自己十余年从事对抗战文化研究的体会出发,以《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李济传》、《民国衣冠》、《风过华西坝》为例,强调了史料收集的重要性和还原历史的艰巨性。认为研究抗战文化必须厘清各种障碍,秉持对历史进行公正评判的态度,重返历史现场,还历史真相。
黎风教授认为丛书的文献性和思想性值得关注,要用新史料出新观点,既要有“学院派”的学术态度和实证方法,也要借鉴“江湖派”的写作策略和营销手法。
王锦厚教授认为,抗战文化研究可以运用的史料有四种:一是已出版的书籍,二是原始报刊,三是亲历者和研究者的第一手资料,四是国民党史料。上海组织研究《近代文学书系》,定期印出简报,让参与和关注的学者及时了解情况,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四川师范大学李北东教授认为:写史最难是史料。建议设立有效资料共享机制,争取做到高效使用史料。要加强沟通,统筹协调,避免重复。
赵志立研究员认为:四川新闻出版有两个高峰:一是唐宋时期,一是抗战时期。学术界过去对这一领域关注较少,把新闻出版纳入抗战文化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
会议还就抗战文化研究的项目规划、学科领域、创新思路、存在困难等问题展开了充分探讨。
(责任编辑 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