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体系及政策建议

2013-08-29陈颖超张媛媛钱丽蕾赵敏桌南京审计学院

商场现代化 2013年19期
关键词:税收政策排放量税收

■王 旭 陈颖超 张媛媛 钱丽蕾 赵敏桌 南京审计学院

一、“十二五”规划下的低碳理念贯彻分析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制定实施国家有关发展战略、专项规划、产业政策以及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和土地等政策过程中,要体现节能减排要求,发展目标要与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衔接,政策措施要有利于推进节能减排中国目前政策现状。”

从“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我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目前所提倡的发展模式,中国目前国民生产总值很大一部分被工业所占据,占有率基本维持在40%上下,然这些创造出巨大国民生产总值的企业同样也是高碳排放量型企业,每年需要排放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下面我们通过分析工业生产总值与每年对应的碳排放总量来分析我国的低碳理念的贯彻落实情况:

下表为中国2001年至2008年的工业生产总值与碳排放量的关系表:

从该表中我们得出:中国高速经济发展的同时,碳排放量也在逐年增长,相比于发展呈稳定增长趋势的工业生产,碳排放量的增长率呈现初年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我国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且注重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从该表中可以看出,工业每生产一亿元的生产值,由原先相对应的2.06万吨,下降为2008年的1.37万吨,这说明了在保持工业生产总值稳定增长的同时,我国的低碳经济模式有效的使得工业生产更加高效,不断朝着节能减排的发展。在“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低碳理念将进一步完善落实,这也更加需要我国的税收体系与政策能够更得上经济的发展变化。

二、我国现行的低碳税收政策

我国现行的税收体系下,出台了对30多套针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方向的税收政策,对于低碳节能减排方面税收大多采取即征即退、免征税、少征税的政策。绝大多数的针对低碳环保的税种也仅仅局限于《节约能源税》、《可再生能源法》、《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相比于国外的关于节能减排的税收,我国的征收模式较为简单,因此无论是从征收的模式,还是从覆盖面而言,都是需要我国去认真改进与完善的。在对于低碳经济中碳排放量量化征税的方面,我国还未能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

在增值税方面,我国以工业废气为原料生产的高纯度二氧化碳制品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同时也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再生资源方面给予了税收的优惠政策。但是,作为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煤炭制品均采用低税率13%,虽然这政策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工业发展,并且为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提供政策保护,但是这一税收政策也给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隐患。

消费税方面,我国现行的消费税中对于石油化工业的消费税的征收力度相比于其所形成的利润和对环境的威胁而言,仍然需要重新去考量。此外,对于我国目前征收消费税的十四个对象,仅有成品油、汽车摩托车、轮胎生产行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将大量进行碳排放,然而对于其他的一些未征收消费税但仍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产品的税收处理上,仍然有待改善。

税收体系的整体性的欠缺。虽然我国对于低碳减排有着一些税收上的规定,但这些规定都是单独针对其特定的征税对象而言的,这些征税并未能形成一种征税上的整体性,这不仅为企业的财务带来的繁冗的工作,使得其无法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综合整体考虑企业的低碳节能方面的税收问题,也使得我国的征税环节缺乏效率,在这一点上,我国的税收体系仍然呈现出不能很好匹配适应企业进行低碳发展的目标。

三、国外低碳的税收政策与经验借鉴

相比于我国的碳税政策,国外发达国家的低碳税收理念能够有效帮助其国家在稳定GDP增长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控制碳排放量的增长。

1.针对性新税种的提出

德国的税收体系中相比于我国增加了生态税的征收,这种具有针对性税种的提出目的是为了促进德国的环境改善以及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通过这样的一个税种的征收,不仅可以让德国的企业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还能够促使其本土企业就这一税种进行技术、经营理念上的创新,使得企业能够在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破坏的前提上实现经济的增长,在这样的税收机制下,德国在绿色环保方面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技术、新的发明、新的经营模式与理念、使得德国整体碳排放量不再随着GDP的增长而迅猛增长,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绿色低碳、可持续经济发展。

2.征税对象“上游化”与“双重化”

控制碳排放量的一种有效地方法是控制其源头,因此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例如丹麦、芬兰等国家在实行低碳税收政策时,很大一部分税收是直接针对形成碳化合物的直接产生行为进行征税,然后再根据其生产过程中生成的碳排放量再征一道税,这种“双闸口”的征税模式的形成,首先从源头处进行了针对性的限制,这一做法使得其在产业链里可以形成链锁反应,可以使得从上游企业到下游企业均重视碳化合物的排放,此外,根据碳排放量的二次征税也使得企业能够注重自身的可持续经营以及自身的节能减排的创新处理。

3.征税模式的多样化

我国关于低碳节能的征税优惠大多局限于即征即退、税收减免等方面,这些优惠政策对于企业的创新的激励程度不是很大。西方的发达国家在低碳税收方面,不仅给予那些具有良好节能减排措施的企业予以减免税的优惠,同时在加速折旧、投资减免税、进口退税等方面具有良好激励性的税收政策。

四、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思考及其改善建议

1.增加具有针对性的新税种

我国目前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运行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我们需要对于西方国家的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我国目前的税收体系,可以适当增加便于实际实施、可以有效针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新税种,例如就目前我国在工业生产方面形成大量碳废气这一问题上可以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税收政策,这样可以从一个具有针对性的方面使得企业能够发挥其创新性来进行节能减排,从而形成一种依靠创新力竞争的企业大环境。

2.征税的形式的创新多样化

我国目前的税收体系下的对于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所采用的优惠政策过于单一,虽然这能在一定意义上促使企业去节能减排,然而这很难使得企业从其经营过程中就开始参与如何降低税收,仅仅从企业的净利润这一“瓶底”线上进行政策优惠很难激励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就开始思考创新如何去实行低碳经营,因此,只有在低碳税收优惠形式上的多样化,例如引入节能减排的设备仪器可以采用加速计提折旧(例如150%)的方法,或者是对于企业生产过程的一些行为措施实行税收的优惠,(例如投资税收抵免等角度、进口增值税的免除等)这样可以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新技术、新项目的研发来增加其优惠的程度,从而使得企业可以实现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

3.征税政策的激励性的提高

相对于某些税收,在低碳节能减排方面的征税的激励程度需要改善,以此来激励企业的管理者可以为之而进行有效的经营改革,从而降低这方面的税收,例如可以实行年利润达到某一指标,但是其碳排放量又控制在某一程度以下的工业企业给予免征碳税的政策,这样做可以使得企业更合理有效的控制碳的排放。

4.税收体系整体性的完善

对于我国现行的税收体系,低碳节能这一领域的税收征收存在着征税零散,缺乏连贯整体性的问题,然而这些零散的征收不利于企业从整体全局角度进行减免税收的考虑,同时这也将加大政府对于这一类税收的征收的难度,从而降低征收效率而影响低碳经济有效进行与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将我国现行的对于低碳领域方面的税收政策进行改善,使得其相关税收彼此具有关联性,从而可以在该类税的形成过程具有关联,从而可以使得企业得以从整体经营角度进行节能减排的控制。

5.政府需要进行低碳奖励与补贴

政府介入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的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可以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和个人进行奖励和补贴。在国家对我国的工业生产值进行综合评估时,可以加大对于非财务指标的运用,例如碳排放量与该企业生产值之比、碳排放总量等指标,这些非财务指标的运用将加大对工业企业分析的相关性和有效性。此外,当大型企业进行购入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设备仪器时,政府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助资助,这也将有利于大型企业树立起低碳经营的理念,也将鼓励大型企业从产业链的上游进行低碳技术的革新,从而有效进行低碳经济运作,达到降低碳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标,形成可持续、有竞争力的经济模式。

五、总结

在我国经济腾飞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万万不可忽略环境保护这一世界性话题,依靠牺牲环境而取得的GDP的增长并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然而在中国碳排放量位于世界前列的形势下,必须对我国企业关于低碳经营方面进行激励和帮助,这需要我国政府给予企业在税收层面的优惠来激励其向绿色低碳生产经营模式进行转型。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关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精髓,在稳步发展中寻求创新,不断进行税收新理念、新思想、新体系、新模式、新政策的改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税收层面帮助企业实现低碳生产,从而真正意义上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

[2]李正辉,崔衍安.中国碳排放演化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1年11期.

[3]张德茗,谭元发《我国国内工业生产总值动态分析》.2005年第25 卷.

[4]周剑.北欧国家碳税政策的研究及启示.环境保护,2008年11期.

猜你喜欢

税收政策排放量税收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
税收伴我成长
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Ⅱ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