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张家花园建造史
2013-08-29王勇坚张国惠
王勇坚,张国惠
(1.文山学院 美术系,云南 文山 663000;2.文山学院 办公室,云南 文山 663000)
张家花园古民居建筑群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张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即公元1905年,是一座庭院式私家花园民居住宅。张家花园民居建筑的整体建筑规模、占地面积、营造样式在整个团山村古民居建筑群中最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其保护也较为完整。
一、建水地区及团山村的历史文化
(一)建水地区历史文化传统
建水地区自古就有人类活动和居住,秦汉以来建水一带在地域上隶属于中国边疆,建水古称步头亦云巴甸,汉代属益州郡管辖。唐天宝年间南诏政权设置通海都督府,建水隶属于通海都督府,并开始修建建水城,五代时复置通海郡,建水属通海郡管辖[1](P70),属于大理政权的南部边境。由此,建水在盛唐时期即成为北连云南腹地南通交趾的交通要道。唐人樊绰在《蛮书》卷四名类中记载:“西爨,白蛮也。东爨,乌蛮也。当天宝中,东北自曲靖州,西南至宣城,邑落相望,牛马被野。在石城、昆川、曲轭、晋宁、喻献、安宁至龙和城,谓之西爨。在曲、靖州,弥鹿川,升麻川,南至步头,谓之东爨,风俗名爨也。”从中可见古代建水地区受中央和地方政权的统治,主要是地方土著少数民族生活集聚地区,是爨氏政权统治之下的边夷之地,又是云南通往安南的交通枢纽,并随着人口的迁徙和贸易往来逐渐成为一个多元文化交融汇合的集聚区。建水地区在三国以来元明以前受爨氏及南诏大理政权的统治,世居该地的人群主要是今天的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族群的先民“爨族”,“爨族”是一个统称,据《云南通志·南蛮志·种人》说:“爨,无姓氏,其称爨者,从主姓耳。”这就是说,爨族是由生活在爨地并以有亲缘关系的部落族群组合而成的,这些部落族群主要包括古氐羌族及其后裔彝族和哈尼族以及散居云南各地的百濮族群、百越族群,这些族群在长年的贸易交往和社会生存发展中形成了特定的国家和民族政权,民族族群的多样性也导致了文化的多元性与独特性。两晋时期以后崛起的爨氏地方政权及之后的南诏政权对西南地区的统治使得古代云南民俗文化有别于中原汉文化传统,地域民族文化特征明显。樊绰在《蛮书》卷八蛮夷风俗里记载:“其蛮,丈夫一切披毡,其余衣服略与汉同,唯头囊特异耳。南诏以红绫,其余向下皆以皂绫绢。其制度取一幅物,近边撮缝为角,刻木如樗蒲头,实角中,总发于脑后为一髻,即取头囊都包裹头髻上结之”,又说:“妇人,一切不施粉黛,贵者以绫锦为裙襦,其上仍披锦方幅为饰。两股辫其发为髻,髻上及耳,多缀真珠、金、贝、瑟瑟、琥珀。贵家仆女亦有裙衫,常披毡,及以赠帛韬其髻,亦谓之头囊。”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出隋唐时期云南土著男女服饰和当时中原地区男女服饰有较大的区别,除衣服略同外,在男子发型头饰外衣和妇女头饰的装扮上都与中原迥异,男女都常年披毡。云南与中原地区除了服饰装扮不同外,在风俗、节日、住屋等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异域特征,这种地域文化的迥异性在元明以后开始产生变化。从汉唐代以来云南地区与中原地区就有商业和贸易交流,汉人已迁入云南地区,中原汉文化的传播及汉族人口的涌入改变融合着爨氏和南诏的文化传统。唐南诏时期,云南的统治阶层就已使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以汉儒文化为主融合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逐渐成为主流文化,爨氏和南诏政权统治下的文化封闭性在元明以后被打破,这主要得益于云南地区与中原地区长期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特别是元明政权对边疆的政策措施使得中原汉文化逐渐向边疆地区扩散和辐射。在这样的历史大潮中云南各地也经历着历史的熔炉与变化,建水地区千百年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外来民众的融入,主要是中原和江南汉族的迁入,使得原先土著文化习俗慢慢改变,汉文化传统逐渐取代融合了原始土著彝族的风俗习俗,汉族与彝族杂居交融,呈现出以汉文化为主的汉彝文化特征。
(二)团山村历史文化传统
张家花园所坐落的团山村据史料记载建村已有600 多年历史。团山村是一个自然村落,有史可查其历经明朝、清朝和中华民国600 多年风雨至今,团山村最早的居民是云南当地的土著彝族,团山村名称中的“团山”的叫法源于彝语“图手(音)”的叫法,建水方言话将“图手”译为汉字“团山”。彝语“图手”的意思是“有山有水藏金埋银、物产丰富景色秀美的地方”,可见团山村一带自古就有先民居住,是安居乐业的风水宝地。
团山村人氏主要以张姓为主,团山村张姓始祖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二十五年至三十一年间由江南地区迁入的汉族人张福,张福系江西饶州府鄱阳县许义寨人氏。在今天的团山村张氏宗祠的正堂门联上雕刻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张姓始祖发籍于江西鄱阳许义寨先辈正宗,下联:氏族兴旺迁移在云南建水团山村后世立祠,横批:百忍家风(见图1)。这幅对联形象地反映了张氏先祖的迁徙籍贯以及张氏族人的处世哲学。张福移民云南的历史时期正是元末明初社会动荡结束,明朝政权初步建立的时期。明王朝政权为了稳固和巩固自身的江山社稷实施颁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等施政措施。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和沐英率30 万明朝军队挥戈南下平定元朝在云南的残余势力,遣留守将领沐英在云南实行军屯、商屯、民屯。1384年开始,明朝廷将江南人民迁入云南屯田。由此临安(明代的建水地名)迁移入大量的汉族,给云南边疆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2](P16-17)。张福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来到云南,最后扎根团山村。张氏宗祠正堂对联形象地说明了团山张氏祖先的祖籍地与迁徙史,以及张氏族人为人处世的哲学态度。张氏后代恪守族规家律,勤奋劳作,繁衍生息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今天团山村的自然人文状况和社会规模,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团山民俗文化。现今,团山民俗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文化特征符号:一是每年农历正月二十日的“团山祭祖节”,二是静态文化景观团山村古民居建筑群。
图1 张氏宗祠祠堂
(三)团山村古民居建盖的历史背景和契机
走进团山,如今能看到的全村古民居建筑大部分是在19 世纪末叶至20 世纪初期建盖完成的,这些民居建筑在相对集中的时段并大规模建盖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背景密切相关。团山村又被称为“马背上驮回的村庄”,这是因为团山村民居建筑的建盖和云南个旧锡矿的开采有着紧密的联系。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山高林深,交通运输不便,自古就有依靠人挑马驮进行商品贸易和货物交换的传统,这种商业运输团队被称为“马帮”,马帮进行活动的形式被称为“赶马帮”。赶马帮就是那个时代外出进行商品贸易的写照。1900年前后团山村民居的大规模建盖是依托在云南个旧锡矿的大规模开采的时代背景之下,可以说没有个旧锡矿大规模开采的历史背景就没有今天的团山古民居,建盖家宅是张氏族人辛勤致富后的追求,团山村建盖的深院大宅都是依靠在个旧开矿所获财富建盖而起,由于开矿需要马帮运输,因此说团山村是马背上驮回的村庄。云南个旧自古产锡矿,据史书记载,早在西汉王朝时期此地就已经开始开采银矿,班固在《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上)中记载:“律高,西石空山,东南畎町山出银、铅。贲古,北采山出锡,西羊山出银、铅,南乌山出锡。”东汉时的贲古县就是今天的蒙自、个旧一带。南朝时期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卷三十三益州郡条记载:“滇池出铁,有池泽。北有黑木祠。胜休俞元装山出铜。律高石室山出锡。畎町山出银、铅。贲古采山出铜、锡,羊山出银、铅。”从史料记载看云南自古就是有色金属的出产地和开采地。随着时代的发展,云南有色金属的开采刺激和改变了当地人民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云南个旧锡矿的开采从明代开始逐渐形成规模,至清朝,云南锡矿的产量已居世界锡产量的第四位。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十月与法国在北京签订《中法续议商务专条》,指定广西龙州和云南蒙自为通商处所,蒙自成为中法之间的“约开商埠”。同年,清政府在蒙自设分巡临安开广道,下辖临安府(今建水县一带)、开化府和广南府(今文山州一带),兼管即将正式开关的蒙自海关关务[3]。1889年蒙自海关正式成立,1909年滇越铁路碧(色寨)河(口)段通车。自此,云南的锡矿开始通过滇越铁路加速出口,西方工业化生产和工业化技术刺激加速了个旧锡矿的开采,使个旧成为世界重要的锡产地。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团山村卷入了这场采锡的历史大潮中。19 世纪末叶,团山村的人口逐渐增多,土地日渐减少,青壮年开始外出谋生,赶马帮走江北,有的选择到个旧一代去采矿。锡矿的开采给团山村的村民带来了生产生活的另一种方式,团山村的青壮年告别世代赖以生活的田地,怀着对财富和新生活的梦想开始了开矿走厂的淘金梦,经过多年的艰辛劳作,随着梦想的实现,团山村富丽堂皇的民居大宅开始拔地而起,从此,开始了一个显示财富与地位,实现人生理想的造房运动,成就了今天团山村的辉煌建筑,使我们还能有幸目睹100 多年前张氏族人建盖的辉煌建筑,了解张氏族人的创业历史,观察学习团山民居建筑的建造技艺,体会云南边疆中式民居建筑的建筑理念,感受中式民居建筑丰富的建筑内涵和建筑哲学。
二、团山村古民居的文化特征
(一)团山民居建筑风格
在现今团山村的民居建筑中主要体现出三种建筑风格形式:一是彝族土掌房建筑。这是传统的云南少数民族彝族的民居建筑形式,土掌房的主要特征为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层层夯实,形成平台房顶,筑成后房顶又是晒场。也有的土掌房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为两层或三层。其实这样的土掌房对雨水侵蚀的抵御作用不强,现今团山村的土掌房已不多见就是这个原因。二是汉彝文化结合下的明清风格中式建筑。这种建筑样式是目前团山村最常见,数量最多,保护相对完整的建筑样式,这些民居建筑体现出中原民居建筑样式与云南地方建筑装饰风格的结合。三是受现代建筑影响下的中西结合新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是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出现的建筑新式样,体现在建筑新材料的运用上。总的来说在这三种建筑形式中土掌房样式在团山已不多见,现存的都已破败不堪,主要的民居建筑样式逐渐发展成为以土掌房形式和中式木结构框架相结合的中国明清传统古建筑样式,这种汉彝风格相结合的建筑样式是中原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反映出历史上中原文化向西南地区传播辐射的过程以及对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建国以后,特别是在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团山村的民居又开始呈现出新的发展样式,这主要体现在现代西方文化设计思想的影响和新建筑材料的出现和运用这两个方面。
(二)团山民居经历的几个时期
古代云南的民居建筑因地理位置和环境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建筑样式,滇西北地区与川西南藏南地区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相同,住屋样式类似,多为石屋碉楼式与井干地面式建筑,民居地理分布从滇西北向东和东南方向逐渐过渡为土屋式、干栏式等形式。汉唐以后,受汉文化影响,云南出现汉式抬梁式木结构房屋,明清以来,云南白族、汉族和纳西族民居逐渐发展成为典型的抬梁式和穿斗式木结构庭院式建筑,实际上是唐宋南诏大理民居建筑在明代移民基础上的发展[4](P382)。汉式文化艺术在民居建筑方面对边夷地区的影响和表现在元明以后明显确立。
团山村民居建筑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和表现风格:(1)原始土著风格时期;(2)汉彝交融时期;(3)明清风格时期;(4)新现代建筑时期。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团山民居主要的建筑样式为明清风格和新现代建筑风格。团山村民居建筑主要以汉彝结合的明清风格中式建筑最多,保存最完整,最具有科研价值。团山村民居建筑大规模建造并形成规模是在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清末至民国初年的几十年时间。现在能看到的民居建筑大部分是这段时间建盖并承传下来的,整个团山村保留下来的古民居庭院建筑也相对比较完整,这些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建筑景观在村中据统计共有21 处,保存完整。这些古老的建筑有“张家花园、将军第、司马第、皇恩府、秀才府、保统府、大乘寺、张氏宗祠、锁翠楼”等独立的私宅、宗庙、祠堂建筑群落。
三、张家花园建筑艺术
(一)张家花园的建盖
张家花园位于团山村东北边,张家花园的建盖者为张国义、张国明两兄弟,其父亲叫张家麟,19世纪末,张国义、张国明两兄弟离家创业,后在个旧开采锡矿,随着经营的扩大张氏两兄弟开设了“吉昌”商号。清光绪二十六年在个旧开矿的张氏族人共同成立了“天吉昌”集团,随后集团的贸易和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当地财力雄厚的商贸集团。随着财富的增长,张氏兄弟开始在团山村选址兴建房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张家花园正式动工,1911年整体建筑基本完工,张家花园经过6年时间建盖;经过无数工匠的智慧和劳动终于建造完成(见图2)。20 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由张国义之长子张有文、次子张有尧,张国明之长子张有武(又名张汉庭)居住,建国土改后张家花园迁入外姓房户居住。据团山村委会2011年调查张家花园现有36 户107人居住。
图2 张家花园总平面图(测绘稿)
(二)张家花园的整体布局
张家花园整体建筑方位坐西朝东,背靠团山,西高东低。根据测量现今院落占地面积3495 平方米,建筑面积2950 平方米,房屋整体平面布局为纵向与横向并列联排组合成两组三进院和花园祠堂,院落平面结构为云南传统民居中“三坊一照壁”与“四合五天井”的平面形式,张家花园是一组规模较大、建筑质量较好、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建筑群。张家花园前后共筑有4个碉堡,自身又独立形成一座封闭的庄园住宅,张家花园的大门在整幢花园建筑的最右侧,大门上筑碉堡,打开大门就可以出院进村。进入大门经过第一组四合院侧院院门后才能看到张家花园正院的正大门,进入正院大门内是一个较开阔的天井,天井右侧有两进门甬道,甬道连通前中后三个大院,甬道尽头向右转变为一封顶小甬道,出小甬道为张家花园后门,后门楼筑有碉堡和防御工事。正门天井左侧为花厅,内有池塘戏台(见图3),戏台为高约两米的石筑台基,左右各修筑11 级石台阶踏步连接台上台下。戏台两侧各有两层吊脚楼,左侧为公子楼,为张家男丁读书之处,右侧是小姐绣楼,为土掌房样式,是张家小姐女红之处。正中为戏台祠堂,是张家进行祭祀、唱戏、待客等公共活动的地方,花厅庭院宽敞,中间有水池,水池四边筑石板围栏和砖架围栏,西面戏台正对面处为石板围栏,石栏板间隔等距竖立12 柱方形石柱镶固石栏板。石柱上端凿刻成方形和圆形宝座,宝座上为十二生肖圆雕雕刻,已残缺。正中石板围栏的正面刻有“活泼泼地”,临水一面刻有“活泼天机”四字词语,戏台水池之间有一空地,筑有花台围栏,围栏连接水池石栏,花台种植果树花卉,围栏望柱雕镂精巧。戏台左后侧有门,门后连接一个碉堡,碉堡围墙内侧是张家花园的空地和菜地,外侧是寨子外。当年建盖时整个张家花园都有院墙和围墙围绕,形成一个封闭的城堡式的私宅空间,如今有些围墙已经倒塌或拆除,花厅戏台在建国后成为了团山村小学的教室,戏台房后的空地新建盖了几间瓦房也成为小学的教室。
图3 戏台池塘
张家花园正院三进院落的梁檐及门窗雕镂精巧,正院前庭为三坊一照壁合院结构,正厅堂的六扇门是张家花园木雕艺术的精华部分(见图4),这六扇门上部采用透雕的手法来雕刻完成,透雕共分三层,由两块整木板拼合而成,第一层木板透雕以两层动植物,形成视觉上的前后空间,第二块木板透雕第三层空间,内容为前两层木雕图案的装饰背景,三层空间形成木雕画面。门扇的门腰玉带为浮雕静物,
浮雕以瑞兽、香炉、佛手等,裙板为镂雕手法,雕以博古、宝瓶、兰草花卉等内容。前庭正堂正对有青瓦粉墙照壁,照壁前设一青石鱼缸,鱼缸上浅雕“静观鱼跃”四字,鱼缸两侧各刻有诗词谨句名言。合院内铺青石板,置花台。穿过前厅后是中庭院,中庭两侧为厢房,也是招待和留宿客人的地方。中庭院中轴线上依次是一带阁楼的照壁,院内设青石鱼缸,中庭院的梁柱、门窗亦雕刻精巧。后院为云南地方常见的“四合五天井,跑马转角楼”四合院,院内廊厦环绕,正房侧方楼楼相连,可以互通直达,因此称为跑马转角楼,是张家主人及家人的居住地,平时的生活起居就在这一院内。这一组正院的三个合院本身又院院相通,形成一个流动的空间。
图4 正院前厅透雕门扇
张家花园除了正院三进院外还有一侧院,侧院和正院并列坐西朝东,为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合院后是土掌房马圈,从正院正厅堂小天井有一侧门可进入侧院,马圈后的小天井既是正院四合五天井的右侧小天井,其中有一院门连接。由此可见张家花园内部的正院、侧院以及花厅戏台都是连通的,不出大门就可在内部自由联络。
四、张家花园建筑群的传承与保护
张家花园目前共有大小房屋30 幢,房间119间,大小天井21个,组成一座城堡式的私人住宅庄园,是团山村古民居建筑群中规模最大、保护相对完整的私人宅院。张家花园目前最值得保护与研究的是木雕、石雕和房屋上的诗词绘画,这些又被称为张家花园民居建筑“三宝”。前些年张家花园建筑群因年久失修,一副衰败凄凉的景象,失去了昔日的辉煌煊赫,房屋的雕刻、绘画蒙上了陈年的灰尘和蜘蛛网迹,有的木雕已毁损脱落,许多雕刻精致的木雕、石雕造型,房屋壁板上的诗词绘画在“文革”时期破“四旧”已被敲击破坏得残缺不全,呈现出历尽沧桑的劫难。近几年当地政府和团山村委会开始重视文化传统的保护,对张家花园进行了修缮,修旧如旧还原其历史风貌。张家花园现被列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在纽约公布了2006年世界100个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其中我国有6 处榜上有名,云南省建水县团山历史村名列其中。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对团山村民居的评价甚高,认为:“团山村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历史文化村落的整体性,具有相当高的价值,是目前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这个评价客观地反映了团山村民居建筑群及张家花园民居建筑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从团山当前民居建筑各方面情况来看,古迹的保护、修缮、传承及使用等一系列问题复杂而繁琐,部分建筑面临毁损和倒塌,例如和小姐绣楼连接的张家花园谷物粮食库房,由于是土掌房屋顶,目前土层已经被雨水冲垮,土层下的密梁已腐朽断落,库房里边的住户临时用石棉瓦简易搭建堵盖,这种情况也只能暂时挡风遮雨,毁损还将从此处继续扩展。其余破损处还有中院的厢房,以及被改造破坏的三进院阁楼等,破损程度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凡此类情况确实需要各方面的协调支援、调研宣传,举证落实才能逐一解决,团山村古民居的研究与保护传承工作还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课题。
[1](清)祝宏.建水县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本.
[2]田丕鸿.建水团山流金水月中的村庄[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
[3]蒙自词条 [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50857.htm.
[4]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