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及保护对策探讨

2013-08-29蔡松年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3年9期
关键词:蓄水河流水库

蔡松年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葫芦岛分局,辽宁葫芦岛 125000)

1 概述

水利工程对我国防洪、发电、航运等都具有重大作用,也促进了工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促进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上也起到了巨大作用[1]。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水利建设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是不可磨灭的破坏。

2 国内外因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的实例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它具有两面性,下面介绍几例典型的案例。

2.1 前苏联“北水南调”工程

前苏联“北水南调”工程把北冰洋流域的一些河流,经人工改造逆流引入南部封闭的咸海——里海内流流域。前苏联欧洲地区过水区包括伏尔加—波罗的海水道、雷宾斯克水库、伏尔加河和卡马河。调水后,由于增加了伏尔加河和卡马河各水库的水量和泄水次数,因而造成库岸、河岸,尤其是伏尔加河右岸(从喀山到伏尔加格勒河段)的侵蚀、坍方[2]。

2.2 阿斯旺高坝

阿斯旺水库蓄水后,使库区和尼罗河水质开始恶化。与此同时,大坝将水流中的泥沙拦截住,使得大坝下游的土壤缺少营养来源,逐渐变得贫瘠,继而当地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增加土壤肥力,而化肥的残留通过灌溉的方式又回流到尼罗河,造成尼罗河水质富营养化。除此之外,尼罗河洪水期减少,使得沿岸土壤中的盐碱不能有效地排除,造成土地盐碱化过于严重[3]。

2.3 三门峡水库

三门峡水库1960年建成蓄水,至1964年汛期后,泥沙淤积量达到40亿m3,水库淤积延至回水末端以上渭河下游,以及潼关以上黄河干流60余km。蓄水期潼关河床抬高4.5m,渭河河水流通不畅,黄河洪水倒灌,造成严重淤积,使得关中平原与渭河两岸土地受到盐碱化的严重威胁,基于此三门峡水库不得不被迫停止蓄水进行改建[4]。

2.4 三峡水利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跨世纪的特大型水利工程,该工程对三峡地区环境的影响一直受到国内外普遍的关注。下面对三峡水利工程在修建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作具体分析 (见表1~表3)。

表1 工程施工对水质的影响

表2 工程施工每天对大气的影响

表3 三 斗 坪 断 面 水 质 检 测 结 果 mg/L[5]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三峡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每天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以及生活废水,与此同时,燃煤与燃油所带来的大量工业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不言而喻,对空气造成巨大的污染。除表1、表2所示影响因素之外,还有工业废渣、噪音、致病因子等因素的影响。从表3中可以看出,三峡水利工程修建之后,三斗坪断面各项水质指标明显逐渐升高,说明水质污染程度正在逐渐增加。

3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 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各方面需求考虑,水利工程大多建在天然河道上,这种人为介入自然的行为,所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破坏了天然河流长期演变而成的生态环境,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天然河流上修建水利工程时,大多会对天然河流进行截流等以方便施工,从而造成局部河段的水深、含沙量、淤泥淤积等的变化,进而对河流上下游水文泥沙造成影响。

除此之外,对河流的水温、水质、地质环境以及局部的天气气候等也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水库蓄水之后地下水位上升,使得河流沿岸的农田被淹没以及盐碱化;水库蓄水之后蒸发量改变,造成周围地区湿气增大,降水量的改变;水库水面宽、水体大等特点,加上太阳辐射的作用,使得水库的水温结构与天然河流水温结构迥然不同,使原本生活在天然河流中的鱼虾类水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鱼虾类水产品的产量,对一些珍稀的保护动物生殖繁育更是带来毁灭性打击,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水库蓄水之后,水库流速较为缓慢,泥沙物质比较容易沉淀,水体变清,但水位升高,水压加大,库区有害矿物质被水淹没,或通过岩体缝隙、溶洞和有害元素连接,造成水库水质发生污染[6]。

3.2 水利工程对陆地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陆地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方会对所占地区进行清理,这一过程往往破坏大量的树木、草丛、农田等植被。同时,因为施工的占地还会涉及到人员的迁移,同时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不经过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不仅严重恶化了河道沿岸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而且对生活用水也造成巨大污染。使生存在河道沿岸的大量动物不得不迁移到其他地方,从而导致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运行期间,河流区域周围环境植被被大量破坏,使得植被生存环境丧失,造成物种群居减少,从而改变了该区域范围内动植物之间的结构关系——食物链。水库开始蓄水之后,日蒸发量的增加使得湿度增大,导致适应低湿度的鸟、兽生活圈遭到破坏,被迫迁移[7]。

4 水利建设对环境保护的几点措施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除了人们所熟知的生态方面之外,还体现在人文、经济发展等方面。“人”与“水”都在改变着自身状态,同时也互相影响着对方。因此,在修建水利工程的同时,我们应当特别注意水工程这个新生的环境组成与其他环境组成的协调和平衡问题。采取的对策及建议如下:

(1)施工之前,应该综合分析当地环境以及水利工程的效益,因地制宜,全面规划,把潜在性危害降低到最小。对于施工过程中因为占地所带来的移民问题,也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政策,使移民能够享受到水电开发所带来的效益。施工期间,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执行,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证施工过程安全环保地进行。积极宣传,发动群众,使当地民众对工程开发给予支持。建成之后,积极对库区进行绿化活动,植树造林,尽量恢复由于建设造成的植被损害。同时,为保护当地的珍稀动物,确保生物多样性不被破坏,还应建设相关的自然保护区。

(2)在意识上,我们需要树立起“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确立好“可持续发展”的大局观,不能因为眼前利益,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要做到社会利益、经济利益、生态利益三者的和谐统一。

(3)我们应当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去,本着和谐发展的观念,为动植物的栖息创造条件,同时尽可能地采用环保型材料,以降低环境污染以及适合动植物生长。与此同时,还应当建立起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察与反馈机制,对环境进行及时地跟踪评价,如有不良影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害降低到最小[8]。

(4)在技术上,不能够死守老观念,要推陈出新,不断开发与接受新的高新技术,绝对不能盲目地追求“流域梯级开发”以及100%开发利用率。我们应当以发达国家成功的开发经验为参照,结合我国特色,因地制宜,进行适当合理地开发,以求最大的利用率。

(5)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实施。为了防止水利建设对该地区生态平衡的破坏,应当尽快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破坏,谁补偿;谁污染,谁保护”的原则,确定生态补偿的主体以及补偿的范围。除此之外,为了确保这一机制能够更合理有效的实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预留一部分,用于对当地生态进行补偿和改善环境[9]。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切不可竭泽而渔只注重眼前利益,要时刻把可持续发展摆在首要地位。

5 结语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在工程的修建以及运行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水利工程与其他各环境组成的平衡发展,使其成为一个更加和谐的水资源系统。同时,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体现生态利

[1]卓东.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96.

[2]李彬.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法制研究[D].2010:1-55.

[3]王海云.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对三峡地区环境的影响及控制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9(3):18-22.

[4]王惠.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2(4):14-15.

[5]贾金良.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水土与保护,2013(2):75-76.

[6]包丽丽.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8):98.

猜你喜欢

蓄水河流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现浇大直径基坑支护能量蓄水管桩技术研发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西藏在建大型水电站工程通过蓄水验收
出山店水库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
当河流遇见海
我国第二大水电站首次冲击600 m最高蓄水目标
水库上的“五老”安全巡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