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财经类图书的智慧之门
2013-08-28田如柱邹紫金
田如柱 邹紫金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以上两句格言,是世界知名的两大文学家对于读书要义给出的非常精辟的解读,也是《经济参考报》《思想·读书》版三年来时时对照、努力向前的动力源泉。为帮助读者解决这道难题,《思想·读书》版于2009年3月30日(每周一版)应运而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得到了读者的喜爱和市场的认可。选取进入这片沃土的突破点
近几年,我国图书市场可说是百花齐放、百舸争流,是个以读者喜好为中心的竞争市场,各种类别、各种版本的图书林林总总,给我们开辟这块园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思想·读书》这个新闯入者又该如何做呢?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发现,在社会类报刊中,《新京报》的读书版做得比较旱,每周六准出8个版,有图书市场综述、专题、书评、新书介绍、书榜等栏目,信息量很大,也很到位,在业内打出了品牌,每年年底还大张旗鼓地搞“《新京报》年度图书排行榜”。此外,《北京晚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参考消息》《中国证券报》等也都开辟了读书版。
对比之下,我们是财经类报刊,首先不能伸出十个手指面面俱到,那样我们在哪方面都不会出彩,只会落个亦步亦趋的名声。而如果握紧拳头只打“财经牌”,突出和强化专业特色,定位于高端财经领域,也许能冲出重围,慢慢扩大影响。
因此,《思想·读书》版在功能上分为几个板块,右边栏为“新书架”,每期介绍若干本财经类新书,图文并茂;左下边栏为“每周财经书榜”,采用上网量最大的当当网和亚马逊中国网两家书榜;中部为大板块的“作者专访”(多为头条)、“业界书评”(两三条),有段时间还推出“书摘”“读者鉴书”等栏目,后来为重点出击专访、书评而弃用了。这其实也是读书版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因为这种报道方式可更直接表达报纸的关注点和作者的观点,文字上也显生动活泼,可以拉近作者、作品与读者的距离,更受读者喜爱。
培养作者队伍是必做文章
刚开《思想·读书》版时,稿源是个大问题,到外面约稿远水难解近渴,只有就近取材,向本报编辑、记者约稿。这样一是稿件质量有保证,二是可起示范作用,再约稿时就可以拿某篇稿说事。应该说本报同仁李晓辉是这方面的大功臣。他充分挖掘在图书出版界的人脉优势,与中信出版社、东方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财经类出版社建立了密切关系,发展特约书评人,并负责提供每期“新书架”,还带头写书评和专访报道。
除了报社内部活跃的作者群,《思想·读书》版三年多来,已慢慢培育了一支社会上的特约书评人和自由撰稿人队伍,稿源已由“找米下锅”到“选米下锅”,每天邮箱里各地来稿多达二三十封,有了精挑细选的从容,读书版也渐渐引起更多的关注。
拓国际视野走财经路径
三年来,在稿件刊发方面我们力求做到前瞻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即稿件内容既要体现国际、国内知名经济学家对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等重大事件的关注,并对其发展趋向、市场影响、波及范围做出客观分析和预测;同时,也要体现读者对证券、期货、债券等资本市场的关注度;而且还要涉及企业如何更决成长的内容,做到宏观、微观并举,专访、书评各具特色,文字力求简洁生动,整体可读性强。
做好对热点书目作者的访谈是《思想·读书》版的一大重心。因为通过报道可以缩短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更真实地反映作者写书的目的——他想表达什么?他又是怎样一个人?在有限的版面中可以清晰地见人、见物、见观点,这是一种快速、形象、生动的报道形式,我们一般将访谈放在头条的位置。报道笔法有情景描写式和问答式等多种形态,再配以作者小传和照片,版面力求抢眼和多面化。
粗略统计,三年来已刊发记者专访近百篇。三年来,在《思想·读书》版中还刊发了大量有社会影响力的书评,其中既有本报记者、编辑的读书感悟,又有社会来稿;既有评论单本书的,又有按季节、年度或新兴商业体分类的综述。比如,评奥巴马自传《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的《执政奥巴马:输赢一年间》(2010年1月5日),评《高盛帝国》的《合伙人制:造就高盛帝国》等,都在有影响力的网站匕被转载。
三年来,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只有把《思想·读书》版办得有深度、有思想、有趣味,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才能达到促进全民读书的目的。(作者单位:《经济参考报》)